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铁饭碗”集体记忆建构研究

    阚天阔 施海泉

    【內容提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人们对“铁饭碗”的记忆有所不同,在曲折发展时期认为靠集体才是铁饭碗;改革开放后开始呼吁打破“铁饭碗”这种错误思想;新世纪到来后,“铁饭碗”除了指代那些体制内的稳定工作,还主张能力为王。《人民日报》主要是通过塑造典型人物、报道企业模范、刊载讽刺故事来建构“铁饭碗”的集体记忆的,其对后来人们的社会心态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自主意识强化、物质崇拜盛行、竞争意识凸显。

    【关键词】铁饭碗 ?《人民日报》 ?集体记忆

    一、《人民日报》“铁饭碗”报道的总体情况

    笔者发现从1949年到2019年,《人民日报》有关“铁饭碗”的报道篇数在不同年代呈现出巨大差异。其中,1949年到1956年这段时期可当作“铁饭碗”的“种子期”;1957年到1978年是“铁饭碗”记忆的“萌芽期”;1979年往后的这段时间《人民日报》有关“铁饭碗”的报道最为频繁,且数量波动最大,这段时期可以称作“铁饭碗”的“猛长期”;2000年往后报道数量逐渐趋于平稳,这个阶段暂称为“铁饭碗”记忆的“成熟期”。不难发现,“铁饭碗”的“种子期”“萌芽期”“猛长期”“成熟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曲折发展时期(1957-1978)、改革开放后(1979-1999)、走进新世纪(2000-2019)四个时期基本吻合。

    (一)报道数量分析:改革开放后报道数量猛增

    经过统计,笔者发现1979年是“铁饭碗”报道数量的转折点。《人民日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年时间里只有3篇报道提及了“铁饭碗”;曲折发展时期22年里有97篇,年平均报道数量4.4篇;而在改革开放后的21年里,有1349篇“铁饭碗”相关的报道,年平均报道数量达到62.2篇;新世纪20年时间里,共有572篇“铁饭碗”相关报道,年平均报道28.6篇。由此可以看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曲折发展时期,“铁饭碗”还不是一个常用语,在报道中出现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而在改革开放后,“铁饭碗”开始作为一个常用词出现在各类新闻报道中。

    “铁饭碗”不是新经济体中新存在的问题,而是在新经济体中新发现的问题。①国家的每一项重大决策或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会给新闻媒体创造新的报道契机。从1949年到2019年,《人民日报》“铁饭碗”报道数量有三个小高峰,分别是1984年116篇、1988年145篇、1992年115篇,结合这几个年份的时代背景,不难发现“铁饭碗”报道数量的猛增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三大、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有很大关联。

    (二)报道体裁分析:多元化方式呈现“铁饭碗”

    1988年是改革开放十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铁饭碗”报道数量最多的一年,故笔者选取了这一年的报道来做文本分析。结合样本,本次研究在通常的新闻体裁分类基础上共列出7种类型,分别是:消息;通讯;评论;专访及人物特写;会议发言和政策、文件解读;学术、调查报告;连载、转载及其他。

    《人民日报》在1988年共有145篇有关“铁饭碗”的报道,其中文本使用最多的体裁依次为消息61篇、通讯29篇、评论18篇、专访及人物特写16篇、学术和调查报告7篇、会议发言和政策文件解读2篇,另外还有连载、转载和其他共12篇,“其他”所包括的种类是《人民日报》的各种专栏里的文章与图画,比如“漫话”“理论”等。由此可见,《人民日报》是以一种多元化的方式来呈现“铁饭碗”的。

    另外,经过统计发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曲折发展时期,《人民日报》关于“铁饭碗”的议题主要有五种:一是思想建设,宣扬毛泽东思想以打破个人主义的“铁饭碗”;二是生产建设,强调提高效率、紧抓生产;三是群众生活,强调是人民公社让农民人人都有了“铁饭碗”;四是干部管理,强调加强对干部领导的教育,不能因端上“铁饭碗”而懈怠工作;五是其他。

    在这一阶段,《人民日报》对“铁饭碗”的报道绝大多数都是正面或中立报道(占95%),少有的负面报道也是在1976年后才出现。实行改革开放后,“打破铁饭碗”开始成为报道中常用的话语。

    二、《人民日报》建构“铁饭碗”记忆的变迁轨迹

    大众媒体是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工具,有关“铁饭碗”的媒体记忆对当下大众在择业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究竟什么是铁饭碗?《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比喻非常稳固的职业、职位”。除此之外,“铁饭碗”的另一种生存形态是指一个人的某种专业能力、优秀素质。《咬文嚼字》里曾有一篇写道:“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②在各个时期,《人民日报》所建构的“铁饭碗”集体记忆是不尽相同的。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尚无统一指代对象

