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高跟鞋的“疗效”

    小班刚入园的幼儿都愿意一股脑地钻到娃娃家,新鲜的家庭角色扮演和各种操作体验,缓解了他们的分离焦虑。

    开学不久的一天,两个女孩儿在娃娃家玩的时候,指着墙上的全家福聊了起来。鑫鑫说:“你看,我妈妈穿的高跟鞋多漂亮!”翥翥说:“我妈妈也有很多高跟鞋,而且我妈妈的高跟鞋也特别漂亮。”鑫鑫说:“我特别喜欢我妈妈的高跟鞋,我还穿过我妈妈的高跟鞋呢。”说完,两个孩子又将目光投向了墙上的照片,观察了好一会儿高跟鞋。看到这个情景,我有了一个主意。第二天,我在娃娃家添了一双高跟鞋,但内心同时也有一点担心:孩子们会不会穿不好而崴脚?他们会因为只有一双高跟鞋而争抢吗?

    我要去幼儿园穿高跟鞋当妈妈

    翥翥是一个很乖巧的小姑娘,在幼儿园里会表现出很想妈妈。她会自言自语,自我安抚:“我有点想妈妈,但我要吃完三顿饭才能回家。”根据家长的反馈,翥翥在家时常哭闹不想来园,有时晚上还会哭着醒来。家长也因此感到十分焦虑。

    高跟鞋投放的第一天,翥翥小朋友来娃娃家玩了,老师问她要当什么角色,她说要当妈妈。她走到娃娃家打开柜子准备戴围裙时,看见了柜子里的高跟鞋,她大声地对站在后面的我说:“王老师,这里有一双高跟鞋,这是你的吗?”

    我:“这不是我的,是老师给你们带来的。”

    翥翥:“那我可以穿吗?”

    我:“当然可以。”

    她开心地换上了那双高跟鞋,穿上围裙,开始做菜、做蛋糕。这时,鑫鑫小朋友过来和她一起洗菜。

    她對鑫鑫说:“你看我的高跟鞋,这是老师给我带来的。”

    鑫鑫看了看她的高跟鞋,说:“我妈妈也有高跟鞋,特别好看。”

    翥翥高兴地对鑫鑫说:“我现在就是妈妈,穿高跟鞋的妈妈,我要洗菜了。”

    她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我是妈妈,我要切菜了;我是妈妈,我要做一个蛋糕;我是妈妈,我要给宝宝过生日。”整个活动区游戏时间,她都穿着那双高跟鞋,慢慢地走来走去,忙前忙后。

    在被她邀请到“家”里做客时,我夸奖她:“妈妈,你的高跟鞋真漂亮。”她笑着对我说:“嗯,这是老师带来的,我是妈妈。”

    我:“妈妈,你喜欢这双高跟鞋吗?”

    翥翥:“这是老师带来的,我喜欢。”

    我:“那你愿意来幼儿园当妈妈吗?”

    翥翥:“我愿意,明天我还能来吗?”

    我:“能啊,你回家时可以好好观察一下妈妈在家都做什么,再来当妈妈。”

    翥翥:“好。”

    第二天早上,翥翥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妈妈兴奋地告诉我,昨天孩子回家后一直跟在妈妈屁股后边问妈妈在做什么,还说自己特别喜欢幼儿园的高跟鞋,很想在娃娃家当妈妈。所以今天她起得特别早,要早早地来幼儿园玩。

    教师思考:一双高跟鞋缓解了翥翥的入园焦虑情绪,还产生了自己的游戏意图,投入地扮演“妈妈”的角色,并愿意和身边的幼儿一同分享。教师通过观察,敏锐地抓住了孩子的兴趣,并投放适宜的材料进行支持,让一个有一些分离焦虑的幼儿爱上了娃娃家妈妈的角色,不再害怕、抵触上幼儿园,反而爱上了幼儿园的生活,可以说是一双高跟鞋的神奇“疗效”。同时,通过与家长的持续沟通,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变化,也增加了对幼儿园的信任。

    当起“妈妈”的她不再腼腆

    鑫鑫是一个有点腼腆、害羞的小姑娘,对于幼儿园生活,她还是显得有些“放不开”。每次老师问她想到哪个区域游戏的时候,她总是低着头小声地回答,有时声音小得老师需要她重复几遍,才能听清楚。但就是这个腼腆的小姑娘,穿上高跟鞋当起“妈妈”的时候,立刻展现出了她开朗快乐的一面。

    一天,她来到娃娃家说想当妈妈,我问她:“你当妈妈要做什么呢?”她说:“我想穿那双高跟鞋。”我说好。

    她自己穿好了高跟鞋,在物品区找到一个红色的小挎包背上,蹒跚地走起路来。看到我注视的目光,她有点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我问:“妈妈,你要穿着高跟鞋去上班吗?”她说:“嗯!”

