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1+N”联动促肉牛产业发展

    四川省筠连县结合牧草资源丰富、养牛传统好等实际,把肉牛发展作为推进产业转型、提高农民收入和脱贫攻坚的主要产业来抓,肉牛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筠连县通过不断的实践,逐步探索建立了肉牛产业发展“1+N”联动机制。

    “1”指县委、县政府,“N”指职能部门及乡(镇)、科研院校、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政府担保基金组织)、肉牛养殖户(加工企业),“+”是指管理服務、技术交流、院校合作、资金结算、市场营销、加工增值、信息共享等互相密切合作的纽带。“N”是“1+N”联动机制的各构成主体,共同为肉牛产业提供要素服务,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细化分工强合力。“1+N”联动机制中14个部门按照分工在产业布局、资金使用、信息支持、技术保障等方面履职尽责,共同推动肉牛产业发展。

    二是防控风险增助力。该县利用专业合作组织和肉牛饲料商等提供养牛技术服务,并将肉牛养殖技术、圈舍搭建、产业政策、信贷政策、保险政策等方面内容涵盖成技术手册《养牛一本通》,保证养殖户人手一本,以此强化技术支撑。另一方面联合保险公司创新推出乌蒙生态牛特色保险业务,养殖户只需要承担20%的保费,发生风险后,最高可以获得育肥牛4 500元/头,母牛6 300元/头的赔付。

    三是创新融资聚财力。该县首先优化金融生态。培育资金互助社,探索“借牛还牛”发展模式,并创新产业扶持资金利用模式。其次是建立风险基金。县财政按产业发展贷款规模10%的比例设立风险资金,政府依据贷款购牛头数,按照200元/头的标准注入基金池,金融机构将风险基金补偿银行损失后追回的贷款注入基金池。再其次撬动金融支持。对有贷款需求,具有从事肉牛养殖经验和标准化圈舍的养殖户,按照母牛最高8 000元/头,肉牛最高6 000元/头,总量不超过50万元提供贷款服务。并可为每头母牛匹配每年2 000元的信贷资金用于购买草种、饲料等养殖周转资金需求。

    “1+N”联动机制的建立和推行,调动了各构成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了筠连县肉牛产业的发展壮大。2017年末,筠连县肉牛存出栏量已达到14.9万头,其中出栏肉牛4.8万头。截至2018年11月,各银行发放养牛贷款44 501万元,保险公司赔付金额1 005万元。筠连县已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肉牛生产基地县、国家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县,“筠连黄牛”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筠连县被中国农业历史学会授予“中国黄牛之乡”称号。

     (来源:中国畜牧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