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

    叶保城

    摘要:青少年阶段是自我意识觉醒的阶段,在此阶段,青少年不仅需要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引导,也需要在班级管理中进行教育。学校是中小学生接受教育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对中小学生进行适当管理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激励机制作为管理中小学生的一种有效手段,被广大班主任认可和接受。

    关键词:中小学生;班级管理;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124

    激励机制能够为学生的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约束,这对于学生在后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班主任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激励机制的概述

    1. 激励机制的含义。激励机制是以外力推动或构建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来激发人的潜力,以此形成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品格,使人形成一种向目标奋斗的动力。这种方式达到的效果是正面且积极向上的,使人在向目标奋斗的過程中一直保持激情。具体到中小学班级管理中来讲,就是班主任在从事班级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定制度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向既定目标奋斗,并在奋斗过程中形成自律和自我管理的品质。

    2. 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监督,以此达到奋发向上的目的。班集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班主任和学生需要共同约束的整体,班主任在从事班级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合理正确的方式循循善诱,还需用正确的方式激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品格,树立奋斗目标,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班级管理中的激励原则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当根据班级发展目标和具体特征,在激励机制的建立过程中依据相应原则建立激励机制以及完善管理制度。具体来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激励作用与学生的需求相一致。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心理需求是积极行动的动力,激励机制就是班主任通过激励让学生达到这种心理需求,学生在得到心里需求之后,就会在行动上产生动力,从而形成品格的培养和学业的进步。

    2.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激励机制的应用中,班主任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班级建设的主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班级活动中积极参与,确立班级建设目标,参与班级的管理以及参与评价活动。

    3. 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学生在各阶段的发展是有所不同的,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于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应当使用不同的激励方法,这也是因材施教的表现,只有这样,每一位学生才能在激励中有所收获。

    4. 时效性原则。对学生激励时,需要班主任抓住最佳时机,在学生可能发生错误时加以预防,在学生已经发生错误时积极修正,在学生发生错误后及时警醒,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方式。做到这些,激励机制才能真正发挥实际效果。

    三、中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策略

    1. 设立目标进行激励。中小学生在心理发展上还不够成熟,自制能力较差,因此需要班主任用外力对学生进行约束和管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设置目标的方法进行管理,为学生设立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形成自我约束的品格。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以班级为单位设立集体目标,让全班学生生在维护集体荣誉的过程中不断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自身。

    2. 建立健全的激励制度。班级管理离不开制度的约束,班主任在使用激励机制的过程中,需要侧重于激励机制建立制度,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感受到自我约束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在班级激励机制制度建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外部因素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例如设置班级流动红旗,让学生在维护集体荣誉的过程中形成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不仅如此,班主任还可以设置个人荣誉,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民主评选的方式评选进步明显且自我管理有显著成效的学生,这样能激励其他学生在向荣誉奋斗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

    3. 树立榜样示范激励。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有所体现。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通过设立榜样,激励其他学生向榜样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氛围。中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最较为显著的现象就是模仿,榜样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首先,班主任和教师应当为人师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形象,让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下树立自己的品格和三观。除此之外,班主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当记录学生成长的点滴,并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激励,让被激励的学生形成更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号召其他学生学习,这也是榜样的力量。

    4. 日常关怀进行激励。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关怀,班主任是学生在校接触最多的教师,其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学生。因此,在日常学习中,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进行关怀,在日常关怀中渗透激励,学生在体会到班主任的爱与关注的过程中,会持续不断地进行自我管理并形成良好的品格。

    5. 评价体系丰富多样。正确多元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素质教育推行以来,提出了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在激励过程中,班主任也应当建立丰富多元的评价体系,力求多元化、全面的考查学生。在考查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进行正确评价,正确评价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班主任在评价过程中可以每周一小结,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优劣,取长补短,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综上所述,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有着广泛应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需求出发,建立起适合学生具体特征的激励机制,使用合理的手段实施激励机制,凸显在日常关怀中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自我管理带来的好处,然后应用榜样的力量使激励从班级渗透到个体,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激励机制进行自我管理,从而形成良好品格。

    参考文献:

    [1] 刘 彬.浅析中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9(1).

    [2] 王桂香.浅析中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7).

    [3] 丛春晓.新课改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激励教育方法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5).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张河中心小学? ?74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