    1951年《人民日报》的一篇专栏文章中写道:“许多技术人员把技术看成是‘铁饭碗,认为:‘技术不分国籍与阶级。‘改朝换代换不了技术。‘谁来也好,我都有事做。”③抛开这篇文章的思想倾向,单从这些技术人员的话语中可以发现,当时一些人把技术看成“铁饭碗”,这种观念即使放到现在也是适用的。人们从旧社会中走来,经历过战争年代,靠手艺吃饭的人更能意识到学一门技术的重要性。

    在1956年《人民日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发言”专栏中有一篇文章写道:“他们说:合营了,到时候开支,有了铁饭碗,我怕啥。又说什么合营后上有公方,下有工会,得过且过。”④当时三大改造正进行的如火如荼,部分工商业者在合营过程中迫切想摘掉资本家帽子,认为反正要合营,在他们眼中不愁温饱、不担风险便是“铁饭碗”。由此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人们对“铁饭碗”的定义变得更加宽泛了,并有了“公家”的概念。这一时期的“铁饭碗”还没有统一的指代对象。

    (二)曲折发展时期:靠集体才是铁饭碗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1958年全国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在吃饭问题上,人们开始逐渐认为吃公家的饭就是“铁饭碗”。比如,《人民日报》1963年有一篇《从“铁饭碗”说起》,其中写道:社员的生活不断改善,大家都说人民公社是“砸不烂、摔不开”的“铁饭碗”。“砸不烂、摔不开”的“铁饭碗”,就是说人们的生活有了可靠的保证。文章列举了《白毛女》里的农民杨白劳、《日出》里的银行录事黄省三,然而他们的“铁饭碗”分别被地主和资本家打破了;然后又讲述了铁路职工余伍的遭遇,表示即使那挂着铁饭碗招牌的行业,实际上也并不真是铁饭碗。在文章一一列举了各种“假的铁饭碗”后,文章末尾再次强调了人民公社才是农民砸不破、摔不烂的铁饭碗。

    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对“铁饭碗”的讨论才开始出现争议。《人民日报》1978年转载的一篇文章写道:“同时,应实行考核制度,规定领导干部的任期,改变那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铁饭碗办法,以保证活跃在领导岗位上的始终是最正派、最热忱、最有能力、最有效率的人。”⑤这里的“铁饭碗”即指代“统包统配”制度,并且明确指出问题出在“干好干坏一个样”。

    (三)改革开放后:指代旧制度错误思想

    实行改革开放后,“铁饭碗”这个词在各类报道和文章中的使用率迅速增高。当时有些人自恃有固定的工作,固定的工资,以为有了“铁饭碗”,所以工作不负责,劳动不积极。《人民日报》1979年的第一篇与“铁饭碗”相关的文章题目就叫《打破坐吃社会主义的“铁饭碗”思想》,文中提到群众习惯地把我国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称作铁饭碗,并表示:“这种‘铁饭碗思想,反映了国家制度中的某些环节还存在着缺陷,按劳分配的原则没有很好的贯彻,结果造成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一个样,功过不分,赏罚不明。”⑥这说明,在当时已经明确了这种“铁饭碗”思想是一种亟需转变的错误思想。此时的“铁饭碗”已经是一种指代社会问题的特有名詞,“打破铁饭碗”成为一种时代口号。

    然而人们对待“铁饭碗”的态度并没有因为社会发出这种呼吁而立马发生变化,它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有很多人仍然希望自己能端上“铁饭碗”。比如,1981年《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文章中写道:现在,家长和青年设想的就业门路,主要是两条,一是当干部;二是进全民所有制企业当工人。这两个门路都被看成是“铁饭碗”。⑦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国营单位是“铁饭碗”,只有当干部、进全民所有制企业当工人才是光荣的。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部分在于人们对“铁饭碗”的记忆仍然停留在过去,很多人尽管不喜欢这种“铁饭碗”的弊端,却又留恋。

    (四)走进新世纪:主张能力为王

    在21世纪,“铁饭碗”的使用频率虽然相较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低了很多,但依然在报道中很常见。在近些年的报道中,“铁饭碗”更多的是扮演“稳定的工作”这一角色,比如公务员、教师、银行职员等,并且大多以回忆的方式出现在报道中。“打破铁饭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各行各业都陆续进行劳动制度改革。由此,“铁饭碗”纷纷变成了“瓷饭碗”。

