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仙珠

    

    摘要:“德都蒙古”是指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蒙古族以及祁连山北部居住的甘肃肃北蒙古族。如何保护和传承“德都蒙古”文化,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对指导当地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及其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民族认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法主要对于“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保护现状、保护方式及传承人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并对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径与方法提出思考。

    关键词: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德都蒙古”是指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蒙古族以及祁连山北部居住的甘肃肃北蒙古族。广义上包括活跃在青藏高原的蒙古族,其历史可追溯至蒙·元时期。狭义上指17世纪以后迁入青藏高原的蒙古族,其主体是青海蒙古族以及甘肃、西藏地区的部分蒙古族。在没有特指说明时,“德都蒙古”即指后者。“德都蒙古”这一称呼在很多蒙文书籍中都有蒙语记载。在汉语记载中一直习惯用“青海蒙古”或“西海蒙古”,由此一来“德都蒙古”名词就成了蒙古族圈内的自称法,其语义包含“上部”、“高处”、“源头”等自然环境特征,又包含“至尊”、“高贵”、“上等”等人文因素,因此,也被生活在此的蒙古族欣然接受,成为引以为豪的美誉和象征。在学术界,蒙古学研究或藏学研究,都不能绕开青藏高原的蒙古族而谈论历史问题,但由于缺乏一种能够涵盖其历史文化长流,又能集中体现其独特性的概念或视角,长期以来其整体性和延续性被各方有所忽略,大家对其历史文化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德都蒙古”称谓或概念恰好弥补这一点,可作为历史的和发展的角度审视青藏高原蒙古族历史及未来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和链接线。

    由于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德都蒙古”既较好地保持了蒙古游牧民族固有文化传统,包括语言、习俗、民间文化以及一些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等,又与广大东部蒙古地区有所差异,与新疆的卫拉特蒙古也有不同之处,继而形成特有的德都蒙古民俗文化。另一方面,在部分地区,由于社会环境变化,地理环境制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蒙古族与藏、汉等其他民族长期杂居、通婚,使许多风俗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多元特色的民族文化而沿袭至今。因此,保护“德都蒙古”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其存在价值和艺术价值,显得紧迫而重要。

    本文在梳理“德都蒙古”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以海西蒙古族为例来分析“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文献回顾

    梳理有关“德都蒙古”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研究,可看出呈现以下特点,从地域上来讲,蒙古族文化遗产的研究并不仅限于内蒙古,而是扩展到青海、新疆等地区;从学科上来讲,不仅限于从历史、宗教、心理和社会等学科的角度来进行,而是与考古、艺术、神话传说等资料相结合,从整个人类文化学和人类早期文明的起源、发展和传播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其成果主要按内容不同可以归纳为四类:

