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儋州古盐田文化景观初探

高悦 赵书彬



摘要:海南儋州古盐田文化景观是人们高度契合当地自然环境进行生产生活形成的和谐统一的整体。通过解析儋州古盐田文化景观的要素,包括调查研究古盐田的选址、布局结构,古村落选址、布局、建筑院落,自然环境要素以及非物质文化要素等,总结出儋州古盐田的特点,为下一步的古盐田文化景观保护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儋州;盐田;文化景观;构成特色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3-0044-04
文化景观是人类和自然共同创作的结果,它弥补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裂痕。1992年在美国举行的第1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遗产中细分出“文化景观”类型,这一遗产类型的提出更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历史关系的重新认识。儋州古盐田是中国较早日晒生产海盐的重要例证,是长期晒盐生产不断与自然环境发生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至今仍保持着“活态”特性,无论是古盐田壮丽的景观,还是其独特的晒盐工艺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保护的意义。
1儋州古盐田文化景观概况
古盐田位于海南儋州市西北部洋浦经济开发区和峨蔓镇。洋浦古盐田分布于盐田村内的海岸潮间带上,濒临新英湾,面积约50 hm2。峨蔓古盐田分布于盐丁村、细沙村、灵返村、小迪村4个自然村落内,濒临北部湾,总面积约68 hm2,其中盐丁村盐田约有28 hm2,灵返村盐田约21 hm2,细沙村盐田约13 hm2,小迪村盐田6 hm2(图1)。
儋州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因中部五指山脉阻隔,受东南季风的影响较小,降雨量少,相比于海南其他地区更为炎热干燥,太阳辐射强,光热充足,风速稍大但风害较轻,近海海水盐度较高,非常适宜晒盐。
唐天宝年间(742-756年),一群谭姓福建籍的盐工从福建莆田迁徙至洋浦半岛,将大陆盐田煎盐法带到海南,并融合当地高温少雨、日光充足和火山岩海岸地貌的特点,将煎盐创新改进为晒盐,始建洋浦古盐田,沿袭至今[1]。宋初李氏从福建化州迁来儋州,先落户三都再迁至小迪村,然后由小迪村分支出盐丁村、灵返村、细沙村,靠晒盐业生存。2009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将洋浦古盐田、峨蔓古盐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他们入选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古盐田文化景观要素
古盐田文化景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历史留存,其构成要素应该是与古盐田紧密相关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包括古盐田、古村落、沿海自然景观以及在古盐田劳作和乡村生活形成的民间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2.1古盐田
古盐田晒盐生产以海水为主要原料,选址必须紧邻海岸,有宽阔的潮间带,地势最好平坦,方便纳潮和制盐生产;其次要选择火山岩分布密集区,以提供丰富的筑造盐池和凿刻盐槽的原料;再者要靠近背风的港湾,使人们免受来自海浪的灾害,方便船只停靠,建设码头,有利于成品盐的运输和销售。
洋浦与峨蔓古盐田布局结构基本相似,制盐体系包含引水渠、蓄海水池、盐池、过滤池、卤水池、盐槽,以及古盐房、古盐道、古灯塔等配套设施。引水渠呈树枝状贯穿整个盐田,在每条引水渠末端都有蓄海水池。单个盐池面积15-100 m2不等,包含晒沙池、过滤池、卤水池,三者通常成组像枝叶一样分布于引水渠两侧。盐槽为蒸发海水的结晶池,分砚式盐槽和人工砌成的长方形石槽,根据地形变化高低错落地分布在卤水池和盐池周围(图2)。地势较高的地方建有古盐房,供盐工休息或储存工具和成品盐。
2.2古村落
2.2.1村落选址