    涵涵听到我们的对话,跑过来盯着鑫鑫的高跟鞋问道:“你是妈妈吗?你的高跟鞋好漂亮,妈妈你看我的玩具好看吗?”鑫鑫听了抬起脸笑了,说:“好看。”

    涵涵带着“鑫鑫妈妈”来到一个制作“面包圈”的小朋友面前,说:“妈妈,我想要吃面包圈。”“鑫鑫妈妈”说:“好啊。”我接着说:“妈妈,我也想吃,你给我们买吧。”“鑫鑫妈妈”开始掏她的包,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于是说:“可是我没有钱。”我问:“妈妈,那我们怎么办?我们都想吃面包圈。”“鑫鑫妈妈”走到美工区,看到有的小朋友拿印花器印出了漂亮的小花,她对正在印花的小朋友说:“我可以拿走你的小花吗?”小朋友回答说:“那好吧。”“鑫鑫妈妈”开心地拿着几片小花对制作“面包圈”的小朋友说:“给你钱,我要买面包圈。”她买了面包圈就分给我和涵涵吃,她自己也假装吃了起来,我和涵涵说:“谢谢妈妈。”我们开心地假装吃着买来的面包。

    接下来几天中,鑫鑫都很主动地来娃娃家穿高跟鞋当妈妈,好几个小朋友加入了她的游戏,扮演“孩子”。鑫鑫游戏时很投入,十分照顾她的“孩子们”,甚至有一次我看到她穿着高跟鞋背着小包,说:“你们都快点吧,我上班马上要迟到了,下午放学了还要带你们去上课外班呢。”

    教师思考:穿着高跟鞋的“鑫鑫妈妈”好像有了力量,她不再害羞,对班级环境和小伙伴不再有陌生感,并且能够保护自己的“孩子”,想办法满足“孩子”的需求。在高跟鞋的激发和老师的支持下,她在游戏中玩得越来越投入,游戏内容也更加丰富。鑫鑫通过游戏表现出的主动、积极、不怕困难等品质,都与以往那个“腼腆”的形象大不相同,说明她通过玩穿上高跟鞋当妈妈的游戏,真正体验到了扮演“妈妈”角色的快乐,也对自己有了信心。

    游戏过程中,老师能够捕捉到幼儿的意图,通过参与游戏、提问等方式,支持幼儿游戏。比如,通过扮演孩子参与游戏,并试图得到“妈妈”的照顾,强化幼儿的角色意识,激发幼儿“当妈妈”的责任感,让幼儿能够更加投入游戏;“没有钱买面包”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或建议,而是让幼儿自己想办法等,都是教师支持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的专业体现。

    漂亮的蝴蝶结

    早上,香凝跑过来抱着我,说有点想妈妈了。

    我说:“妈妈在家都做什么事情呢?”

    她说:“我妈妈在家给我做饭,她做饭可好吃了。”

    我说:“那你一会去娃娃家当妈妈,炒菜给我吃好吗?”

    她说:“好!那我想穿高跟鞋。”

    我说:“好啊!”

    她来到娃娃家,拿出高跟鞋穿上了,可是抬起脚的时候高跟鞋掉了。她对我说:“老师,你能帮我把这个带子系一下吗?我穿这个有点大呀。”

    我说:“那怎么办呢?”

    她说:“您帮我拿绳子系一下吧。”

    我说:“我手里没有绳子,怎么办呢?”

