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的校本教研实施策略浅析

    邓建兵

    内容摘要:校本教研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以校为本”。研究的内容是基于学校,研究的问题应来自于教师的教学实践,这样才能避免随意性、盲目性。校本教研活动更多的应立足于教研组的日常教研活动,对于问题的研究能更细致,更具有持续性。校本教研活动应成为教师的自我实现需要,通过活动使教师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教师形象,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达到个人潜能之巅。在当今课程改革方兴未艾之时,校本教研将是进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主阵地,各中学的教学领导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走出旧有的校本教研的苑囿,研究校本教研的新的策略,提高校本教研的实际效益。

    关键词:乡村学校 校本教研 实施策略

    目前,小规模学校在中国部分地区仍占有一定数量。特别是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人数较少,教师人数也较少,教学任务较多。这种“两少一重”制约着小规模学校的发展,而且容易导致无人教研、无时间教研、无主题教研等现象。

    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学和研究必须有人参加,有时间作为保证,人和时间是学校教学和研究的必要条件。小型农村学校也不例外,只有这两个条件才能确保校本教学和研究的有效发展。因此,学校必须首先规划和设计校本教学和研究项目的整体,以实现地点,时间和人员,即“三定教育和研究”,以建立一个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学和研究基础。

    在乡村小规模学校,多学科教学的教师的现象很严重。一个人教几个学科,导致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教师出现侧重一个学科的主题教研,且兼职学科教学与研究已成为弱点。究其原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时间冲突,同一兼职学科教师难以同一时间进行教研。在此基础上,动态的教学与研研应运而生。例如,针对某一兼职学科的某一教研项目,所有该学科任教教师,临时调整时间,选择某一地点,对该项目进行主题教研。这种“动态教研”,在一定程度有助于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乡村小规模学校要真正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教师的专业成长取得实效,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良好发展,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就要强化校本教研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學教研能力,借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年来,在乡村学校校本教研上经过研究、实践,探索出了比较有效的方式。

    一.建立严密的操作流程

    区域合作型教研由于主题性明确、任务具体、参加人员分布广以及时间安排紧迫等特点,经过探索我们依据研究主题的提出,并在以往教学研究模式基础上明确了“四环一主体完整化”区域教研模式结构。一主体,即以教师教学生活与学生学习生活为主体、注重解决教学过程中师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以教研组或小组讨论的方式研究与总结出解决办法来。四环,即“区域合作――广泛实践――整体反思――共享成果”四个教研环节。具体内容为:“区域合作”是指校际间的合作;“广泛实践”是指不同的教者面对不同的对象实施教学;“整体反思”是指对备课、上课、课堂效果的反思及非个体的反思;“共享成果”是指将小区域教研成果通过大区域展示出来,成果实现共享。其中主题的选取是前提,互动反思是核心,主题落实是关键。

    二.用好微信群,建设“微信教研”论坛

    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了人们学习的重要平台,也是方便快捷不可或缺的交流平台。为便于交流探讨,我们在学校“企业微信群”中开辟“教研论坛”板块,用于日常交流研讨,这样可以解决部分教师有时调课难、时间统一难的问题,使教师可以即时即地、随时随地调取视频,观察诊断,参与研讨。同时,平台更具开放性,更适合畅所欲言,开门见山。“微信教研”深受青年教师青睐。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创意,带来的是不同的效果,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在不同的平台上越走越宽。

    三.常规教研与主题教研相结合

    校本教研除了以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技能竞赛、优质课示范、过关课验收等听、说、评的常规教研之外,还应该开展主题教研。各学科组每学期开学初就要设计教研主题,并安排好具体的活动时间,然后,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科组涉及教研主题,结合自己的教研需求和教研能力,按照规定的实践准备好研讨交流材料。教研的主题可以是课堂教学方面的,比如,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课堂上的有效运用,教师提问的技巧,板书设计的艺术性与科学性等。也可以是学生学习方面的,比如,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学生不能主动回答老师的,杜绝学生抄袭作业现象的解决方法与途径等,也可以是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学科组组织主题教研活动时,必须是所有教师都要分享自己对本次教研主题的思考。学科组长教师的交流要做好记录,交流之后,教师上交材料,学科组长根据所有教师的思考,整理完成一份有关本次教研主题的成果性材料。打印下发给每个教师进行阅读学习。

