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美学意识融合有效性探析

    陈美容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融合美学意识,是对现有的教学改革成果的优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美学意识融合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理论基础,使其课程美学实践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以课程为中心,美学意识融合课程教学,强调教学中美学意识的渗透性作用,可以弥补技术理性论者的不足,从内容和形式上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意识

    近年来,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中产生不少新的成果,其中成效较好且得到较多认同及推广的主要有谈话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等。这些新的方法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对传统讲授法的重大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进而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随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的推广,思政课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然而,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而言,因其相对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其时代感和现实力量比较薄弱,如果只单纯强调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新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固然好,但同时也容易产生技术理性的弊端,而美学意识的融合恰好可以弥补技术理性论者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改革成果的实效性。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美学意识融合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特征。随着近年来西方美学政治理论的兴起,政治与美学同作为某种意义上的“感性认识”,具有密切关联性。如当代法国左翼思想家雅克·朗西埃就将美学与政治实践连结在一起,虽然其目的在于恢复美学的政治职能,但同时也意味着政治与美学的融合具有可行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美学意识融合有其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包含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自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美学由于其具有确切无误且又坚实的哲学基础、敏锐科学的批判精神以及广阔深刻的社会文化视野,能创造性地回应当代社会及文化发展所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显示出了巨大的理论活力。上世纪20年代,就有苏联学者指出:“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使用的术语和范畴,实际上都带有美学性质。”1984年苏联出版的《哲学知识体系中的美学》中也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研究,创造性地运用社会经济和哲学术语来表达美学原理,为真正的科学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一次把美学问题提到严格的哲学知识体系应有的位置上。”同时代,中国学者刘纲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实践本体论这一重要理论,并明确指出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根本观点,这一观点一方面从理论性质上将马克思美学确认为“实践”的美学,另一方面将“实践”确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逻辑起点。而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文献。随着从客观实践的逻辑来阐释世界的客观的科学逻辑的萌芽,孕育了整个马克思哲学实践转向的萌芽。特别是其中马克思关于“劳动生產了美”“美的规律”等论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转向提供了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认为美作为美感的来源是与物质生产实践中自然人化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相关,在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展开的“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是美得以生成的根源所在。在新时代,科学技术越是发展和广泛地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物质生产对人的审美影响也越广泛和密切。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美的设计将变得更加自由,更具有马克思所说的“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性质。所谓美的形式规律也将是与现代科技相适应的规律,物质生产活动本身,最终也将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给人以精神的享受。劳动观、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基本观点,为课堂美学意识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石。

    同时,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想的提出也召示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产生。坚持、发展和阐明社会主义理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目的之一。马克思主义美学从其基本性质上而言既非是作为认识论范畴的感性美学,也非是作为技术理性诠释的文艺理论,这点与传统美学相差甚远。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中,美学被视为是与人类解放、与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共产主义理想直接相关的一门学科。这意味着美学在这里是被作为一种自由的象征用于摆脱人的异化,同时,也预示着未来理想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劳动形态也应当是具有美学意义上的创造性劳动。正因为美的创造与劳动的这种本体论相关联,且美与人的本质又紧密联结,在这种背景下美学不再被当作是一种手段性的科学知识,而是定位于主体自我意识的人文学科,这种主体自我意识体现了马克思人文理想主义的共产主义方向。共产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主体自我意识阐发的基础。

    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都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根基,这为课堂上美学意识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美学意识融合的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其教学成效直接关系着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认知、判断和评价。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授课方式因其越来越不能满足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教育的诉求而面临巨大挑战。为解决传统授课方式的困境,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各种形式的技术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方法改革中。与此同时,对思政课教学形式改革的过度偏重及对内涵提升的重视不足,促使形式上的丰富多彩与教学实效上的矛盾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文化的力量,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关注文化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借助文化的力量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应有之义。而美学意识的融合如同纽带,在“文”中潜移默“化”。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马克思主义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摒弃传统的形而上学的美学理论,科学阐释了美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将一切思想、文化和意识建立在客观实在的物质基础上。其从人的现实状况出发去研究文化意识,始终关注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将认识与物质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加完整地阐释其美学意识。

