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名家之作,实现深度学习

    邢艳

    

    

    

    【摘? ?要】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名家作品为载体,在课堂上创设各种学习活动,通过“绘制导图、补充演绎、对比还原、关注‘人‘文、拓展阅读”等策略,让学生自主建构、真实体验、质疑探索、迁移运用,从而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名家之作;深度学习;阅读教学

    在语文课堂上,“浅层学习”“机械学习”随处可见,而“深度学习”则难觅其踪。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呢?教师可以借力“名家之作”,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所谓“名家之作”,“名”在语言精彩,“名”在构思巧妙,“名”在形象传神,“名”在立意高雅,“名”在张力无限……抓住“名家之作”与众不同之处,让学生发现之,归纳之,比较之,揣摩之,建构之,有助于实现深度学习。

    一、绘制导图,发现构思之巧妙,进行“联想与结构”

    “联想与结构”是深度学习发生的第一个特征。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当前的学习活动去联想、调动、激活以往的经验,以融会贯通的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从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必须用活动引发新旧知识的冲突,凸显新旧知识的矛盾。

    (一)用导图促联想

    在教学中,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的生活阅历,带着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走入课堂。因此,教学伊始,教师要做的就是促进学生联想,让以往的知识、经验被唤醒,被激活。在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腊八粥》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去达成这一目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腊八粥》。很多名家都曾描写过腊八粥。如果你来写腊八粥,你会从哪些方面去介绍它呢?请完成“我的《腊八粥》”思维导图。

    绘制思维导图,给予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积极的联想已被开启。依据学生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如果写腊八粥,必定是围绕着食材、制作、味道来写的。因此,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导图中,一级分支上写的就是“食材、做法、味道、意义”这几个关键词。教师可展示学生的思维导图,面对着一张张高度相似的思维导图,不做任何评论。

    (二)用导图助建构

    联想,还只是深度学习发生的萌芽。主动建构知识,才是深度學习发生的特征,因此,在“用导图促联想”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二用思维导图,让新的知识可视化,与学生旧的经验在冲突中融合,在矛盾中调和,从而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

    今天我们所学的《腊八粥》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作品。那么,沈从文先生又是怎么描写腊八粥的呢?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文,读后完成“沈从文的《腊八粥》”思维导图。

    当学生完成绘制后,教师将“沈从文的《腊八粥》”思维导图和“我的《腊八粥》”思维导图呈现在大屏幕上(如图1)。

    此时,学生显而易见地发现作家选材之独特、构思之巧妙。何谓经典?何谓名篇?首先表现在构思匠心独运、不落窠臼上。最后,教师让学生重新绘制“我的《腊八粥》”思维导图。

    以上活动直指知识的自主建构。经过之前自我选材经验的唤醒,到学习作家的写作经验,新的写作知识已经融入并改变旧的写作知识。“选材要新颖、构思要巧妙”这一写作知识真正被学生自主建构。

    二、补充演绎,感悟形象之鲜明,凸显“活动与体验”

    “活动与体验”是深度学习发生的核心特征。这里的“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活动,“体验”是学生在活动中生发的内心体验。有活动,学生才有亲历知识发现和建构的机会;有体验,学习才是真的学习,才是积极的学习。

    课文《腊八粥》用传神的文字塑造了一个人物——八儿。等粥时八儿馋嘴的样儿,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背后,八儿的天真可爱、聪明狡黠却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感悟到的。此时,“活动与体验”既是深度学习发生的特征,同时也成为了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补补演演的学习活动中,全身心投入,积极参与,体验成功,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一)补充鱼骨图,明晰人物形象

    为了让学生对八儿的形象有深刻的感悟,教师首先让学生参与补充鱼骨图的活动,在活动中走近八儿,明晰八儿的形象。

    作者在“等粥”部分主要写了“盼粥”“分粥”“猜粥”“看粥”这几个情节。每一个情节都能让我们看到八儿那馋嘴的样子。不过,你除了看到一个馋嘴的八儿,还能看到一个怎样的八儿呢?请补充下面的鱼骨图(如图2),看看自己会有怎样的发现。

