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张媛 初智巍 丁莉娜

    摘要:无论是遵循国际教育发展经验还是立足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现实,高校都应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职能作用。加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中改革发展的必然规律。文章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分析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契合性的基础上,提出“精准专业人才培养与精准地方发展人才供给定位相融合;特色高质量人才培养与地方社会服务实践相融合;实务能力培育保障机制与地方行业及人才培育机制相融合;高校创新育人与地方创新服务相融合”的融合发展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社会工作;融合发展;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重要的发展战略。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面向社会领域的职业群及行业,具备科学领域知识,应用型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力的知识应用型人才。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发展要与服务地方社会相结合,更好地促进高校高质量特色发展。19世纪中叶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就已经将“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列为大学基本职能。高校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职能作用符合教育改革发展规律。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分析该专业在“应用型社工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内在契合性,探索二者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将是一次有益尝试。

    一、社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契合

    (一)明势之举: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社工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工专业培养的学生不是只停留在知识层面上的纸上谈兵,而具理论知识和技巧、实践行动力、价值伦理的综合能力,能够遵从社会工作价值观,运用其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社会服务的能力应用型人才。进入社工职业领域工作的社会工作者是我国社会应用型人才资源,他们在不同领域开展专业的助人服务活动,这更需要其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可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实务能力,培养应用型的社工人才是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顺势而为: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可贯穿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015年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政策文件中,引导各地方普通高校办学思路转向培养应用型人才,阐明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社会的关系,即各普通高校为地方积极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保障。高校和服务地方的关系可以贯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的全过程,一是专业培养前端,开展以区域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探索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模式;二是专业培养过程,师生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地方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以此赢得政府、行业组织的支持,获得专业自身生存及发展的动力;三是专业培养终端,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到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机构等地方行业内,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三)借势而生:区域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为社工专业发展提供“资源”和“空间”

    近年来,国内各省市社工事业在社工政策、人才培养、实践服务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为各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办学和发展提供了良好“资源”和“空间”。一是政策资源。从国家到地方社会工作出臺一系列相关政策,日渐完善社会工作政策制度发挥政策资源的引导和保障功能;二是组织资源。截止2018年各地开发社工岗位近五十万个,其中社工机构近万家,它们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良好的实践基地资源,为校地合作奠定扎实的组织基础;三是社工服务(项目)资源。国家及地方通过政府购买推动社会工作实务项目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服务已涵盖脱贫攻坚、专项治理、社会救助、弱势群体服务等多个领域,为专业师生实习实践提供机会;四是历史发展机遇和空间。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在社区治理提档升级、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社会服务、地方发展战略实施产生的民生问题等亟需大量社会工作人才。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社会的融合发展路径

    (一)基础路径:以地方社会社工人才需求为导向,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现精准专业人才培养与精准地方发展人才供给定位相融合

    高校专业人才培育要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样的人。精准的培养目标定位是要结合学校特点,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职业及区域性视野。地方社工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提供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精才,也是身心健全、自主学习及创新、团队合作等能力的一般性人力资源的通才,拥有坚定的社工职业理想的人。因此,高校社工专业培养的目标应为专业服务能力、职业观念及人才素质三维培养。

    (二)主修路径:实务能力培养与社会服务实践结合,探索“项目驱动、模块牵动、校企联动”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特色高质量人才培养与地方社会服务实践相融合

    高校以“项目驱动、模块牵动、校企联动”的特色社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师生“实务实践”能力,带来促进地方社会发展的实质性效益。

    1.“项目驱动”的全周期的专业人才培养

    项目驱动是将专业实践与真实的社会服务的有效结合,以问题导向充分调动师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以社工机构真实社会服务项目为依托提升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达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毕业设计等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一是项目驱动下理论教学环节,理论知识从属于实践,学生在项目任务练习中学习理论知识,训练理论到实践的实际应用能力。如“社区工作”课程围绕社区项目开发设置社区走访、专业关系建立、社区需求评估等项目任务,学生可以通过感性认知促进客观抽象知识具象化,提升其对知识的领悟力;二是项目驱动下的实践教学。学生寻找有社工项目的实习单位,并参与到项目中完成项目评估、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及评估等项目任务,师生和社会服务机构人员共同参与实践教学,师生的专业视野拓宽,专业认知、专业技能都将得到提升;三是毕业设计,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立足当前地方扶贫、院舍养老、留守人员、文化养老和高寒地区居家养老等地方社会问题,采用项目开发与策划的毕业设计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项目选题、需求评估、设计及论证等环节,各届学生的毕业设计也可以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项目案例库。

