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难新小班入园季或许是个伪命题

    李江美

    因为后疫情时代的封闭式管理,2020年的开学季,成为了众多新小班家长、教师最为焦虑,最为担心的时间。

    家长觉得:一直告诉孩子不能跟陌生人走,现在需要他跟只见过一面(家访时)的老师走,甚至和没有见过面的老师(幼儿园其他教职工)走,他怎么可能不哭,不焦虑啊!

    教师觉得:初入园时有些孩子有比较严重的焦虑其实很正常,但以前家長可以在教室中陪伴孩子,等孩子对环境、小朋友有点熟悉了再离开,现在却需要我们直接在幼儿园门口“抢”孩子了。

    于是所有人都做好了今年开学,新小班幼儿一定会在幼儿园门口大哭大闹,入园适应期一定会延长的准备。然而让人吃惊的是,对浙江省宁波地区50所公办、民办幼儿园的150个新小班调查显示,今年新生入园焦虑和往年相比并没有太大差异。甚至有许多幼儿园反映,与以前家长可以送入班级时相比,今年焦虑型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速度还更快一些。出人意料的结果似乎向所有人表明,“史上最难新生入园季”或许是个伪命题。为什么会如此?

    我们先来剖析“新小班幼儿没有爸爸妈妈陪伴入园,一定会加大焦虑”这个假设背后的依据是什么。其一,我们的认识。无论家长、社会,甚至部分教师,在骨子里都认为“孩子是弱小的、无助的,他们需要我们成人的帮助,否则无法进入新环境”。其二,我们的经验。成人的优势是,对所有未发生的事情可以凭借经验进行判断。因此,一直以来家长送孩子入园的固定做法,让成人形成了这样的经验认识:新小班幼儿必须要熟悉的人陪伴才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

    但仔细考量,我们的认识,以及在此认识下的做法、经验,都不是基于真正的幼儿,而可能是我们想象中的幼儿。这是教育者、家长需要警惕的,这也是这次封闭式校园管理带给教育者、家长的思考:教育必须要看到真的、具体的一个个幼儿。

    我们真正敬畏儿童的力量吗?

    从文艺复兴时期“发现儿童”开始,成人就被反复提醒:看似柔弱的幼儿,在全新领域的学习能力可能远超我们成人。这次家长不能送幼儿入园所造成的成人世界的“恐慌”,或许提醒我们,我们并没有真正懂得敬畏儿童力量。

    一幼儿园的新小班设置在二楼,孩子们去教室需要走楼梯,人多时,就出现有人走左边、有人走右边的情况。于是老师挡住一侧楼梯,并举手示意:“嘟——嘟——警察叔叔提示,这边红灯,只能走那边。记住哦,下来只能走那边,这边是上去走的。”老师本以为这样的提醒需要重复好几天,没有想到,第二天,这群小班幼儿上下楼梯就能非常自觉地走右侧。

    有些教师为了让新生适应幼儿园,做了很多辛苦的工作,第一周安抚情绪,第二周带孩子了解环境,第三周要求幼儿习得规则。但殊不知,只要是用他们能听得懂的方式传递,幼儿认识新环境的能力、习得新规则的速度,远超过我们成人的估量。入园的第一餐后,孩子们就能学会怎样解决自己不想吃的食物,怎样放置碗筷,怎样用不同的毛巾擦嘴和洗脸。因为适宜的规则会让孩子明白这不是束缚,而是让我在这里有序地生活和学习。成人或许忘记了,幼儿其实是最有秩序感的。

    开学第一天,我引导新小班幼儿去教室,为了缓解他们的焦虑,我一路向他们介绍幼儿园环境:“这是操场,可以来玩滑滑梯哦;这是大厅,这些图画都是哥哥姐姐画的;这里是小一班,哇,他们表现好棒哦;那是我的办公室,你们可以来找我玩。”第二天,一个小男生和我一起走,走到二楼时,他指着我的办公室说:“那是你的办公室。”

    我们的反思:将“敬畏儿童力量”从理念落实到实践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必须要抓住根本:教育者需放下自己经验的束缚。每一次和幼儿面对时,都真正带着“孩子,我想认识你”的强烈愿望。当出现幼儿言行和自己的经验不同时,必须提醒自己:是幼儿没有听懂,还是我没有说清楚?是幼儿不会,还是我没有看懂幼儿的行动?

    我们真正接纳儿童的成长速度吗?

