小学英语部级优课课例中核心素养实施策略的研究

    吴铮 柯威

    【摘要】英語作为一门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价值于一体的学科,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语言思维能力。在基础教育领域各学科渗透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驱动下,小学英语教学需要对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综合素养进行培养,以多元化的教学创新路径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部级优课课例;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吴铮,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柯威,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光明小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小学英语2018年部级优课课例中核心素养实施策略的研究”( 课题编号:FZDJ2019B22)的研究成果。

    据教育部部署,“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对于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者而言,可以通过观摩这些优秀、优质的课例,学习到不同英语教师的教育智慧。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观看与探析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差异化教学设计思路、课堂构建策略、营造教学气氛的能力、教学流程把控与执行的深度等。

    一、“一师一优课”教学课例中渗透的英语核心素养

    通过观摩小学三年级英语《Colors Part C“一师一优课”教学》,我认为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需要基于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关注。

    1.创新教学方法,发展英语语言能力。新的教学方法要求摒弃传统英语课堂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授课模式,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新课程标准中的各项要求,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素养的基础,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促进学生的个人素养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2.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思维品质。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在复习颜色的时候,老师对学生说:“In our life,we can see colors everywhere,such as colorful seasons, colorful clothes, colorful cars.”PPT播放路面上行使各种各色的车,教师指着突然停下来的画面让学生思考 :为什么车突然停下来?有一个学生通过场景立刻回答道:“The light is red. We should stop.”接着老师立马出示黄灯与绿灯,问学生:“What about yellow and green light?”让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回答:“The light is yellow. We should wait. The light is green. Let's go.”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始终引导孩子观察图片,自主思考得出结论,并设计出多样化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实施多元化的英语教学模式,扩充学生的知识“挂钩”。英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多元文化的传递过程。教师可以牢牢抓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向学生输送更多的知识与养料。同时基于有效学习的理论,帮助学生利用好现有知识,或者从母语环境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形成抓取英语学科新知识的“挂钩”,构建个性化的英语学科知识网络。

    在英语学科的教学探究过程中发现,英语绘本无疑是教材之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教学资源。随着国际间教育交流日益频繁,近些年英美等国有越来越多的经典英文绘本进入我国的教育市场,受到教育工作者、家长、孩子的喜爱。其中,比较经典的英语绘本包括《猜猜我有多爱你》《牛津阅读树系列》《英国海尼曼系列》等。可以说在当下的小学英语教育中,老师并不缺乏可使用的英语绘本资源,因此,老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自如地将绘本运用到学习热身、新知呈现、练习和巩固拓展等课堂活动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4.立足教材内容,渗透文化意识。“一节课上到语言,是第一层;上到内容,是第二层;上到思想,是第三层。”

    用课堂中学到的英语知识来拓展学生的中外文化视野,既习得知识,又习得作为世界公民应有的跨文化视野、国际视野。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其英语背景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

    这节课的文化渗透也是其一大亮点。我们知道颜色作为非语言符号中的一种,不仅表达个人对不同颜色的喜好,还能反映出不同文化含义。周老师正是利用了颜色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来渗透文化。例如,她在讲到红色的时候告诉学生,在中国红色传统上意味着喜庆,而在英文中代表“暴力”“血腥”或者“危险”。在学习蓝色这个词语的时候告诉学生,在英文中蓝色表示高贵。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语言知识,还唤起了学生对探究这一文化的欲望。

    二、基于小学英语可发散拓展的多元核心素养要素

    1.以英语语言能力迁移发散英语语言思维。上面我们提到了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颜色相关词汇的能力发散。通过反思小学英语常态化的教学设计思维会发现,很多老师的潜意识里缺乏对英语词汇发音的训练意识,如果去问一些小学英语老师:“这个单词为什么这样读?”老师们可能会感到错愕,因为其教学经验决定他们已经形成了对单词读音的“应激反应”。也正是这种“就是这么读的”“跟我读”等教学思维的存在,限制了教师对中低年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问题的不解。甚至,一些老师心中会有一段潜台词——“这么简单都不会”,这些思维与能力不对等正是小学英语教学瓶颈产生的根本原因。