    受过去通过各种方式建构出来的“铁饭碗”集体记忆的影响,人们现在依然认为在机关单位、国营企业上班就有了“铁饭碗”,因为会有稳定收入。然而,也有很多人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实践获得能力经验、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才算真正端上了“铁饭碗”,因为这样才不会一直被迫拘泥于某个地方,不用担心被“炒鱿鱼”,并且自己还会有决定是否“跳槽”的主动权。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有能力,所以有底气。人们不再一味追求安稳,而是努力变得富有。这种认识的提高,反映了人们择业观念的转变。

    三、《人民日报》建构“铁饭碗”集体记忆的方式

    时代背景不同使得人们在各个时期对“铁饭碗”的记忆不一。《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自然要起到引导群众的作用,报纸作为当时最主要的宣传媒介,向群众传达新的观念、展示改革成果是一项重要任务。在呼吁“打破铁饭碗”时,《人民日报》对“铁饭碗”集体记忆的建构与过去有较大差别,这个阶段所塑造的“铁饭碗”并不是人人追捧的对象,过去的“铁饭碗”更多在于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改革开放后的这段时间,为了达到让人们多选择其他就业道路的目的,《人民日报》对“铁饭碗”集体记忆的建构采取了更多元的方式。

    (一)塑造典型人物:引发共鸣

    典型人物报道更关注人性、贴近实际,尤其是报道平凡人物,可以展现出他们的时代精神和优秀品质, 从而引起广大受众的情感共鸣, 成为鼓舞和教育大众的典范。⑧在呼吁“打破铁饭碗”时,《人民日报》会经常报道一些原本拥有“铁饭碗”、但是主动放弃“铁饭碗”的人。比如转业军人萧木炎,在国有企业工作十分出色,还被评为市级劳模,但他还是放弃了稳定的工作转而去改造、经营一家宾馆,成为了一名民营企业家。在这篇报道中有这么一段:“很多人愣了:萧木炎要干什么?放着干部不当,放着固定收入不拿,放着劳模称号不用,莫非他吃错了药?”⑨想必当时看到这篇报道的人也会产生同样的疑问,因为他的这一举动是对传统观念的一个挑战,从而打破了人们认为只有端上“铁饭碗”才能过上好生活的刻板印象。

    除此之外,《人民日报》也会报道那些被迫丢掉“铁饭碗”的人,并为此开设了一个专栏“下岗职工的故事”。比如《出城种菜苦也甜》中的汤金泉夫妇,原先一个是矿石粉厂干部,一个是印刷厂职工,在30多岁的年纪双双遭遇下岗,但他们在下岗后重振旗鼓,学习了市场营销、作物栽培等方面的知识,种植无公害蔬菜,还解决了另外37名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这其实也是《人民日报》对全国下岗工人的一种劝慰、一种鼓励。

    (二)报道企业模范:树立榜样

    企业的新闻宣传,一个阶段、一个时期都是围绕某一项中心工作,或某一项重大任务展开的。⑩在改革开放后的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工厂开展人事调整,陆续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劳动合同制。《人民日报》在这段时间报道了许多调整后成效显著的单位、企业。比如,1988年北京印染厂实行“一厂两制”的综合配套改革,打破了干部、工人们原有的“铁饭碗”,推动了一线生产工人的优化劳动组合,使上半年全员劳动生产率相较于去年提高了19.22%,实现利税明显上升。11

    通过报道这些改革效益良好的企业、单位,可以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处于改革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大多是趋于多元化的,树立企业中的榜样可以给其他尚未实施机制改革的企业单位起到一个指引作用。打破“铁饭碗”后相较于之前是更好还是更坏,在人们心里并无定数,新闻报道在这里起到了一个“定心丸”作用,新闻报道归根到底是要为社会主流服务的。

    (三)刊载讽刺故事:折射现实

    所谓讽刺,是对社会上应当否定的现象,运用冷嘲、热讽的方法,予以揭露、批评、痛斥、鞭笞或嘲笑。12在新闻中运用讽刺手法以及在报纸上刊载讽刺性故事一是可以增加可读性,二是可加深读者印象。

    面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社会丑态,《人民日报》在1980年刊载过一篇讽刺“铁饭碗”的小故事《两个铁饭碗》:

    爸爸训斥儿子:“我怎么从来没看到你在家学习过呀?你没看现在干什么都经过考试吗!考不上,没有好工作,干着急。”

    “爸,可我也从来没见过您学习呀?”