    相应地,从美学的角度审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可发现本课程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课程特征,即其不仅是理性运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渗透想象、审美以及诗意的体验过程。这是美学意识视域下的课程本质观,其目的在于借助美学视角对课程中被忽略的审美维度进行澄清,从而实现课程研究视野的拓宽和课程探究理论基础的丰富,进而促成课程观的更新与课程的审美功能的实现。根据美国课程学者约瑟夫·施瓦布的理论,任何一个课程都由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四个要素构成,且这四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在教材与环境的融合下,摒除技术理性的师生对象性和机械性状态,使教师与学生间形成一种对话、共生的关系。对话、共生关系的形成,使课程呈现情景契合的意境,而这种意境正是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本身具有美学融合的理论基础,这就使其在课程审美功能的实践探索上更加水到渠成。将课程视为审美体验,意味着课程的教学过程也就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而应该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在教学这一审美过程中,教师、学生互为主客体。从课程角度看,课程的诸要素通过互动生成一种情景相容的意境,这种意境是最为直接、原始的审美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以及教材、环境皆可创生出的审美经验。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实现中,应以知识为导向还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导向,这是教学改革创新中许多教师都需处理的问题。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或是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中实现知识的传播,不管如何选择,事实上都在致力于实现知识传授与审美体验相统一的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美学意识融合的实践探索

    早在1922年,蔡元培就提出学科美育的概念,他认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学科美育旨在通过对学科内部逻辑和规律的寻求和揭秘,教师在完成学科知识和能力方面教学任务的同时,完成对学生的美的熏陶。这一学科美育观念的提出与教学审美理念的发展有关。在教学审美理念产生之前,在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有效的观念,这是一种源于西方自然科学繁荣背景下的科学主义,其崇尚理性思维,以知识接受为目的,特别关注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教学审美是作为对科学至上思潮的反抗而产生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教育教学本身更加符合规律,而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也就自然能达成教学的有效乃至高效。发现学科内容之美是教学有效的前提,创造教学艺术之美是教学有效的手段。

    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而言,其教学内容本身具有较强意识形态的特点,这使得在教学目标上如何协调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张力成为本课程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主张课程为社会服务的社会本位论者强调社会的需求和规范,认为本课程的教育必须以社会为本位,体现国家、群体的根本利益,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更加社会化,符合社会的需要。而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个人本位论者则强调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认为教育应满足人的个性化发展。毫无疑问,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重视个体的发展需求和内在关注,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被广泛推广的原因。

    从美学角度出发,社会本位论与个体本位论并不冲突,二者在美学的融合下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就如同接受美学理论在论及文学作品时认为,读者在阅读时对作品的满意度及对阅读体验的满足感,取决于作品的真实性及其是否与读者的自身经历具有关联性。同样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犹如读者,而教师的课堂展示则如一部作品,学生对课堂的接受程度取决于教师课堂展示的内容是否能令学生产生共鸣。一般而言,课堂同容过高的不确定性容易令学生困惑,而过低的不确定性则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审美体验的产生需要有适当的复杂度和不确定性。

    那么如何把握这种适当的不确定性和复杂度,“期待视界”是一个很好的解答方式。“期待视界”原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素养及经验综合形成对文学艺术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在具体的阅读行为中,呈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在课堂中,这种“期待视界”则表现为学生的各种认知、体验和素养等综合形成对课堂的潜在期待,因而教师在课程开始前需先了解学生的这种期待,并在课堂展示中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这种期待。教师通过课堂展示,不仅授予学生理论知识,还应给予学生某些人生哲理的启示和思考,并提供给学生丰富生动的审美意象。

    但教师的课堂展示符合学生的“期待视界”并不算完成学生课堂的审美意象。“期待视界”只是强调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而内容需以一定的形式予以展现。因而,适当的内容还需合适的形式,形式美也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以教学过程的语言为例。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这就使运用语言艺术激发学生丰富的美感成为一项重要措施。教师的语言首先要准确、明晰,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此外语调、语速均需以适当的方式呈现。这些语言形式和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激发美感。进而在美的氛围中不仅给学生以强烈的熏陶,同时知识也容易渗入主体认知。当然,除了语言,还有教师的肢体动作、教学工具、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设计等各种形式,都可以用以促进课堂审美意象。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理论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机统一,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仍存在着极为根源性的问题,即教师的“外供”与学生的“内需”之间的关系问题。换言之,教师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传播目的的教学行为与学生在理论接受过程中因与内在需求不符而产生逆反和抵触情绪之间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教学效果。而将课堂教学视为审美经验,以“美感”提升学生的接受度,在课程中融合美学意识,可以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进而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进头脑”,提供可行性的方法与路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其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与美学对人的终极关怀可谓殊途同归。因而把美学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中,通过两种教育理念的融合,实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方法美,可以弥补教学方法技术理性的弊端,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英]希·萨·柏伦威尔著,梅绍武,苏绍亨,傅惟慈,董乐山译.马克思和世界文学[M].上海:三联书店,1980:413.

    [2]陆晓光.“西马”美学中的《资本论》[J].语文学刊,2019,(10):13.

    [3]张敏.刘纲纪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转向[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1,(2):104.

    [4]刘纲纪.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的发展问题[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998,(1):393.

    编辑∕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