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的主题叙事与精神写照

    李文龙

    

    在振兴“三大球”的时代背景下,重塑体育价值观愈来愈成为社会共识;而作为“三大球”中成就斐然、前景向好的中国女排,更是受到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关注和认可。陈可辛导演的电影《夺冠》切合、融汇了女排成长与发展中三个不同年代的体育精神和理念情怀,影片叙事自然流畅、细节真实动人,围绕“女排精神”这一主题和内核铺陈叙述,深刻地诠释了时代发展变迁中“女排精神”的变与不变,前后叙事逻辑似乎割裂、矛盾,实则正是不同年代女排队员精神写照的真实表现。

    一、振兴“三大球”时代背景

    近年来,中国女排凭借着过硬的训练机制和昂扬进取的斗志,成功获得世界冠军,有力改变了之前我国在女排世界赛事中所呈现出的颓势,中国女排也因此被称为“振兴三大球”的楷模先锋。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获得第一枚世界金牌至2016年,中国女排在数任主教练的带领下突破重围,一次次让国旗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冉冉升起。担负着振兴“三大球”的重大使命,中国女排始终在摸索与创新中砥砺前行,在集体荣誉和自我实现中自如切换。纵观中国女排的发展史,辉煌五连冠后在21世纪初也经历过沉寂和衰退期,而正是郎平主教练在改进训练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带领女排队员们辛勤训练,才让女排在2016年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不可小觑的体育力量。

    如今,“女排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俨然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优秀因子,成为“三大球”振兴梦实现旅程中闪烁夺目、坚定执着的精神驱动力和排头兵。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国家体育类赛事为载体而拍摄的电影《夺冠》上映后获得了超过8亿元的票房,影片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三个时代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世界重大女排赛事,以此为主线展开主要情节的铺陈与叙述;同时巧妙地将不同时代的“女排精神”贯穿融汇其中,构思新颖、细节真实、叙事集中,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

    二、明确集中的主题叙事

    (一)以小见大,紧扣旋律

    该片以中国女排的拼搏为主线,诠释了体育力量和运动精神,紧扣国家重视体育行业发展、体育精神宣传和教育工作主旋律;再现了1981年、2016年这两个时间点中国女排所取得的成就,以郎平、陈忠和这两位女排教练为主要人物,通过对他们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的刻画和描写,以小见大、深入发掘时代背景、丰富时代内涵。

    在以小见大方面,影片的部分留白需要观众调动自身对35年来社会发展变迁的既有认知和理解,才能更好地与影片中个体、群体的训练、思想、理念等变化融合贯通。由于影片的时长和空间的局限性,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历程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其大部分场景都设置于训练馆内,在接受采访时该片编剧张冀表示:车能够让观众更清晰地感知社会的发展与变化,车型的变化在影片中却没有得到很好地表现。在一段被删减的戏份中,当郎平开车迷路而询问陈忠和时,陈忠和却表示:自己也不认识,虽然在北京工作,但生活的范围只局限在训练馆内。通过这段情节,我们便可于朦胧中感受到这35年间沧海桑田般的巨变,也更能感受到作为个体唯有砥砺前行、坚守初心才不会被时代车轮无情碾压,只有紧握时代主旋律、顺应时代主潮流,女排精神才能始终熠熠生辉,真正成为振兴“三大球”的骨干与核心力量。

    相较于国家,训练馆、赛场都是小空间;郎平、陈忠和亦只是亿万中国人中的一分子,而正是他们将“女排精神”融入血液,将“女排精神”付诸实践,将“女排精神”引向世界,才让每一位中国人都记住了他们的姓名。影片紧扣主旋律设置情节、塑造人物、把握细节、善于取舍、发掘典型,真正让观众感受到女排奋斗不息、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

    (二)精于取舍,意旨鲜明

    自1981年中国女排站上最高领奖台收获首枚世界金牌后,时至今日已在世界赛事中有过10次夺冠经历;而时长2个小时的电影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尽数铺陈,如何在10场具有重大意义的夺冠赛事中精选出具有典型性的比赛、彰显和映射出时代的变化是衡量一部电影制作水平的重要标准。

    《夺冠》编剧张冀选择了头、尾两场夺冠经历作为影片聚焦的主要场景,较为独特和创新的便是融入了2008年中美女排对弈的场景。影片的场景和情节的选择需要与人物、主题保持密切的联系,即在很大程度上情节需要服务于主题的表达和人物的塑造,而选择一场中国队战败的赛事无疑是一种取舍智慧的最佳诠释,并将两位对中国女排发展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人物置于同一时空,且更具戏剧性和心灵震撼力的便是二者彼时老友与现时对手的迥异身份带来的剧情冲突。

