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及其批判

    冯兵 关浩淳

    摘 要: 历史虚无主义是活跃于当下中国的错误社会思潮之一,其以历史唯心主义的选择论为逻辑起点,以反历史、反科学的态度及政治诉求,否定主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成为社会意识领域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支力量。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部分史学研究陷入理论和方法的误区,表现为对历史客观性、可知性,历史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否认,以“超然的客观主义”和“价值中立”为价值取向。严谨的史学研究,应当对历史虚无主义抱有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坚持合理价值取向,回归历史现场,从史料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原则,用逻辑严密、史料扎实的历史作品,给予历史虚无主义以有力的回应和批判。关键词: 史学;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中国近代历史中的一股重要思潮,常与近代社会中的其他思潮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社会与历史发展进程。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相关问题研究成为国内学术界和理论界,尤其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及世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运动史等领域关注和探讨的热点,历经十多年仍热度不减,成果层出不穷。然而,整体而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该思潮的本质属性、思想倾向、批评教训等方面,①在分析其产生原因与背景、揭露危害与本质、归纳表现与特点、研析扼制对策等方面颇有成效,亦存在大量重复劳动、学科合作力度不够、微观研究与系统研究缺乏等诸多问题。②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史学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提出史学研究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新思考,以利于学术界进一步推进关于此问题的探讨。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与发展

    历史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渊源于虚无主义思想。“虚无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由动词“虚无化”所衍生,包含着“消逝”“虚空”“无”等多种意思。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和观念,它产生于近代;从思想渊源来看,可以追溯至西方早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形而上学思想。③然而,“虚无主义”一词则出现于1799年,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雅可比在通信中首次使用,后经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借用而推广开来。作为一种唯心主义思想、形而上学的世界观,虚无主义这一哲学思想最初包含有否认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内涵。该思想以个体为中心,认为只有人自身的感官所能感知的存在才是真实的;它通过消解理想、颓废人生、解构神话、丑化英雄等方式摧毁人们的信仰,使人们放弃对理想信念的追求,陷入不可名状、不可自拔的悲观、绝望的深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悲观主义情绪产生的重要源頭之一。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想观念,产生于近代西方的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剧烈发展时期,是人本主义、怀疑主义、古典自由主义、重商主义等思潮剧烈碰撞的结果。可以说,历史虚无主义是承接中世纪之后西方“文艺复兴”所开启的以个人为中心、追求人的本性和个性解放的人性主义、人文主义传统,延续了“宗教改革”发生以来在西方社会内部所形成的“世俗化”“理性主义”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上帝死了”等对信仰和价值人生宗教关怀的怀疑。这种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独特思想,对西方近现代的许多哲学与历史思想家影响颇深,例如哲学领域内的文德尔班、海德格尔、波普尔等,历史学等领域内的克罗齐、柯林伍德等。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海德格尔认为虚无主义是“全部西方历史的根本特征”,是“西方历史的规律性和逻辑”的体现,【许恒兵:《历史虚无主义:用理论假设取代历史现实》,《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21日,第3版。】克林伍德和克罗齐质疑并否认历史的客观性,将其视为个人的主观性产物和现实的折射,公然宣称“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贝奈戴托·克罗齐(B.Croce)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英]柯林武德(R.G.Collingwood)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波普尔则反对历史的规律性,以历史的不可检验和预测,否定历史的整体意义。【[英]波普尔(Popper,K.)著,何林、赵平译:《历史主义的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不仅如此,这种思想还与后来不断发展的恐怖主义、民粹主义有着深厚渊源,与无政府主义、恐怖主义、破坏主义等联系密切。