    第一类是“德都蒙古”民间文学的研究成果。有贾晞儒的《青海湖畔传说》(1981年),齐布仁巴雅尔的《德都蒙古民间文学精华集》(1986年,内部资料),才布西格、萨仁格日勒搜集整理《青海蒙古族故事集》(民族出版社,1986年),海龙、乌云其格搜集注释《青海德都蒙古族祝赞词》(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跃进主编《青海蒙古族民间口头文学集锦》(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纳·才仁巴力的《德都民间文学概要》(民族出版社,2014年)等等,这些研究基本涵盖了民间诗歌、英雄史诗、民歌、谚语、传说、故事等德都蒙古民间文学的全部类型;才仁巴力的《论青海蒙古族古代文学发展特征》一文,从青海蒙古族历史文化形成的特点入手,探究青海蒙古族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归纳其独有特征,从而论证青海蒙古族文学在蒙古族古代文学中所具有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以上这些研究,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民间文学和历史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于研究我国多民族的社会变迁、民族间文化关系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第二类是“德都蒙古”民俗与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如贾晞儒的《德都蒙古文化简论》一书中介绍了一些德都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知识,通过对那些似乎比较繁琐的民俗事项和文化规约的论述,在理性层面上对其本质特征和文化精髓有了一个较为清晰、深刻的认识。《德都蒙古民俗与文化变迁研究论集》中汇集了20余位国内学者以汉文发表的关于“德都蒙古”民俗及其社会文化变迁的30余篇论文。从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德都蒙古”饮食服饰民俗、信仰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方面的文章,如艾丽曼的《青海省河南县蒙古族服饰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僧格的《青海蒙古族“羊胛骨卜”及其民俗——卫拉特民间巫术调查之一》等。第二部分是“德都蒙古”社会文化变迁与族群认同方面的研究。如南文渊的《青海蒙古族历史发展与文化变迁》,艾丽曼的《论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索端智的《文化涵化与族群认同——青海河南蒙古族文化涵化问题研究》,褚琼、徐黎丽的《多民族认同的变量分析——以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多民族社区为例》等文,從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角度,探讨和分析了德都蒙古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类是关于“德都蒙古”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芈一之的《青海蒙古史的几个问题》、韩官却加的《青海蒙古族研究综述》、古才仁巴力的《青海蒙古族部落的溯源与演变特征》、青格力的《17世纪中后期的卫拉特与河西走廊》、杜常顺的《清代青海的盟旗制度与蒙古族社会的衰败》等几十篇关于德都蒙古历史研究方面的论文,为德都蒙古文化遗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四类是关于“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跃进的《柴达木民间文化——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之一《德都蒙古民间传说》(2014年)等。然而这些研究仍与民俗文化研究雷同,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其内容,并没有涉及到如何保护的问题,未对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系统的思考。

    梳理以上成果就会发现,该方面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居多,绝大多数研究着眼点侧重于德都蒙古文化某一文化遗产现象研究,而系统研究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现象、生存现状、保护现状及保护策略等方面的成果甚少。基于此,本研究显得紧迫而重要,其意义可以归纳为两方面的价值。

    学术价值:通过对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可使蒙古族历史及文化研究的内容有所拓展,使德都蒙古族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全面性。

    应用价值: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相当一部分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将会弱化,一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如何保护和传承德都蒙古文化,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对指导当地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及其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民族认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也符合国家当前有关实施文化战略部署,更为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节点的青海省增添民族文化亮点及文化旅游产业亮点。

    二、“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

    德都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分布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和祁连县等三个蒙古族文化生态圈。除此之外,还包括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等区域。其种类繁多,且丰富多彩。有民间文学(包括歌谣、神话、传说故事、谚语、史诗)、长调、戏剧以及美术和体育竞技(摔跤、赛马),传统医疗以及节日、婚礼等民俗事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宗教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德都蒙古人迁居青藏高原之后,承袭蒙古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而且对周边汉、藏、回、土等民族产生过一定影响。同时通过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元性文化。如,以藏文化为主流文化的青海省河南县蒙旗等。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城镇化建设,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封闭的游牧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社会正在经历着变迁,文化遗产也面临消失、濒危、变异、衰退等情况。因此,保护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德都蒙古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就以青海海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挖掘整理收效明显,建立健全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

    海西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是从1986年6月开始。1988年6月至1991年10月间,文化研究人员深入基层,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文学,编辑翻译了《海西民间故事》《海西民间谚语》《海西民间歌谣》3本内部资料书,填补了海西蒙古族民间文学汉文翻译的空白,为海西州的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工作打下了基础。从2003年7月份开始,在全国启动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背景下,海西州文化部门继续有目地、有计划地在全州范围内对许多民间艺人进行采访,挖掘并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先后又出版了《青海蒙古族民间口头文学集锦》(上、下)蒙文版,《青海蒙古族民间文学研究》(蒙文版),《青海蒙古族民间艺人》《海西那达慕》(画册),《柴达木历史与文化》《瀚海友情》《青海土尔扈特蒙古人》《青海海西蒙古族风俗文化》(汉文版)等民间文化书籍。其中,2009年出版的一书,是一本全面介绍海西蒙古族风俗文化的汉文书籍,对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史资料。(以上资料来源于2014年7月2日去海西州民族文化中心访谈群众艺术馆研究员跃进教授时获取资料。)

