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韩忠全

    编者按:本期专栏是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而组稿,文章内容均为黑土精神文化内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研究。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黑土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培育和锤炼出来的,是英雄们的政治觉悟、精神境界、道德情操、意志品格、行为规范和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是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黑龙江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延续,当代大学生理应传承和弘扬黑土精神并使其成为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

    摘 ? ?要:东北抗联精神最能体现革命精神资源的厚度和高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文章以东北抗联精神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团结合作为着力点,以融入思政课程、校园文化、新兴媒体、社会实践为路径,以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为落脚点,增强东北抗联精神的感召力、影响力、生命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吸引力、感染力,使东北抗联精神成为大学生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

    关鍵词:东北抗联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2-0001-02

    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抗日武装,是进入中国抗日战场最早、最长、最苦的英雄部队,在白山黑水之间血沃关东14年,孕育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目前普遍认为,东北抗联精神内涵主要体现为“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东北抗联精神需要深度融入时代新人的血脉之中,成为其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奋力前行、拼搏进取、锐意创新的不竭动力。

    一、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着力点

    新时代新青年,思想政治状况和精神风貌总体向上向善。然而,与时代新人的标准和要求“有自信、尊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还有较大差距,需要精神引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弘扬爱国主义情怀

    东北抗联精神表现出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东北军民万众一心投入抗日救亡图存运动中,责无旁贷投入抗击外敌战争中。东北抗联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白山黑水,洒遍了大小兴安。英雄杨靖宇更是以身殉国践行其“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的铮铮誓言。英雄赵尚志更是愈挫弥坚、一心向党,“血染黑土逝梧桐,大节不屈著英名”。以身许国、精忠报国是抗战英雄最鲜明的品质[1]。现实中个别大学生未能深刻理解“爱河山、爱同胞、爱文化、爱国家”这一爱国主义基本内涵,未能真正践行新时代爱国主义要求;信念不够坚定,学习动力不足,精神存有懈怠,功利倾向明显;缺乏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认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增强东北抗联精神的感召力,有助于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二)弘扬艰苦奋斗作风

    东北抗联忍受着人类难以达到的极限,与天斗,与敌斗,风雪严寒,裂肤断指,吃树皮,喝雪水,缺粮断水,缺医少药,缺衣少吃,日寇“讨伐”,冰天雪地里生存战斗极为艰难困苦,却仍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现实中个别大学生满足现状、贪图安逸、不求进取、追求享受,买名牌、摆阔气,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思想上未能深刻领会,行为上未能真正践行。纵然时代在发展、条件在变化,赋予艰苦奋斗以新的内涵和实践要求,但艰苦奋斗从未过时,也不会过时。时代新人应当在困境中奋进,在逆境中坚持,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学习上应勤奋刻苦、努力钻研,生活上应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工作上应奋发图强、迎难而上。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东北抗联精神的影响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作风。

    (三)弘扬团结合作精神

    东北抗联广泛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战。东北抗联中有汉、满、白、朝鲜、赫哲、达斡尔、锡箔、蒙古、鄂伦春、鄂温克等十多个民族的成员。东北抗联联合各少数民族,团结统一,一致对外,共同抗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旗帜下,中、朝、苏人民团结一致,生死相依,并肩作战,共同唱响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团结之歌与友谊之歌。新时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表现出个性突出、自由散漫、比较自我、利益为重的倾向,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彰显东北抗联精神的生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二、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路径

    (一)融入思政课程体系

    东北抗联精神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核之一,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按照“六个要”教师素养和“八个相统一”课程改革创新原则,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围绕弘扬中国精神、中国革命道德内容,融入东北抗联精神,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演讲,叙抗联史实,讲抗联事迹,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用好课堂主渠道,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使东北抗联精神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充分浸润和体现。

    (二)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东北抗联进行革命斗争中重视文化建设。抗联文化是抗联精神的反映,具体体现在抗联报刊、歌曲、短剧以及密营标语等多种形式的抗日文化载体中。例如,1937年李兆麟将军和战友们创作《露营之歌》,1938年杨靖宇将军创作《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表达了抗战必胜的信念,体现了革命乐观的精神,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开放性、丰富性的特征,具有育人、导向、凝聚、激励、规范等功能,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有力载体”[2],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是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有利于陶冶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质”[3]。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发挥校园宣传舆论阵地作用,如校报、广播台、橱窗展板、校园网络、微信、微博等,以重大革命纪念日为契机,精心策划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东北抗联精神学习实践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使大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以充实,道德境界得以升华。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血脉,东北抗联精神品质转化为大学生内在品格。

    (三)融入新兴传播媒体

    新时代大学生更喜欢和习惯于新兴媒体的使用,新兴媒体对新时代大学生的行为模式、政治态度、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思政教育与新兴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和时代必然。受众阅读习惯于移动手机端,这是“势”,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将东北抗联精神在新兴媒体上广泛宣传,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彰显精神所具有的强大吸引力、感召力、渗透力,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充分发挥移动网络新兴媒体重要作用,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占据网络文化新阵地,把握网络思政主动权。“以东北抗联将士的英勇事迹,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精心设计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红色教育手机客户端,将东北抗联精神以新的形态呈现在大学生眼前”[4],實现理论性、客观性、针对性、时效性、可读性融为一体。

    (四)融入社会实践领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决定认识的形成与发展,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发展的途径,更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培养大学生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信心,培养大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热爱劳动的品德。社会实践是践行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大学生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民族复兴、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新时代大学生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知难而进、笑对困难的学习和工作中;把体现民族气节的东北抗联精神内化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品行中;把体现英雄气概的东北抗联精神转化为爱国、立志、求真、力行。

    新时代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实现东北抗联精神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东北抗联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强大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吴雪芹,关颖.习近平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阐述及其当代意义[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9).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82.

    [3]冯刚.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03.

    [4]吕路军.东北抗联精神研究[D].吉林大学,2017.

    编辑∕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