    该片的叙事取舍艺术不仅在于对情节整体范畴的舍与留,还包括对在抉择与权衡中保留下来的、具有不同表现力的情节进行不同表现方法和叙事模式的取舍,进而展示出一种遵从历史性和戏剧性的细节把控力,近似于利析秋毫。[1]在《夺冠》中,1981年夺冠的情节部分充满着紧张和心跳的声音,满屏的大字幕口号和拼搏训练的中国女排队员们。经济刚刚复苏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体育界没有先进的技术指导和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只有“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的近乎魔鬼式训练,尽管如此艰难,秉持着“向世界证明中国实力”的女排队员仍然咬紧牙关、拼命练习。当最终战胜日本夺得冠军的那一刻,她们在领奖台上尖叫呐喊、热情相拥,观众在席上热泪盈眶、无声哭泣。此种叙事方式极富张力,能够使得观影者获得代入感,从而萌生浓郁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而值得注意的便是在此部分的情节叙事中,动作和语言描写占据主导,属于取的部分;而对于心理变化的细腻刻画除喜悦外几无涉及,属于舍的部分。

    影片另一颇具张力且体现出取舍智慧的便是2016年郎平执教中国女排逆风翻盘战胜巴西的相关情节。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传统而严苛的训练方法,郎平的回归则带来了现代化的训练方式,在兼顾队员身体健康的同时高效地进行常规和升级训练。在这一部分主题的叙述中,核心的是队员们心灵的叩问和自我的追思——“你為什么要打排球?”相较于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时,该片对训练场景和对垒情景的着力刻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影片也顺应潮流和社会发展规律开始着重刻画队员们的内心情感变化和潜意识。影片中,女排主力队员朱婷在徘徊与曲折中喊出了内心的声音——成为你自己,在此部分的叙事过程中,朱婷掷地有声的回应在那一刻触动了在场排球队员和观影者的心,在朱婷完成战胜巴西的最后一球后,震撼人心的音乐暂停,画面中只留下每一位女排队员发自内心的微笑和喜悦,作为观众亦能再次回味那一句“成为你自己”的重要意义。

    (三)善塑典型,对立统一

    相较于1981年和2016年震撼人心的夺冠情节,2008年中美对弈这一场景在某种程度上缺少了两场夺冠情节所具有的张力[2],但此情节仍然不可或缺,具有一定的价值。其设置主要是为了凸显和刻画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该片在选择主角方面态度鲜明、意旨坚定,没有选择单一主角而是进行了“双人物”设置。郎平一人无法撑起女排35年的峥嵘发展变化史,所以需要陈忠和这样一位通过不懈努力和倾情付出从陪练升至主教练的同行者,与郎平携手推动中国女排走向世界最高领奖台。2008年的对垒情景虽然缺少一定的张力但却让人物塑造更具立体感,当我们再次回首1981年郎平为中国女排挥洒汗水热情洋溢时,便更能体会2008年,她在中美比赛的最后阶段说出“这是你们的比赛”时内心的落寞与惆怅;当我们再次回首1981年在“以命相搏”精神指引下,主教练严苛而传统的训练模式中陪练陈忠和对队员的关心、照顾和默默陪伴,便更能体会2008年其与美国对垒的巨大压力和责任使命。

    電影的叙述时刻应紧扣其主题意旨和主要人物,而该片中郎平和陈忠和便是编剧所要重点刻画和表现的主人公。值得注意的是,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存在,1981年郎平是主力队员,在她的带领下女排连战连捷;而同一时间段看似存在感较低的陪练陈忠和却依然具有重要作用,这位被称为中国女排第一陪打教练的陈忠和见证着女排队员们的付出与成长。这不禁让人想到“感动中国”节目予以他的一段颁奖词:他不仅在教女排姑娘们怎样打球,更在引导女排如何面对人生荣辱,他使女排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体育的魅力,他使女排和他一样,无论面对成功还是失败总能面带微笑。这种微笑发自内心,也因此更加动人。刚柔并济才能带出更多优秀的女排队员,郎平的严厉与陈忠和的随和恰好形成互补,这也为二者长久的友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当观众还沉浸在二者携手克难、互相鼓励的20世纪80年代时,影片突然将镜头切换至2008年二人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国家同台对垒。影片在这一情节的叙事中淡化了比赛的最终结果,而将重点置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之中:作为中国队主教练的陈忠和,面对着昔日老友和强大的美国女排,影片更多展现的是他的高度专注和紧张;而作为美国队主教练的郎平,心中百感交集但职业精神和“铁榔头”身份让她能够面无表情、镇定自若地对美国女排队下达命令,如果说仅仅停留于此,则该片的叙事不仅浮于表层不够全面深刻,也会让观众对郎平心生质疑和反感之情。创制者清晰地认知到这样的弊端,于是用细节刻画、对比衬托的方式深入描绘和揣摩郎平的内心世界,此时无声胜有声,郎平孤单离开的背影、给女儿打电话的细节都让观众对郎平有了更深刻而全面的认知,她指导美国女排是职业责任使然,而祖国在她的心中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比赛结束后,她没有像20世纪80年代那样,与队员们热情相拥,拥抱美国队员;她的默默离开也为2013年她的再次回归埋下了伏笔。

