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比较优势

欧阳康
【摘要】 三种路向的积极探索为当代中国提供了其他任何国家所不可比拟的丰厚思想资源,极大强化了我们的历史意识、时代意识和价值意识。正是基于这些特殊精神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获得了独具特色的政治优势和功能优势。我们也应当看到,制度是否具有优势和优势程度大小,主要是以发展需求作为参照系的,过去有优势的不一定永远有优势,在一些领域的优势也可能会在别的语境中转化为劣势,只有国家治理体系永远适度超前于需求才能更好地引领发展,创造出优势。
【关键词】制度优势 马克思主义 中国智慧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06.003
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恢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内容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扩展,品质不断提升。欣欣向荣的中国情景与世界经济下行,各国政治纷争,区域战争不断,一些国家甚至民不聊生等形成鲜明对照,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特有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经过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付诸实施,一个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功能强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已经全面构建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文从思想、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多维探讨这种彰显了中国智慧的制度优势,向识者讨教。思想境界:深植传统、立足时代、坚持导向,占领当代人类精神价值制高点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40年来,中华民族的最大进步是思想进步,其标志就是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心态,将马克思主义、中华传统智慧与西方先进思想内在结合起来,既用于指导当代中国实践,又立足于当代中国人民的实践进行全新的创造,实现了一种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通过深深植根于传统,敏锐把握时代精神,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终于站在了当代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和价值制高点。
1978年在全国上下热烈开展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促使中华民族开展了全方位、多路向的思想探索与精神创新活动。一是深入发掘和重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智慧,寻找最为深沉的传统文化之根,又努力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入到当代中华思想文化体系。二是向当代世界现代化的先进思想文化学习,为中华民族寻找先进的现代思想和发展道路借鉴,又努力使之适合于当代中国的国情,极大提升了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意识和实践水准。三是回到马克思,探析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科学指导思想,使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由被动变为主动。这三种路向的积极探索为当代中国提供了其他任何国家所不可比拟的丰厚思想资源,极大强化了我们的历史意识、时代意识和价值意识,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自觉将其汇聚于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又努力将其融为一体,造就了融历史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规范,并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更新和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引领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前述思想的自覺传承,也是新时代的重大创新,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就其世界观和方法论而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其根本目标而言,是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其近期目标而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其核心价值而言,是以人民为中心;就其世界视野而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其发展阶段而言,是通过未来两个十五年的阶段性努力,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其社会基础而言,是紧扣人民不断增长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开展工作;就其国内举措而言,是“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就其国际举措而言,是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就其政治原则而言,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就其制度保障而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其实施途径而言,是十四条基本方略,等等。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无疑既有极为深厚的历史根基,又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也有世界现代化的时代精神。正是在先进思想指导下始终坚持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豪地站到了当代人类文明和精神道义的制高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获得了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功能优势。政治制度:党的领导、人民主体、依法治国,彰显科学坚强高效制度优势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由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建立的。中国的根本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制度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求,在坚持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迸发出非凡的创造力,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政党,领导着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从事着全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最重要的政治智慧和成功秘诀在于: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及其根本利益的代表,高度自觉和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保人民当家做主,实行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戴,获得了最为广泛和坚实的群众基础。第二,通过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国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开展政治合作,汇聚当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积极推进协商民主。协商民主包含着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等多种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通过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有助于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极为广泛的领域,获得极为丰富的形式,发挥极为重要的功能。第三,全面依法治国,把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里。始终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内在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法治素养和道德素养,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第四,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在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两个方面同时发力,抓住“关键少数”,强化“以上率下”,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严厉整治腐败,增强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持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经济制度: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万众创新,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强大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历了长期和艰辛的探索。中国从新中国成立后完全学习苏联模式,实行单一公有制,搞“一大二公”,到改革开放后引进市场机制,经过“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十年努力,于2001年加入WTO,走上了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经济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传承中创新,一方面将历史上曾经在中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因素都以一定方式保留下来,另一方面又积极引进、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和经济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坚持政府以必要手段和程度的科学宏观调控,激发了全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效能和制度优势。
第一,就所有制而言,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既保持足够强大的公有制,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又允许并支持外资、合资、民营、个体等各种性质和形式的所有制在中国发展,还发展出各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建立起了极为开放的所有制体系,使各种所有制形式和经济资源都能在中国寻找到发挥作用的适当场所,极大地扩展了中国经济的运行空间和发展形式。
第二,就其经济运行形式而言,既有全面覆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努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以致决定性作用,调动起各种市场主体的巨大积极性和活力,但又不完全放任市场,保持着政府对于经济运行的宏观指导和必要政策调试,警惕盲目的市场化可能带来的破坏性作用,防止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三,就国际发展与国内发展而言,我们40年来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引进来”和“走出去”这两个方面全面着力,一方面向世界各国全方位开放中国的消费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欢迎他们来中国投资,让中国成为世界投资热土,用巨量的外来投资发展了中国;另一方面,积极地走出去,为世界各国提供中国产品、中国劳动力、中国技术,让中国制造走遍世界,成为时代标志。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根据中国与世界经济实力对比关系的变化,我们更加积极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的发展空间。
第三,就发展趋势而言,我们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顺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以高新科学技术尤其信息化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作为目标,带动全层次生产力体系的转型升级和更新换代,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创新创业本质上是对一代新人的塑造,通过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全民族尤其年轻一代的创新创造活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塑造出一代新人。结语
以上我们尝试多维度透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说明其生成历史和存在依据、基本性质和功能特征,以增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制度是否具有优势和优势程度大小多少,主要是以发展需求作为参照系的,过去有优势的不一定永远是优势,在一些领域的优势也可会能在别的语境中转化为劣势,只有国家治理体系永远适度超前于需求才能更好地引领发展,创造出优势。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发展目标的提升,对我们的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国家治理体系的升级换代,要求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体系的整体升级与全新构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组新建力度最大的改革方案。其全面性在于覆盖了党政军民学所有领域、所有机构;其主导性在于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中心,重构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其新颖性在于以强化中国国家治理的功能和绩效来考虑体系和布局;其深刻性在于触及到当前从中央到地方诸多机构的设置和干部的命运;其复杂性在于打破中国体制机制运作几十年的惯性,开启了全新的组织和运行方式;其前瞻性在于为中国未来相当长时间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全新国家治理构架。我们相信也期盼着,通过一段时间的组织调整和人员适配,构建起真正适合中国长远发展需要的科学合理高效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更加充分地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责 编/郑韶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