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区七彩山鸡仿生态养殖技术

    潘爱銮 梁振华 皮劲松 申杰 吴艳 周友平 孙静 蒲跃进 张昊 杜金平 戴小芳

    摘要:介绍了山鸡品种、场址选择、山鸡习性、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及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山鸡仿生态养殖综合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能深入大别山区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为贫困地区开辟新的养殖项目,促进区域性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大别山区;七彩山鸡;仿生态养殖;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8)09-0031-04

    山鸡是世界公认的山珍野味,是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优质野味佳品[1],被誉为“野味之王”“动物人参”,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2],可食用,可药用[3],也可用于制作工艺品,肉质嫩滑鲜美,汤色清纯不油腻,为历代皇家御食[4]。山鸡生命力、适应力和抗病力极强,可以耐受35 ℃高温和-45 ℃严寒,主食五谷杂粮,可利用旧房舍、仓库等进行圈养。山鸡野性强、善飞跳、性子烈,不宜笼养[5]。七彩山鸡又称中国环颈雉,是我国饲养的主要山鸡品种之一,因羽色艳丽、七彩斑斓而得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特色家禽产品的需求提升,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七彩山鸡成了高端禽产品消费市场的新宠。为了探寻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在湖北省精准扶贫计划项目支持下,于2017年初引进七彩山鸡在大别山区进行饲养观察,采用“棚舍+网棚运动场(牧草地)”的仿生态养殖方式,探索七彩山鸡仿生态养殖技术,现将该技术总结归纳如下。

    1 山鸡品种

    山鸡,又称雉鸡,俗称野鸡。全世界山鸡均属一个种,可分为31个亚种,我国境内分布有19个亚种,称为中华组[6],是我国特产,其中3个亚种仅分布在新疆,其他16个亚种统称为灰腰雉组,分布在全国各地[7]。目前我国饲养的山鸡品种主要有七彩山鸡、河南亚种山鸡、黑化山鸡(也称孔雀蓝山鸡)、特大型山鸡、白山鸡和浅黄山鸡等[8],其经济用途主要有肉用型、狩猎型和观赏型。

    资料显示,七彩山鸡来源于美国,其祖先以中国的华东亚种山鸡为主,同时也有其他亚种的山鸡血缘,血统来源广,遗传基础宽,羽毛色彩相当丰富,艳丽斑斓,因而称为“七彩山鸡”。七彩山鸡体重大,早期生长速度快,18周龄体重达成鸡体重90%,此时公鸡1.5 kg左右,母鸡1.1 kg左右;繁殖力强,产蛋多,只均年产蛋70~100个;适应性强,成活率高,育雏、育成、产蛋各阶段成活率均达到85%以上;性情比较温顺,不善久飞,适合于人工驯化圈养,是我国普遍养殖的肉用型山鸡[9]。因此,我们选择引进七彩山鸡进行饲养。

    2 场址选择

    七彩山鸡仿生态养殖场建设在位于大别山区的团风县杜皮乡洪岗村一向阳山坡上,占地3.67 hm2。该养殖场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质良好,水量充沛,环境幽静,排水方便,无有害气体、烟雾、灰尘及其他污染;远离交通要道、河流、工厂及其他畜禽饲养场;远离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周围建有绿化带,山谷沟壑为自然隔离带;符合《动物防疫法》的规定以及环境保护和兽医防疫要求;并铺设了与主要交通干道连通的专用道路,电源可靠,通讯畅通,敷设了网线。

    3 山鸡习性

    3.1 生活习性

    山鸡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鸟类,性情胆怯、机警,奔跑迅速,隐蔽能力强,受到惊吓易腾空飞起,有时撞击网壁,常因创伤而造成死亡。在繁殖季节,雄山鸡有强烈的争偶斗架行为,在经过一段时间争斗,竞争出“王子鸡”并确立了各雄山鸡在群体中的顺位后,雄山鸡之间才能相安无事,鸡群方能安定下来[10]。

    3.2 繁殖习性

    七彩山鸡的交配和产蛋期一般为3~9月份,5月份和6月份是产蛋高峰期,每天的产蛋时间多集中在9:00~15:00。在自然光照和气候条件下,5~8月份孵化的雏山鸡, 在翌年的3~4月份均可成功交配和产蛋,年产蛋70~100个/只,种用公、母山鸡的比例为1∶5至1∶8。

    4 饲养管理

    4.1 育雏期

    育雛期是指雏鸡从出壳到脱温这段时间,一般为1~30日龄,育雏期是饲养山鸡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育雏方式采用舍内地面垫料平养育雏。育雏舍坐北朝南,有窗户。