    为了完成这张鱼骨图,学生开展了默读、圈画重点词语、提炼概括、填写关键词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当“大哥同爹吃不得甜”“你三碗,我三碗”“我三碗半,你两碗半”这几个词语最终被填写到鱼骨图上时,八儿表面上为爹和哥考虑,实则打着“如意小算盘”的聪明狡黠,以及从“我三碗”到“我三碗半”的得寸进尺却不失天真可爱,逐渐在学生的心中明晰起来。

    (二)表演分粥景,走进人物内心

    补充鱼骨图,还只是让学生对八儿的天真可爱、聪明狡黠有了初步的感悟。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八儿的内心,同时也走进一位母亲的内心,并且喜欢上作者所塑造的这些形象?表演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它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全身心参与。

    “分粥”的场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真可爱、聪明狡黠的八儿。下面同桌之间来演一演这个温馨有趣的情景吧。

    温馨提示:

    1.一个同学演妈妈,一个同学演八儿。

    2.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3.可以适当加上自己想象的情节。

    当学生经历了表演过程之后,他们仿佛就成为了八儿,成为了那个馋嘴的八儿、天真的八儿、狡黠的八儿;他们也仿佛变成了一位母亲,一位温柔的母亲、慈爱的母亲。当学生沉浸在这样的学习中时,知识的获得不再是灌输、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一种体验、一种建构,他们正行走在深度学习中。

    三、對比还原,品味语言之独特,展现“本质与变式”

    “本质与变式”是深度学习发生的第三大特征。所谓本质,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等教学的核心内容。变式则是本质的反例,即与学科核心内容相反或相异的学习材料。“本质与变式”强调学生在探究质疑中,把握知识的本质,从而建构各种变式。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阅读教学中,文本的语言是教学的核心内容,语言的学习是最重要的教学任务。课文《腊八粥》出自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之手,他的文字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在《腊八粥》中,作家的语言简练传神却不乏童心童趣,俏皮幽默却不乏地方特色。如何让学生感受这一语言特色,从而获得语言的滋养、言语的成长呢?教师可以巧借变式,让学生对比还原,在质疑和探究中,形成批判性思维,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一)在变式中对比

    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最难的也是语言。为了帮助学生品味《腊八粥》的语言特色,教师可以提供变式让学生进行对比。

    请比较下面两组句子,说说每组句子中哪一句更好。

    在每组句子中,第二句都是变式。通过对比,学生发现原句更好。第一组中,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一个“妈”。连喊两个“妈”,把八儿娇憨的情态和急切的心情表现了出来。第二组中,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一个“那”字。这个“那”字暴露了八儿内心的小秘密,他不是真的饿了,而是在赌气撒娇,在向妈妈发泄心中的不满呢。在对比中,学生感悟到沈从文先生语言的简洁传神。原来,高明的作家笔下的一个词、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都能让他所塑造的人物入木三分。

    (二)在还原中品味

    名家之作进入教材前,教材编者会对其进行谨慎的改编,使其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教学作用。对于教材和名家,教师应该尊重,但不能一味地盲从。因此,在深度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入原文,让学生在还原中品味。

    课文《腊八粥》中有些句子和原作不同。请你细细品味一下,看看是课文中的语言更好,还是原作的语言更好。

    ◎ 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课文)

    ◎ 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说是时候还早。(原文)

    通过细细品味,学生发现课文中写八儿的动作是“进进出出”,而原文是“出出进进”,原文的用词更精准妥帖,因为“出出进进”更强调“进”,这就把八儿进灶房的次数之多表现出来了,同时也表现了八儿喝腊八粥的急切心情。另外,这句话中,课文写预备碗盏的部分用的是短句,而原作用的是长句。经过品味,学生发现编者的改动更好:原作读起来会显得冗长、拖沓,改写的句子更简洁、更规范。这样的品味不仅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语言特色,还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无论是教材,还是名家,我们都应辩证地看待。