    历史虚无主义是建立在怀疑论基础上的一种思想。产生后广泛影响到西方社会、思想、艺术等各个方面。虚无主义思想者多认为,“一切皆为虚无”,质疑存在的各种“正确”原则,否认世界上存在着普遍的永恒法则和原则,与后来流行于西方思想界的相对主义、解构主义等思潮有着同构性,与流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颓废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亲缘性;也与在“二战”后盛行于西方的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有着某种相似。可以说,它是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与其他各种思潮一同影响着西方历史的发展。就思想内容而言,历史虚无主义是在针对历史存在论、本体论、历史人物评价等系列问题上对传统理性主义和客观主义支配下的历史认识的一种反叛,是建立在怀疑论基础之上的对历史的看法。就现实而言,历史虚无主义容易导致人们对历史进而对现实社会产生悲观情绪,影响部分人走向暴力解决现实与社会问题的道路,可以说是导致颓废思想和人生以及恐怖主义的重要原因,值得警惕。

    二、史学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

    关于国内学术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已有研究指出了史学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具体原因,认为一些史学研究者史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存在误区。部分研究者为刻意追求学术观点创新,采取实用主义、历史相对主义态度,不加辨别地否定或贬低前人的研究传统和某些己成定论的研究成果,对西方各类学术思想,尤其是与唯物史观相左的观点,未加辨别即盲目当成科学理论而大加追捧,最终难免落入历史虚无主义的窠臼。【方艳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演进及重新泛起原因论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有些研究者轻视历史资料辨伪和充分占有,仅凭一些表面历史事实大胆立论,随心所欲挑选零碎历史材料加以涂抹或剪裁,凭主观臆断歪曲和否定历史。【田居俭:《历史岂容虚无——评史学研究中的若干历史虚无主义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0月12日,第2版。】加之缺乏理论思维能力,陷入历史资料漩涡不能自拔,甚至对过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获得的中国近现代史正确认识采取简单否定态度。【龚云:《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的认识根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12月18日,第5版。】

    亦有研究者强调,与影视、文艺等领域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戏说”和“无厘头”等不同,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是流行于历史学界的一种思潮,是虚无主义对历史研究影响的集中体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历史本体论上,否认历史的客观性和可知性,将历史与艺术完全等同,随意地剪裁和编写历史,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改写历史;否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不承认历史进程的必然性,将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完全看作是一系列偶然事件和因素“堆砌”的结果,看作是英雄人物系列行为、历史中某些个人意志的体现;在价值取向上,坚持所谓的“价值中立”原则,宣称以“超然的客观主义态度”来研究历史,【沙健孙、李文海、龚书铎、梁柱、危兆盖:《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光明日报》,2005年3月15日。】基于所谓的人类的共同价值即“人性”来解释和研究历史。具体而言,历史虚无主义主要围绕着如何对待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传统和文化、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怎样评价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等一系列问题来展开。这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主要采取的手段和方式是:“以支流否定主流”,以个别的、局部的现象抹杀整体性的全局的效果、以个别现象否定本质,以短时期地问题否定长时期的成就,混淆现象与本质、表象与本相,放大阶段性的问题来否定长时段的历史过程。【陈叶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真正诉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0月22日,第A04版。】

    如在对待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传统和文化上,持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人多以西方政治思想、政治制度、价值标准为依归,完全依照西方的价值和标准去评判中华传统文化,将近代中国改良、革命中出现的问题,将中国在现代化建设和现实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传统文化”的内在局限、弊病,认为中华文化是“酱缸文化”,中国的历史是乌黑一片,几千年来是静止的、超稳定的,要求中国教条式地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等民主制度,而不是基于本国的实际和国情寻找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化改革之路;并否认传统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忽视改革道路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企图通过丑化与矮化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简单地与传统文化的决裂,通过粗暴地对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否定,推动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在如何看待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革命与改良问题上,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部分人认为,革命“残忍、黑暗、肮脏”,而且“容易使人发疯发狂,丧失理性”;不仅如此,革命还意味着“流血”,要很多人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容易造成尸横遍野,虽然能够带来改革和进步,但社会成本和代价远甚于改良;虽然它给人们带来的阵痛是暂时的,但是其“后遗症”巨大,会给人留下惨痛的记忆;另外,在革命的过程中,人性中的“幽暗”面显露无遗,给人权造成极大损害,因此,部分人声称“中国在20世纪选择革命的方式,是令人叹息的百年疯狂与幼稚”,继而提出“告別革命”,“既告别来自‘左的革命,也告别来自‘右的革命”。在这种逻辑下,他们反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切革命,不仅强烈地抨击辛亥革命以及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批判新文化运动,将其看作是中国近代各种激进主义的渊薮,认为它是产生后来许多革命思想的温床,是许多暴乱的源头。总的来讲,这些人通过将近代历史上的革命斗争描绘成“血腥屠杀”“毫无人性”的暴力,将革命导致的政权更替看作是“以暴易暴”,继而质疑近代革命的必要性与合法性,提倡“永远告别革命”。【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回望二十世纪中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68页。】

