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粗犷式撒种”到“精细化耕作”

    陈洁

    

    从“粗犷式撒种”到“精细化耕作”——谈谈教师如何用好写作教学的“楔子”

    有效的写作课需要一个小而巧的切入口,袁爱国老师称之为“楔子”。一张照片、一幅画、一片树叶、一个故事、一条新闻……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无论我们以此为豪还是以此为累,都在想方设法、孜孜以求地寻找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来丰富充实我们的写作课堂。当我看到袁源老师的欢迎词,徐飞老师的美食,袁爱国老师的盲童画,肖家芸老师的小故事,首先感受到这些“楔子”的新鲜,其次就是会心一笑——这是语文人共同努力的方向。但是课听到最后,我就越来越汗颜和惭愧——感叹自己浪费了太多的辛苦搜寻来的教学资源。台上名师们真正高明之处在于他们对这个“楔子”的利用已经到了“楔”尽其用的程度。相比之下,我对“楔子”的利用简直就是“用之如泥沙”。

    我仅以袁爱国老师的创意写作课为例,用一张思维导图和大家一起回顾袁老师是怎样利用他的“楔子”的。这堂课的“楔子”是一个盲童绘画摄影展。围绕这个展览的作品,袁老师分解出至少10个思维和表达任务,对学生进行了反复的感受和思考训练(见下图)。

    我注意到,前后两次体会盲童心理的任务,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说第一次体会盲童心理,学生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那么,在明白了“小腿的情人”的命名用意后再来体会盲童心理,学生就产生了基于更深刻的感性认识之上的理性甚至哲理认识。接下来的“虚拟身份、接受采访”的环节,再一次让人击节叫好。从盲童到馆长,学生学会了从各个角度感知生活、认识社会,进而有了由感性表达上升到理性写作的高度的可能。最后,写“前言”的任务,袁老师先进行一般的“前言”寫作训练,再鼓励学生创意写作,这样既符合写作由“入格”到“出格”的一般规律,又能张扬学生写作的个性,水到渠成,天衣无缝。有了这样的写作引导,还愁学生写不出真情实感和个性哲思吗?

    如果说写作教学是一片待耕耘的土地,那么名师们就是在精心选种、浇水施肥、精耕细作,收获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反观自己的写作教学,好不容易挑来的种子常常随意地撒到田野,至于有没有收获就要看年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