    4.1.1 初饮 雏鸡干毛后12~14 h进行第一次饮水,称作初饮。雏鸡初饮,可以选择提供:清洁饮用水,为雏鸡补充水分,刺激食欲;0.01%的高锰钾水(水溶液呈淡粉红色即可),以帮助清理胎粪;0.5%的糖水(稍有甜味即可),能起到恢复体能的作用;或电解多维溶液,能补水、补盐、补充维生素,减少应激。初饮水温与育雏室温度相同。

    4.1.2 开食 第一次给雏鸡喂食称为开食,在初饮后1 h左右开食。开食饲料要求适口性好,营养丰富,采用自配全价粉料拌湿饲喂,用手将湿料握成团,以不出水也不散团为宜。开食时,将饲料撒在浅的开食盘内或垫纸上,多数雏鸡见到饲料都能去采食。少数不认识饲料的鸡,需将其抓放到正在采食的鸡群中,训练其学习采食,经过2~3次训练即能学会采食。

    4.1.3 温度 山鸡出壳后的头5 d,雏鸡体温低于成年鸡体温1.5~2.0 ℃,10日龄后才能达到成鸡体温,20日龄后方可完全控制深部体温[11]。因此,育雏期必须通过人工升温来为雏鸡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1日龄雏鸡的环境温度为33~35 ℃,之后每周下降2 ℃,直到22 ℃左右或与自然气温接近时不再人工升温。主要采用电暖风炉进行升温。如何判断雏鸡舍内温度是否合适?可从雏鸡的行为动态来观察。温度适宜时,雏鸡精神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量,羽毛光亮整齐,并均匀散布在热源周围。温度低时,雏鸡密集在热源周边,发出叽叽的叫声。温度高时,雏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大量饮水。依据雏鸡的行为可以判断温度是否适宜,并及时进行调整。

    4.1.4 湿度 雏鸡从相对湿度为70%左右的出雏器中孵出,育雏期的最初10 d,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10日龄以后,相对湿度在55%~60%为宜。适宜的湿度,有利于雏鸡体内蛋黄吸收,保持脚趾等裸露部位表皮的水分。

    4.1.5 密度 接雏时,养殖密度为20~30只/m2。2周龄后,减半疏散,减小养殖密度,防止因密度过大而发生啄癖或造成生长发育不均匀等问题。雏鸡群体不宜过大,平养育雏的每个小群体500只以内比较合适,超过500只则应分群,采取小群饲养。

    4.1.6 光照 有窗育雏舍能获得比较充足的阳光,使室内干燥温暖。育雏最初3 d,舍内光照时长16 h,采用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充光照,以延长雏鸡采食、饮水时间,光照强度以10 lx为宜。3日龄后,无需人为加光照,晚间喂完最后一次饲料后关灯,便于雏鸡休息、睡眠。

    4.1.7 通风 通风是为了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换进新鲜空气,同时,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雏鸡的代谢机能旺盛,单位体重呼出的CO2排放量是家畜的两倍以上[12],排出的粪便会产生大量的NH3和H2S气体,如不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将严重影响雏鸡的健康。在保证育雏室温度的前提下,应做好通风工作。适度的通风量,以人进入育雏室内无闷气感觉和不刺鼻、不刺眼为宜。

    4.2 育成期

    育成期是指4周龄以上的青年山鸡,是雏鸡脱温后至性成熟前的这一阶段,这一时期是山鸡肌肉增长、骨骼增长、体重绝对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平均每只鸡日增重达10~15 g,到3月龄时雄山鸡可达到成年体重的73%,雌山鸡可达到成年鸡的75%。

    4.2.1 饲养方式 育成期山鸡采用“舍内地面平养+栖息木架+网棚自由运动”的方式饲养,主要设备是普通房舍并连通铁丝网舍或塑料网舍的运动场,鸡舍与运动场面积之比为1∶2。根据山鸡不同饲养阶段对饲料的营养要求,适时更换饲料。此阶段山鸡体重呈直线上升趋势。

    4.2.2 合理饲喂 主要采用自配饲料进行饲喂,配方为:玉米40%、小麦15%、炒熟的豌豆20%、菜子饼15%、麸皮5%、米糠4%、骨粉1%,另每吨饲料加入食盐2.5 kg及适量微量元素。缺乏饲料原料时,则购买肉鸡生长料进行饲喂,并保证充足的饮水,添加10%~20%的青饲料。让山鸡每周至少沙浴一次,并在河沙中喷入2%的敌百虫溶液,以杀灭体外寄生虫。

    4.2.3 饲养密度 育成初期,5~11周龄,每平方米饲养10~12只山鸡,以后可按公母、强弱、大小进行分群饲养,使其密度逐步降至每平方米6~8只。同时,设置足够的料槽让鸡群均匀采食,以使其生长一致。

