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挖掘新闻价值 彰显主流媒体硬实力

    潘东辉 郑肃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武汉前方报道团队在96天内以大体量、高质量报道向社会传递疫情信息,引导公众舆论,营造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舆论氛围。在疫情和舆情两个战场上同步发力,精准挖掘新闻价值,全景化呈现事件原貌,提高了传播的容量、广度,实现了融媒体语境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新闻传播实践创新。

    【关键词】CMG 云创论坛 抗疫报道 新闻价值 全景化报道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而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地认识疫情,已经成为打好、打赢这次疫情防控总体战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此次疫情报道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发挥主流媒体先锋作用,共派出200多人的报道团队千里驰援湖北及武汉报道前线,以真情实感记录抗疫一线感人瞬间,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设置议题,发挥引领作用。截至4月24日,总台前方团队在96天内共推出专栏42个,发稿篇数13864篇,其中电视报道5899篇,广播报道2190篇,新媒体报道5590篇,拍摄胶片240分钟等,圆满完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任务。本文根据总台新闻中心武汉前方报道团队负责人肖振生、《面对面》主持人董倩、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教授在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CMG云创论坛”上的分享内容,结合一线报道的实际案例,分析总结疫情前线报道经验和创新亮点,为今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宣传报道提供借鉴。

    一、快速组织、高效协同,在疫情与舆情两个战场上同步发力

    面对此次来势迅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总台发挥主流媒体先锋作用,先后共派出由11个中心(部门)构成的报道团队千里驰援湖北及武汉报道前线。在病毒来源和传播途径都不太明确的疫情初期,武汉成为全球聚焦的焦点,有关疫情的海量信息充斥在新媒体端,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所缺失,前方报道团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为做好正向宣传,前方报道团队精准挖掘新闻价值,以大体量、高质量报道向社会传递疫情信息,为疫情防控决策层提供信息参考。同时,在舆情战场上总台也肩负着引领舆论传播走向、平息谣言,减少疫情初期因信息泛滥而造成的心理恐慌,营造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舆论氛围,体现出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上的责任担当。

    总台第二批前方报道团队于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前往武汉后,在不足24小时筹备时间内即开始了4小时大直播。据前方报道团队总指挥肖振生介绍,多线程任务同步进行、建立核心编辑机制是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推动前方报道工作的关键。一是快速开辟前方演播室场地。因为报道任务紧急,搭建前方演播室在时间上不允许,所以前方团队第一时间与湖北广播电视总台联系,借用湖北台演播室来满足前方录制、连线等需求,为后期的报道、直播提供了基本保障。二是建立核心编辑机制。通过建立核心编辑机制,对报道工作进行统筹部署、协同推进。让11个中心(部门)在前方各授权一名全权负责人,前方报道团队负责人和11名负责人以及主力编导构成了核心编辑团队,每晚核心编辑团队都会传达学习来自中央、总台对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汇总当天重要新闻线索,复盘当天报道工作,为次日的工作明确重点和方向。三是加强团队安全防控。在抓紧推进疫情报道工作的同时,团队成员的安全保障工作也在进行。前方报道团队第一时间联系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邀请有经验的护士长为团队成员提供科学防控和自我防护知识培训,保障团队成员的安全。

    从演播室落实到核心团队组建和整体安全防控,武汉前方报道团队多线工作的同步推进为及时传播正确信息、捕捉新闻线索、保障人员安全赢得了时间。疫情报道不仅考验的是媒体的专业报道能力,更是对主流媒体在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自身新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一场检验。

    二、精心准备、多级布线,在海量信息中挖掘新闻价值

    在疫情暴发初期,关于武汉的海量信息中存在一些不实的传言和虚假信息,有效信息传播不到位,公众的信息知情权得不到满足。在抵达武汉前线的初期,报道团队面临着如何快速挖掘、筛选关键新闻信息的问题。本次疫情报道跟以往不同,一些全新情况,如无症状感染者、治愈患者复阳、新冠肺炎病毒可通过眼睛感染等都是未知的新生事物,缺少相关可借鉴参考的经验,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记者如何寻找到能够对新闻事件进行抽丝剥茧的“线头”是关键。

    一是多级布线,深入社群获取一手线索。为全面快速掌握抗击疫情一線战况和社会各阶层对疫情信息需求,获取来自一线最真实、鲜活的新闻线索,前方各路记者以普通市民的身份,加入武汉当地各层级、各区域的微信社群中,搜集来自驰援部队、定点医院、党员干部、社区和基层一线的新闻线索,并结合来自中央、总台、中央指导组、湖北省委、武汉市委的具体宣传要求,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整理一手新闻信息,找准宣传引导和公众信息需求的平衡点,挖掘和锁定最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选题。比如前方报道团队成员就长期“潜水”在武汉百步亭社区微信群内,可以实时看到社区居民关注的话题、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获得新闻线索。

    二是精准选择访谈人物。电视直播要求在短时间内呈现切中要害的内容,回应社会热点关注,所以选择拥有超高专业度和流畅表达力的嘉宾至关重要。以人物为看点,通过精心编排访谈话题和方式,从知人到知事,将受众带人沉浸式思考中。在董倩担任主持人的《面对面》节目中,与李兰娟院士、周先旺市长、张定宇院长等一系列关键人物的对话,为公众获取正确疫情防控动态、了解政府防控举措方面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三是做有效的问题设计。在有限时长的电视节目内,主持人提问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设置问题的目标,带着公众真正关切的问题去提问,才能在访谈中挖掘核心信息。在面对病毒、传染病学等非专业领域的话题探讨时,人物本身是访谈突破口。因为在新闻环境下,访谈对象的第一角色是人,然后是职业背景的人,通过与人物情感共鸣式的对话中不断接近其职业内容,是快速锚定专业话题的一种方法。 武汉前方报道团队在“武汉封城”“方舱医院真实情况”“气溶胶传播”“拐点何时到来”等多个焦点事件上,直接对话专业人士和事件核心人物,深入疫情一线拍摄真实情景,把权威、及时的报道通过总台电视频道、广播频率及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多层级发送,为广大受众迅速还原事实真相,消除恐惧,在鼓舞人心上起到了扛鼎作用。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舆论宣传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三、权威公正、理性温情,疫情报道实现正向价值引领

