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复刊 《柴达木报》(汉文版)的艰辛岁月

    办复刊《柴达木报(汉文版)》是令我终身难忘的一段艰辛岁月。

    2002年,一纸调令将我从省城调到了海西州委,负责筹办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出版的《柴达木报》的复刊工作。

    说起调动工作,还颇有点“三顾茅庐”的味道。2001年新一届州委班子调整上任后,决定恢复出版曾有过的《柴达木报》。据说在当时州域圈子里筛选总编辑,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时任州委组织部长的李良才推荐了我,并负责调动事宜。7月份,李良才打电话给我说这个事情,当时我在福建采风,一听要调柴达木去,不假思索便一口回绝了。到了十月份,李良才再次打电话,说先不谈调动,可以先来考察一下,再作决定。我想这样也好,我从来也没去过柴达木,去看看也行,便向单位请了一星期的假,准备去看看。谁知临行时,家里又有病人住院,此事便搁浅不提了。到了2002年春节,州委专程派人来做我的工作。来人挺会说话,说我年富力强,柴达木是个创业干事施展本领的好地方,经来人三说两说,我心一动,头一大,便爽快地答应下来,随后也就办了调动手续,原单位派车将我送到了州委所在地德令哈。

    州委很快宣布了任命,任命我为宣传部副部长,兼柴达木报社长、总编,全盘负责报社工作。等我一接手工作,才知道比预想的困难要多得多。

    第一难是语言关。柴达木报社的基础是蒙文版,包括印刷厂和期刊《花的柴达木》,编采和印刷人员绝大多数都是蒙古族同志,他们精通蒙文,但对汉语言文字却很生疏,而我要尽快地熟悉每个人,记住每个人的名字,学会简单的日常用语,然后再教他们怎样划板,排版,怎样使用字体、字号等基本常识,否则无法交流和工作。

    第二难是缺乏人才。为了出版汉文报,当时从州人才交流中心选调了两名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都是新手,对办报也是门外汉。尽管刚开始一个月只出一期四开小报,但稿源奇缺,仅有一些简报之类的稿件,常有“开天窗”之虞,逼得我每期都要在一版右下方留下千把字的位置,动手写一篇时事评论以凑数,有时不得不使用大标题、大图片来撑满版面。为了拓宽稿源,有空时便往八个地区跑,举办通讯员培训班,扩大通讯员队伍。等到建立了稳固的通讯员队伍以后,稿源充足了,便改为一周一期,再扩到一周两期,直到我离开报社。

    第三难是缺钱。我刚接手报社时,账面上只有三元多钱,而且还欠青海日报社印刷费、西宁晚报纸张费、自来水厂水费、锅炉房煤炭费等二十多万巨款,时不时有法院传票、债主上门讨债。而且印刷厂设备老化,时好时坏,不能保证正常按时出版,锅炉房也是设备陈旧,冬天供暖时一坏就是好几天,冻得大伙嗷嗷叫。当时报社是一个大院子,院子后边有一个旱厕,刚上任三天,就有人反映厕所后边的砖柱子快垮了,整个厕所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找人加固维修,报社竟然连一百多元都无法支付,只好打欠条,等经费拨下来再偿还。2003年的时候,因长期欠债无力偿还,债主们将报社告上了法庭,由法院强制执行,将报社仅有的一辆皮卡车也抵了债。

    万事开头难。当时创办汉文版报纸之时,我住在报社办公区的一小间平房里,很简陋,平时连喝口开水都很困难,得自己烧水喝,吃饭要每天过“黄河(路)”,跨“长江(路)”,像打仗一样赶到10多公里外的州委机关食堂去,赶不上饭点就在街上随便凑合。报社的厕所太远,冬天又冷,有时候连厕所也不愿意去。后来在州委办公大楼一楼给我安排了一间约18平米的宿舍,冬天可以不受冻了,但也是除了一张床之外,什么家具也没有,渴了只有拿着矿泉水瓶子去卫生间灌点自来水喝。总之一句话,当时确实困难重重,包括工作上的经费、编采、制版、印刷和生活上的不便等等诸多困难,有些都是意想不到的。以至于我在夜深人静时,常常扪心自问,跑到这天荒地远的地方干嘛来了,值得吗?我的选择错了吗?

    好在州委对我高度信任,大力支持我的工作,各方面都给予绿灯,大约到了2004年,报社即还清了所有的外债,拆掉了旧锅炉房,改为天然气供暖,购置了新的印刷机,添置了数码照相机,陆续调进了一批汉文版的记者和编辑,又将《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划归了报社,并且重新给报社配置了一辆“切诺基”,大伙戏称我有了一个“小妾”。

    2005年,是《柴达木报》(汉文版)起步平稳,成绩有目共睹,受到好评,州委将我调离了报社,专职宣传思想工作。虽然我离开了报社,但我一直关注着报社的发展与成长。后任的总编能力不凡,将小报办成了大报,周二刊办成了日报,人员也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近百人,而且拥有了一座崭新的办公大楼,其规模与实力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柴达木报》为海西的经济发展鼓与呼,但海西州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为报社的发展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创办复刊《柴达木报》(汉文版)的艰辛岁月,我没有休过一天假,没有出过一次远差,而是全力以赴,一心扑在报纸上,和报社的蒙、藏、汉、土、回等同志们齐心协力,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出色地完成了州委交办的任务。尽管在这当中也遇到过挫折,也有过痛苦,但我无怨无悔,尤其在创办复刊《柴达木报》(汉文版)的困难岁月中,和同志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我人生中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为创办复刊《柴达木报》(汉文版)的日日夜夜,至今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历久弥新,终身难忘。

    作者简介:杨东亮,汉族,1956年生,山西省永济市人。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当过工人、教师、记者和编辑,曾任柴达木报社社长、总编辑;《柴達木开发研究》杂志总编辑;海西州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德令哈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柴达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著有散文集《瀚海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