    4.2.4 设置栖架 育成山鸡舍内外放置栖息架供其飞攀栖停,这样不仅能充分利用养殖空间,满足山鸡善飞翔、喜登高的生活习性,还有利于减少山鸡的啄癖。发现有被啄伤的山鸡应在伤口处涂紫药水或樟脑软膏,并隔离饲养。必要时对山鸡群进行调控,一是在舍内挂青草或青菜,引诱山鸡啄菜以分散其互啄或啄羽的精力,同时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二是在9~11周龄时,可在饲料中加入1%的羽毛粉;三是保持场内安静,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

    4.2.5 防范兽害 为防止山雞丢失或逃逸,同时防范天敌(猫、狗、黄鼠狼、猛禽等兽害)入侵,在山鸡养殖场的四周和上空建设护栏,鸡舍建在护栏内。网的宽度、长度与活动场地的宽度、长度对齐。用高2.5~3.0 m的铁丝网或尼龙网,地下深埋20~25 cm,网孔大小为2 cm×2 cm,把网拴在树上,将水源引到林地中。像挂蚊帐一样,要方便移动,移动时两两相接,将鸡从旧舍赶入新舍,然后拆掉旧舍。一般每周移动一次,视运动场青草情况及舍内清洁状况而定,保证运动场能循环长草。运动场内盖简易草棚、石绵瓦棚等,供山鸡晚上休息,也可用于避风避雨。

    4.3 产蛋期(种鸡)

    产蛋期(或种鸡阶段),根据山鸡生理变化,可将其划分为繁殖期和非繁殖期[13]。繁殖期在4~8月份,也叫产蛋期。非繁殖期包括产蛋准备期2~3月份、换羽期9~10月份、越冬期11月份到翌年1月份。

    4.3.1 繁殖期 繁殖期种鸡采用网舍平养方式,母鸡开产前15 d左右公鸡与母鸡合群饲养,合群后尽早人为地选拔确定“王子鸡”以减少打斗造成伤害。准备产蛋窝,产蛋窝要求门小、较密闭、光线较暗,这样可防止种公鸡钻入其中破坏种蛋。种鸡群体一般以一群40~60只为宜,密度为1只/m2,公母比例一般为1∶5至1∶8。圈舍内设置隔板,每100 m2设置3~4张隔板,这样可遮挡王子鸡的视线,使其他公鸡有交配的机会,提高种蛋受精率。种公鸡一般利用1年,一次投足,中间不要替换,种母鸡最长利用2年,最好公鸡、母鸡全进全出。在饲养上,繁殖期饲料营养须加强,蛋白质水平21%~23%,设置贝壳粉槽让山鸡自由采食贝壳粉以保证钙的摄入量。驯化母鸡进产蛋箱产蛋,创造一个安静的产蛋环境。及时收集种蛋,每1~2 h拣一次种蛋。

    4.3.2 非繁殖期

    (1)产蛋准备期。调整饲料营养,蛋白质水平18%~20%,采用干喂法。整理鸡群,淘汰体格弱小山鸡,按照可留作种用的母鸡数选留合适数量的种公鸡。安装产蛋箱,在网室地面铺上一层砂砾,在鸡舍靠墙边避光处设置产蛋箱,内铺木屑或干草,营造一个仿自然环境的产蛋场所,引导母鸡在产蛋箱中产蛋。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山鸡受到惊吓,此期不断喙、不投药、不接种疫苗等,以减少应激。

    (2)换羽期。山鸡产蛋结束后,体质较弱,体重下降100~200 g,并开始换羽,此时应将公、母鸡分群饲养,淘汰病、弱山鸡。如果种鸡需要继续留用,在换羽期,继续给山鸡饲喂15 d左右的蛋鸡料。此后,为加速换羽,可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至18%~19%,但要保证含硫氨基酸的含量。如果种鸡不再留用,则经过一段时间育肥后上市。

    (3)越冬期。越冬期是一年饲养阶段中营养需要量最低的时期,为使山鸡安全越冬,日粮中能量饲料可占55%~65%,蛋白质水平可降至15%~17%,并以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为主。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并进行修喙、驱虫、免疫,适当通风,保持鸡舍干燥,暖和天气多让山鸡在网室内运动,多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以增强体质。

    5 疫病防控

    根据不同疫病的发病特点和定期抗体监测情况,针对育雏、育成和产蛋鸡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同时制定生物安全与疫病综合防控措施。

