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教学

    黄雪梅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自我对话的过程,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最基本的技能”。朗读训练是语文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语感,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其工作职责就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学生的朗读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上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指导;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标小学语文教育中明确指出,朗读能激发學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教师应该意识到有效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课文,同时发展他们的思维,增强他们的阅读感悟。因为教学情况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教学对象方面也具备了相应的特殊性,因此很多教师都不能够找到一个有效开展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工作的方法。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工作中有效开展课堂朗读教学的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一、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悟

    学习首先是从模仿开始,顾名思义则是要进行有效的示范,朗读也是如此,要想对小学语文朗读进行有效指导,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展示怎样才是正确的、有感情的朗读。要知道单纯的照本宣科只会使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停滞不前,因为照本宣科首先从教学方法上就很死板,缺乏灵活性,其次,就学生的学习角度来看,照本宣科不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没有思维的文章对学生来讲就是一潭死水,激不起浪花,故而导致学生对文章情感把握上的缺失,造成朗读效果差的局面。所以,在实际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示范朗读,以激发学生从示范中得到朗读的灵感。教师在进行示范朗读时,可通过全文朗读或者针对性朗读两个方面来进行。在全文朗读中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后面向全体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性朗读。但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直接示范,而应该是对本堂课朗读的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进行讲解和分析。教师需在分析时为学生讲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情感,因为文章的创作背景与作者表达的情感可以加强学生的代入感,使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加上学生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文章情感和教师的朗读示范理解朗读的要点,那么在朗读时则可以更好地把握朗读节奏。在完成全文朗读后,利用多媒体寻找与意境相关的音乐或视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朗读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如此一来,学生在朗读时的感悟和注意力将会得到提升。针对性朗读主要是学生在教师朗读全文后,在一定的时间内自行感悟理解,找到自己无法顺利朗读的地方让教师对这些地方进行再次示范。像这样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示范朗读,有助于学生初步理解朗读的精髓,也能有效提升后续的教学效率。

    二、借助教材内容,培养学生朗读习惯

    通过对小学生群体进行详细的观察和了解可以看出,这部分群体本身的好奇心是非常旺盛的。当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时候,其应该参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将学生的特点牢牢地抓住,并且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开展语文朗读训练。这样一来,学生的朗读热情和积极性就会得到较大的提升,长此以往学生的朗读能力自然而然会得到全面的强化,最终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有的小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同时也非常喜欢听故事,这个特性是所有小学生的共性,作为教师来讲需要将学生的共性充分地掌握住,并且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课程的时候应该把课文的内容借助故事情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也可以将学生的朗读习惯培养起来。

    比如说教师在教授学生《丑小鸭》这篇文章的时候,因为文章之中包含了很多的内心状态描写,此时教师可以指定不同的学生来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的工作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有趣的活动,并且学生也会非常乐于体验这样的过程。借助这样的方式,学生很容易同课文中的内容以及情境相结合,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教师还应该重视气氛的渲染,最终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三、进行导向性朗读评价

    朗读评价是对朗读的表现力或价值进行客观而确切的衡量,具有导向、激励、反馈、调控等作用。对于朗读中的亮点,教师的肯定性评价激励学生继续发扬。如“声音洪亮、语速适中、控制自如”“恰当的动作配合,活灵活现”“能根据角色的变化,给声音化妆,朗读得有声有色,让我们深深陶醉”……

    对于朗读中的不足之处,教师可以用导向性评价启发学生扬长避短。如朗读《七律长征》时,学生平淡地读完“五岭逶迤腾细浪”,教师第一次评价:“这到底是怎样的“五岭”?再读。”学生心领神会地突出了“逶迤”。教师第二次评价:“你读的五岭似乎只在湖南境内。”学生重音读出“逶迤”,五岭山脉绵延之气势初显,教师第三次评价:“似乎已经绵延至江西,谁还能将这五岭绵延得更远?”学生朗读时将“逶迤”加重语气并延长,充分增强了五岭的气势。教师第四次评价:“你的朗读使我眼前浮现出那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通过评价,全班同学都心领神会地读出了情感。

    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朗读教学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由浅入深地读,是指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教学内容由易到难,要求由低到高,认识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基于朗读的三个层次——准确、流畅、传情,由浅入深地读应做到:在教学环节中,先初读感知,再细细品读,最后美读课文;在朗读要求上,先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再流利读文、读得响亮,最后读出情感、读出个性。

    总之,朗读启发童心,只有重视朗读,真正落实朗读指导的个性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朗读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看到朗读指导对学生的意义,并将朗读指导视为提升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全面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记忆,让教学效果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剑虹.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