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家庭男孩成长记

    陈露

    “亲爱的陈老师,您好!好久不见了,我很想您。祝您教师节快乐,开心、美丽、幸福!——洋洋。”收到上一届孩子洋洋寄来的明信片,我的心中满是感慨。

    令人头疼的洋洋

    第一次去家访时,我便觉察到洋洋的“与众不同”。我们和他的爸妈在交谈,他在一旁自顾自地搭积木。爸爸叫他好几遍过来和老师互动,他不仅无动于衷,而且对爸爸的催促十分抗拒。

    幼儿园排队时老师和洋洋拉手,洋洋会不自然地扭动手臂,试图挣开。跟他说话,他的眼神也总是想要逃避老师的目光。洗手的时候,他总是随便冲一下就跑开了,穿衣服穿鞋也是匆匆忙忙,常常穿反。画画的时候也是草草画几笔,甚至根本就不愿意拿起画笔。面对其他孩子的嘲笑,他会生气地大叫:“你们别笑了!”

    抗拒成人、敷衍了事、细腻敏感……渐渐地,洋洋成为让我头疼的孩子之一。

    高知爸妈的高要求

    洋洋爸妈均为大学老师,妈妈是研究生,爸爸是博士生,是典型的高知家庭。与他们沟通久了,我渐渐感觉到,洋洋的这些表现,与洋洋爸妈对孩子有着过高的要求不无关系。

    洋洋爸妈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少,但是陪伴质量不高,总有距离感。上门家访时,我请他们陪伴洋洋搭积木,发现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洋洋也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搭了一会儿,就没了兴致。

    洋洋爸妈会在微信中发给我这样的话:“孩子太调皮了,我们两个的话都不听。”“他不爱跟我们说话,问他幼儿园的事情,总是说不出个所以然。”“这孩子不像我们小时候,他坐不住,让他认认字卡就是不愿意。”……

    通过和洋洋聊天,我了解到,爸爸妈妈经常会问他“今天上课学了什么?”“午睡有没有睡着?”“有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等问题,洋洋讨厌回答这些问题,常常逃开去做其他的事情。

    可见,洋洋爸妈和孩子的关系并不亲密,他们管教过于严格,站在成人的视角看待孩子,常常给孩子评价性的语言,他们对孩子的表现非常注重结果,而忽略孩子发展的过程。

    改变三部曲

    拉近距离——“串通好”的撞衫事件

    一天,洋洋妈妈的朋友圈晒出了一张周末全家外出游玩的照片,洋洋身上的灰色羽绒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也有一件相同款式的衣服,这可正是和洋洋拉近距离的好机会。于是我事先和洋洋妈妈约定,周一的时候给洋洋穿上这件衣服,而我也会“非常巧合”地穿上同款。

    果不其然,星期一早上,洋洋穿着这件灰色羽绒服进教室了。我惊讶地喊道:“洋洋,你今天和陈老师撞衫了嘛!”洋洋低头看了看身上的灰色羽绒服,有点害羞地说:“好像真的一样啊。陈老师你怎么也有这件衣服?”“也许因为我们是朋友,朋友总是心有灵犀嘛!”我拍拍洋洋的肩膀说道。

    尽管撞衫事件是家长和我人为制造的,但真的拉近了洋洋和我的距离。后来,洋洋隔三差五就会穿这件羽绒服,而我也会跟他约着一起穿来幼儿园。

    通过这件事,洋洋爸妈受到了启发,开始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慢慢放下“为人师”的架子,尝试平视孩子。我建议洋洋爸妈不要一味地教洋洋做这做那,而是纯粹地陪伴洋洋,聆听他的日常趣事,感受他的喜怒哀乐。我经常和洋洋爸妈“串通”,把洋洋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转达给他们,他们佯装不知再去询问洋洋,借此拉近和洋洋的距离。一段时间后,洋洋和家人之间的对话变得频繁了。

    慢慢地,洋洋也更加愿意主动和我聊天了,有时会和我分享班级的新鲜事儿——谁谁谁洗手的时候吹出了一个大泡泡;有时会拉着我去观察他在植物角的新发现——草莓露出白白的小果子了,遇到困难也更主动向我求助了。

    转变视角——画纸上的√

    对于洋洋不愿画画的事情,我一直记在心上,也一直沒找到原因,直到有一次美术课。那天的绘画主题是“警察”,胡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警察之后,孩子们便开始作画。我坐在洋洋身旁画了一个警察,洋洋也模仿着画起来。