    “教育是农业”“要关注幼儿的生长节律”,这样的倡导比比皆是。后疫情时代的新生入园,让我们真正看到:每一个幼儿都在用自己的速度成长。如果我们不清楚这一点,不接纳这一点,我们的帮助不但无益于幼儿成长,反而可能会形成干扰。

    以往家长能送孩子入园时,常常会有如下场景。家长抱孩子经过园医体检处,说:“哎呀,我们可能怕医生。”怀里的孩子会非常配合,“哇”一声哭了。然后妈妈赶快解释:“我们不检查了,不检查了。明天看,明天看。”在班级中常可以听到家长各种呼喊声:“哎呀,宝宝,你赶快去拿饼干啊。”“哦哟,怎么可以让孩子自己倒豆浆啊,来,妈妈帮你。”你会发现每个环节家长们都很忙碌,帮助宝宝拿水壶、帮助宝宝洗手。然而被“爱”自己的父母亲们打乱节奏的新小班幼儿,或者开始哭泣,或者不知所措。

    家长不能进入幼儿园后,我们发现新小班幼儿完全能够独自顺利通过洗手、体检、入班的环节,自己的所有物品,如水壶、小书包,都能自己背,包括哭泣的孩子。只是他们做事的速度和成人速度不同,相对较慢,有时还要想一想。我耐心观察一名新小班幼儿用夹子取饼干,大概5秒还没有夹起,饼干总是掉落,旁边的老师解释:“我看这夹子太难用了,应该换一个。”我示意老师等一下,10秒后,该名孩子成功夹起饼干。10秒真的很慢吗?要知道这是孩子第一次学习用夹子取饼干,这样的学习速度慢吗?我认为完全超过了成人的学习速度。

    接纳儿童的速度,是真正有耐心,给孩子时间,而不以当下速度的快慢来衡量孩子是否需要帮助。幼儿能够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情时,成人完全不用干预。此时,给他时间、空间,给他信任,才是最好的“爱”。这一点也同样体现在有入园焦虑的孩子身上,哭泣着入园的孩子会对值班老师说:“老师,我要哭一下。”得到老师肯定的答复后,孩子就哭泣着去测体温、去洗手、去体检。进入班级后该名孩子不哭了,他解释说:“我早上哭过了。”

    我们的反思:作为教师、父母,我们是爱孩子的,但好的教育绝对不能仅凭“我爱你”,就盲目相信我们所采取的支持策略是对的。新小班幼儿以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化解幼儿焦虑的办法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让孩子真实地感觉到,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一切我可以掌控。所谓有效的教育策略,就是必须真正从幼儿的真实情况出发。

    我们真正在支持儿童的需要吗?

    学前教育的改革推动了学前教育质量的飞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幼教者所习惯的教育做法都是正确的,都真正可以支持儿童的需要。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丰富并经常更换就是对的吗?“环境为孩子成长服务”这句话真正落地了吗?以常见的、受肯定的班级区域为例,目前幼儿园基本都是结合五大领域和专项区的方式,将班级区域分为美术、阅读、建构、娃娃家(社会模拟)、音乐角等。教师花费了很多时间进行环境布置和创设,但在新小班开学的第一个月,区域往往是不开放的。询问原因,老师说:“担心孩子弄乱里面的材料,整理很麻烦,而且新小班幼儿还不会玩。”的确,我们习以为常的区域划分,对新小班入园适应并没有帮助,因为这些区域中许多材料的使用、玩法都有规则,或者说需要教师指导。“规则、要求”不但无法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而且可能会增加焦虑情绪。真正支持幼儿需要的做法应该是,在第一个月将区域设定为新小班幼儿立即可以进入玩的,如汽车城、玩偶角、积木区,因为这些是幼儿来幼儿园前就会的。我们知道,幼小年龄的孩子是先和“熟悉物”发生互动的,他们会因为“熟悉物”降低焦虑,也因“熟悉物”爱上陌生的环境。

    类似的真正支持新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做法还有很多:为每个孩子准备他们最喜欢的卡通人物照片,贴在他们的椅子、水杯架、小床边、橱柜上,不但便于孩子记忆,而且让孩子感觉这里有许多属于“我的”私人领地,“我的”是孩子接纳新环境的最好纽带,而不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学号”。

    我们的反思:幼儿教育的改革轰轰烈烈,渗透到每一所幼儿园、每一位教师,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但作为教育实践者,我们需要警惕,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真正基于支持幼儿的吗?我们需要理性,对许多教育常见的做法、流行的做法要多问一个为什么。教育者所有的努力背后,必须是幼儿的需要获得真正的支持,否则就是无效努力,甚至是有害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