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研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应用探索

    林锦升 陈思卿 徐轶凡 周露茜

    摘? 要 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是大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以科研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自2010年开始在广州医科大学南山班开始实施,主要依托教学模式改革和导师制两大方面进行。该模式在探索中改进,现已取得一定成果。

    关键词 科研能力;教学改革;本科生导师制;临床医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4-0064-03

    Explosion of Cultivation Mode Oriented by Improvement of Scien-

    tific Research Ability in Teaching//LIN Jinsheng, CHEN Siqing, XU Yifan, ZHOU Luqian

    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teaching. The training mode oriented by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Nanshan class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since 2010. It mainly relies on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odel and the tutorial system. The model has been im-proved in exploration and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teaching reform; tutorial sys-tem; clinical medicine

    1 前言

    2008年10月,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制定下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指出: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课程计劃中必须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组织科研小组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1]。早期引导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对其今后进行科学研究及从事医疗行业有积极意义 [2]。近年来,广州医科大学在如何提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力争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且具有一定科研素养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2 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状况与原因分析

    临床本科生科研能力掌握状况主要表现为科研意识薄弱、科研主观性不足和科研知识技能缺乏等方面[3]。这表明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有待提高,这与学生本人的意愿、学校教育管理等有莫大的关系。

    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大学前,大部分学生受到的教育仍以应试为主,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未能形成发现问题的习惯。而科研能力的提升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学生需要主动发现问题,这与现在大部分临床医学本科生的角色是相冲突的,也阻碍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提升。

    学生对科研认识不足与专业知识的欠缺? 对大部分的低年级临床医学本科生而言,科研是高年级、研究生的特权,科研被神秘化,使低年级学生对科研产生恐惧感。专业知识的欠缺也导致低年级学生对科研望而却步。

    学校课程安排与学生时间分配? 目前,临床医学院校对本科生教育仍旧以教授理论知识与培育临床能力为主,密集的课程与学期考核安排使学生分配大部分时间学习书本知识与训练临床技能,忽略了科研能力的培养。此外,学生仅有寒暑假时间可用于科研学习。

    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在教学任务与进度的压力下,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仍以灌输知识为主要形式,教学意识保守,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本科生科研思维的培养。

    科研氛围与科研指导的缺乏? 少数学生能自主发现问题,拥有创造性想法,但在科研氛围、科研导师缺乏的情况下无从下手,科研过程中的问题也难以解决。

    3 教学模式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2010年,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在长期改革创新积累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索专业综合改革,开设了临床医学专业统筹实验班“南山班”,实行以科研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融入提升科研能力的创新元素,以达到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医学知识及科研能力二者皆得到提升的培养目的。

    基于器官系统整合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5年,广州医科大学启动“南山班”基于器官系统整合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该培养模式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线,按照疾病引出特定的器官部位,将传统医学基础学科临床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临床医学本科生早期科研遇到的两大问题:方向难以确定和专业知识不足。通过构建学生对器官系统的整体认识,激发学生对某个特定领域的兴趣点,有利于本科生早期科研方向的选定。改革后,该培养模式下的本科生基本具备所要研究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知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科研能力。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和以病例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 作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新模式,PBL和CBL已经成为以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方法[4]。2015年,广州医科大学启动“南山班”基于器官系统整合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该教学改革的新PBL与CBL随之诞生。

    PBL案例学科覆盖面广,包含生理学等基础学科和内、外科学等临床学科;同时,课程安排在基础学科教學之后,确保学生拥有必要的知识储备。案例的编写均由各器官系统教学团队负责,案例中加入众多相关医学知识及现代医学发展热点问题,以提升学生从案例中寻找问题、独立思考并查阅资料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CBL教学融入传统课堂,案例提前发送给学生,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预习。上课时,教师在展示案例及相关问题后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讲,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解决课前的问题,选派代表总结回答,最后由教师归纳点评。

