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研细磨的教学中回望教材建设

    刘永平

    【摘? ?要】任何教学实践,都是“以‘本为本”的演绎。综观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有必要把所有课文的标题变得更精准,把文本处理得更精当,将古诗词“附件”知识与课文中的方言解读得更到位,使名家名篇的来源标注得更统一、更规范,甚至需要给教材中出现的外国名人、名篇标示上英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教学;统编教材

    任何新教材的启用,都有一个实践检验的过程。综观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我们需要把所有课文的标题变得更精准,把文本处理得更精当,将古诗词“附件”知识与课文中的方言解读得更到位,使名家名篇的来源标注得更统一、更规范,甚至需要给教材中出现的外国名人、名篇标示上英文。

    一、《骑鹅旅行记》《表里的生物》的标题如何更精准,体现文本主旨?

    在任何文章中,标题都是“眼睛”,力求醒目、确切。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中,课文的标题总体平实、明了,画龙点睛,契合内容。但从科学严谨的角度看,《骑鹅旅行记》《表里的生物》这两篇课文的标题尚有改善的空间。

    《骑鹅旅行记》缺乏主要人物“尼尔斯”,显得不够忠实于原著The Wonderful Adventures of Nils,也与课文《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照应不足。建议改为《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如果因为课文采用了高子英等翻译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老版本,就坚持用《骑鹅旅行记》,理由并不充分。因为教材编者本身就有编改的权力,完全可以根据外文原文把它改了。此外,该书的多数版本都采用了更忠实于原著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其中也包括商务印书馆2017年推出的石琴娥译本。石琴娥是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欧文学专家,她翻译的作品质量应不在他人的之下。

    《表里的生物》题目看似简单,但不够清晰、周密。首先,说起“表”,人们想到的是统计表、电表、水表、手表……读了文章才知道,原来是怀表。其次,“生物”的概念过于笼统、宽泛。“表里的生物”是说表里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有吗?通读课文,怀表里其实只有“动物”。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脑中有动物的概念。因此,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别是从照应文章内容的角度出发,课题不妨改为《怀表里的“蝎子”》。它比原标题更精准,也更为吸睛——有画面感,且更有童趣,更富“童话”色彩。因为,表里并非有真蝎子,所以给“蝎子”加引号。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第二学段应当“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因此,给“蝎子”加引号也能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

    二、《那个星期天》的课堂教学如何更恰当,契合学生的心智特点?

    课文选自史铁生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在作者本人看来,“人们完全可以把《务虚笔记》看成自传体小说。只不过,其所传者主要不是在空间中发生过的,而是在心魂中发生着的事件。……就连‘我这个角色也只是我全部印象的一部分……他们的相互交织、重叠、混淆,才是我的全部,才是我的心魂之所在……”[1]“思想深邃而又駁杂,意义沉实而又虚飘”的《务虚笔记》并不适宜无忧无虑的孩童去阅读,但总体上的抵触并不能排除部分章节的相宜。

    《那个星期天》写的是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的事情,学生读来自然感同身受,觉得亲切自然。文章条理清晰,描写细腻生动,展现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流淌着依赖母亲的浓重情绪。这篇课文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从人称上讲,文章模糊了第一、第三人称的界限,总体而言是按第一人称“我”写的,但又出现了“男孩儿”“他”,说明作者的视角在变换,本质上反映了史铁生笔下的“我”非纯粹的自我、真我。为避免把学生带入作者的意识流,使其坠入五里云雾,教师可径直让学生把“男孩儿”“他”换成“我”。这样并不影响对文本的理解。

    从引语上讲,课文去除了引号,特别是消解了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根本差异。这种深度采用独白形式的表述方式,有违工具性常规,也会带来思绪上的混乱,难以称为“干净、利落,便于阅读,也别有一番情趣”[2]202。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尝试厘清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并加上恰当的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从语言表达上讲,按常规视角不够简洁、清爽,有颠来倒去的感觉,可能也折射了“我”思绪上的烦乱、不自信,如第二自然段中的“这不会错”“都不会错”,这些语言很难讲“充满童趣”[3]3。对此,笔者提醒学生在日常写作中,除非需要描写心神不宁,否则一定要注意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在思想性上,笔者在说明“理想很丰满,生活很骨感”这一生活道理的基础上,结合文章末句,揭示全文的凄婉情绪与作者的不幸命运之间的联系。针对学生的诘问“‘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怎么还能看到‘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的景象”,笔者回答说,这景象更多是作者心理上、意识上的,而不是真正眼睛中的。学生若有所思,似有所悟。

    三、古诗词的“附件”如何讲解更全面,反映传统文化风貌?

