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抗体在当前猪伪狂犬病疫苗评估中的作用

    胡生雄

    摘要:从疫苗免疫角度出发,探讨了当前猪伪狂犬病疫苗对母猪和生产育肥猪的免疫效果。通过检测疫苗针对流行毒株(HuBei)产生的中和抗体和gB抗体,分析中和抗体和gB-ELISA抗体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目前普遍使用的PRV疫苗免疫后诱导猪体产生的流行毒株中和抗体水平差异很大,大部分疫苗免疫后不能诱导猪只产生良好的流行毒株中和抗体,gB-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的相关性也不明显。猪场可以根据PRV的感染状态,合理运用能够产生中和抗体的疫苗免疫,配合合理的生产流程、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来控制伪狂犬病。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免疫;中和抗体

    中图分类号:S858.28?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7-273X(2018)11-0010-02

    PRV为伪狂犬病的致病病原,猪是惟一的自然宿主,可以导致猪只发生潜伏感染、亚临床感染以及致死性感染,临床表现和感染毒株、感染年龄、感染途径、感染量以及免疫保护水平等多因素有关。长时间以来,免疫作为控制PRV的有效方式被业内人士充分认可,它能够提高猪只的感染阈值、减少临床问题的发生、缩短攻毒后排毒时间和减少排毒量并能减少攻毒后潜伏感染猪的排毒等,但是,免疫往往不能完全阻止PRV的感染。在减少感染方面,细胞免疫起着重要作用,但要阻止感染,往往需要良好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和抗体)协同作用[1]。无论是阻止猪只感染,还是感染后减少临床问题以及缩短排毒时间和减少排毒量,中和抗体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PRV新流行毒株在全国范围内的流行,有研究机构认为,目前使用的Bartha-K61株疫苗免疫诱导针对流行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比以前的经典毒株更差[2-4]。因此,研究了目前不同品牌Bartha-K61株疫苗诱导产生新流行毒株中和抗体水平和gB抗体的差异和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猪伪狂犬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阻断法)和猪伪狂犬病病毒gE蛋白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阻断法)购自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猪肾传代细胞系IB细胞系由华中农业大学国家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赠与。

    1.2? 方法

    1.2.1? 试验场所与疫苗免疫? 选择湖南省某规模化猪场(经产母猪1 000头)作为试验场所,对其中母猪、生长育肥猪猪群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目前市场上主要的3种PRV疫苗对母猪和生长育肥猪进行试验。选择其中一条约300头的生产线免疫A苗(疫苗株为HB-98株),另一条约300头的生产线免疫B苗(疫苗株为Bartha-K61株),其余生产线全部免疫C苗(某进口品牌,Bartha-K61株)。从A、B、C三个试验组分别随机抽取10头母猪的血清用PRV流行毒株(HuBei株)做中和试验。

    1.2.2? 中和抗体检测? 使用处于生长对数期的IB细胞测定病毒TCID50。取已灭活处理的血清,在96孔微量细胞培养板上用稀释液作系列倍比稀释,使其稀释度分别为原血清的1∶2、1∶4、1∶8、1∶16、1∶32、1∶64,每个稀释度做3个平行孔。加入200 TCID50/100 μL的病毒在37 ℃ 5%CO2培养箱中孵育2 h。病毒-血清混和物孵育2 h后,各取100 μL中和液到细胞培养板相应的孔中37 ℃ 5% CO2培养箱中孵育2 h。吸掉中和液,加200 μL DMEM在37 ℃ 5%CO2培养箱中孵育3~4 d,检测培养液中中和活性,以能保护50%细胞培养物不被感染的最高血清稀释度的倒数作为中和终点。设置细胞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各设3 个平行孔。采用Reed和Muench两氏法计算结果。

    1.2.3? gB抗體检测? ?采用猪伪狂犬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阻断法)进行gB抗体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和抗体水平差异性的研究

    2.1.1? 母猪中和试验检测结果? 为了更直观地表示抗体水平的高低,本试验用能够中和病毒的最高血清稀释倍数来表示样品的中和抗体水平。结果如图1所示,A疫苗免疫后针对流行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最高,中和抗体均在1∶8以上。其次是C疫苗免疫,B疫苗免疫针对流行毒株中和抗体效价最低。