    新PBL与CBL课程的改革,是以科研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形式之一,可提升学生与科研相关的多种能力。

    ①文献查阅能力。对于书本知识难以解决或涉及医学发展热点的问题,学生需要查阅文献来解决,这为学生解决科研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②新知识理解掌握能力。学生查阅文献后所得到的新知识需要在PBL课堂上脱稿交流展示,这对学生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长期的锻炼对本科生在科研过程中理解并运用文献有积极的作用。

    ③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在PBL与CBL课程中,主导者为学生,需要他们运用现有的知识,组织语言并清晰表达。

    ④团队协作能力。在科研过程中,团队协作才能高效完成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课程问题,很好地模拟了团队合作的情景,使得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

    实验课程整合改革? 在科研工作中,需要运用多个学科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连贯性操作。因此,基于器官系统整合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同样对实验课进行了整合性改革。例如,在“细胞、分子与疾病”课程中,学生将进行免疫荧光细胞的培养,由此掌握细胞培养、质粒提取、动物模型构建、PCR、凝胶电泳、免疫组化等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技术。以科研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下,每一个器官系统教学模块都有其特有的综合性实验,为本科生的科研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

    以科研项目支撑的科研导师制是本科生导师制的模式之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模式。以项目为抓手,以科研为纽带,导师主导引领,学生自主探究[5-6],

    教学相长,共同营造浓郁的科研意识和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南山班”施行“一对二”导师制,即由一名导师带两名学生。学校面向广州医科大学本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单位招聘工作责任心强、有丰富科研经历及能提供科研学习平台与机会的在职临床医生与基础学科教师,考评合格者即可成为“南山班”导师。

    导师来自不同科室,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导师与学生保持沟通交流,在学生科研能力提升方面起重要作用;导师引导学生培养科研思维,进入科研平台,学习科研技能,利用周末及寒暑假时间进行早期科研项目训练,包括指导科研项目的课题选择,学习科研技术,参加科研讲座与科研团队的文献分享会,指导学生多读中英文文献、精读文献,学会批判性阅读并鉴别文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创”项目及“挑战杯”比赛,并在课题申报、开题报告、实验设计、文章撰写与发表等方面予以指导。学生需积极沟通,分享心得,为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做准备;同时,两人一组为科研团队的扩展提供了可能,形成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良好氛围。

    5 以科研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果

    自2010年“南山班”成立以来,依托广州医科大学一流基础实验设施及优秀导师团队的大力支持,南山学子曾夺得广东省挑战杯特等奖两项,更有学生拥有五项发明专利。一些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科研项目,科研结果发表在《内科学年鉴》等高水平的杂志上。多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写出了高影响因子的SCI文章,并到世界各地的科研大会上与医疗行业的佼佼者们进行交流活动。南山学子本科五年的努力得到回报,多名优秀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去往北大、复旦、交大等学府继续深造。

    6 小结

    科研能力对于医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均具有长远的意义,但由于学生、学校、教育制度等多方面的不足,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亟待提高。广州医科大学在以科研能力为导向的“南山班”教学中积极探索,从学生课程设置、导师制实行等方面进行尝试并积极改进;唯一不变的是其根本目的,就是为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提出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和为国家输送兼备较强科研能力和临床能力的全方位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印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

    学专业(试行)》的通知[EB/OL].[2008-09-16].http://www.

    moe.gov.cn/s78/A08/gjs_left/moe_740/s3864/201406/t2014

    0604_169784.html.

    [2]李玲,赵宇亮,李典典,等.四川大学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志愿者活动的现状及满意度调查[J].华西医学,2010(7):

    1339-1343.

    [3]黄昌美,史发超,余结根,等.浅谈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及职业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19):169-170.

    [4]曹曦.医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医学生能力培养探索[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2).

    [5]谢宗波,姜国芳,刘云海,等.本科生“1+3”科研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89-91.

    [6]张菡,黄天寅.全程化科研导师制下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