    邓研华认识到,辛亥革命是20世纪的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剧烈转型期、中国社会和内外环境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的艰难和挫折,是呼唤辛亥革命到来的强大推动力和社会要求;而中国早期实现现代化的最初成果,则为辛亥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革命取代改良,不仅仅是手段上的,是几十年近代化运动积累的结果,更是一次质的飞跃。【邓研华:《辛亥中国:从改良到革命》,《长白学刊》,2011年第6期,第109页。】李锦全指出,选择革命不是人民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由当时国情即客观情势所决定的。对于革命的历史作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便将“革命”从褒词倒过来成为贬词,并不是严肃的治学态度。【李锦全:《中国近代史几个问题评价的再评价》,《哲学研究》,1995年第10期。】

    龚书铎强调,把一场伟大的革命简单归之于某些人物“情绪化”的“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归之于某些人头脑中的主观意愿和人为因素的结果,显然不符合历史实际,是唯心史观。革命不是也不可能只凭少数人的情感冲动就能发动起来,也不是只凭某个阶级和政党的意志就能发生的。革命的发生,除去革命阶级主观的条件外,必须具有革命形势、革命的社会需要。没有革命的条件,革命时机不成熟,任何人的“情感激流”也制造不出革命来。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都是客观情势的要求,是历史的必然。列宁说过:“要使革命到来,单是‘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通常是不够的,还需要‘上层不能照旧生活下去。”【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1页。】辛亥革命是民族危机严重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是腐朽的清政府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抵御外国侵略和领导国内变革的结果。当时群众反清斗争遍布全国各地;政府的倒行逆施,日益将主张改良的立宪派推向自己的对立面;《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更加投靠帝国主义,成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内部满汉权贵之间、汉族官僚集团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等种种形势,均成为革命必然性选择的重要因由。【龚书铎:《近代中国的革命和改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0期,第26页。】

    在怎样评价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上,那些倾向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人,基于过去建立在政治正确、党派对立、意识形态基础之上的人物评价是不科学、不客观的认识,根据所谓的曾国藩是残杀农民革命的“刽子手”,李鸿章和慈禧太后是愚昧加愚蠢的“卖国贼”,蒋介石是大地主、大官僚、大资产阶级代表等评价不合理的思想,进行反向推论和“翻案”,走向历史人物评价的另一极端。部分人盲目地“推崇、模仿和照搬国外史学流派所谓的纯科学方法”,【侯西安:《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侵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5日,第B07版。】以所谓的流行于社会上的抽象“人性论”为尺度来重评历史人物,他们刻意揭发并批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缺陷和错误,认为慈禧太后是伟大的政治家,蒋介石是毫无缺点的“一代伟人”,曾国藩和李鸿章是“道德完人”。受这种思想影响的部分人攻击康有为、梁启超等所倡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太过激进,谭嗣同的思想包含着许多的暴力倾向。与之同时,他们还为汪精卫、陈璧君等“翻案”,包括日本侵华在内的所有侵略都是进步的,认为许多人做“汉奸”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如果他(她)不做还会有其他人去做,丧失了对历史人物所要求的基本标准。在以上思想和观念的引导下,许多人认为中国革命的发生是一些革命者的“鼓动”;在历史研究当中凸显人性、人的思想和历史偶然因素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作用,用“阴谋论”“权力斗争论”来分析、解释近代历史人物的言行,【杨军:《历史虚无主义是如何“考察”历史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0月22日,第A04版。】这一点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张国焘等人物研究、在革命史和党史的研究当中尤为盛行。