    三、丰富发展的女排精神

    中国女排所体现出的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女排体现出浓郁的集体主义精神,彰显着对于胜利的迫切渴望。[3]女排的五连冠无疑是强大实力的最佳诠释和有力证明。那个时代的中国女排凭借着自身对国家发展、集体进步的坚定信仰挺住了压力,为祖国、为女排争取了荣誉和赞许。影片中郎平担任主教练倡导“快乐排球”并且通过郎平的自我叩问和反思让观众对过往女排存在的症结有了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曾经太想赢,是为了获得自信心;而如今自信心不需要通过比赛的胜利而获得,它根植于新时代女排精神之中并外化为赛场上的张弛有度、坦然自若。新时代的女排精神仍然包含着奋斗与拼搏的集体主义情怀,但在其间也融入了个体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坚守。片中,朱婷成为电影符号完成了对成规的超越以及对艺术的创造;在充满戏剧张力的“你为什么打排球”的灵魂拷问中,寻求对个体自我定义的重新追溯。

    从以“胜利”为准则和目标的浓郁集体主义精神到“实现自我价值,享受体育快乐”这一个体构建的重新定义,观众能够从女排精神的丰富发展中看到时代精神的发展变迁。[4]社会在慢慢开始重视个体的发展,在为尊重和发掘个体独立性和特殊性不懈努力,在积极寻找个体与集体发展的平衡点,合理运用集体的力量来促进个体的发展。《夺冠》所传递的“女排精神”正蕴含和映射出对个体构建的重新定义。影片中无论是郎平的自述还是朱婷的彻悟,都帮助观众暂时跳脱出影片的情节叙述而获得自身理性、全面、个性化的解读和认知,有助于观众感悟“女排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厚意蕴,也使大众在歌颂、学习、传承“女排精神”时能够充分发掘其与自身有密切联系的部分,并将其付诸于个体实践中去,运用智慧和努力为中国梦贡献力量,这便是该片在精神理念层面扣合时代主旋律的重要印证。

    结语

    《夺冠》融汇了跨越35年、三个年代的体育理想与人文情怀,通过明确而有针对性的叙事手段和以小见大的创作手法再现了不同时代女排精神的丰富内涵。双人物的设置、情节的取舍、细节的刻画让整部影片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也让每一位女排队员丰满立体的形象跃然于银幕之上。该片通过看似矛盾对立的情节设置和理念定位,凸显了时代发展变迁中个体的成长与觉醒,新的训练方法是大时代变局下的必然产物和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女排精神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本质特征。

    当我们将“女排精神”融入振兴“三大球”这一特定时代背景时,便更能深刻体悟该片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三大球”发展中流砥柱的中国女排在郎平的带领下表现出如日中天的发展态势,影片选择以“中国女排”为素材和主体不仅是为了提升大众对中国女排、对体育精神和事业的认同感,更是以此来激励和鼓舞“三大球”发展和飞跃的士气和斗志。该片情节扬中含抑,抑中寓扬,彰显着困境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成为通向成功的垫脚石,影片中女排的境遇从逆境到顺境的转变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是郎平,而更为隐性的便是创新、先进的训练方法和尊重发挥主体性的理念内核,这亦是女排精神在新时代的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

    [1]程樯.映照体育精神与时代情怀的影像书写——与赵晓时谈《夺冠》的摄影创作[ J ].电影艺术,2020(06):

    106-111.

    [2]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3]孙柏.《夺冠》:中国女排精神的时代变迁[ J ].电影艺术,2020(02):75-77.

    [4]孙红侠.《夺冠》:敬意与遗憾并存[ J ].东方艺术,2020(0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