    2.“模块牵动”实务能力培养

    社会工作专业“实务能力”培养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形成“课程实践模块、实习教育模块、隐藏实践模块”四大实践育人模块。第一,课程实践模块。在社会工作方法类及实务类课程中,增加课程实践内容。常见的课程内实践模块的方法,一是利用社会工作实验室,仿真模拟社会工作服务实践过程;二是建立虚拟的服务实践场景,学生采用体验式、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课堂实践;三是进入课程实务领域内真实实践。第二,实习教育模块。社会工作实习围绕社工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设置递进式的实习教育内容体系。在开学伊始,针对社工专业社会知晓度及认可度不高,专业学生调剂率高的情况,开展“自我认知与成长”的实践内容,以成长工作坊的形式,实现从专业认知和自我认知的有效结合,提升专业认可度和价值观培养;随着专业知识学习,可以开设以训练专业方法为宗旨,促进理论知识到实务应用的有效衔接的“社会工作专业基本技能实习”,锻炼及培养学生社会工作项目从设计、实施到评估的全项目周期的项目运作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综合实习”;在毕业前,开设“职业探索与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创新创业、毕业相关的实习内容,将促进专业就业率的提升,实现专业学生应用能力考核及评测。第三,隐藏实践模块。除课程、实习以外大学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教学实践的空间。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等各类竞赛活动,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及全国社会调查,社会工作机构兼职等方式都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3.校企联动的协同育人

    创新社工专业校企合作方式,实现校企双师协同育人。首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对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基金会等单位进行定期走访,开展各类专题调研,在行业人才需求预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中纳入同行专家意见;其次,引进来的方式,专业外聘多名兼职行业教师、专家、行业内优秀校友以授课、讲座、担任实习督导,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等形式参与人才培养。这样学生不仅了解社工行业前沿的知识及经验,突破传统教师授课的本本主义的局限,有效弥补高校社工教学“专业化强、职业化弱”的短板。最后,走出去的方式,学生进入社工机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参与式学习,采用双导师制,拉近学生与专业政策、研究、服务近的距离。

    (三)辅修路径:优化实务能力培育的保障机制,建设高水准应用型教师和现代化的实习实训平台,以师资与平台共建共享,实现实务能力培育保障机制与地方行业及人才培育机制相融合

    高校教师实务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高校教学质量,也影响到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的水平。高校社工教师可以以地方社会问题调研、本地社工培育、社会组织孵化、创新社会治理建言献策等方式参与区域发展。高校与地方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平台,提高高校及地方社工人才培养质量。

    1.在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基础上建立高水准实务型教师

    贯彻“育人先育己”的教育理念,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省内外高端学术研讨会、实务型课程学习等途径,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育能力。鼓励专业教师考取社会工作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攻读专业博士学位,提高教师团队的职业水平和学历水平。提倡专业教师团队做科研、项目及教育研究,产学研融合发展,提速教师实务能力。自觉加强不同地区高校专业教师的交流和合作,保持教师实务能力的先进性和现代化。支持并推动教师积极领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在已有社会工作组织内兼职等方式,发挥教师智力及专业资源,服务地方社会,引领当地社工机构的高水平、专业化发展。

    2.在坚持实务能力培养定位的基础上建立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多元化的实习基地

    現代化高校社工专业建立的专业实验室,多以先进设计理念为指导,从空间布局到功能设计强化场域内的专业实务培养能力,高校与地方可以尝试空间资源共建、共享的合作关系,提高社工专业实验室的利用率,发挥地方社工人才培育基地的功能。与省内外多家福利类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依托合作平台加强实务训练,共同从事研发和社会服务,促进在地化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培养。

    (四)创新路径:技术革新为动力,自觉在坚持现行教学管理的基础上构建创新实践育人机制,实现高校创新育人与地方创新服务相融合

    高校可以尝试引入现代化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推动育人管理平台及机制的创新性改革。建立智能化、信息化的社工专业实务实践教学专业管理平台,平台可以发布及收集学生的实务实践任务及成果,加强实务能力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引入地方社区、社工机构等专兼职招聘信息,实现高校与地方行业信息的有效对接;开发相应的虚拟仿真项目,以适应无法开展的现场实习的特殊时期的实习需要;现从事社工专业服务的优秀毕业校友资源进课堂和生活,为学生分享专业学习经验,解答大学生生活的疑惑,揭开社工职业的面纱,实现专业育人传帮带作用,拉近专业和职业化的距离。现代技术引入,让专业实务能力培养方法的灵活性得到提升,开辟高校与区域的通道,便于社工学生接收真实社会的服务情境、行业近况,调动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这也将有助于带动社会服务的创新。

    三、结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并可以利用各地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提供的“资源”和“空间”,实现专业应用型育人过程与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鉴于此,探索出“地方社会社工人才需求为导向,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现精准专业人才培养与精准地方发展人才供给定位相融合;实务能力培养与社会服务实践相结合,探索‘项目驱动、模块牵动、校企联动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特色高质量人才培养与地方社会服务实践相融合;优化实务能力培育的保障机制,建设高水准应用型教师和现代化的实习实训平台,以师资与平台共建共享,实现实务能力培育保障机制与地方行业及人才培育机制相融合;技术革新为动力,自觉在坚持现行教学管理的基础上构建创新实践育人机制,实现高校创新育人与地方创新服务相融合”的融合发展路径,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社会的双重职能。

    参考文献:

    [1]曾玲晖,张翀,卢应梅,马楠.基于卓越教学视角的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9—23.

    [2]陈新文.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的路径分析[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3,(10):62—67.

    [3]杜向民,程小芬,吴嫚.创新驱动视域下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提升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70—77.

    [4]苏光.全项目实战型实践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的开发与应用[J].社会工作教育,2018,(5):102—107.

    [5]朱戈.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6):24—25.

    编辑∕李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