    总台前方报道团队通过对报道资源的合理把控、分配、统筹、协调,多层次、高密度、全方位发布,让权威声音抢占舆论高点,维护了疫情下的人心安定和社会稳定,起到了主流媒体压舱石、定盘心的作用。同时,在报道中平衡社会责任和公众情绪,做到理性约束感性、温情而不煽情。

    一是做好桥梁纽带,正确上传下达。记者和新闻当事人对应的是受众与新闻事件现场的关系。主流媒体在公众与新闻事件之间发挥着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武汉前方报道团队在疫情报道中紧紧围绕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总体目标,在宣传上,从疫情暴发初期的严格防控,到疫情趋缓后的精准防控,再到国内疫情稳定后有序地复工复产,都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把中央各项指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在实际的选题、采访中,承担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中应有的角色和责任。比如董倩在《面对面》中专访武汉市长周先旺,针对离汉通道关闭后的防控效果、疫情发展和防控整体情况、医护人员出行保障、市民和有其他病症的人到医院就诊的程序以及政府治理正面临的一些挑战等密集提问,为公众更直接地了解党和国家正在采取的相关举措,了解疫情发展状况,提供了权威深入且多元的视角。

    二是专业与情怀并重,理性与温情相融。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对于一些容易触发公众情绪的话题,前方团队理性克制地把控节目情感基调,做到温情而不煽情,是本次战疫情报道中“点睛”的部分。引导而不是放任情绪,是考验记者专业能力的另一端。比如:在对蔡利萍女士的访问中就体现了这种把握和引导。蔡利萍是烈士刘智明的遗孀,也是一位ICU(重症护理)病房的护士长。采访一位正处在巨大情感创伤期的女性,双方建立起共同的心理通道十分重要。如何避免产生应激反应,需要专业的采访驾驭能力。为避免悲情的蔓延,主创人员从蔡利萍的工作导人,这是一个可以客观描述而无需带动情绪的话题。蔡利萍如何进入到战时状态,丈夫刘智明如何牵挂收治病人,蔡利萍在关键岗位上工作,而感染的丈夫如何需要她而又怕影响她。从蔡利萍到刘智明,主创人员谨慎地从两个人物的各自时间线进入、展开,直到住院阶段开始关联到一起。呈现事件原貌、挖掘新闻内核、引导正向解读自始至终贯穿采访过程中。

    武汉前方报道团队坚守主流媒体的职责与使命,在报道中充分展示新闻工作者的大爱和担当,服务大局,反映民生,与公众共同建立起共克时艰的情感纽带和必胜信心,让亿万民心真正聚拢在一起,汇聚成一往无前的战“疫”力量。

    四、台网联动、多屏同步,抗疫报道全景化创新呈现

    在重大事件中高强度、大容量、持续性、渐进性新闻报道仍然是新闻媒介的传统优势。值得强调的是,多平台交叉融合,大屏小屏联动,也是总台武汉前方报道团队融媒体全景化战疫情报道的标志动作。总台前方报道团队利用5G+4K/8K+Al技术手段赋能媒体报道创新,多形态、多渠道协同联动,形成全媒体、全时段、全景化融媒体报道矩阵。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高密度、高频次持续报道。展现了国家级主流媒体的平台优势、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

    一是电视直播的创新尝试。《共同战“疫”》开通新媒体直播,连线疫情一线和权威专家,用真实的直播场景及时通报疫情、回应热点、澄清谬误,全面展现事件整体环境状态,彰显全面、客观、真实、权威,以敏锐的视角、细腻的笔触,用不间断的直播态展现了抗疫一线的真实画面。

    二是“慢直播”开创全新的用户互动关系。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的“慢直播”打破了线性的叙事方式,原生态地展示现场和事件发展的每一个细节,為受众营造了时空现场感,拉近了传播与受众的距离,使直播过程同时成为情绪与意见交互的过程,满足了公众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参与感,塑造了一种全新的传受互动关系。

    三是全平台内容多形态创新呈现。前方报道团队融合文字、图片、视频、VR(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打造更适合互联网传播的融媒体作品,使报道在融合之下得到多元呈现。比如:《武汉76个日与夜》以全手绘动画搭配横轴移动,采用一镜到底的方式,把战“疫”故事按时间线性地记录和呈现;《央视记者武汉Vlog》则以个人化的视角、交流式的语态,为观众带来深入现场的独家感受。

    四是音视频全覆盖展现总台融合优势。武汉前方报道团队发挥总台音视频融合优势,在抗疫报道中不断推出音频创新产品。中国之声等频率制作了《总台央广记者带你看武汉最真实的状态》等一系列音视频报道和新媒体产品。央视新闻和大湾区之声联合推出多部方言版公益短片,制作《共同战“疫”!武汉我们来了》四种方言版新媒体短视频。

    总台武汉前方报道团队借助互联网技术的视听读电子媒介,全景化展现事件整体环境状态、还原事件要素、持续传播事件进展的新闻采编形态。采用5G+4K/8K+Al+VR等新兴传播技术,实现与受众深度互动,提供出新形态、新渠道的挖潜张力,提高了传播的容量、广度,实现了融媒体语境下重大公共事件报道的新闻传播实践创新。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编辑:聂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