    到了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量古诗词,对诗题、作者、正文甚至格律、词牌都有所了解,但对诗(词)序、诗(词)题下注与书写格式等诗词“附件”还非常陌生。“古诗词诵读”板块中的《浣溪沙》是苏轼的作品。作者和正文之间有一句话:“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这是什么?是词序。那词序与词题下注的区别是什么呢?词题下注更为短小,是用来交代词创作背景的短小文字,一句话或一个词组。[4]这种古诗词附件,学生首次碰到。因此,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诗词,特别是词的书写、编排格式是有讲究、有规范的。从统编教材的编排来看,形式不一。词首次出现在四年级下册,其编排(排版)格式呈现两种形式:一种如《清平乐·村居》,上下阕统一为一个大的段落,但在上下阕之间空了两格;另一种如《卜算子·咏梅》,上下阕单独编排,一行一句,且上下阕之间空了一行。综观六年级下册中的三首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浣溪沙》《清平乐》,都采用了第一种编排方式。这两种编排方式都是可行的,也各有利弊。整段编排节约纸张空间,但似乎有违诗词以句分行的视觉习惯;分段编排有诗词的形式感,但占用空间较大。建议采用分段编排的形式,这样既有错落有致、抑扬顿挫的形式感,又方便比较遣词、分析修辞,总之便于学习与赏析。

    四、教材里的方言知识如何教学更充分,融合地方文化资源?

    方言是一种极好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认真对待教材中的方言词汇,并努力加以运用。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中的方言词汇比较丰富,第一单元的主题就是民风民俗,方言是其重要体现。《北京的春节》的作者老舍是运用京味方言创作的大家,《腊八粥》的作者沈从文在我国有“乡土文学之父”的美誉。学习他们的作品,必须注重挖掘其方言语素。

    《北京的春节》语言“‘京味儿十足”[3]83。“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老年间”“一擦黑儿”“吃食”“残灯末庙”“闲在”等不一而足。教学中,笔者用普通话给学生逐一讲解清楚,如:“玩意儿”,儿童玩具;“老年间”,很早以前、古时候;“残灯末庙”,形容春节的节庆即将过去。笔者甚至将其与本地方言作比较,如“北京话的‘老年间相当于我们盐城人的‘先大頭”“我们盐城人的‘玩意(儿)不同于书中的。盐城人斥责别人‘什么玩意儿,意思是‘什么东西‘混蛋;盐城人说‘不知道他又会想出什么玩意,意思是‘不知道他又会想出什么诡计(花招、借口)”。

    《腊八粥》对照原文,改动不少,但方言依然挺多。“饭豆”“上灯”“松劲”“孥孥”“面面的”“赤枣”等都是湘方言。但这些方言与普通话差异大,与我们江淮官话中的盐城方言、吴方言等却多有相通,如“上灯”(点灯,亮灯),“面面的”(干糯)。文中的“孥孥”,与吴方言中的近似,只不过湘方言发音阳平,吴方言发音阴平。在吴方言中,“孥孥”是对孩子的昵称,相当于“宝贝儿”。课文中的“孥孥”应当就是此义。那“松劲”呢?文中的含义是“没劲,不给力”,这是普通话及吴方言里所没有的。另外,“上灯”是用在非电力时代的,指点煤油灯。对于电灯,都用“开”了。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解释清楚。

    六年级下册课文中的方言,除了第1、2课密集之外,还有一些散落他处,如《那个星期天》中的“空空落落”,《金色的鱼钩》中的“硬实”,《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的“舅老爷”,等等。“空空落落”就是空空荡荡。“硬实”就是结实。“舅老爷”在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指父亲或母亲的舅父,而在江淮官话中,却是丈夫对妻子兄弟的特定称呼。[5]研究李星华对李大钊遇难前后更详细的回忆,文中的“舅老爷”当为李大钊的舅父“周舅老爷”周玉春。[6]