    “混帐话,老子怕什么?老子有铁饭碗。”

    “我也不怕,我也有铁饭碗。”

    “你有什么铁饭碗?”

    儿子天真地说:“我有您这个好爸爸,您不是管人事分配嘛!只要有您的铁饭碗,就有我的铁饭碗。”13

    这是一篇十分简短的小故事,只是几句对话,却隐含了大量信息:首先,竞争机制的实行使人们开始重视学习;其次,爸爸仰仗有“铁饭碗”从不学习,这反映了“分配定终身”这种旧制度的弊端;再者,儿子的话又讽刺了过去公权私用现象的蔓延。

    四、“铁饭碗”记忆对社会心态的影响

    原有的集体记忆对后来的社会心态具有不可避免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政府主导、榜样示范,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但不可否认其主流方向存在重集体而轻个体、重义务而轻权利的偏颇。14而在改革开放之后,个体利益被逐渐重视,持续呼吁“打破铁饭碗”使得人们对“铁饭碗”不再是争相追逐的态度,这也反映了集体记忆对社会心态的影响之深。

    一是自主意识强化。改革开放之前,在“统包统配”这种制度下,人们存在着普遍的社会心态是习惯性地依赖组织、依赖国家,凡事都靠“等、要”,这种“畸形”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至于在打破“铁饭碗”的过程中,仍然有人宁愿吃补助也不愿放弃手中的“铁饭碗”。改革开放后,集体利益的地位逐渐被个体利益赶超,人们不再等待就业,而是主动寻求、创造谋生机会,甚至有很多人自愿丢下“铁饭碗”甘当个体户,这都反映了自主意识的强化。

    二是物质崇拜盛行。在1994年进行的一项社会学调研表明,在当年度的流行语评选中, “下海”“炒股”“大款”“打的”和“老板”等名列前十,这充分体现出市场经济的热潮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追求。15在改革开放力量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萌生了具有现代气息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观,物质崇拜逐渐取代政治崇拜。人们开始积极地从事任何能够发挥个人才能、凸显存在价值的工作,开始主动介入经济生活,不遮掩地表达对名与利的渴望。

    三是竞争意识凸显。关于就业的选择,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次调查显示,有79.0%的被调查者选择“生活平稳,但增加收入的机会少”,只有11.4%的调查对象选择“生活不平稳,风险大,但增加收入的机会多”。16而到了1994年, 郑杭生和郭星华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66.4%的被调查者认同“一个人应该追求更好的生活,哪怕冒点风险也值”。17这表明在打破“铁饭碗”的过程中,人们开始追求个人利益,冒险精神与投资心理开始成为社会常态。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江苏省文化科研課题“新媒体环境下江苏公共文化记忆的价值体系研究”(项目编号为18YB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江南.相似性思维与比喻造句[J].修辞学习,2003(05):44-46.

    ②若木.“铁饭碗”的含义[J].咬文嚼字,2003(10):40-41.

    ③山西省工业厅召开首次技术会议纠正技术脱离政治的错误思想[N]. 人民日报,1951-09-10(2).

    ④《搞好对资本家的思想改造工作——刘佩芝代表的发言》[N]. 人民日报,1956-06-22(2).

    ⑤林春,李银河. 要大大发扬民主和加强法制[N]. 人民日报,1978-11-13(3).

    ⑥打破坐吃社会主义的“铁饭碗”思想[N]. 人民日报,1979-01-11(2).

    ⑦如何抓好今年的经济工作[N]. 人民日报,1981-03-09(2).

    ⑧赵娜. 聚焦平凡人物发扬社会风气——报纸新闻人物报道手法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7(10):240.

    ⑨达杰. 军营赋予他智慧——记转业军人、民营企业家萧木炎[N]. 人民日报,1994-11-09(5).

    ⑩伍振. 企业新闻如何选好报道角度[J]. 新闻世界,2015(06):38-39.

    11赵兴林.北京印染厂实行“一厂两制”[N]. 人民日报,1988-09-13(1).

    12孙世恺. 新闻中的讽刺[J]. 新闻与写作,1991(04):12-13.

    13两个铁饭碗[N]. 人民日报,1980-04-08(8).

    14刘扬.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观调节[J].江西社会科学,2002(06):143-146.

    15周晓虹.时尚现象的社会学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5(03):35-46.

    16邓志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社会心态的现代性嬗变[J].中国青年研究,2018(04):05-12.

    17郑杭生,郭星华.当代中国价值评判体系的转型[J].社会学研究,1995(05):10-17.

    作者简介:阚天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施海泉,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编辑:王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