    2.1.2? 生长育肥猪中和试验检测结果? 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A疫苗免疫后针对流行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整体要高于B疫苗和C疫苗。A疫苗可使90%以上仔猪产生流行毒株的中和抗体,而B疫苗仅能使40%仔猪产生流行毒株的中和抗体,C疫苗仅能使60%仔猪产生流行毒株的中和抗体。

    2.2? gB抗体水平与中和抗体相关性的研究

    通过ELISA检测gB抗体来评估疫苗免疫后的效果,一般来说,gB抗体水平越高,中和抗体水平会越高。但是,由于流行毒株与经典毒株相比具有高变异性,其gB基因的一些位点发生突变,因此gB-ELISA的抗体水平和流行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试验选择10周龄生长育肥猪做试验,用A、B、C疫苗分3组免疫,检测每头试验猪的gB-ELISA抗体,并分析其和流行毒株中和抗体之间的关系,检测结果见图3和表1。本试验所用ELISA为阻断ELISA,S/N值和gB抗体值成反比。由表1可知,目前商品化疫苗诱导生长育肥猪产生的流行毒株中和抗体水平都不太高,但是差异很大,B疫苗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值最低,但是其gB抗体并不是最低。另外,也可以看到,A疫苗诱导gB抗体最好且中和抗体也最好。C疫苗免疫诱导的中和抗体介于A和B中间,但其gB抗体却最低。表明gB抗体和目前流行毒株中和抗体相关性不强,单纯通过检测gB抗体水平的高低来评估疫苗免疫后的保护水平高低不合理。

    3? 讨论

    同一种疫苗免疫母猪和生长育肥猪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差异很大。不同品牌的PRV疫苗免疫诱导的流行毒株中和抗体和gB-ELISA抗体无明显相关性,以前通过gB-ELISA抗体水平来评估疫苗免疫效果的方法需要做进一步的认证。疫苗抗原含量高并不意味着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高。上述研究中的C进口疫苗的抗原标识含量是最高的,但是无论是在母猪免疫还是在生长育肥猪免疫中它诱导的流行毒株中和抗体水平都不是最高的。杨文萍等[5]分析了大量的田间PR案例后,归纳出本次PR大面积流行的三个主要特点:高水平的gB-ELISA抗体没能阻止猪群快速转阳、猪场开始转阳时往往先发生在育肥猪阶段、转阳场临床情况差异很大。上述的中和抗体系列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这三个流行特点。

    B疫苗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值最低,但是其gB抗体水平并不是最低。另外,A疫苗诱导gB抗体最高且中和抗体也最好。C疫苗免疫诱导的中和抗体介于A和B中间,但其gB抗体水平却最低。所以,gB抗体水平高的猪只并不一定具备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尽管中和抗体不能阻止PRV感染,但是,对减少临床问题和损失的作用是明显的。同样由上述的研究结果可知,多数疫苗免疫生长育肥猪后诱导的流行毒株中和抗体水平很低,甚至没有。在实际生产中,有的疫苗免疫母猪后诱导的针对流行毒株中和抗体水平都不高。這种情况下,一旦感染压力增大,临床上就容易出现明显损失。

    由上述系列研究结果可知,目前普遍使用的PRV疫苗免疫后诱导猪体产生的流行毒株中和抗体水平差异很大,大部分疫苗免疫后不能诱导猪只产生良好的流行毒株中和抗体,gB-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的相关性也不明显。猪场可以根据本场PRV的感染状态,合理运用能够产生中和抗体的疫苗免疫,配合合理的生产流程、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来控制伪狂犬病。

    参考文献:

    [1] 林云雄,梁培新,杨玉坚,等.猪伪狂犬病病毒流行毒株体外中和抗体系列研究的启示[J].养猪,2015(5):89-93.

    [2] 邹浩勇,陈冬焕,熊金凤,等.伪狂犬病毒中和抗体与gB-ELISA抗体阻断率之间的相关性[J].猪业科学,2008,25(5):94-96.

    [3] 杨涛涛,刘崇灵,刘晓波,等.生猪伪狂犬病毒gB抗体与中和抗体的相关性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41(3):303-306.

    [4] 龚文波,徐? 静,郭建宝,等.三种猪伪狂犬病抗体监测方法的比较[J].四川畜牧兽医,2017,44(11):25-27.

    [5] 杨文萍,顾真庆,孙海凤,等.伪狂犬病毒流行毒株的抗原性和血清中和特性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4,46(1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