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户信贷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萨如拉 宝音都仍

    

    摘 要:利用阿拉善左旗M嘎查83牧户数据,运用计量模型,从牧户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收入支出水平、信贷供给4方面的10个变量分析牧户信贷获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牧户发生信贷行为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主要有在校大学生人数、草场面积、家庭总收入、家庭总支出、贷款利率,而家庭人口、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牲畜数量、有无存款对信贷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牧户;信贷特征;影响因素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2-0083-02?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832.43? ? ? ?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国家对发展草原畜牧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加大,牧区经济有所增长,牧民收入也有所增加。但是牧区普遍存在“三化”问题,持续干旱造成牧区普遍贫困化[1],导致天然牧草减少,牧民购买饲草量增加,牲畜减膘,使牧民入不敷出。尽管国家出台了草畜平衡、休牧、禁牧、轮牧等政策,对草原生态恢复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牧区经济发展缓慢、牧业增产增收少、牧民生活困难等“三牧”问题。为了维持生计,牧民不得不借助信贷。把信贷投向牧区,为牧户提供门槛低的信贷政策,是解决牧户融资难、融资贵的方法。

    1? 信贷特征分析

    1.1? 借贷渠道相对狭窄,以信用社贷款为主

    牧户借款有两种来源,即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部门。调查样本中,主要以正规金融部门(信用社)为主的占56%,民间借贷只占一小部分,为6%。由于牧区地广人稀,牧户之间、牧区与苏木镇的距离很远,交通不便,牧民一般选择较近的农村信用社或邻里朋友借款。

    1.2? 借贷用途多样化,以非生产性支出为主

    牧户对资金具有迫切需求,贷款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起着重要作用[2]。牧户支出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支出。该样本区生产性支出为142.83万元,以购买饲草料为主,占74.28%。非生产性支出为526.44万元,生活支出占29.27%,其次是社交支出和交通支出,教育支出仅有0.76%。近年来,牧区草场退化,牧草供不应求,70%以上的牧民大量购买饲草料来给牲畜补饲,因此牧民不得不用贷款来维持生活[3]。

    1.3? 借贷季节性明显,主要集中在冬季

    在牧區,冬季的贷款率最高,其他季节较低。每到冬季,信用社会派人到各嘎查发放贷款,以联户的方式给牧民放贷,手续较简单。另外,由于草场退化严重,天然牧草越来越少,牲畜都吃不饱,牧民不得不从外面买草,而牧区离乡镇较远,交通不便,致使社交支出、医疗支出、交通支出偏高[4]。

    1.4? 借贷金额大,以10万元为主

    牧户的借贷情况能够反映牧户家庭对于资金的需求状况。调查发现,牧户借贷额度最低为2.4万元,最高为70万元,户均借贷额为11.7万元,主要以10万元为主。大面积的草场放牧使牧户需要大量的生产性投资,特别是草地承包以来,牧户逐渐成为生产性投资的主体,增加了牲畜棚圈建设、草场围栏建设、牧业生产机械等众多费用,资金需求较大[5]。

    2? 实证分析

    由表1可知,影响阿左旗M嘎查牧户信贷行为的正向因素有在校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草场面积、牲畜数量、家庭总收入、家庭总支出、贷款利率;负向影响因素有家庭人口、户主年龄、有无存款。其中在校大学生、草场面积、家庭总收入、家庭总支出、贷款利率对牧户借贷行为影响显著。

    在校大学生人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增加,牧户信贷行为发生的概率上升。一直以来,教育支出都是农牧户家庭的主要负担之一,牧户在校大学生人数越多,牧户对于贷款的需求越大,牧户信贷的可能性就越大。

    草场面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示随着草场面积增加,牧户信贷的可能性增大。这是因为较大的草场面积意味着较高的生产性投入,因此牧户信贷需求比较大,借贷额度也比较大,借贷比较困难。但是,如果草场面积较大,用草场进行抵押,就会降低牧户的贷款难度,贷款额度也会增加。如果草场面积较小,牧户的贷款额度也会降低。

    家庭总收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家庭收入水平越高的牧户,就越容易发生信贷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收入水平高的牧户生产性投入也较大,这时就需要更多的资金,而信贷是他们获得资金的首选途径。

    家庭总支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牧户的总支出越多,对信贷的需求就越高。由于牧户的开支越大,其自有资金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时就要通过贷款来满足资金需求。

    贷款利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贷款利率能从根本上决定牧户的信贷行为,牧户贷款的积极性与贷款利率有直接关系,利率越高,牧户贷款的积极性就越低。

    3? 结束语

    以上研究可以得出,应加大农村牧区金融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实行合理的利率制度。随着牧户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性支出的增加,对资金的需求量也会增大,金融部门应该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还款期限、简化抵押物和担保手续,以满足牧户对资金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建立第三方服务机构,专门为牧户向农信社贷款提供担保,降低信用社和牧户的信贷风险,增强牧户的信贷意愿。政府部门应该提供财政支持,保障牧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晓毅.干旱下的牧民生计——兴安盟白音哈嘎屯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8(4):18-26.

    [2]蒙蒙.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牧区民间借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余汉龙.乌拉特前旗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

    [4]周小刚,陈熹.关系强度、融资渠道与农户借贷福利效应——基于信任视角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17(1):16-29,93-94.

    [5]魏昊,李芸,吕开宇,等.社会资本能否缓解农户正规信贷需求抑制?——基于4省粮食种植户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8,23(1):164-177.

    (编辑:周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