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黑龙江开发创业文化

    李俊

    【摘 要】黑龙江开发创业文化,孕育和诞生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黑龙江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创造性伟大实践。它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对北大荒、大庆油田、大兴安岭的大规模开发及“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大兴安岭精神”等优秀精神的产生。深入研究和宣传开发创业文化,对于推动新时代黑龙江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黑龙江;开发创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D23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4-0036-03

    地处我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地域辽阔、资源丰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党的领导下,黑龙江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迅速展开。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孕育和诞生了以“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大兴安岭精神”为核心的具有龙江特色、龙江气派、龙江风格的开发创业文化。开发创业文化是党领导下的黑龙江人民在那个特殊年代艰苦创业、爱国奉献的历史见证。深入开展对开发创业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黑龙江开发创业文化的内涵

    黑龙江开发创业文化,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对黑龙江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进程中,在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既包括对北大荒、大庆油田、大兴安岭三大开发中取得的巨大物质建设成就,也包括在三大开发中诞生的以“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兴安岭精神”等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为核心的全部精神财富。换句话说,开发创业文化的产生,伴随着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与优秀精神资源的极大丰富,二者同时产生、交相辉应,成为黑龙江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三大开发等历史事件构成开发创业文化的主体和主线

    现代作家聂绀弩在其诗作《北大荒歌》中写道:“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烂草污泥真乐土,毒虫猛兽美家乡……,天地末日情何异,冰河时代味再尝,一年四季冬最长”,生动刻画出北大荒恶劣的自然环境。早在1945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就点燃了开发北大荒,建设国营农场的星星之火。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十万转业官兵、知识青年陆续加入垦荒大军,彻底改变了它的历史面貌,将其建成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有农场群。昔日渺无人烟的“北大荒”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大仓”,奠定了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的历史地位。

    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承载着为新中国摆脱“贫油国”帽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血液”的重大历史使命。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对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高度关注,多次作出重要批示。1959年9月26日,随着松基三井工业油流的喷薄而出,广袤无垠的松辽平原所蕴藏的巨大石油资源第一次为世人所瞩目。随后,在党中央和黑龙江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黑龙江人民与来自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工程技术人员、退伍官兵、油田职工掀开了举世瞩目的石油大会战,创造出石油勘探开发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新中国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兴安岭地区“滴水成冰、吐痰成钉,火烤胸前暖,风吹后背寒”的极端严寒气候没有阻挡住开发建设者们的步伐。20世纪60年代,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几十万铁道兵、林业工人、知识青年和复转军人进入千里冰封的原始林区,以“热血横扫漫天雪,汗水化透千年冰”的气魄挥师三进,进行了开发大兴安岭的著名大会战。会战成就巨大,为国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木材资源,并将大兴安岭地区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

    (二)劳模和英模是开发创业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创造者

    在黑龙江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无数享誉全国的劳动模范、英雄模范和先进集体、先进生产者。如大庆油田的“五面红旗”王进喜、马德仁、段兴枝、薛国邦、朱洪昌和北大荒人的杰出代表王正林、植树英雄马永顺、林区“铁人”常孟久、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道德楷模康金环、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等等,他们与同期黑龙江工业生产战线的著名劳模马恒昌、苏广铭、孙茂松等一样,作为时代的先行者和创业的领路人,为改变黑龙江落后面貌、支援新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在引领无数开发建设者们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铸就了“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兴安岭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

    劳模与英模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推进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先进文化发展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时代领跑者。他们延續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有力地弘扬了时代主旋律,体现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和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高尚道德情操,因而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认可和大力弘扬。时至今日,他们的名字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而被逐渐遗忘,相反,却因为人们的世代传唱而变得愈加响亮。事实上,劳模、英模们的名字和他们的事业早已与龙江大地上那段灿烂辉煌的创业史与奋斗史融为一体,成为那个时代不朽的历史印记。

    (三)遗址、纪念地及各类文艺作品是开发创业文化的历史见证

    黑龙江的大规模开发建设,距今已过半个多世纪。而今,昔日苍茫的北国大地,早已旧貌换新颜。而开发建设中形成的大量遗址,和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铁人纪念馆、北大荒博物馆、王正林纪念馆、马永顺纪念馆、知青纪念馆等一座座纪念馆,以及数不清的各处纪念地,作为黑龙江开发创业文化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作为历史的见证和丰碑,仍然在记载和镌刻着那段辉煌的历史。它们是开发创业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源头和焦点,也是进行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各种形式丰富、贴近大众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在见证和传播着博大精深的黑龙江开发创业文化。