    自2008年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开展至以来,按照“不漏村镇、不漏项目、不漏种类”的工作要求,共普查登记13大类、2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56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普查,进一步摸清家底,建立数据库,完善档册管理,编制保护名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州、县四级名录体系建设和档案的建立健全工作。目前,海西州申报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中,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代表作名录的有3项,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8项,代表性传承人10名;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17项。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走入学校——汗青格勒传承方式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跃与发展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传承,学校教育是“非遗”传承最为核心和带有根本性的举措。

    《汗青格勒》作为海西蒙古族英雄史诗,主要以说唱的方式所表现的“活态”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主流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对英雄史诗的认知越来越少,尤其是青少年,其生活观念和欣赏观念的差异,他们对传统英雄史诗多少表现出了冷漠和无知的态度。因此,英雄史诗说唱和演唱的民间艺人普遍年龄偏高,出现年龄断层现象,急需保护和传承。

    为此,海西州政府于2007年建立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中,州教育局负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进校园、进课堂。《汗青格勒》的传承就在海西州各民族学校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由老艺人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利用学生假期,走进学校授课,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说唱小艺人,并在舞台上进行表演,表现了孩子们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时代文明的追求。

    (三)民间艺人传授文化遗产的行为——访老艺人曲日青

    民间艺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载体,尊重和保护民间艺人,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以及支持和保障民间艺人传承活动的开展,是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重视的一项工作。为此,海西州各级政府部门也非常重视,先后申请并成功审批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蒙古族文化传承人就有10个,其中1名为国家级,9名为省级(见表1)。除此之外,为了及时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海西州群众艺术馆研究员跃进在对海西州民间艺人的简历及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调查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编写了《德都蒙古民间艺人》(蒙文版)一书,书中收录了已去世和年长的老艺人的资料,成为研究民间艺人及民间文化的珍贵资料。为了使现有的文化得以传承,海西州十分重视由民间艺人传授文化遗产的途径。

    2014年7月1日笔者去德令哈市敬老院探访一位有名的老艺人——曲日青。曲日青,1939年12月30日出生于克鲁沟旗蓄集乡牧民家里,长子,父亲叫那昂日瓦,是一位猎人,母亲叫瑶木吉格,是一位牧民。他爷爷是一位有名的民间艺人,即擅长民歌,也会颂词。他在当地不仅是一位有名的兽医,还是对民间故事、歌谣及颂词很擅长的一名德都蒙古艺人。在很多节日喜庆的仪式上,他都被邀请为“越若格勒齐”(善于辞令的祝颂者)吟唱,为人们祝福,献上吉祥的诗章。海西州群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主任跃进对曲日青老人的评价也极其高,他说由于一个非遗项目只能申报两名传承人,所以未能授予传承人称号,但仍然是海西有名的民间艺人。那天,我们的交流很愉快,由于笔者是蒙古族,能用蒙古语与老艺人交谈,使得沟通没有遇到任何障碍,能深切地感受到老艺人的传承心理与行为。

    笔者:伯伯,您是多大开始学会说唱的?谁教给您的?

    曲日青:我是二十一岁左右开始学会的。我的爷爷很擅长说唱,也会赞词,我的母亲会唱民歌及长调,是他们教会我说唱、颂词、唱歌等。

    笔者:在您小的时候,说唱史诗的人多吗?

    曲日青:多,那时我们一有时间就听长辈们讲民间故事。

    笔者:现在,在您家族里除了您会唱以外,还有您的亲戚是否会说唱?

    曲日青:我在自己家族内收了一些徒弟,有一个25岁的侄子,名叫伊西措,他学会了说唱史诗并表现优秀。

    笔者:您现在是如何向他人传授海西蒙古族风俗的,是去学校当老师吗?