    以上现象的产生是当今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思想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归结起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历史和时代背景。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种种社会思潮的产生,是西方文化传统的余绪,受到“二战”以来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与战后西方哲学中流行的存在主义、相对主义、解构主义、现象学等思潮具有很深的渊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方文学、建筑、艺术等领域内逐渐兴起的后现代思潮表现尤为明显。后现代主义具有反本质主义、反权威主义、反主体性等特点,它通过引入“文本”概念和“读者”视角,主张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通过倡导多元共生性和反抗权威为特征的思维否定性以及消解权力话语,来打破传统历史研究的弊病,推动历史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它否定历史中各现象间的“内在因果联系”“历史规律”,否定历史的客观性、科学性以及“历史真理”,认为历史书写和历史研究与文学话语一样,都是书写表达某种愿望的虚构故事,研究者所谓的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只不过是历史研究者主观构建的事实,并不是历史的真相。该思潮中的反对话语霸权,反对历史书写中的权威,解构、颠覆历史的主体等思想,引入历史研究之后,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支持。【韩炯:《破解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陷阱》,《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7月5日,第A07版。】另外,20世纪末的苏东剧变、苏联解体所造成的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质疑以及在社会价值上的迷惘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

    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环境和氛围。就国内现实社会方面而言,自20世纪80年代末的政治风波后,現实政治引发了对历史上稳健改革和激进革命的再思考。另一方面,当今社会的不良风气波及学术界,高校教育评审中出现的盲目追求论文数量、求新的不良导向,与上述基于现实基础上的历史反思相结合,使得部分学者对“革命与改良”等历史问题进行再评价,部分人为标新立异而走向为“历史人物翻案”“否定革命,颂扬改良”这一捷径,毕竟,这种做法不仅“新”,也满足了当今社会大众“猎奇”“求异”的思想。此外,近年来,历史人物的亲属及相关团体的影响,籍贯所在地方政府出于现实需要而进行的推动与宣传,致使出现对历史人物翻案与美化的不良社会现象;许多非专业的历史爱好者,或出于积极关注和研究历史,或出于为在网络上哗众取宠,或出于追求单纯的经济价值和利益等目的,不识或故意曲解研究者的本意,以己意揣度历史人物,以当下目光妄评古人;由于缺乏严格的学术训练,在言说中割裂史料,以偏概全,将个人的主观性、片面性发挥到极致。

    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国际学术背景,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在理论和思想等方面长期受国外学术界,尤其美国汉学界、美国中国学研究影响的体现。一方面,它反映出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与国外交流频繁的积极现状,同时揭示出本土学术在历史研究中的理论不自信、文化不自信。对于美国中国学研究的价值转变,杜克大学的德里克(Arif Dirlik)教授在一篇题为《革命之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的文章中曾有如下生动描述,“先前一直被描述为解放史诗的革命史,现在却变成了衰落与失败的故事”,“革命带来的可能并不仅仅是失败,它还可能打断了清末以前一直在进行的朝着现代化方向的发展过程”,“革命使潜存于中国文化中的恶劣习性与态度泛滥成灾”,“中国如果没有革命,其境况会较好些”。【李文海:《对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的一点看法》,《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梁景和主编:《中国近代史基本理论问题文献汇编》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4页。】这一情况的出现,既有美国中国学研究自身存在的学术发展和演变的内在思路,也与美国学界“不出版,就消亡”的现实学术生态有关。

