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思维,探寻作文审题看得见的路径

    何计凤

    

    丁卫军老师一贯主张回归本真的生活写作,构建完整而真实的过程性写作教学体系,让写作教学看得见。他的很多写作教学课例都恰切地体现了这一教学追求,“真隋境,真任务,真作品,真诊断,真问题,真评价”的“六真”写作课堂范式,简约而丰富,为我们呈现了作文好课的模样。

    这一节课,丁老师充分激活学生思维,给我们呈现了考场作文看得见的三个审题路径。

    一、追问,打开会写作的大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写作教学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如何让学生自由而有创意地表达?审题是第一步,这一步决定着作文的整体方向。如何准确审题?首先明确作文命题意图,对写作题目进行有效追问,“命题者要我写什么”,而不是“我认为这个题目应该写什么,这是打开写作大脑的关键。

    抓住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固然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成长,如果能够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则是更有意义的学习成长。课堂开始,丁卫军老师概括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指出审题的偏颇,并让学生对题目“难得这样”进行追问,当学生重新凝视题目,在心里反复默念三遍题目后,有了很多新的发现。

    学生思维打开,开始关注“难得这样”的过程。追问的背后,就是写作时应该重点关注的方向。在平时,我们也这样问,只是浅浅一问,随意一答,很少真正让追问深度发生。学生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中,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意表达,教师再将技巧点拨于无形,即可润写作春雨于无声。在此基础上,丁老师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学生追问的六个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尝试作答,有效地引导学生打开写作的大脑,为审题写作构建了框架。

    这样的课堂自然真实,对教师的人格魅力、学问修养、教学功底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但简约作文的魅力也正在此。王荣生教授说:“语文课堂重建的关键点,是将课堂教学以‘教的活动为基点,逐步转变到以‘学的活动为基点。”丁老师带领学生对命题进行追问,立足于学生问题,激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解决审题问题,进而让学生有了写作的抓手,学会写作,较之教师串讲式的教学,学生的成长是明显的。

    二、融合,对话激活思维的共生

    教育人类学认为,人总是处于不断完善状态中,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观察一节课,我们既可以从“教的活动”来观察,也可以从“学的活动”来观察。作文教学,不是简单的授受,也不是机械的训练;作文教学是言语生命的相互感染和自我觉醒。因此,我们要关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自我之间在课堂上发生了什么。

    丁卫军老师把自己融进了学生的写作过程,借助对话激活了思维的三个“共生”,让写作过程看得见。一是师生共生。丁老师参与学生的写作过程,通过交流互动,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重结果轻过程”和“现实与想象割裂”的写作问题.用自己的写作体验激活了学生的写作体验,用自己的写作经历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经历。二是生生共生。丁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伙伴效应”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碰撞,互相丰富,在点评、补充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写作。三是他者共生。片段里呈现的学生作品并不优秀,丁老师立足于“难得是什么”这一个点进行聚焦,组织学生进行发掘追问,问他人,问作者,直到明确“难得怎样给我的感受”才是应该写作的重点为止,重新塑造和改正了自己的写作。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看到学生写得好或写得不好的原因,并指导学生重新打磨,这比读优秀范文,要有价值、有意义得多。我们只有看到学生写作行为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进步和成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自我的融合,激活了学生有效的写作思维,丁老师的课堂融合对我们是启示,为我们的写作指导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三、造句,指向写作过程的系统观照

    审题不是孤立的写作环节。造句的过程就是整体思考作文思路、选材、立意的过程,就是事、情、理整体融合的过程。丁老师说:“一个句子就是一个选材的方向和立意的角度。”造句的同时,也基本确立了选材的方向和立意的角度。

    课堂上,丁老师借助学生习作,分别让作者谈自己的表达意图,其他同学补充拷问——作者是否审清了题意,是否明晰了所写的人事理。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不断地追问、比较、审议,写作的指导过程再次展开,前后对照,发现问题,明确修改方向。学生经历“造句——修改——升格”的活动实践,从而理解了“考场作文:审题决定成败”的要义。

    把审题放在写作过程中思考,审题关乎选材和立意,这应是一个系统。从丁老师的多个作文教学案例可以发现,他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学会写作。课堂上,他善于利用开课现场作为写作素材。在《抓住细节》的作文指导中,他让学生写写“初见小丁老师”,要求学生“能够抓住细节,能够表现丁老师的特点和精神”;在《考场作文如何审题》中,他要求學生仿照“难得不午休,看到班主任来教室巡视,就这样我感受到师爱的温暖和力量”的句式,让学生写起来。这样的写段练习,都是指向写作过程的系统观照。

    丁卫军老师的作文课堂上,并没有写作奇招,他只是用自己诚恳的态度,给予学生真实受用的帮助,用自己的言说激发潜伏在学生生命中最本真、最活跃、最积极的言说欲求。考场作文的审题,要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材、立意、架构,又避免千篇一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能抓住命魉中的关键词追问-下,看看题目背后是什么,想想从不同的角度造几个句子,比比哪一种思维更好,也许就可以找到具体的写作抓手。探寻作文审题看得见的三个路径,显然是在“真实受用”上着力。

    (江苏省新沂市黑埠中学;2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