    五、教材中出现的外国人名、书名如何书写更到位,促进学生检索研究、深度学习?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中,有很多外国文学、文化方面的素材,但没有一个外文单词。笔者认为,这不仅不利于语文学科与英语学科的衔接、统整,还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精神。《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非常明确,第二学段起开设英语课程,完成“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的一级目标,第三学段完成“对继续学习英语有兴趣”的二级目标。在语文教材中适度展示英语专有名词,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感、对英语的兴趣以及对语言的敏锐性。因此,建议对外国人名、书名,不管其原名是英文、法文还是德文、瑞典文,均统一标注英文名称。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度检索材料,深入钻研教材,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有利于教材编写者与使用者矫正偏误。

    通过梳理和中英文对照,可以发现教材中有两处值得商榷。一是“快乐读书吧”中提及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这一书名是否确切?参考第二单元的课文题目,同时也为了更忠实于原文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笔者认为《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一译名更为妥帖。二是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米歇尔逊”何许人也?译名是否准确?称他为生物学家是否确切?通过检索“Wilhelm Michaelsen”,可以发现他是地道的德国人,在德文里他的姓氏应译为“米夏埃尔森”[7]而不是“米歇尔逊”。“米夏埃尔森”来自新华社的权威人名辞典,而后者可能来自于李旭旦译本《海陆的起源》(2006年北京大学版),该书并非人名翻译的依据。课文中说米歇尔逊是生物学家,也不够确切。在维基百科里,他是动物学家(zoologist),是“研究蚯蚓等寡毛纲动物的世界权威(a world authority on the Oligochaeta which includes the earthworms)”。

    六、名家名篇的来源格式如何标注更统一,使形式呼应内容?

    列入教材的课文多为名家名篇。明确标注其出处,无疑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教材也确实这样做了,但还不够严格、统一,建议加以完善。

    譬如,课文《那个星期天》首页的脚注“本文选自《务虚笔记》,作者史铁生,选作课文时有改动”,建议修改为“本文选自史铁生的《务虚笔记》,选作课文时有改动”。如果著作名中包含作者名,则直接表述为“本文选自(著作名)……”有改动就标出,没改动就不标。比如,《为人民服务》一文的脚注可改为“本文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标注则可更进一步,如将《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本文选自《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英国的丹尼尔·笛福,译者鹿金……”改为“本文选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鹿金译……”这样更简洁。另外,虽然《北京的春天》《腊八粥》《匆匆》《金色的鱼钩》《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等课文原本可能都是单独成篇的,也应正式标注出处。如《表里的生物》的脚注不妨由“本文作者冯至,选作课文时有改动”改为“本文选自《冯至全集》第三卷,选作课文时有改动”。[2]11其余课文类推加注。如果不正式标注出处,就可能出现混乱。

    同类型的文章应统一格式,标注来源。《古诗三首》只有第二首标注“选自《古诗十九首》”,那第一、第三首呢?在教材最后的“古诗词诵读”部分,十首古诗词只有第一首《采薇(节选)》标注“选自《诗经·小雅》”,其余九首呢?再看“阅读链接”部分。《北京的春节》课后“阅读链接”材料(无标题)标注“选自斯妤的《除夕》……”《詹天佑》文后标注的却是“本文选自《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十册》……”而《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的“阅读链接”则没有标注任何来源。同样,“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与《阳光的两种用法》,第六单元“阅读材料”中的五篇文章,也都缺乏来源。

    任何教学实践,都是“以‘本为本”的演绎。对笔者而言,演绎的过程就是研读教材、课堂生成的过程。它的本质是主观的,见解只是寒腹短识,甚至有吹毛求疵之嫌,但笔者的初心不改,就是学思教悟,立足课堂,努力发挥能动作用,最大程度服务学生、服务学科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史铁生.宿命的写作[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233.

    [2]张庆.义务教育教科书配套用书·小学语文备课手册(六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六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王怡石.古代诗词版式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出版发行研究,2014(10):83.

    [5]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6615.

    [6]光荣牺牲:回忆我父亲被捕的前前后后[EB/OL].[2020-02-24].http://www.china.com. cn/aboutchina/zhuanti/zgzyldz/2007-09/11/content_.html.

    [7]新华通讯社译名室.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修订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1871.

    (江苏省盐城小学? ?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