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配乐的表达方式

    杨琛

    【摘要】广播剧配乐是在台词、旁白、音效之外的重要表达手段,它除了参与广播剧的场景构建、情绪渲染外,也具有一定的剧情段落转换功能。本文归纳广播剧配乐表达的若干方式,包括主题音乐和无主题音乐的选择运用、把音乐延伸为音效的使用、用音乐切换场景等,探讨广播剧配乐的理想表达方式。

    【关键词】广播剧配乐 主题音乐 非主题音乐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广播剧与电视剧的制作有一些相同的地方,两者都有人物、故事、冲突、节奏等戏剧要素;广播剧与电视剧的区别在于电视剧有视觉镜头,美术、服装、化妆等可以辅助完成情节的表达,而广播剧则是单纯的声音艺术,没有画面,强调听觉语言的表达,以声音对听众的心理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广播剧的后期制作中,多采用音乐与音响为听众构建广播剧中环境和人物境遇。

    一、主题音乐

    一个故事所处的时空和叙事者的讲述所定义的听者内心的感受,常常被称为作品的风格。视听作品的主题音乐,就是为了描绘出这一风格。比如经典影片《教父》,一提起这部电影,很多人都对其主题音乐耳熟能详,它与影片交相辉映,甚至很多人是因为这首音乐而喜爱上这部电影。

    视听作品把故事讲好了不容易,把人物塑造成功就更不容易。为什么这样讲?因为相对而言,故事的讲述有线条、有逻辑,而塑造人物不能单靠故事,人物的精神世界往往不是通过“讲”来表达出来的,受众需要通过观察其行为、表情以及场景环境、服饰衣著等去体会。人们观看电视剧可以从视觉中发现,但是对于广播剧,听众则只能通过“听”来感受人物的内心,在静场的情况下只能以音乐来达意、抒怀。广播剧中每个人物出场,都应该有其相应的人物主题音乐,这在儿童剧或卡通广播剧中尤其明显。剧作家在设计儿童人物的时候,非常注意人物的区别:有的调皮捣蛋、有的害羞腼腆、有的像小大人、有的像小公主,他们出场时一定会通过不同的配乐来让他们有明显的区别和特点。例如: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孩子们写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曲中采用长笛的高音区表现小鸟的灵活好动,用双簧管模拟鸭子的蹒跚脚步,用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表现小猫捕猎之际的神态,用圆号演绎狼的嚎叫。每个人物和小动物都有相应的主题音乐,这使人们对作品的理解变得相对轻松。

    在广播剧的制作中,我们应首先确立一个大的主题,比如片头、片尾和戏剧高潮段落的音乐,这都应从属于一个大的主题;其他部分则可以从人物性格出发确定相应的小主题。可以从音乐的调性、乐曲的速度、配器等方面去考虑,使得大主题音乐与小主题音乐能够一起完整表达作品的设计风格。

    当广播剧的音乐素材确认后,我们可以通过依次出场的人物铺开故事地点、背景和人物身世、机遇的讲述,相应的主题音乐会在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反复出现。

    在广播剧的配乐中,反差是一种表达方式。电影《角斗士》里一个全景镜头的惨烈战斗场面让人印象深刻。按理说,此时应该用一种悲壮的音乐来衬托,但是剧中恰恰用了一段非常飘逸的女声吟唱,这种反差有一种升华的作用,让场景表达脱离了现实,从情怀意义上给观众以心理冲击。反差不是目的,它只是使主题表达更立体、更鲜明,很多广播剧配乐也会采用这种手段。

    二、音效音乐

    广播剧的配乐,有的时候音乐就是音效,这点很重要。网络上有一部笔者参与制作的有声读物《茅山后裔》,它的片头就是一段长剑飞舞的音效。这段音效是一个合成器音乐,你也分不清它到底是音乐还是音效,重点是它把作品的表达有机地揉成了一个高度融合、高度统一的整体,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效果。

