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宣传内蒙古作品研学体会

    2020年是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宣传内蒙古的丰收年,数质并重,亮点纷呈,许多新闻精品不仅为我区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精神动力,而且也为我们新闻从业人员提供了可学习借鉴的样本,充分显示了央媒采编人员思考深入、视角独到、观察细微、表达精辟的优势。本文就其中的4篇报道作一学习体会式的解读,与媒体同仁共享。

    一、“醉鬼”摔杯的幸福解码

    6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倒头条刊发通稿《“醉鬼”摔杯记》,说的是兴安盟扎赉特旗一位牧民脱贫的故事。这位牧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醉鬼,嗜酒成瘾,成天醉醺醺的,儿子夭折,妻子离家出走,家境败落得不成样子,成了扶贫工作的老大难问题。然而,在全民动员、脱贫攻坚的大势下,这样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身上,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不仅一举摘帽,而且还成了脱贫致富的一个典型。报道的故事化呈现,很快在各个层面引起热议,两天内浏览量达150多万。《呼和浩特日报》也及时进行转载。

    这篇报道放在了“践行四力”专栏里,也给了新闻舆论界同仁诸多的启发。首先是题材好。题材的发掘靠的是双脚,走到实处,走到人物的心里,才能有所发现,有料可报。

    其次是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报道的主题是通过典型事例,讴歌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伟大事业。“醉鬼”濒临不可挽救的地步,是什么力量让他毅然摔杯,走出困境,是党的脱贫攻坚伟大决策的时代背景,是帮扶干部的心血和汗水。报道告诉人们的每一段故事、每一个细节、当事人的每一句表白,都是记者的眼力所至,脑力所达。

    第三是清晰的文字表达。任何一条新闻报道的呈现,归根到底是语言文字表达的结果,而语言文字表达要想精彩、准确、鲜明、生动,三个环节缺一不可。2000多字的通讯,不仅让人们形象地看到了脱贫路上的新闻人物,特别是今昔对比的实情实景陈述,更给人留下清晰可信的印象。

    报道的最后,自然延伸到了兴安盟脱贫攻坚的整体面貌。5组数据,让一个地区脱贫攻坚的成果跃然纸上。我们的新闻负有宣传鼓动的职责,让小典型站出来说话,让大战果给群众以更强的自信和信心。党媒的使命,记者随时记在了心里,值得点赞。

    二、生态自觉的深度解读

    6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重磅推出长篇通讯《京津最近“大沙盆”逆转记》,记录了我区浑善达克沙地20年来的治理成果。昔日危及京津地区的“大沙盆”,如今已经实现了“绿进沙退”的历史性逆转,正在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整个报道以高站位、大格局的央媒风格,引起了全区从领导层面到百姓群体的热切关注,新华社客户端先期发布后,当日点击量超过150万。

    这是一档现场采访+资讯综合的深度报道。文章以“实施围封禁牧 ?自然恢复唱主角”“草畜平衡入户 ?休牧轮牧有度”“‘三生兼顾治理 ?治沙治穷致富”三条经验为基本脉络,通过典型事例、典型人物,生动记述了20年来这里沙地治理、生态修复、播绿成荫的业绩,热情讴歌了发生在这片5766万亩沙地上的人间奇迹。治沙业绩、治沙精神、“生产生活生态”共同生长的主题思想,通过人物行为与情感、基本經验综合,以及一组组翔实的数据等新闻素材的组合,用有热度、有温度的文字表达,形象解读了自治区各族人民由生态觉醒走向生态自觉的伟大进步。自觉者,人类认知事物的最高境界。浑善达克沙地群众的围封禁牧、草畜平衡、“三生”兼顾等创举,都是生态自觉使然。今天,正是有了这种自觉,才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越走越远。新闻舆论工作的任务除了真实再现事物的本来面貌外,还有着揭示事物内在联系、阐明事物发展轨迹、导向社会舆论的职责。这些传播意义,通过记者深邃的目光和精辟的表达,都给出了明晰的答案。