    2.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发展科学思维。在“Colors Part C”这个课例中,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发展的其他科学知识和思维包括:在导入“不同颜色混合会得到什么颜色”这个问题时,并不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可以创设与颜色有关的实践活动,比如,要求学生准备颜料,或者由老师准备透明的颜色闪卡教具,通过让学生参与颜色的混合实践活动,基于观察与经验得到结论。这样的实践性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过程的印象,确保了学生对基于英语语言所承载的自然知识的吸收率。

    在這样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适度拓展引导学生——“为什么有些颜色搭配在一起给人的感受是美的,有一些颜色看上去却令人非常不舒服”,基于问题再引导学生进入对色彩美感的判断游戏情境中,这样便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目的。

    同样,在导入红绿灯的学习环节时,可以向学生适当科普之所以选择“红、黄、绿”做交通信号灯的颜色,其中一个原因是“红色光光波最长,黄、绿色光光波也较长。光波越长,穿透力就越强,交通灯用红绿黄三色可以让司机在雨雾天气看得更清楚”。

    这样的教学设计便在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突破了学科间的“知识壁垒”,充分发挥了英语承载知识、传播信息的工具性价值。当学生在某个点想起“红绿灯”设计原理的科学知识是在英语课堂上获得的,或许学生的记忆会自动复盘当时的学习情境,又再次帮助学生加强了有用知识的记忆。

    3.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情境。当我们在关注英语教学模式时,首先需要对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有效分析,一般来说6-9岁的学生,还是需要大量依靠具象的、可视化的、动态化的、色彩丰富的学习工具对其学习进行有效辅助的。其中一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通过多重感官的刺激,获得对学习要素的记忆印象,因此在构建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时,老师有必要综合考虑设计并实践多元化的教学情境。

    还是以“Colors ”Part C为例,在实施关于颜色的单词教学时,还可以构建这些教学情境。

    构建韵律教学情境。即由老师按照一定的节奏,将颜色单词进行排列组合,在教学中,除了强调学生需要跟读外,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节奏融入拍手、拍腿、拍打桌面、敲击文具等动作,实现以韵律节奏加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构建儿歌教学情境。“I can see a rainbow”“Colors Song”等都是适合中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儿歌,比起节奏训练的教学方法,旋律的加入帮助学生的记忆水平又拓展一个维度,同时学生在英文儿歌的学习中,他们的音乐素养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构建表演教学情境。在“Colors Part C”这一课的内容中,可以由学生以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表演讨论颜色相关的情境对话,确保学生熟练地表达“what is your favorite color”“what color is ...”“what color do you like”,并且能准确反馈问题提问的结果。

    学校的英语教育有必要引进更科学的英语教学方法。

    从当下的小学英语教育环境来看,小学英语的一些教学方法受到市场化英语教育的冲击和挑战。英语教育与过去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比如说,随着很多年轻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英语早教,一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具备了比较突出的英语表达能力,针对这部分学生,学校的英语教学内容对他们来说似乎没有太大的难度。

    客观地说,当下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英语教学与市场化的英语教育相比,模式与手段可能都存在不足之处。

    全球信息化发展带来的一个结果是,国际间的教育模式、方法、教材设计等教育要素都在时代的洪流中进行着融合。同时,在信息技术支撑的线上英语学习工具推陈出新的时代,我们看到了很多英语教学方法、模式在当下备受推崇。

    前面提到的“读音”发散,所借鉴的是当下较受欢迎的“Phonics”自然拼读法。同时,我还关注到,很多家长也越来越接受更加强调肢体律动的TPR教学法,即身体反应教学法。

    需要正视一个客观的教学事实——这个世界上一定没有完美的教学方法,但通过实践表明自然拼读法和TPR教学法均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学习规律,可以帮助学生在更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促使英语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学校教育在主要依托教材设计教学内容时,有必要将不同英语教学方法的优点予以吸纳,再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将不同的方法内化为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实施。

    结语

    对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实施策略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之一。探索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实施的策略,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而且可以实现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清梅.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育研究[J].学周刊,2020,(14):43-44.

    [2]田君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J].中外交流,2020,(2):384-385.

    [3]谭海赞.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方法[J].文渊(小学版),2020(5):667.

    [4]韩雪峰.融入戏剧元素,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以译林版小学英语4B Unit 7《What's the matter?》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9(3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