    他刚画完五官,我便褒奖起来:“洋洋,你的警察长得很像蜡笔小新呢!”对面的孩子笑了起来。结果出乎意料,洋洋立马将画纸一摊,嚷嚷着:“我不要画,我画得不好看。”还在画了一半的警察画像上打了一个大大的×。为了安抚他的情绪,我赶忙解释:“他们不是在嘲笑你,他们笑是因为同意陈老师的说法。”见他仍在生闷气,我拿起笔在他的画纸上打了一个√,然后默默地去观察其他孩子了。没想到,不一会儿,洋洋又拿起彩笔在刚刚被抛弃的画上继续涂色,还对一旁的伙伴说着:“我画的很好看,对不对?!”看来洋洋在画画这件事情上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但是又很少得到别人的肯定。

    我和洋洋妈妈沟通了美术课上的事情。从洋洋妈妈的反馈中,我了解到,家中成员经常用“像不像”的成人标准来评价洋洋的画,而对于从没学过绘画技能的洋洋来说,确实会经常得到“不太像”“不好看”的评价。

    “孩子的画没有好坏,只要他是通过画画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就值得鼓励。多问问他为什么这么画,画的意思是什么,不要太多干涉他。你要像个孩子一样去理解他的画。”我向洋洋妈妈传达着新的理念。

    洋洋妈妈恍然大悟,像是找到了打开洋洋心房的钥匙。后来,他们也经常在他的画纸上标上√,耐心倾听洋洋的想法,他们尝试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稚嫩的笔触,发现孩子的视角是如此特别。洋洋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也更加敢于表现表达了,他的作品在班级的“画廊”投票中,也收到了来自其他孩子的贴纸。

    关注品质——跳绳的转变

    班级很多孩子都学会跳绳了,但是洋洋依然一个也不会跳。每次练习的时候,我软磨硬泡邀请他半天,他也不愿尝试一下。班级孩子众多,练习时间又有限,于是我请洋洋爸妈配合在家中帮助洋洋练习。一段时间过去了,洋洋能跳四五个,可是每次都是跳几个就跑开了。

    带着疑惑的我再次联系家长,请他们把陪练的视频发给我。洋洋爸妈也积极配合,接连几天都给我发来视频。一看视频,我才发现症结所在。几个视频画面中,洋洋爸妈经常出现这样的话语:“你这个跳的动作先练练好。”“绳子落地你跳过去才算一个。”“今天跳了3个,明天再多跳几个。”通过洋洋的告知,我也了解到爸妈经常问他“今天在幼儿园跳了几个”的问题。

    这些语言看似问题不大,但多数指向事情的结果。经常被这样的语言萦绕,洋洋关注的重点就放在了跳绳的数量上,而忽略了练习过程中需要的主动性、坚持性、专注度、学习方法等重要品质。而孩子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学习品质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更长远的意义。

    既然洋洋爸妈都是大学老师,一定具备很强的学术意识,于是我从学术网站和期刊杂志上寻找了几篇相关文章发给洋洋爸妈,并与他们一起探讨。洋洋爸妈坦言:“原来学习品质对孩子的发展那么重要,我们总是只强调他学没学会。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确实也是因为自己认真、专注、坚持的品质,才能走到现在。”

    后续洋洋爸妈发来的视频,这类话语出现得更频繁了——“洋洋,爸爸示范的时候,你观察得很仔细哦!”“你会改进之前做的不好的地方了,会自己调整了。”“再坚持一下,要不要挑战一下更多的个数?”……看,他们开始关注学习品质了。

    一段时间过去了,洋洋在幼儿园愿意主动跳绳了。虽然和别人比,他跳得不算好,但是他会去尝试各种方法,比如会去模仿跳得好的小朋友,或者请教老师,或者分解跳绳的动作在那儿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练习,或者主动寻找,换他觉得材质、长度更合适的绳子。渐渐地,洋洋从不愿跳绳,到会跳几个,到现在主动积极地练习跳绳,并且一次能跳二三十个。相信带着这样的学习品质的洋洋,不久后会跳得更多。

    重拾信心的小暖男

    在家园通力合作下,洋洋变了。抗拒成人、漠然置之的洋洋,现在成了小暖男。毕业聚餐临近结束时,孩子们都跑出去玩,洋洋却邀请我坐到他身边,还主动为我夹菜。细腻敏感、害怕嘲笑的洋洋,现在变得自信了。洋洋热衷参与各种活动,比如他主动要求做辩论赛的小主持。对于别人的评价,他也没有那么在意了。畏惧困难、轻言放弃的洋洋,现在变得敢于挑战了。做事情也不再敷衍了事,变得认真、仔细、静得下心来。

    近几年入园孩子的家长,不少都是80后、90后,这批家长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所以不自觉地对孩子有着过高的要求而不自知,而且会把自己过往的教育经验在孩子身上实施。教师应当通过各种策略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只有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保持同步,才能做到5(学校5天)+2(家庭2天)>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