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阅读能力在课后服务中蜕变

    殷彩丽

    摘要为解决家长下午下班时间与学生放学时间不同步导致家长难以准点接孩子的难题,同时考虑到一部分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有困难,我校按照教育局统一安排,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组织教师带领学生把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通过开设兴趣班等方式,助力提升学生在阅读、体育、美育、科学等方面的能力。其中,阅读兴趣班的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每天坚持课外阅读训练,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明显提高,该方式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

    课后服务? 阅读能力? 训练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提出:“未来将会让15%的学生再努力也做不完语文高考题!”这句话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阅读的重要性。很多语文成绩突出的学生,在做经验介绍时,说的都是得益于课外阅读。现实中,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曾发布过一则“近七成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少于1小时”的新闻,引起了广大学生家长的共鸣。另外,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家长下班时间与学校放学时间不同步的问题,造成家长接孩子困难的情况。也有一部分家长把孩子接回家后,却不能有效辅导孩子学习和作业,不得不把孩子送到补习班或者“小饭桌”等场所。家长这样做,增加了经济负担不说,孩子的学习效果往往难以如愿。

    一方面是孩子没有时间去大量阅读,另一方面是学生放学、家长下班之间的空档期给家长工作带来困难。如何平衡两个方面的问题,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引起了家庭、社会、教育部门的深入思考。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把中小学课后服务提升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要求切实解决好学生健康成长、家长按时接送学生的问题。我校积极响应教育主管部门号召,开展课后服务,并利用课后服务的资源和时间优势,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课后服务运作模式

    通过大量调研,界首市教育局于2017年6月出台了《关于做好城区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首先在城区小学试点。随着探索的深入,有关体制、机制逐渐完善,到2019年实现了城区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

    我校在实施课后服务过程中,首先征求家长意见,把课后服务的方式、服務的内容,以及相关安全保障措施等告知家长,并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了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筹的工作机制。根据学生自愿报名情况,依托少年宫,学校开设了16个专业、40多个兴趣班。每天下午放学后,各个兴趣班按照实施方案进行1个小时的免费辅导或训练,学生跑班上课。教师因此增加的工作量,学校做好统计,每学期结束后上报教育局,课后延时服务费由政府负责,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二、课后服务的优势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在阅读中注重积累和运用,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语感。

    要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能力目标,必须注重课外阅读。我校阅读兴趣班围绕新课程目标制订了详细的阅读训练计划,按一年级和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划分为三个学段,不同学段制定不同的目标,循序渐进。在师资上,由语文教研组推选出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辅导员。在时间上,规定每周一、三、五集中训练指导,其余时间自由阅读。学校专门提供训练场所,包括普通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在阅读用书方面,优先保障阅读班需求。为激发学生潜力,检验课后服务效果,学校每学期开展两次规模较大的阅读能力展示交流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系统的训练计划、资源的优化配置加上时间的保证,学生课外阅读量加大,阅读兴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明显提升。

    三、专业指导彰显课后服务魅力

    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如果能够得到个性化发展,那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训练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强化其自我学习能力。

    1.精读训练

    对于关键篇幅,让学生逐句逐段阅读,做到字、词、句、篇深刻理解,知晓作者的意图与文章美。

    2.速读训练

    人们在阅读获取信息时,有时候需要字斟句酌,有时候需要快速浏览以掌握大意。在让学生掌握精读方法的同时,还要训练学生根据不同的读物和阅读需要,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3.朗读和默读训练

    朗读是声情并茂地大声读,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便于学生理解、体验和记忆。默读是不出声地读,具有视觉广度大、阅读速度快的优点,便于边读边思考。在默读训练时,要让学生养成标注重点的习惯,必要时做好读书笔记。

    4.阅读工具训练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于一些查询工具来解决问题。教师应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字词典、图书借阅指南、网络搜索引擎、聊天软件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式、方法,提高其阅读效率。同时,还应告诫学生在使用阅读工具时,遵守有关的伦理道德、法律法规要求。

    5.读书笔记训练

    不动笔墨不读书,对于阅读中的有用信息和素材,为避免遗忘,学生需要把它们摘录下来,以丰富自己的“词库”。对于阅读中的心得体会,也要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实际训练中,教师不应把读书笔记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硬性任务,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感和抗拒心态,也可以引导学生丰富读书笔记的形式,比如做成形状各异的贺卡、书签等,使之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6.表达能力训练

    听、说、读、写是正常人必备的信息获取与传递能力,擅于表达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更具优势。课外阅读训练中,教师要有计划地开展一些诗文朗诵、信息发布、情景剧、故事会等方面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环境,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激发其学习潜力。

    在课后服务中,按照以上六个方面进行长期系统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将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在界首市举办的“诗词大会”“经典诵读”等活动中,我校阅读班学生游刃有余,多次获得一等奖,书香校园氛围也逐渐浓厚。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其影响是深远的。孩子爱上阅读,将获得最有益身心的回报,并学会爱的方式,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课后服务给孩子创造了爱上阅读的条件,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程为坤.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