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青海油田工作片段

    张德国

    

    

    我近40年的石油生涯中,有五分之一的时间,那段人生正值盛年的美好时光,是在柴达木油田度过的。虽然离开青海油田四年多了,但油田的发展依然令我魂绕梦牵,常常想起那些为柴达木石油工业发展与我并肩战斗的同志和广大职工艰苦创业的情景,想起那些充满希望的储油气构造和柴达木的山山水水。适逢青海油田建局四十周年,应油田之约,回顾我在那里八年工作的经历,拟成文以纪念青海石油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临行受命责任重

    组织上是1981年决定我去柴达木油田的。原先,张文彬、黄凯、季铁中副部长已经和我谈话,部党组决定调我到中原油田工作。在我看望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同志时,他对我说,你身体好,又年轻,应该到西北去干,并要我过几天到他家中再谈一次。1981年12月16日晚,康老在家中告诉我部党组再次研究,要我到青海油田去工作。同时作了三点指示:一、你去了以后首先要抓地震,从基础资料抓起,解决区域地质问题,用二至三年时间把基本地质问题搞清。1954年进盆地,至今未搞出“大名堂”,你们要打破以往的传统看法和圈子,不要只忙于抓日常生产,而要抓好地质勘探。二、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指已初步探明的尕斯库勒油田构造)向外发展,资料一定要取全取准,不漏油层,在盆地西南部再拿到一定储量,今年才3000多万吨(指尕斯库勒油田探明储量),若储量达到一亿吨,就可考虑开发,逐年建成年产100—200万吨油田。三、你进去有了感性认识后就会有设想。在盆地要注意:人越少越好,干部工人要实行轮换制。在盆地养活一个人等于外面几个人,要强调精兵,强调高度机械化,盆地内不搞“大而全”,这指的是不要把家属带进去。康老还对我个人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你本身优点很多,干劲大,有魄力,说干就干,善于决策,是个好干部,到柴达木大有干头;你年轻,什么时候不要以为自己的世界观别人都能接受,自己看明白了的,别人也看明白了,那不一定,这就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矛盾。这就要既能坚持原则,又能有本事使别人也理解,和自己有共同的看法。他要求我注意克服在吉林油田工作中简单化的毛病,并说,要耐心细致地工作,要使大家一致起来,不容易。为什么让你去青海?一是你年轻,身体好;二是工作需要;三是从你的性格、思想来看,更适合于在西部干。上西部就是搞储量、产量接替。从后来的实践看,康老关于柴达木油田发展的思路是十分正确的。1982年5月,中组部下了我到青海油田任职的通知。当月25日,唐克部长、李敬副部长又和我谈话,勉励我到柴达木以后要发扬成绩,努力工作。我体会,领导同志的指示不光是对我个人的,也是对我们青海油田的厚望和要求,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1982年6月,我来到了青海油田——我将为之奋斗的新战场。

    调查研究摸局情

    我到青海油田后,第一件事就是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努力做到知实情、出实招、求实效。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调查研究,我对柴达木石油勘探开发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感到加快油田发展有着不少困难,但有利条件很多,主要的优势有三个方面:

    一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是我国大型陆相含油气盆地之一。“南昆仑,北祁连,山下瀚海八百里,八百里戈壁无人烟”就是对它地理位置的形象写照。盆地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其中中新生界陆相沉积面积9.6万平方公里,最大沉积厚度14000米。第三纪是盆地湖泊相沉积的全盛时期,具有雄厚的生油物质基础。根据局研究院油气资源评价,全盆地石油地质资源蕴藏量约13亿吨。这说明用储量求发展的物质条件是具备的,只要我们注重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加深对地下情况的认识,坚定信心,锲而不舍,石油勘探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二是已经取得了一批勘探成果,为油田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到1981年底共发现了大小油田17个,含油面积114平方公里,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亿吨,其中尕斯库勒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600万吨;发现气田5个,含气面积71平方公里,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89亿立方米。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经过加深勘探,新增一定量的探明储量后,就可以进行油气规模性开发,逐步形成以油养油的良性循环。

    三是有一支勇于吃苦、甘于奉献的职工队伍。到1982年,职工队伍已经发展到近2万人,家属2万多人,地震队12个(包括美国队3个,胜利油田队4个)、钻井队20个,形成了一支配套齐全的石油勘探、开发及后勤保障队伍。从1954年开始勘探以来,一代一代的石油职工“一卷行李一口锅,牵着骆驼战沙漠,渴了吃把昆仑雪,饿了啃口青稞馍”,冷湖创业,回师西部,常年奋战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上,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以油为业,以苦为荣,表现了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尚的奉献精神。有这样一支队伍,只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再艰巨的任务也能完成。