    曲日青:主要是在节日上展演,还有就是在婚礼、剪发礼等特殊场合被邀请的比较多。有时,也被学校邀请,多次到民族学校给幼儿园小孩、小学生、初中生上课,给整个一个班级包括老师,先给他们教,之后,老师们根据录制的教学记录自己学会再教给学生。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是用现代科技产品录制,之后学习。另外,从海北州来了三位年轻人,与我一同住到民族文化中心一周左右,学习颂词、婚俗、剪发礼等德都蒙古族风俗,将内容以文字形式进行记录、录制,以便回去学习。

    笔者:给报酬吗?如果报酬低会不会影响您的授课效果?

    曲日青:给呢,呵呵!即使没有报酬,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我仍会热情的传授。

    笔者:什么时间政府工作人员开始了对您的采访和关注?您觉得现在也仍然受到政府的重视吗?

    曲日青:好像是从1988年之后,已经不太记得了。这两年,更是采访次数多,有一次,我和另外7个艺人共8人应邀民族文化中心,在可鲁克湖畔说唱,工作人员在录像,同时也被盛情招待,我也喝醉了,呵呵!对了,还有我的很多荣誉证书也被文化中心借走,说要登记。

    谈到这里笔者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老艺人脸上所表现出来的自信与满足。这种做法使得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得到了尊重和认可,使他们获得了最大的精神鼓舞。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化不僅是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同时让更多的群众了解该民族的文化遗产,甚至得以传承。当“舞台化”一词出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时,很多学者往往对其反对的呼声较多,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化是非民间化,是商业化、利益化,丢失了其原真性。其实,舞台化并非丢弃原真性,它是在声光电下以舞台表演的形式表现的活态文化。2014年7月2日笔者去海西民族文化中心访谈跃进教授,他谈到了传承的有效途径,他说传承是难度最大的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之一就是舞台化。

    海西蒙古族文化遗产多次以舞台化的形式展演。如2011年3月14日,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播出,节目名称为《放歌海西》,主要以海西主题民族蒙古族和藏族歌舞为主,有“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拉腾嘎德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汗青格勒”首次搬上银屏,展现了德都蒙古独有的文化艺术。2012年7月31日下午,在柴达木影剧院首演汗青格勒艺术团首场汇报演出,节目中艺术团的胡日查(团长)、巴以斯格愣等成员们根据故事情节,利用传统蒙古族乐器现场弹唱,缓慢抒情的描述,激情昂扬的说唱,将《汗青格勒》史诗演绎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征服了在场 观众的心。2013年,由八省区协作委办公室、中共海西州委员会、海西州人民政府主办的《金色德令哈——汗青格勒之乡》。这次舞台演出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苏克老人与一群蒙古族儿童一同说唱《汗青格勒》的节目。节目中主持人现场采访苏克老人,他含着眼泪说:“我从儿时开始学习汗青格勒,是它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我战胜了太多的困难,坚强地活下来,是英雄史诗让我这个盲人站在了这个舞台上,现在被批准为传承人,我也有义务传习好《汗青格勒》。”2014年,网络系列新春歌会《吉祥海西·放歌柴达木》于2014年春节期间与广大电视、网络公众见面。同时内蒙古卫视蒙古语频道将《汗青格勒之乡·聚宝盆的祝福》在黄金时段播出。为了更好地传播柴达木原创歌曲,柴达木民族文化传播中心将新春歌会制作成DVD,发送到农村牧区,丰富了广大农牧民的文化生活,发挥社会组织的正能量作用。从以上事例足以说明当地地方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政策支持等等,使海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化得以成功的实施。

    (五)民族文化节日成为文化传承的课堂——那达慕和孟赫嘎啦

    节日往往是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庆祝活动,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内容的缩影,它是各民族多样性文化得以集中表现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功能。