    5.1 严格消毒

    对进出鸡场的车辆和外来人员、生产工具、鸡舍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管理备案。生产区消毒包括鸡舍消毒和日常全群带鸡消毒(2次/周)。生产环境和用具消毒时选择高效、广谱、低毒、无残留的消毒剂如聚维酮碘、复合醛和复合酚类等。

    5.2 种鸡疫病净化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该病既可水平传播,又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染,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采用平板凝集试验对全群七彩山鸡种鸡进行沙门氏菌病净化。种鸡开产前进行首次检疫,以确保种蛋无白痢杆菌感染。净化程序是:鸡群产蛋率达10%时普检,此时,如果鸡群阳性率超标(大于0.5%),则35周龄第二次普检。如果首次检测时阳性率低于以上标准,以后每月公鸡普测,母鸡每季度抽测1次,每次抽测5%~10%的鸡,超标时普检。每次检出的阳性鸡必须立即淘汰,并对环境、笼具等彻底消毒,消灭传染源。

    5.3 切断传播途径

    任何传染病的流行都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者缺少任何一环,传染病都无法流行。因此,应使用化学和机械方法定期灭蝇、灭鼠(采用溴敌隆灭鼠药每半年一次),及时消灭或控制养殖场内的传播媒介,切断传播途径。

    5.4 制定免疫程序

    制定如下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对于其他山鸡养殖场,此免疫程序仅供参考),保护易感动物--七彩山鸡。

    1日龄,马立克疫苗,皮下注射;10日龄,新城疫Ⅱ系与传支H120二联苗,双倍量滴鼻点眼;13日龄,法氏囊疫苗,双倍量滴鼻;23日龄,法氏囊疫苗,3 倍量饮水;28日龄,新城疫Ⅱ系与传支H52二联苗,双倍量滴鼻点眼;60日龄,新城疫Ⅳ系疫苗与禽流感疫苗,肌肉注射;140日龄,新城疫Ⅳ系疫苗与传支疫苗,肌肉注射。

    5.5 病死鸡处理

    当鸡场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依据《动物防疫法》采取以下措施:及时报驻场兽医确诊,并按规定向所在地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疫情,如确诊发生高致病性疫病时,则配合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鸡群实施严格的隔离、扑杀措施;发生新城疫等疫病时,对鸡群实施清群和净化措施;病死鸡或淘汰鸡的尸体等在官方兽医监督下,按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的要求作无害化处理,并对鸡舍及有关场地、用具等进行严格的消毒。

    6 粪污资源化利用

    根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与“节能减排”的原则,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种养结合,实现七彩山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主要做法:一是养殖场内生活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无害化处理区完全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实现雨污分离。二是采用干清粪工艺,对鸡粪等固体废弃物集中堆放管理,進行高温好氧堆肥发酵熟化后还田,用于当地果树茶园生产,实现了鸡场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三是种养结合,生物净化,鸡舍冲洗消毒污水通过生物净化池净化达标后用于灌溉。四是所有死鸡均采取深埋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多措并举,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7 小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民、农村、农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实现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七彩山鸡仿生态养殖生产的门槛低、收益好,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好产业,也符合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畜牧业”要求,还符合湖北省实现第一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的要求,能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是一项前景广阔的特色养殖业,是极好的“短、平、快”脱贫致富产业[14]。

    参考文献:

    [1] 唐继高,吴松成,黄 波.七彩山鸡常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测定与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4(1):60-61.

    [2] 唐松元,黄兴国,朱开明,等.雉鸡养殖技术及其发展前景[J].中国畜禽种业,2010(11):119-121.

    [3] 刘桂荣,张爱武,李顺才,等.雉鸡营养需要研究进展[J].经济动物学报,1998(2):50-55.

    [4] 杨德忠,郑坤生.山鸡市场前景及养殖技术[J].当代畜牧,2011(11):50-52.

    [5] 周长海,毕金炎.雉鸡养殖(修订版)[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6] 李启军,宋 超,邢秀梅,等.我国家养雉鸡养殖现状分析[J].中国家禽,2017,39(3):62-65.

    [7] 吴 琼,杨福合,邢秀梅.雉鸡的品种特性与开发利用研究[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1):59-60.

    [8] 何艳丽,李 生.怎样科学办好山鸡养殖场[M].第一版(第11次印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9] 葛明玉,赵伟刚,李淑芬.山鸡高效养殖技术[M].第一版(第19次印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10] 郭秉堂.雉鸡的人工驯养[J].中国家禽,2005,28(7):21-22.

    [11] 李忠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12] 王 峰.雉鸡饲养新技术[M].北京:科学献出版社,1999.

    [13] 黄秀清,陈 震.雉鸡的特性和饲养管理技术[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3(2):15.

    [14] 李国平.浅谈七彩山鸡的饲养技术[J].畜禽业,201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