    油田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困难。

    一是由于油田没有投入规模开发,拿不出资金加大勘探工作量。1982年部里给油田勘探资金4000多万元,但是整个油田的再生产主要是靠勘探。没有足够的勘探资金,甩开勘探无从谈起。拿不到储量,开发就成了无米之炊,油田的再生产只能维持在低水平上。油田效益上不去,在全国海拔最高的油田上,自然环境最恶劣、工作条件最艰苦,而职工的生活条件却很差,这就形成了一个怪现象:越冷越打颤。

    二是虽然勘探的里程长,但勘探的程度比较低,取得的成果也不够理想。到1981年底,全油田累計地震测线22295公里,其中6次覆盖以上的8874公里,每平方公里测线0.09公里,仅为部颁规定的24%,累计打探井2640口,总进尺269万米,这些井又大多集中在局部构造,而且1000米以内的浅井多。当时甘青藏石油勘探会战刚结束,虽然经过了28年的勘探历程,但只拿到了1亿吨的石油探明储量,对职工队伍的士气有一定影响,大家都为油田的前景担忧。

    三是自然环境差,稳定队伍的难度大。当年参加开发柴达木油田的老同志,经过二三十年的磨炼,已经是两鬓飞霜,老有所归的问题自然摆到了领导面前;每年国家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报到率很低;职工要求调出盆地的数量也较多,队伍缺乏凝聚力。

    通过调查研究,我总的印象是青海油田的形势是优势与困难并存,希望与挑战同在。储量不足是制约油田发展的根本矛盾,投入少、工作量上不去,又制约着勘探的发展,极其艰苦的环境和条件影响着职工队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快油田发展,必须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发挥油气资源丰实、潜力大的优势,始终把加快勘探、多拿储量放在首位;发挥已有优势,坚定地走以油养油、自我发展的道路。发扬职工队伍甘于奉献的精神,在加快勘探开发的同时千方百计建好基地,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些认识来自于实践,也是我们指导实践的基本思想。

    综合勘探抓效益

    上世纪70年代末期,石油部调集玉门、胜利油田的勘探力量组织了甘青藏石油会战。限于历史条件和勘探手段,会战没有取得预期成果。当时有人形容柴达木复杂的地质条件像一个摔碎的盘子:处处有油,处处不流。因此,坚定在柴达木找大油气田的信心和决心,成了当时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加快勘探,1982年11月,局党委、管理局召开了全局勘探工作会议,尹克升局长做了很好的报告,发动与会同志摆油田的优势和潜力,谈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提加快发展的建议,大家越讲信心越足,决心越大,思路越广。会议结束时,我做了总结。在此之后,我们在“六五”期间(1981-1985年),每年都召开一次全局勘探工作会,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做出了综合勘探抓攻关的决策,就是把勘探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大幅度增加储量为目标,地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重点攻破野外资料收集方法、地震资料的计算机处理和综合解释三大关,努力为勘探提准井位;钻井以取全取准资料和保护油气层、解放油气层为目的,全面应用8项新技术,广泛开展“科学钻井年”活动,大力提高探井成功率;测井、试油推广新的工艺技术,卡准油气水层,力争取得较大成果;地质综合研究通过分析大量第一手资料,努力搞清地下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1983年7月,阎敦实、闵豫副部长到盆地考察工作,对我们勘探部署做了肯定,又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大家认为,局党委和管理局的部署符合柴达木油田的实际,只要形成地质研究、地震、钻井、测井、试油五位一体的综合勘探,柴达木的油气勘探一定会有大的突破。这次会议以及以后的勘探工作会,对增强职工队伍在柴达木找油的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记得当时勘探处的李志医同志说,开会以前的感觉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会后的感觉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想法在当时有一定的代表性。几年来,我们始终抓住综合勘探这个“牛鼻子”不放,到1985年,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6200万吨,使整个石油队伍受到了鼓舞,振奋了精神。这几年储量增长快,是全局职工的努力,主要是地震、钻井、试油科研工作搞得好,这和抓这几路工作的副局长杨秀东、孟令章、总地质师顾树松等有关领导同志的具体指挥部署是密切相关的。