    四、关注“人”“文”,揣摩立意之高雅,兑现“价值与评价”

    “价值与评价”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特征。“价值”是指学习之于学生的意义,“评价”是指学生对所学课程给予反应并做出判断。语文学习的价值与评价表现在语文课程能够教给学生知识、方法、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丰富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最终提升学生的境界,让学生成为一个心灵敏感、精神丰富、境界高尚的人。

    课文《腊八粥》匠心独运,不落窠臼。它没有详写腊八粥的食材、味道、制作等等,而是详写了一个孩子等粥的情景。在原文中,喝粥部分也没有详写一家人是怎样喝的,更没有直接描写腊八粥的美味。作家究竟要借这些文字表明怎样的心迹呢?教师只有引领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方能让学生在评价中体会更大的阅读价值。

    (一)走进文本,直抵文心

    教学《腊八粥》喝粥部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的目光聚焦到最后一个自然段上。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在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当学生读到“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时,他们的脑海里不但可以想象出腊八粥的美味,还能感受到八儿和妈妈的母子情深,感受到他们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原来,作者写腊八粥,不仅仅是在写一个节日、一种风俗,更是在抒写可贵的亲情。

    (二)走近作者,知人论世

    每一部作品都承载着作者的情思,表达着作者的观点。要想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必须了解作者的经历,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县,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他的作品多描写湘西的风土人情。从作品中,读者能感受到湘西人的淳朴、善良,感受到原始的人性之美。基于此,在赏析完喝粥的文字后,教师可以把下面这段话呈现在学生面前。

    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沈从文

    默默品读这段文字,就会发现,课文《腊八粥》不正是对这段话最好的诠释吗?沈从文先生的《腊八粥》展现了质朴的人性美:孩子的天真,大人的慈爱,一家人的其乐融融,都令人羡慕,让人向往。原来,作者写腊八粥,不仅仅是在写一个节日、一种风俗,更是在抒写对家乡的思念,对亲情的眷恋。读着这样的文章,学生的内心会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柔软,他们会更加珍惜亲情、乡情,更加珍惜平凡却温馨的每一天。

    五、拓展阅读,发现写作之异同,实现“迁移与运用”

    “迁移与运用”是深度学习发生的显著特征,其实它更是深度学习的本质。“迁移”指的是在一种情境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对新的学习产生的影响,“运用”则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等解决实际问题。“迁移与运用”是知识活化的标志。

    在语文学习中,“迁移与运用”最高级别的表现即为写作,也就是言语表达。学生要学会在不同情境下准确妥帖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需要言语范式,需要表达规律,需要清晰可见的写作支架,唯有如此,迁移与运用方能发生。

    (一)填表格,梳理名家作品

    “腊八粥”既是美食,又是文化。不仅沈从文先生倾心描写过它,还有一大批著名作家,比如冰心、梁实秋、王蒙等也用心描写过腊八粥。当这些文章集聚在一起时,学生就可以发现它们的表达特色和异同之处。

    教师可以设计一张表格(如表1),让学生对这些名家作品进行梳理。

    通过表格,学生发现,对同样一种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同样一种事物,在不同的人心中,所承载的意义是不同的。

    (二)改导图,完成习作成品

    当学生对名家的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后,对于腊八粥的写作,他们就积累了一定的范式,也有了一定的支架可供参考。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绘制的“我的《腊八粥》”思维导图,再一次进行完善和修改(如图3)。

    经过修改,学生的写作框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食物描写,而是与人、与事相结合,让食物浸染文化,让食物寄托情感。

    当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写完属于自己的《腊八粥》后,迁移与运用也正在积极发生。学生的言语能力、表达技巧在深度学习中获得了极佳的锻炼。

    总之,深度学习是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建构、真实体验、质疑探索、迁移运用,从而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实验小学? ?52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