    史学标准和评价中对“人性论”的重视可以说是受到文学影响的反映,是文学中所倡导的观念为史学界所认可的结果。这种原因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史学研究者因长期受经济贫困困扰,走向为增加收入而从事文学写作的道路,导致部分学者暂时放弃传统理性在史学写作和评价中的支配地位,引入文学中的“人性”评价尺度;另一方面,基于传统史学与文学的密切联系,部分文学研究者或出于对历史的好奇,或出于对文学史、文学人物的追溯和探究,转入历史研究领域,进而将文学中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引入史学研究;另外,一段时期史学研究对学术史研究的关注,尤其是对部分民国学术大师的研究,引发文学界的关注,文学与史学相互间的学术交流,使得史学当中对人物的研究打上了文学影响的烙印。

    三、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评价及应有的态度

    历史虚无主义者在国内学术研究中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某些方面在学理上难以自洽。具言之,在对待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传统和文化上,历史虚无主义论者的思维方式反映的是一种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是西方学术界研究中“传统—近代”模式的翻版,将传统与现代简单地看作是对立的两个阶段,忽视了两者间的统一性和连续性,这种否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延续性、漠视历史变迁具有其内在逻辑的简单思维、单向逻辑是一种拾人牙慧的浅见,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决定论”思维的体现。在对待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革命与改良的问题上,相关论者片面地看待革命,缺乏对该观念政治社会背景的深刻洞察与认识而盲目下结论,忽视了革命与改良的联系,将它们之间看作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以“理论假设取代历史真实”,“采用极端消极或者激进主观的态度解构历史”,通过否定中国近现代的革命、丑化历史上的革命人物和先进人物、美化反面人物、渲染革命的“弊端”、贬低革命的价值等方式,以达到所谓的“对历史的再解读”,不仅是不科学的,【侯西安:《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侵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5日,第B07版。】而且坚持这一观念的人,很容易掉入解构近代革命的历史合法性、否定现实社会的陷阱。

    事实上,革命与改良并非单向的对立关系,这一论断已为部分研究者所认同。朱育和注意到革命与改良的辩证统一关系。认为改良与革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救亡的前提下几乎同时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救国主张,它们在要不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这一点上是有本质区别的,但两者之间又有许多相通之处,改良中包含着革命的因素,革命又涵盖了改良的内容。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改良是缓进的革命,革命是激进的改良,二者并不是绝对对立的。【朱育和:《关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13页。】龚书铎则反对用褒义或贬义评判“改良”“革命”问题,他以日本明治维新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说明革命和改良,既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依存、补充的一面。【龚书铎:《近代中国的革命和改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0期,第30页。】李细珠则以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为例阐释革命与改良的关系。认为改革一方面充分暴露了旧制度的种种弊端,唤起了人们的觉醒;另一方面又造就了新兴的社会力量,并引发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如果旧制度不能有效地控制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并化解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就只能加速革命进程,促使旧制度走向崩溃。【李细珠:《试论新政、立宪与革命的互动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3期,第123页。】清王朝就是在新政改革过程中由于各种矛盾的激化而在革命的撞击下走上了自己的覆亡之路。

