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回归之路

    一、失控的“大象”

    小孟(化名),高二年级学生,家中独生子,父母均是农民。他与父母一起生活,由母亲抚养长大。父亲爱喝酒,酒后会打骂母亲和小孟。每当小孟生气的时候,父母就会争吵。小孟小时候能控制自己不发脾气,高中后无法控制,表现为生闷气、关门砸凳子、对父母和同学发脾气。他很担心因发脾气让生活变得一团糟,来咨询室寻求帮助。他的咨询目标是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发脾气。

    二、“大象”失控的真相

    心理学上常常把“情绪”比喻为“大象”,把“理智”比喻为“骑象人”。小孟用局外人的语句讨论这个问题,试图增强这个“骑象人”的能力。但理智上越想控制情绪,情绪越不容易被控制,他还额外体验到失控带来的焦虑、恐惧、绝望。“大象”失去控制,往往是由于处于混乱状态,情绪失去控制也是同样的道理。整理混乱的情绪,比直接控制情绪更能起到调节作用。

    为了帮助小孟更好地觉察和梳理情绪,我决定使用萨提亚提出的具象化方式,将多种情绪展示出来并进行梳理。

    三、“大象”的回归之路

    1.初见“骑象人”(第1~2次咨询)。

    小孟高一时曾找我咨询过其他问题,对我比较信任,这次他来找我,想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注意到小孟说话时手指微微发抖,言语内容却非常理智。为了让小孟更好地把注意力从思维层面转到体验层面,我引导小孟将注意力放在感受上。我设计了放松练习,引导小孟关注每一次的呼吸,关注自己的触觉、听觉等。放松后的小孟觉察到自己的恐惧、焦虑、担忧、无助等。

    2.遇见“大象”(第3~5次咨询)。

    咨询室中有沙盘,小孟选择了一个小人偶代表自己,一个大锤子代表失控的情绪,一个小立方体代表对这种失控情绪的恐惧。他还选择了狼、篮球、铁塔和帆船添加进沙盘。

    小人偶被包围在中间,前方是巨大的锤子,后方是小立方体和巨大帆船,左边是铁塔和篮球,右边是狼。小孟投射其中,体验到各种情绪,包括小人偶面对巨大压力时的无助、痛苦、弱小、感性;狼的凶残、力量、孤独;帆船的不稳定、恐惧等。这些具象化的物品帮助小孟体验到之前未曾觉察和表达的情绪。潜在的情绪就是能量,当能量表达完成,就如同火山的能量得到宣泄,火山不再爆发。

    3.让“大象”回归(第6~8次咨询)。

    宣泄只是暂时的,内心的建构成长才是永恒的。当小孟压抑的情绪宣泄出来后,通过移动具象化的沙具来建构他的内心,让内心的不同部分进行对话和融合。

    最重要的改变是狼和小人偶的组合。一开始小孟觉得人偶太小太可怜了,后来在不断的寻找和尝试中,他发现了狼的力量。小孟一开始是拒绝这部分力量的,他害怕这部分力量会毁灭一切。后来,通过意向对话的方式让小人偶去和狼对话,对话中,小人偶表达了对力量的欣赏和恐惧,狼也表达了自己的孤单和恐惧。对话结束后,小孟笑着把狼和小人偶放在了一起。

    通过进一步巩固小孟自我意向的小人偶与狼的组合意义,他开始接纳自己的攻击性和无能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也遭遇了困难,如小人偶和狼不愿意对话,一开始是咨询师模拟小孟,带着小孟尝试对话,随后让小孟完成半结构式的对话,最后小孟自己完成独立的对话。通过对话,小孟对弱小有了新的认识,弱小也是人性化的部分,是温柔的陪伴和内心的真善美;他对恐惧也有了新的认知,恐惧是对人性的坚持,对他人的善意;他对攻击同样有了新的认知,攻击是骄傲,是力量。独立完成对话后,小孟各部分的关系,从冲突到相互看见,再到和解欣赏,最后相互支持,形成新的整体的自我形象。

    自我能量整合完成后,小孟有了变化,改变了对問题的看法。以前他感觉自己非常弱小、没有力量,现在发现自己可以承受学习压力,也能接受家庭就是一艘动荡的船;对于未来,能做规划并努力执行。咨询到了尾声,乱发脾气的“大象”没有再出现。

    四、咨询反思

    青少年拥有自我修复的力量。在儿童时期,小孟的情绪表达不被家庭所接受,导致小孟的情绪表达和处理方式不当。通过表达情绪、面对情绪、对话情绪的训练,小孟改变了对情绪的看法,创伤就得到了处理和转化。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危机”,这是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高中生的危机在于自我同一性没有完成,即个体的主我与客我没有统一。小孟的情绪管理问题、人际问题都是表面问题,实际的发展需求是自我整合,自我整合完成后,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福建省惠安第三中学 王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