盐田村落的祖先主要靠制盐为生,村落选址通常靠近盐田,在地势较高处选择面向大海、背靠低矮山坡的地方建村,符合中国传统选址“背山面水”的原则。盐田村落都位于火山岩覆盖区,地表不利于蓄水,河流很少,所以村落内通常开凿水池增补“聚气”的不足,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而且可以将雨水排入水池中防止水涝,形成有山、有水、有田、有良好自然景观的生活空间。
2.2.2民居布局
盐田村落通常采用梳式布局形式,民居顺坡而建,沿纵轴线排列成行,各行纵轴线指向大海或村落中心,在总体布局上形成梳子状形态。民居单行纵向布局,整齐划一,同一行朝向一致(图3)。院落围墙和建筑的一面组成巷道围墙,纵向巷道较为丰富,横向巷道较少。村落入口以广场宗祠、大树为前景,形成开阔的视野。村前村后结合生产栽植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椰子Cocos nucifera、细叶桉Eucalyptus tereticornis、苦楝树Melia azedarach等,既阻挡海风,又美化环境。
2.2.3建筑院落
盐田村落由众多小的院落单元构成,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独立的院落,规模大小基本相同,平面大多数呈三合院和二合院形式。院落中有一座主要建筑为正屋,侧边小屋用作厨房,其余两侧用围墙围合,其中一面围墙开设院门。正屋为三开间,中间一间为客厅,两侧为卧室。三合院与二合院不同的是在开设院门一侧建有一座小屋,半边供人出入,另半边用来储物,合理利用空间。部分家庭在院落中增建牲畜圈,置有种植池、储水槽和柴草房,布局相对较为拥挤(图4)。
2.3沿海自然景观
古盐田所在的地质地貌为火山地貌景观和海蚀、海积地貌景观[2],亿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和海洋沉积作用形成了以大量玄武岩为主的特殊类型地质地貌景观。古盐田周边海岸绵亘数公里的嶙峋怪石和浅海中巨礁,千奇百怪,风景壮观。茂密的红树林形成良好的海岸湿地生态环境,潮起潮落,红树林露出婀娜多姿的树冠在水中漂浮摇摆,成为美丽的“海上森林”,为鱼蟹和鸟类提供了极佳的生境。成群的白鹭在红树林上空飞翔,潮间带招潮蟹出没,螺贝成堆,为古盐田景观增添了异样的生机。
2.4非物质文化遗产
2.4.1晒盐工艺
古盐田制盐工艺为“沙漏淋卤晒盐”法,主要有两大基础工艺:制卤和晒盐[3]。制卤工艺为原始的“沙漏淋卤”法,在北宋苏颂《图经本草》中有详细记载:“……于海滨掘土为坑,上布竹木,覆以蓬茅,积沙于其上,每潮汐冲沙,卤咸淋于坑中……”。晒盐则将卤水浇到盐槽中日晒结晶成盐。海南儋州较早开始用晒盐法取代煮盐法,提高制盐效率,促进盐业发展。历经1200多年[4],是维持居民生计,维系聚落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至今仍保持着“活态”性。2008年海南晒盐工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4.2风土民俗
中国先民们自古就有着自然崇拜的思想,任何一种自然物都有对应的神。在盐田中晒盐的人们也会崇拜盐神,灵返村中有供奉盐神的石龛,希望消灾降福和获得庇佑。村民们认为老盐有趋利避害、延年益寿的吉祥寓意,存放越久的盐价值越高,陈年老盐是盐民们馈赠亲友的佳品。平时盐民们喜欢用老盐焗一些食材,如盐焗鸡、盐焗鱼、盐焗虾、盐焗蟹,等,形成特色的盐焗饮食文化。此外,当地人们还用老盐治疗牙痛、腹胀、脚气等病症,在出门的时候也习惯带一瓶老盐,以备不时之需。
3 儋州古盐田的特点解析
3.1历史盐业的独特性
自战国开始,管子开创盐政,历代各地区都设立盐政。海南岛宋代以前因产盐量少,并无盐政,至宋元丰三年(1080年)开设盐政,诏琼崖儋万安军,各煮盐以给虔州,无定额[5]。1392年,朝廷置儋州兰馨盐场,隶海北提举司,峨蔓盐田隶属兰馨盐场,每年运盐至海北[6]。康熙二年(1664年)将员役裁省,课银归府州县经理,听任灶丁自煎自卖[7]。可见,海南岛开设盐政较晚,起初盐工们并没有法定的产量与盐赋,在特殊条件下岛内形成盐民自产自销的特殊盐业环境。因海南岛孤悬海外,交通不便,朝廷并不担心私盐走私会冲击大陆的官盐,相对宽松的盐业环境减轻了盐民的负担,使得儋州地区大量开采玄武岩,发展晒盐业。
3.2儋州古盐田的独特性