    在北大荒,《北大荒文艺》曾出版发行了12年,创作出200多万字的作品,向全国人民宣传了这片神奇土地上发生的沧桑巨变,塑造了具有献身精神的北大荒人的艺术形象。钟涛的散文《荒野里响起号角声》、林青的散文《大豆摇铃的季节》,都被选入《全国散文选》;彩斌的组诗《北大荒姑娘》在《诗刊》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燕窝岛》《在南泥湾道路上》《战斗在北大荒》《初醒的北大荒》《雁飞塞北》《北大仓文艺》等文学艺术作品,电影《北大荒人》、版画《荒原春夜》《征服沼泽地——燕窝岛》、诗作《永不放下枪》等等,都是这一时期诞生在北大荒的优秀文艺作品。

    在大庆,“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形成的大庆文化成为黑龙江开发文化的第二座高峰。”许多著名作家、诗人、艺术家写出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品。“电影《创业》、话剧《初升的太阳》、艺术纪录片《大庆战歌》等都受到了各界好评,还有李若冰的散文《在大风浪中》,李季的长诗《石油大哥》和老作家赵树理的《竹枝词·咏石油地质工作》等都影响深远。在专业文学创作带动下,油田业余文学创作因而高涨起来,这也是当时黑龙江文学艺术的一大特色”。

    在大兴安岭,来自五湖四海的开创建设者把军旅文化、地域文化、校园文化、知青文化带到大兴安岭。在这里与大兴安岭的本土文化汇聚一起,互相交流,融合成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大兴安岭文化。如开发时期诞生的大兴安岭的“森林号子”、版画和诗歌、小说,大兴安岭原住民渔猎文化、开发建设时期的移民文化等,共同构成了大兴安岭丰富的地域文化形态。

    二、黑龙江开发创业文化的核心与重要特征

    开发创业文化作为黑龙江优秀文化的代表,其核心是在三大开发中创造出的“四大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兴安岭精神”。它们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开发创业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三大特征。

    时代性。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路线。八大的召开,成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起点,也标志着当代中国的主题正在实现由社会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转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对煤、石油、粮食、木材等资源的刚性需求极剧增长。黑龙江省由于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自然就担当起为共和国“输血”的重要使命。于是,对黑龙江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拉开了序幕,而开发创业文化也应运而生。可以说,开发创业文化的产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特殊年代的特殊文化类型,这也决定着,它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历史地位。

    民族性。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精神纽带,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兴旺繁荣和文化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黑龙江开发建设中“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兴安岭精神”的产生,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背景,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特质,又创造性地融入了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尊重科学、忘我奉献、淡泊名利、顾全大局等新的精神元素,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而且助推了龙江精神资源在更高层次上的升华。

    地域性。黑龙江流域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共存,曾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鲜卑文化”“渤海文化”“金源文化”。开发建设初期,黑龙江严酷的气候条件、潜在的丰富资源,和与其资源禀赋不匹配的落后面貌,共同构成了开发创业的鲜明地域性特征。从荆棘丛生、沼泽遍布、风雪肆虐、野兽成群的北大荒,到“青天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的大庆油田,再到素有“高寒禁区”之称的大兴安岭地区,黑龙江严酷的自然环境无时无刻不考验着开发建设者们。而在开发创业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兴安岭精神”,则既继承了自古以来黑龙江先民们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优秀品质,又构成了爱国奋斗、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当代黑龙江精神的重要一环。

    三、黑龙江开发创业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一)開发创业文化是黑龙江党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黑龙江党史文化,记载和反映着黑龙江地方党组织领导黑龙江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它的发展脉络,从全国较早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红色通道的建立,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联的奋起抗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黑龙江人民全力支援前线,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行苏联援建156项工程中19项的开工建设,再到三大开发,继而到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期间产生了诸如抗联文化、闯关东文化、开发创业文化、石油文化、农垦文化、移民文化、知青文化、交通文化、冰雪文化等多种丰富的文化形态。可以说,黑龙江党史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开发创业文化,作为黑龙江党史文化的杰出代表,既继承了黑龙江革命文化的优秀传统,又为新时代黑龙江党史文化的延续及创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说,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二)开发创业文化对促进黑龙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但当前我省与全国发达省份发展差距仍然巨大,亟待“重建文化自信,整合精神资源,再创昨日辉煌”。

    今天,必须与时俱进地推动开发创业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发挥这一优秀文化资源对全省各项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要大力弘扬以“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兴安岭精神”为代表的黑龙江优秀精神,不断推出反映开发建设时期创业历程、创业精神、创业成就、创业经验的优秀影视、文艺作品。要将开发创业文化与时俱进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强烈时代气息的当代精神品格,为实现黑龙江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新的历史贡献。

    参考文献:

    [1]聂绀弩.北大荒歌[J].黑龙江史志,2005,(9).

    [2]衣俊卿.黑龙江文化蓝皮书——2008年黑龙江文化 ? 发展报告[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李小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研究[J].中央文献出版 ? ? 社,2008.

    [4]张天民.满怀深情望北京//金色记忆:60年文学作品 ? 选编[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5]王爱丽.整合精神动力资源 再塑龙江文化之魂—— ? ? ? ?我看“龙江精神”的建构[J].学术交流,2012,(1).

    [责任编辑:马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