    我们知道,现代广播剧作品尤其是在一些类型化的作品中,音效可以是一种象征表达,音乐也一样。比如:在惊悚片中,一个怪物的出场,往往会配上一个强烈的、夸张的PAD(平铺、铺底音乐)单音符,这样的效果往往比一个动作音效更有冲击力。

    过去的广播剧,两个桥段之间转场,如果没有旁白或是其他过渡,很多时候都是用自然音效来做场景的区分。这是一种办法,但效果往往不那么明显。现在的广播剧中,音乐转场被大量使用。在剧情转场中,要么在前一个桥段的最后部分加上音乐,要么在后一个桥段的开始时加上音乐。音乐不仅可以表现“人物离去”的场景,还可以表现人物感情上“悲切地离开”这样的场景。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转场,本质上都是心理节点从这一个点到下一个点的转变。用音乐表现心理变化,效果要比音效更好,而且听众更容易接受。

    在一些广播剧的场景中,音乐和音效是需要相互替换的。比如:一场大风沙中的戏,两个人正在诉说着多年的恩仇,如果整个桥段都铺满了风卷黄沙,听觉上会感到很累,这个时候,如果用音乐和音效相互替换,就会感觉好一些,气氛的烘托会更顺畅,让听众更有代人感,容易入戏。

    现在,很多广播剧的音效特技,大多都是合成器做出来的,这点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所以,叫“音效音乐”也好,叫“音乐音效”也罢,其实都不重要,重点是音乐确实具备了音效的功能。

    三、无主题音乐

    广播剧的配乐有一个原则,叫做不能喧宾夺主。在广播剧中,我们很少见到用一首歌曲作为一段台词的衬乐。理由很简单:太扰戏了。还有一点,除非是戏剧中的高潮段落,我们在一般桥段中用的衬乐都是旋律性比较弱的音乐,为什么?就是不要喧宾夺主。

    无主题音乐,这种音乐不需要明显的主题和旋律,更多的是营造一种气氛,或是给剧中的某个桥段铺垫某种情绪。比如:夜深人静时两个人的对话,配乐经常用的是一种淡淡的铺底音乐。如果旋律太强,听众的听觉会跟着跑偏,我们挑选的音乐只需表达“夜色如水”就好。因此,我们经常把这种音乐叫“情绪音乐”或者“气氛音乐”。

    广播剧的配乐总是带有暗示性的,很多时候选择的配乐都会对人物的走向给予暗示。比方说在感情戏中,男女人物爱情炽烈但存在着不健康或不纯洁的因素,这时通常会把大调的音乐替换成小调的音乐,让喜悦里带着叹息,让听众能听出这场爱情中掺杂的其他元素。

    四、声音镜头

    影视作品的配乐,很讲究音乐随镜头变化而变化,比如两个人对话,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这两个人的表情特写镜头。广播剧能表现人物表情的特写镜头吗?其实,通过广播剧的配乐,完全可以达成这样的效果。广播剧虽然没有画面镜头,但是它同样有属于自己的“声音镜头”,通过对声音的选取,一样可以呈现镜头画面的效果。例如:笔者参与制作的广播剧《再会吧,南洋》,有一段人物在轮船上的场景:先是男主人公陈嘉庚一个人在思索,然后是女主人公过来与他谈心,之后,是远处一群人走过来的群戏,最后,又是男主人公陈嘉庚面向大海的沉思。开始时,音效只有轮船马达和海浪声,然后用了四段音乐作为串联,四段音乐中有的作为情绪铺底(男主陈嘉庚内心独白),有的作为气氛烘托,有的起到高潮煽情的作用。这样,音乐就起到了在一个个全景和特写镜头的切换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剧的台词、旁白,叙述的是故事情节,其内在的逻辑让听众从理性上去了解一个故事,而广播剧的配乐则带有色彩性、情绪性,它从另外一个维度让听众通过情感共鸣去感受这个故事,这就是理想的广播剧配乐。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

    (本文编辑:林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