    历史虚无主义从历史认识论上否定历史的真实性和可知性,认为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是权力与话语的体现,从根本上否认历史的客观性,崇尚历史的虚无和不可知,认为历史是由许多偶然事件组成的,是很多无意识的产物。另外,在价值判断上,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了传统史学所具有的惩恶扬善的社会功能,将历史完全视为一门艺术,通过历史的假设、逻辑的推演、历史情境的重置,来消解历史人物的价值。虽然许多历史人物具有复杂的面相,会因历史和社会的局限而犯过一些错误、做过一些错事,但混淆善恶,颠倒黑白的评价历史人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虽然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对历史的研究也是不断更新的,每个时代的人都可以进行属于、符合本时代的历史书写,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对历史进行戏说,对历史人物进行调谑与“恶搞”;虽然“重新审视”历史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历史真相,有助于拨开历史的迷雾,打破政治和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历史人物脸谱化的倾向,摆脱革命史话语下对历史人物标签化、单一化的历史评价,跳出一元化的价值尺度的历史书写,帮助人们认识历史的复杂性,使得历史人物的书写更有血肉、更加饱满,但这并不代表要将许多历史人物“打倒”来重塑历史形象,不代表要抹黑历史人物来增加人们的认知,立新不一定非要破旧,深刻也不一定要通过片面来实现。历史人物研究中所谓的“翻案”与“再评价”虽然是必要的,但这并不代表想替谁翻案都可以,重评是一项“复杂的研究工作”,必须“具备有足够的翻案条件”,“有案可翻”,这需要研究者做扎实的资料梳理与独立思考等系列工作,而非短平快的“哗众取宠式”的标新立異。【苏双碧:《论历史人物评价》,《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3期,第82页。】历史是生动的、复杂的,历史人物也是有瑕疵的,但白璧微瑕,对历史人物的整体认知与肯定不应因其某一缺点而掩盖其大德。

    真正的史学研究者应针对学术界的历史虚无主义风行的状况,抱持着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应看到其背后的复杂性,其产生的历史现实原因及其客观状况,认识到“以往受左的影响,在人物评价上存在片面性”,研究中存在着“对进步革命的人物简单肯定,甚至无谓的拔高;对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简单否定”的现象,认识到纠正这种笼罩在革命话语、革命标准下的对历史研究简单标签化、脸谱化的片面倾向“是必要的”。【郑师渠:《近些年来近代史人物评价的若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82页。】从学术源头上规范学术研究、端正学风,通过学术的手段引导,而非行政权力干预学术,以净化学术空气。“区别非学术性的历史虚无主义,以免鱼龙混杂,掩盖了非学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真相”。【何建明:《历史虚无主义在学理上不成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5日,第A04版。】认识到哪些人物的重新评价是合理的,哪些抹黑历史人物的做法是错误的、需要制止和规范的;要对哪些是“因史观或治学方法的偏颇”而致使研究“出现偏差”,哪些是“蓄意篡改历史,故意传播错误的历史知识”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想和行为进行认真分析。【汪朝光:《中国近代史若干重要问题辨正》,《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5期,第4页。】不能因噎废食,因个别人的“翻案”和抹黑,将所有的严肃的历史研究都归结为别有用心。这种做法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反而会影响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不仅不能体现出理论界所应有的自信,反而会被误认为是学术意识形态化,是走过去的学术政治化的老路。