    “那达慕”是海西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具有体系完整、节俗鲜明的特征,在传承蒙古族民俗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历史贡献和功能。为了保护它,当地政府已把海西州那达慕大会列为海西盛大的民族节日,确定了固定的经费,固定的时间、组织机构和承办办法。群众文化部门引导群众自然传承发展那达慕及其传统项目;起草海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立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并且成立海西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成立以文化、教育、科技、民族宗教、广播电视组成的海西那达慕文化保护工作组;以发展海西蒙古族那达慕与民族文化产业相结合,建立以传承和发展为目的地民族文化产业运行机制,使这一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和发展。

    “孟赫嘎啦”文化节是近几年出现的为了丰富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了传承发展民间文化而创办的新的群众文化节。“孟赫嘎拉”是蒙古语,意为永不熄灭的火焰。这一节日是海西州群艺馆和柴达木报社为丰富牧民文化生活创办的一项创新活动,是以诗歌朗诵为主的文化节,并且仅限于牧民参加比赛。自2002年在都兰巴隆地区首次举办以来,已在全州各地成功举办了十一届,日益激发了海西蒙古族群众诗歌创作的热情,涌现出—批牧民民间艺人和优秀诗歌作品。文化节也从当初单—的诗歌朗诵,逐年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内容,拓展到如今的长调、说唱以及采词、拉利等不同风格的表演项目。孟赫嘎拉文化节是富裕起来的牧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已经成为草原牧民进行文化交流、继承传统、展示才能的最佳平台,尤其在挽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加强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民族文化事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十一届节孟赫嘎拉文化节与第六届蒙古族那达慕有机融合,更加凸显出节日的传承功能。

    (六)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结合

    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旅游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特殊的旅游资源,经适度的规划与开发,打造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进行消费,其发展潜力非常大。同时,旅游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手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通过精心打造高品质的文化旅游产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让更多游客欣赏、体验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借此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一个更为适宜的生存环境,这是现代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贡献之一。

    海西州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城市化率高,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前景也较好。在采访专家跃进时也了解到海西将一些民俗文化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如祭敖包、祭火等文化遗产,成为海西乃至青海省极具有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海西州政府以建设“高原旅游名州”为奋斗目标,正在投资建设德令哈德都蒙古文化旅游产业园。它是以德都蒙古族文化为主题,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演艺、民族竞技体育、休闲、体训、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多元化、多功能大型产业园,主要由德都蒙古族文化博物馆、柴达木岩画公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那达慕和汗青格勒文化墙、蒙古族哈萨克族民俗村、德都蒙古饮食文化产业基地、非物質文化演艺厅、柏树山旅游景区等组成。用充满德都蒙古文化特色的设计,将柏树山德都蒙古族旅游文化产业园打造成集历史文化观礼、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景区。由此,体现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也能明确在其保护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

    三、“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主要强调整体性、活态性遗产保护,推广文化生态的理念,彰显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及经济价值。

    第一,确立生态文化保护战略目标,进一步推进“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明确重点发展区域、产业目标、重点项目、传承人培养。以此科学有序推进“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激发和增强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的自觉性,这是保护和弘扬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有效的策略之一,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途径。

    第三,根据“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情况,确立遗产各区域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管理、检测及评价体系,做到保护与发展协调进行,凸显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四,创新“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及发展,推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保护珍贵的“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五,将“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纳入到国家积极推进的重大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项目中,争取国家层面的投入与保护。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16EH194)

    参考文献:

    [1]贾晞儒.《德都蒙古文化简论》[M],民族出版社,2014.

    [2]余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与理性思考[J].新华文摘,2010年.

    [3]刘春玲.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及当代意义[J].阴山学刊,2013.12.

    [4]张玉祥.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研究[J].西部蒙古论坛,2015.1.

    [5]群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依据和途径[J],群文天地,2012.9.

    [6]南文渊.青海蒙古族历史发展与文化变迁[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

    [7]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