中国华北、华中及华东九省、台湾等沿海地区也分布有日晒盐田。儋州古盐田与其他盐田的晒盐方法基本原理相同,但盐田的构造略有不同。内陆及台湾盐场规模较大,通常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如蒸发区、制卤区和结晶区。结晶池为规则的长方形矩阵排列,整齐划一,用石子、陶片、塑料薄膜铺垫结晶池底。儋州盐田生产规模较小,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每个家庭须有独立的生产体系,包含完整的制卤和结晶设施,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结晶池为火山岩石块打造的砚式盐槽,大小形状各不相同,小的直径有0.5 m,大的约2 m。
儋州古盐田建造材料为当地特有的玄武岩。玄武岩为基性喷出岩,中国火山岩海岸多集中于东南沿海,以酸性喷出岩为主,但基性喷出岩海岸只分布于北部湾与台湾海峡,实属稀少,儋州则是一例。人们利用基性火山岩地质兴建盐田形成独特的古盐田景观,更为罕见,具有稀有性、不可再生性特点。
3.3盐田村落的基本特点
古盐田村落的祖先是唐宋时期从福建迁居而来的,传统的中原文化色彩与海南自然条件相互融合,故而古盐田村落与中原传统村落有诸多相似之处。为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村落选址于山水之间,背山面水,融于自然,靠近生产基地——盐田;整个村落“不到村口不见村”。随着洋浦城市开发与乡道的建设,隐蔽性没有过去的严密,但仍反映了中原“客家”文化的保守防卫思想。村落布局中规中矩,以院落为单位,巷道连接各个院落,结构清晰。村落注重血缘,聚族而居,村口建有祠堂,每个院落为单独的家庭,正屋为三开间,堂屋供奉祖先,侧屋为卧室,有严谨的儒家礼制制度,符合中国传统村落的基本特点,同时还有盐田村落的特色之处。
古盐田村落采用特有的火山岩建造,因为盐田村落靠海而建,世代靠制盐为生,所以村里随处都散落有盐粒,而空气中的盐碱度也很高,如果用木头和普通的砖坯建造房屋,很容易被盐碱腐蚀。这些火山岩是耐腐蚀的理想材料,筑就了当地人休养生息的家园,形成整体色彩古朴淡雅的“石头村”“火山村”景观。
3.4古盐田的总体文化景观特性
由于古盐民们对海洋、红树林的利用和对盐田的管理,使该区的村落、盐田、海洋、红树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具有生产、生态及美学价值的多功能盐田文化景观。古盐田位于海岸潮间带,人们沿海筑堤和引潮渠,将海水引入盐田,完成制盐的第一步——纳潮。在靠近盐田和农田,周围植被茂盛的地方选址建村,既方便生产活动,又具隐秘性。同时利用周边红树林抵抗强风与海浪,有效保护海岸和村庄。古盐民们还在红树林里捕捉鱼虾蟹等海产品改善膳食结构,体现盐民与自然环境互惠互利。人们保护红树林,极少发生砍伐现象,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形成人地和谐良好的“海洋—盐田—村落—红树林”四素文化景观生态格局(图5)。
4 结语
海南儋州古盐田的文化历史背景和地理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古盐田、古村落、沿海自然景观以及非物质文化都是其完整性不可缺少的部分。来自福建的移民将大陆文化带入海南,并发展延续,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背景,高度契合当地自然条件形成特殊的“海洋—盐田—村落—红树林”四素良好的古盐田生态格局,对这一珍贵文化景观的保护提出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丘刚.海南古遗址[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237-241.
[2]符启基,沈金羽,林才海南省笔架岭火山口及峨蔓湾地质遗迹景观开发初探[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2,26(6):641-644.
[3]崔剑锋,李水城.海南省儋州洋浦古盐田玄武岩晒盐工艺的初步调查[J].南方文物,2013(1):88-91.
[4]杨沐,琵琶.洋浦千年古盐田[J].文化密码,2008(6):42-45.
[5]方建昌.新中国成立前海南岛盐业小史[J].盐业史研究,2000(2):27-31.
[6]云翃,李迪华.儋州古盐田的独特遗产价值与保护问题[J].中国文化遗产,2015(4):71-77.
[7]唐人粤.中国盐业史·地方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60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