    要坚持合理的价值取向,返回历史的现场,认真进行史学研究。既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看待历史,又要照顾当时历史情况,有基本的现实常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站在符合世界、历史潮流的公正立场上研究历史。应认识到分析任何社会历史问题,都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出发考察问题,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因为一切历史事物,都是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历史条件的变更,它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丧失了存在的合理性,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它就成为不可思议的东西。因此,评价、分析任何历史事物,都必须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来考察。【李振宏、刘克辉:《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8页。】正如列宁所强调的:“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第375页。】“马克思主义要求一定要用历史的态度来考察斗争形式问题。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来提这个问题,就等于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的起码要求。”【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第673页。】以往史学界出现的不少非历史主义错误,大都是不区分不同的历史阶段,超时空地对待历史事物而引起的。人们总习惯于拿今天人们的意识,去推想古代人们的活动,把现代意识强加于古人。似乎觉得,在任何时代,对于性质相似的问题,都会有同样的抉择或处理。而历史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例如,在对待近代革命的认识上,不能单一的从“人性论”的角度对之进行解读,以杀人流血太多、手段残暴野蛮等对之进行否定,应摆脱脱离现实的产生于书斋玄想式的“悲天悯人”情怀,将研究的视野和情感置于历史的场域之中,以当事人的心态、用“移情”的手法去感28、研究人物。通过利用整体观、全局观和长时段的眼光去观察历史,以摆脱建立在单纯的“碎片化”材料和研究基础之上的“事实建构”的约束,【史学的“碎片化”问题,参见《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5期《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碎片化”问题笔谈(上)(中)(下)》。】跳出“研究谁而爱谁而推崇谁”的“学术偏差”,【曾业英主编:《当代中国近代史研究(1949-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768页。】以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材料、睿智的见识、深刻的洞察力来观察人物、研究历史。毕竟,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具有世界意义和人类价值的历史事件也都是通过流血来实现的,其中经历了血与火的历程,它们至今仍被后人铭记、为史家所研究与乐道,就在于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近代中国革命之发生在于社会问题重重,在于统治者脱离了为苍生谋福利的目的,在于他们一心为统治利益和权力而不思改革,它是在人民呼吁变革、要求改革而不得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在旧政权统治合法性日益流失,并进而彻底丧失民心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研究者应科学地认识到革命是“近代历史的主旋律”;【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1页。】它绝不完全是少数人创造出来的,其虽起于个别的偶然事件,但是其发生是经过长期的酝酿,是在社会条件逐渐成熟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客观形势之使然”,是“客观情势发展推动多数人投身其间的结果”。【汪朝光:《革命的意义》,《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5期,第14页。】人类历史上的“法国大革命”“十月革命”“辛亥革命”,乃至于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以及影响波及中欧、西亚、北非的“颜色革命”等,都不是个别人的“杰作”。除此之外,还要认识到革命“不仅不同现代化相矛盾”,在某些时候它反而“恰恰是现代化最重要、最强劲的推动力量”。【沙健孙、李文海、龚书铎、梁柱、危兆盖:《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光明日报》,2005年3月15日。】

    要堅持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一切从史料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要求研究者要尊重材料、尊重历史和当时的客观实际,不能“割裂史料”而本着为我所用的目的去任意解释历史事实,驱古人以就我,以今人之思想度古人之心思,要通过返回历史的现场,通过最大限度的占有史料,以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胸襟去理解过去,本着同情的心态去体会古人不得不为之窘境。正所谓“评价近代中国的人物和事件不宜因范式、标准的单一而削足适履,根本方法还是依据史实作客观评析”。【罗福惠:《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评价的多样范式》,《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3期,第17页。】具体在近现代史、党史的研究中,不仅对近代历史人物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端方等人的历史地位予以客观评价,同时也要对陈独秀、李立三、瞿秋白、王明、张国焘、项英、王稼祥等人在党史和革命史上的作用和贡献给以梳理和肯定。对历史学者以严谨态度研究出的结论,要持尊重态度,不应戴着有色眼镜对待之,以别有用心的目的来猜测研究者。毕竟,完全否定1949年以来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是不尊重历史的表现,不仅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也是违反史学研究常识的,这种认识具有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另外,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不应该只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利用意识形态化的言语来批判,写出材料扎实、逻辑严密而有说服力的历史作品,让史料说话,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批评,以理服人,是此后历史研究者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应当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吴 彤

    Historical Nihilism in History Studies and the Criticism on It

    FENG Bing1,GUAN Hao-chun2

    (1.School of Marxism,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5;

    2. School of Marxism, Huaqiao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21,China

    )Abstract:Historical nihilism is one of the wrong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s in current China, which takes the choice theory of historical idealism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It rejects the mainstream social system and ideology with an anti-history and anti-science attitude and political claim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nihilism, some historical studies fall into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ories and methods,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denial of historical objectivity, intelligibility, and rejection of the regularity and inevitability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rigorous historical research should hold correct attitude to the historical nihilism and adhere to rational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Key words: historical science; historical nihilism; historical materi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