    她说:“那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我说:“那你带路,咱们去找找。”

    她带着我来到美工区,开始翻找材料。她看到一卷漂亮的粉色丝带,拿着对我说:“老师,这个可以吗?”我说:“我们来试一试。”我拿剪刀剪了两根丝带,把她小小的脚和高跟鞋系在一起,她走了走,说:“老师,你会系蝴蝶结吗?”我说:“当然啦!”我三两下帮她系好了蝴蝶结,她开心地跟我说:“老师你还真会呀!这个蝴蝶结太漂亮了,我很喜欢这个蝴蝶结,谢谢老师!这回我走着很稳当了。”她穿着高跟鞋炒菜去了,完全忘记想妈妈的事情了。

    教师思考:幼儿想妈妈时,老师没有避开妈妈不谈,而是从主动谈论妈妈到穿高跟鞋扮演妈妈,激发幼儿的游戏意图,通过游戏转换幼儿的注意力。游戏中,孩子主动要求帮助,老师通过提问等方式鼓励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同时,对幼儿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及时提供帮助,老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

    男生能不能穿高跟鞋呢

    今天的娃娃家很有趣,来了一个“男生妈妈”——睿睿。当睿睿准备要穿高跟鞋扮演“妈妈”的时候,香凝一把夺过了高跟鞋,大声说:“男生不能穿高跟鞋!”睿睿一下子愣在了那里。香凝又接着说:“我姥姥说了,男生不能穿高跟鞋。”这时,我赶紧走到两个小朋友之间。我先对香凝说:“香凝,你这么大声会吓到睿睿的。你想妈妈时候也穿了高跟鞋。他也想妈妈,可以穿高跟鞋吗?”香凝意识她抢鞋子不对,低下了头,“嗯”了一声。然后我对愣在一旁的睿睿说:“你喜欢妈妈,想当妈妈,想穿高跟鞋,对吗?”他看着我点点头,我说:“那我来帮你吧。”他笑了,对我说:“好。”于是他穿上高跟鞋,戴上围裙,当起了妈妈。

    教师思考:对于小班的小朋友而言,他们不是很明白男女的不同,他们只是很喜欢妈妈,才会想扮演妈妈,想和妈妈一样可以做饭,可以照顾别人。扮演妈妈既是游戏,也是对思念妈妈的一种情绪表达。当小朋友间出现这种冲突时,我们应该引导幼儿理解对方的感受,尽量尊重对方,学习互相理解和包容,学习共情。

    刚刚入园的幼儿情绪不稳定,常常会因为想妈妈而情绪低落。但他们也容易被新奇的环境和游戏吸引:一个好玩的玩具、一张好看的图片、一个好玩的游戏,都能让孩子们破涕为笑。教师抓住这一发展特点,通过观察发现了孩子们对高跟鞋的兴趣,于是在娃娃家投放了一双真实的高跟鞋,果然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效果。

    通过穿上高跟鞋扮演妈妈角色,幼儿能够放开自我,主动解决问题,积极与同伴交流、交往,慢慢有了自信心。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有了自己的意图游戏,以模仿的方式释放着他们的对妈妈的思念和对新环境的焦虑情绪,慢慢适应着幼儿园的生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也因此获得积极地发展。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他们才是游戏的专家,老师能够站在幼儿的视角观察幼儿,尊重他们的选择,适时支持他们,最终我们看到了一双高跟鞋的“疗效”——它真实地缓解了幼儿的入园焦虑,让幼儿获得了更愉快的幼儿园生活,这就是教师专业性的最好体现。

    陈宇华

    海森高教育首席专家

    全美幼教年会培训专家

    海森高国家级课题专家组组长

    老师们在观察幼儿时,通常面临观察对象较多,每天,每个孩子都会发生很多事情,老师们不知道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哪些行为。一般来说,以下两类行为会获得老师的重点关注:一类是动静大的,比如哭闹、抢玩具、打人、推人等等;还有一类是“哇时刻”,即孩子精彩的游戏瞬间。

    案例中的王蒙老师却关注到了孩子们的一次日常谈话:新小班的宝宝围绕着全家福聊起了妈妈,老师关注到了孩子聊天的核心是妈妈的高跟鞋,“高跟鞋”成为了孩子想家、想妈妈的重要纽带。基于这条“很容易被忽略”的信息,老師进行了精准支持,对娃娃家的材料进行了及时地“补货”——投放了一双真实的高跟鞋。

    这次精准支持给老师带来了很多惊喜:这双高跟鞋缓解了孩子的分离焦虑;帮助了一个害羞的孩子交朋友;还帮助了一个小男孩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双高跟鞋激发了新小班宝宝的合作游戏。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的标题——一双高跟鞋的“疗效”,这双高跟鞋“治愈”的不仅仅是新小班孩子们的分离焦虑,它也帮助老师们看到了“支持孩子游戏意图”的神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