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王国的工业之美

    王喆 吴诗中

    

    摘要:英国作为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是当之无愧的工业王国,同时它也是最早经历工业衰退并开展城市工业遗产再生活动的国家之一。如果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建筑“水晶宫”是彰显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那么世纪之交的泰晤士河南岸建设则见证了英国迈进后工业时代之后对工业遗产的转化与再生。本文将聚焦英国再生案例,从再生设计的观念启蒙、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三个角度出发,浅析工业王国的工业之美。

    關键词:工业遗产;绿色设计;文化政策;城市再生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04-0042-02

    1观念之美——再生设计的启蒙

    工业之美的绽放始于观念的改变。西方艺术史流传下来的许多经典,早已成为人们心中不可超越的范式。工业革命的到来,如一股春风吹走了固守传统的阴霾,取而代之的是新思想、新观念。1851年,伦敦为举办世博会而在海德公园修建“水晶宫”,这是人类第一次将钢架和玻璃有机结合,开创了以大工业生产条件和机械加工的方法建造新建筑的局面。

    二战后,随着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变革,英国开始以更加客观、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工业革命成果。20世纪70年代末,撒切尔夫人上台时恰逢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这再次引起了全人类对生态问题的高度重视。对此,英国政府通过艺术政策赋能设计,大力倡导“优良设计”。设计不再纯粹追求某种审美或实用功能,而是将重心转向了人、生态环境和设计对象之间的关系考量的绿色设计。同时,政府也将设计与产业之间的共生关系视为这一设计理念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到了20世纪90年代,环境保护运动和相关立法活动相继开展并明确了工业排放指标,大批传统工业企业由于无法摆脱产业结构危机而最终走向倒闭,城市里留下了大片工业废弃遗址。彼时,原为伦敦传统工业区的泰晤士河岸的开发问题备受关注。1995年,伦敦市环境部发布《泰晤士河岸规划框架》,提出:“鼓励可持续发展方式,优化利用空置、废弃和未充分利用的场地”,旨在通过对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周边社区的重新规划,创建新的区域文化景观。由此,启动了泰晤士河南岸再生工程,并带动了南岸地区工业遗址的再生设计和文化复兴,工业产业和艺术设计在绿色观念的启蒙下走上了调和之路,彰显出自由、前卫但又不失传统的时代审美观。

    2设计之美——工业遗产的再生

    早在1980年,原位于泰晤士河北岸的泰特现代美术馆拟修建新馆来收藏和展示国际当代艺术作品,最终锁定南岸的伦敦河岸发电厂,这项改造率先启动了南岸工业遗产的再生计划。发电厂原建于1963年,但自1981年停用后就一直处于废弃状态,其主体空间包含涡轮大厅、锅炉房、地下油罐和中央烟囱。建筑外墙由海量土色砖块堆砌而成,高耸入云的烟囱与体量庞大的矩形厂房作交叉十字状,整体风格现代而庄重。2000年,泰特现代美术馆完成改建并开业。与众多竞标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不同,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将原建筑极具时代特征的工业特色保留在原发电站中,在保留了可以追忆的外壳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推敲的精妙建筑手法对内部进行了符合美术馆功能需求的适应性改造——涡轮大厅(图1)转身变为美术馆入口和公共活动空间,锅炉房则变成展厅。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深谙建筑材料的特性,使用数以万计的土黄色小砖块包裹建筑外立面,这种不透明的岩石状墙体与隐藏于表皮之下的钢和混凝土合为一体,于无形之中凸显了粗犷的工业风。当将目光转向主楼顶层时,看到的是半透明的可发光玻璃箱体,它白天时与天色融为一体,夜晚时通体发光,点亮星空。将这一创新设计加之于宏大庄重的建筑主体上,既延续了原发电厂的工业属性,又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彰显了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时代属性(图2)。

    2005年,为满足运营的需求与发展,美术馆决定修建新塔楼Switch House作为展厅、商店、咖啡厅等功能补充,并仍将此重任委以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起初他们曾提出一个全玻璃材质的方案,但最终被砖砌材质的方案所取代。此次扩建通过融入砖砌保护层、裂缝状的窗户以及顶层的瞭望台等新构想,将城市视角自然地融入建筑内部之中,反映了美术馆与城市的共生关系。建筑评论家奥利弗·温赖特认为从玻璃到砖块建筑的转变,不仅是为了延续河岸的过去与未来,还可被解读为是当代背景下英国美术馆消除西方化,积极融入全球环境的举措。扩建后的美术馆展出面积扩大了60%,这里不仅展出印象派、野兽派等垂名巨作,更将视野投向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或不知名艺术家作品。