    深度报道是党媒内容生产的一大优势,深度报道不能片面地理解为篇幅越长越有深度,尤其是在时下融合传播的新形势面前,网页的呈现,更需要具备从简洁中演绎应有深度的功力。这篇报道3000多字,并不很长,但无论是立意和观点,还是内容和陈情,乃至标题的设计,都显得很丰满,都显示出较强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其意义不仅仅是宣传了内蒙古的喜人形势,而且也为响亮发声、生动发声的传媒行动提供了样本。

    三、脱贫攻坚的典型诠释

    7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8版“脱贫攻坚”专版刊登稿件《科尔沁有个北京来的“小林书记”》《用对“才”,生好“财”——内蒙古赤峰市一线聚才助力脱贫攻坚》,两篇文章放置头条、二条重要位置,共4000余字,是近期“内蒙古脱贫攻坚报道”在央媒发布较为抢眼的一次呈现,也为“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报道”全年的央媒身影,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用对“才”,生好“财”》一文,标题精炼,语言风格生动可感,让读者眼前一亮,小标题 “补短板”“去穷根”“田秀才”等词汇的运用,鲜活抢眼,易读易记。报道串联了几个赤峰市脱贫攻坚的典型事例,有人物、有事例、有数据,内容充实丰满,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科尔沁有个北京来的“小林书记”》一稿,记述了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职员林万梁,从北京来到科尔沁左翼后旗担任新营子村驻村书记以来的感人事迹。文章用白描手法,讲述三年里“小林书记”帮扶村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的激情岁月。文字朴实简洁,亲近感十足,把一个从首都来的大学职员扎根基层不怕苦不怕累、爱岗敬业、勤奋刻苦的形象描摹得活灵活现、富有生气、充满正能量。两篇报道放置同一版面,更显厚重,央媒关注内蒙古脱贫攻坚的热情跃然纸上,权威发声让人倍感温暖。

    四、小康生活的别样风景

    在央媒“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宣传中,新华社记者的一篇重磅报道格外抢眼。这篇题为《走出山林奔小康——鄂温克族迎来新生活》的长篇通讯,在8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推出后,引发全区各个层面的热切关注。报道生动反映了鄂温克族生产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性变迁,展示了一道别样精彩的小康生活图景,用活生生的典型,诠释了脱贫致富“一个不能少”的天下为公理念。视角独到,文风清新,是央媒凸显舆论引领职责的一个缩影。

    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三少”民族的发展,一直以来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特别牵挂的大事,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特别是脱贫攻坚的进程如何,一直为社会舆论所关注。新华社记者的这篇报道清晰地做了回应。鄂温克族世代居住在深山老林中,以狩猎为生,报道开篇宣示,如今猎民已“走出山林,拥抱新生活”,告诉人们他们在党的生态移民政策下已下山定居,与现代生活接轨,有了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环境。报道渐次深入,接下来便是“绿色转型,迎来新契机”,网络销售、电子支付、驯鹿放养、民俗旅游等,与新时代同步的生产生活方式一一映入眼帘,富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一幅幅图景,让人大开眼界。最后是“传承文化,追梦新征程”,民族文化的繁荣,让受众清晰地看到了这里灿烂的发展前景。加上8幅拼图的陪衬,让这一宣传内蒙古的重点报道得以较为完美的呈现。

    一篇好的报道,除了题材选择和视角敏锐外,还在于深入的思考和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达。《走出山林奔小康》在这方面也显示出一定的功力。不少表述不仅顺畅,而且有力有味儿。试举几例:“投身旅游业,寻求古老民族绿色转型”“旅游业助力鄂温克族在全面小康路上焕发新生”“年轻人的传承,是鄂温克族文化最珍贵的火种”。新闻传播,归根到底是语言文字的交流,语言文字的清新亮丽,是好新闻的一条重要标准。这方面,区内媒体同仁们应当认真学习一下央媒的报道。

    作者简介:王晓茹,《呼和浩特日报》编辑中心主任

    编辑:王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