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马吉瑞

    摘? 要:将寓教于乐教育理念及相关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更能有效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显著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融合信息技术、开展趣味性数学实践活动、创设趣味教学情境、开展数学游戏活动等途径,打造充满乐趣和情趣的数学课堂,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其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提升数学学习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寓教于乐;快乐学习;有效教学

    寓教于乐教育理念强调寓学习于快乐之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课堂上享受学习的快乐。它要求教师运用科学、新颖的教学模式,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工具,设计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自主地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基于寓教于乐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改变了被动学习的状态,转而开展充满乐趣的自主学习,让数学课堂变得轻松、有趣且富有活力。

    一、依托信息技术,开展游戏教学

    信息化教学手段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游戏教学,以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时,教师可以利用希沃白板展示生活中各种形状的实物或图片,在课件中设计如“摘果子”“争上游”等形式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根据不同类型对它们进行恰当的分类。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个小组用时最短、分类错误率最低,哪个小组就是胜利者。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教师既能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又能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这节课的知识点,为学生建立空间几何观念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依据教学内容,组织数学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换言之,让数学服务于生活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因此,教师要注重挖掘并凸显数学教学内容中的生活因素,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吸引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在此基础上,合理组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检验与提升自身的数学技能。

    例如,在教学教材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发给各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辨认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并运用这些人民币和文具开展“超市购物”数学实践活动。小组成员要合理分工,一名小组成员扮演“售货员”,其他小组成员扮演“顾客”。“售货员”负责整理货物并定价格,“顾客”根据商品的标价向“售货员”付钱,在收付款和找零钱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一轮活动结束后,“售货员”和“顾客”进行角色互换。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有用且乐无穷,既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学生课后必然会自觉地运用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开展动手操作,具象数学知识

    动手操作活动是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活动形式,学生可以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原本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从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梯形面积”时,教师让学生参与到以七巧板为辅助学具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图摆出不同的梯形,在动手拼图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如梯形可以转化成由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拼成的平面图形,也可以切割成两个三角形。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边摆边推导,学生可以利用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实践证明,以动手操作为主的趣味数学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钻研数学。

    四、创设趣味情境,引导主动探究

    创设趣味情境是一种符合寓教于乐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这一教学方法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趣味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例如,在教学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创设如下教学情境:有2只蚂蚁想要搬运前方的一颗米粒,其中一只蚂蚁选择沿着三角形中斜边这条路线爬向米粒,而另一只蚂蚁则选择通过三角形两条直角边方向的路线爬向米粒,试问它们谁能更早到达米粒所在地?学生会很快联想到相关的场景,通过测量和计算后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教师还可以抓住时机顺势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有没有这样的三角形,一条边的长度比其他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学生在尝试解决这一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原本比较抽象的“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数学知识点,还能感受、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就感。

    五、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全面解读寓教于乐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将其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保持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提升数学学习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秦汝凤. “寓教于乐”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 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3).

    [2]岳小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寓教于乐理念的结合[J]. 新智慧,2019(36).

    [3]付士翠,于井龙. 情景创设,开启小学数学“寓教于乐”之旅[J]. 百科知识,2019(33).

    [4]高健. 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有效性: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 新课程导学,2019(3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黄育兰. 寓教于乐? 提高小學数学教学有效性[J]. 考试周刊,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