    自2000年开馆至今,泰特现代美术馆平均每年接待观众超过500万人次。从历史中走来,又能以兼收并蓄的包容态度迎接新千禧年的机遇与挑战,这想必是泰特现代美术馆具备超级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新观念、新设计与原建筑的结合,将艺术、人文、建筑和城市空间融为一体,沉睡的工业遗产被重新唤醒,赋予新生。

    3生态之美——机械与人文的共生

    伦敦泰晤士河向来被视为伦敦与世界建立连接的门户,对整个英国经济至关重要。该河南岸曾是英国传统工业区,但随着1981年河岸发电厂没落,Southwark片区逐渐沦为寂静孤立的工业遗址。后经再生设计,才得以围绕泰特、千禧桥、伦敦眼、圣保罗大教堂和河畔步道等地标景观构建崭新的南岸风光。同时也拉开了南岸区域遗址保护和文化复兴双轨并进的帷幕——以泰特美术馆、莎士比亚环球剧场、伊丽莎白国家剧院为首的文化艺术机构不断策划更新展览、戏剧、演奏会等艺术活动,吸引人们多次到访。从这些新兴地标和艺术活动对城市历史脉络的延续,足以窥探出南岸再生设计对工业与人文共生发展关系的探索,而这同样还可见之于南岸建筑的形态、结构、材料等细微之处。

    自工业革命以来,不少建筑师擅长根据金属材料特点和机械加工技术条件进行设计,表现出对机械美的向往。即使在21世纪,人们依旧习惯将技术、形式作为评价建筑的重要因素,然而对现实内在需求予以关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千禧桥(图3)是连接圣保罗大教堂及泰特现代美术馆的人行步道,也是一个综合考虑了人文、环境、科技等因素的公共建筑。整座桥由河面上的两个Y字型平台和8根钢缆支撑,另又装置了太空梭避震器来增强稳定性。细长的桥身和作展翅状的桥翼,加之钢、铝等金属材料塑造出光滑简洁的外观,使千禧桥像极了一条匍匐在泰晤士河上的银色蛟龙。坐落在它西面约1英里处,是矗立在泰晤士河面上的另一庞然大物——“伦敦眼”,这同样是一个永久性的城市公共建筑。它的轮毂由两个固定在河岸地基上的拉杆支撑,另再用6根后拉索加固,车轮上安装了32个鹅卵石状的座舱(图4)并由全金属结构和钢化玻璃建造而成。摩天轮运转时犹如滚动的车轮,寓意迈向新世纪。伦敦眼和千禧桥落成至今已有20余年,但风光依旧。它们从设计到建造,从材料到技术,既立足于南岸建设的整体需求,又不失创造力,折射出一种与人文环境共生的机械制造之美。

    工业王国的金属制造物并不仅仅停留在大型建筑上,细致小品同样也可以作为大工业生产中机械加工的呈现方式。如由全金属条扭曲而成的泰晤士河畔防护栏杆,造型虽简单却不单一,既体现出工业时代的材料和技术的语言特征,又具有后现代的审美情趣。此外,工业生产留下的废弃金属物品也开始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逐渐受到青睐。艺术家对工业生产中的金属废弃物加以利用,将其设计成一个个特殊肌理的新形态并放置在公共环境中(图5),以废旧物的再生价值去探索再生之美。

    纵观整个泰晤士河南岸再生的概念、设计和建造,可以发现这项工业遗址再生设计是基于后工业时代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在政策的支持引导下展开进行的。尽管政府意志在这其中占据着绝对性的主导地位,但公众的审美趣味并没有被忽视。一方面,它从产业与设计的共生关系出发,与艺术家、艺术机构等社会力量合力,挖掘工业遗产作为文化载体的增值空间,在激活工业遗产活力的同时,打造出为公众喜爱的文化艺术中心,推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多数南岸建筑的建造依旧离不开大工业生产条件和机械加工的方法,但从它们大胆融合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的设计中,不难窥见一种彰显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工业之美。该项目最大的成功之处莫过于既保留了城市文化记忆的外壳,又将工业王国的宏伟历史载入充满光明和生机的未来发展蓝图中。工业遗址再生设计绝不是简单地圈地保护,而是应充分考虑到经济、人文、生态等社会因素的复杂性,将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作为需要统筹的两个方面,进而实现多重效益的有机统一。

    4结语

    170年过去了,“水晶宫”早已不知去向,但它开创性的意义依旧在影响着今天的设计。在伦敦南岸的再生设计中,领略到英国这个老牌工业王国的设计风范。从环境到建筑,从建筑表皮到建筑构造,从庞然大物到细致小品,都足以见证工业王国对历史与传统的尊重,更能体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理念,它们由内到外透射出新世纪的工业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