    四.主题式教研,将教学实践上升到课题研究

    教研活动不能局限于备课,听课和评课,应该是有明确的主题,比如,以题为研究对象的命题研究、解题研究,以课型为研究对象的新授课研究、复习课研究、评讲课研究,以课例为对象的不同教学模式的研究。不同主题的偏重点不同,命题研究和解题研究以题为主线,形式多样化,可以围绕一个情景,由教师命制不同类型的题目,再交流命题的意图,考查的考点,选项设置是否精准。也可以围绕一次大型考试进行试题分析,分析试卷的命题特点、考查方向、学生答题情况、存在问题以及下阶段的应对策略。不同课型的研究可以是同一课题,比如生物学科的“伴性遗传”一节,新授课要引导学生从现象逐步揭示到本质,要学会遗传图谱的书写。复习课则是要讲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结合起来,训练如何通过遗传图谱判断遗传方式,围绕这一节课进行同课异构,这样的主题教研就是一种行动研究,教师从中思考,提炼观点形成理论,也可以上升到课题研究。组织者用心思考,能以主题式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们提升教学实践和理论水平。

    五.课堂研究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教师平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研究得比较多,但是,很少有教师把课堂教学研究与课题研究有效结合起来,这主要是很多教师对课题研究认识上有偏差。教师都认为做课题研究是教研员和教育专家们的事,教师没有必要做课题研究,也做不了课题研究。这就需要不断地引导和引领教师,让他们明白课题研究不是科学家搞科研,没有那么难,也没有那么神秘。教育科研或者说教学研究,就是针对教育教学上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研究,最终找到解决的方法与策略。教育教学上的问题就是教师要做的课题。教师只要明白了“问题”即“课题”的道理,就会明白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离开了研究的课堂教学是没有效率,離开了课堂教学的研究也是虚假而无成果的,只有把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同步进行,才能在课堂教学上发现真问题,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反复的思考、研究、实践,才能寻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途径与策略。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研究,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不仅会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也同时会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最可喜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研究与课题研究中,既提高了教研能力,又收获了很多教研成果,不论是教学技能竞赛、评优选摸,还是职称晋升,都让爱做教研的教师品尝到了教研的甜果。

    六.校内教研与校外教研相结合

    校本教研不仅内容上要有针对性,方式上要有多样性,范围上更应该突出广泛性。因此,乡村学校的校本教研仅仅局限在校内这些内容与方式,肯定是闭门造车难以走得远,更不可能走的高。这就要一遍做好做事校内教研的同时,抓住一起校外教研的机会,鼓励、支持教师走出校门,走进本县本市,甚至是省级及省外教研环境之中去,让教师观摩学习、参与研讨,零距离地感受先进区域教学研究的氛围,学习借鉴好的教研方法与方式,真正实现“走出去,带回来”的教研思想,并让外出参加教研的教师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分享给校内其他教师,达到“学习别人的做法,分享自己的思考,引领大家的成长”的目的。比如,组织教师与其他学校的教师开展“同课异构”,鼓励教师参加县级、市级、省级教学竞赛活动,支持教师外出参加教育学会和教研机构组织的教学成果展示评奖活动等。

    总之,校本教学研究应该是一个多通道和多方面的信息交换平台。规模较小的学校可以使用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和研究的学校为主体,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学和研究,在不同的学科和解决常见问题。校际实践教学和研究,联合教学和研究,和在线教学和研究解决学科专业问题,几个渠道齐头并进,让校本教学和研究打开花,结出果实。

    参考文献

    [1]李腾.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问题及其治理[J].教育探索,2018(2).

    [2]邬志辉,李静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J].教育研究,2016(9).

    [3]雷万鹏.家庭教育需求的差异化与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转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147-152.

    [4]雷万鹏.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14(2).

    [5]李香云,李炳煌.校本教研:初任教师专业成长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

    本文系2019年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乡村小规模学校校本教研的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号:GS[2019]GHB0473

    (作者单位: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