    在加快石油勘探的同时,我们加强了天然气的勘探。柴达木天然气资源蕴藏量也很丰富,预测为2400亿立方米。我到油田之前储量89已达亿立方米。地球物理勘探通过引进新的数字资料处理系统和解释系统,主任工程师孙子华等同志对柴达木东部地区的资料重新进行综合分析,对储气构造有了新的更准确的认识,并发现了一些新的储气区块。1988年,我和局长吴耀文、总地质师顾树松同志,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专家意见,提出“油气并重,气往前摆”的工作思路,局党委和管理局决定在物探搞清储气构造的基础上,把钻探的重点放在涩北。1988年10月,我和顾树松、党喜坤、唐国臻、周国艾、赵建科、姚兵、奚国祯、刘桂来等同志到涩北及沿途进行调研,要求有关单位按划分的路段在一个月修好一里坪—涩北一、二号简易公路,以保证按时上钻。在油建工程处、地调公司、运输处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仅用20天就完成了任务。当年11月上队伍,12月井打喷,打响了二上涩北天然气勘探的“第一仗”。以后连续3年共打探井13口(最大井深不超过2000米),新增天然气储量382亿立方米,勘探效益在当时全石油战线位居前列。

    修筑公路打基础

    1986年以前,由冷湖局机关到西部探区近400公里,走的是原当金山至茫崖的简易公路,路况很差,路面形似搓板,同志们形象的称其为“搓板路”、“万蹾路”,从冷湖到西部近400公里,汽车竟要行驶十几个小时,路途颠簸之苦,不要说老同志,就是年轻同志也是苦不堪言。从冷湖到西部拉运纸袋装水泥,每车竟有三分之一因路途颠簸造成纸袋破损而散失。当时有人统计,多年来运输损耗的水泥,足可以铺一条冷湖到西部的水泥公路。路况差还造成工作效率低、车辆损耗大的恶性循环。这条路已经成为制约油田发展的瓶颈。局党委、管理局根据西部油田勘探开发的形势,适时作出了修筑冷(湖)—大(风山)公路的决定。同时我和周沛、顾树松、曹随义、沈进宝等有关同志徒步踏勘了这段刚在开始施工的道路,对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段公路全长128公里,筑路任务由局油建工程处承担,从1984年3月进驻施工现场,到1985年10月正式通车,历时1年7个月。加上1981年4月至1983年底已修的花土沟—大风山的171公里,从花土沟至冷湖299公里沥青公路全线贯通,比原路缩短了99公里。这条公路的建成,一是极大缩短了长途运输时间,从冷湖到西部只需半天时间,保证了各路队伍上得快,物资器材供应及时,促进了前线各项工作;二是极大提高了车辆利用率,由于运输时间比原来缩短一半,运量比原来增加一倍;三是由于路况好,车辆损耗和物资运输损耗极大下降。总之,冷湖—花土沟公路的贯通,对于加快青海油田三项工程建设,带动海西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可谓如虎添翼。

    稳定队伍建基地

    柴达木油田地处边远、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在这样一个地区开展石油勘探开发工作,有许多与内地不同的困难和特点。譬如:油田在海拔2800公尺以上,空气干燥,严重缺氧,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古诗有“青海城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之说;4万多名职工、家属在“八百里瀚海无人烟”的地方工作和生活,所有生产和生活物资都要从70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拉运。当时测算,在盆地增加一个人,仅保生活一年就要增加一个车次。在这样的条件下,阖家老小在盆地,解决职工和家属的生活成了大问题,不仅领导要拿出很大精力抓生活,而且要配备庞大的生活保障系统,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不得不大量增加非生产性开支。实践已经证明,这种办法很难把勘探工作搞上去。因此,康老指示我们盆地的人越少越好,不要把家属带进盆地。石油部党组也明确指示我们要在盆地外边建设基地,逐步改变职工和家属的生活环境,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加快石油勘探开发。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当时设想,在敦煌建一个集生产指挥、科研、教育、医疗、生活于一体的新型石油基地,但当时认识并不一致。一些同志认为,家属搬出盆地,一是造成了新的两地分居;二是到敦煌后家属无活干,会减少收入;三是搬到敦煌后职工的工资、补贴少了等等。这些,都影响着局党委、管理局的决心。1982年12月,张文彬副部长在新疆检查工作后专程到敦煌,和我们共同研究基地建设问题,要求局党委、管理局要坚决贯彻部党组关于建设敦煌基地的决定。当时,我正在西宁参加青海省委工作会议,请假后一天赶到敦煌,参加了研究基地建设的会议。为了统一思想,我和尹克升局长商量,首先召開局党政领导班子会议,从6个方面论证了建设敦煌基地的优越性。领导班子认识一致后,1983年初,我们一方面组建了基地筹建领导小组,因为尹克升同志调省里工作,我任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蒋一鸣、陈文玺同志任副组长;一方面加强宣传思想工作,进一步统一干部职工思想;另一方面在敦煌开始了基地选点和建设的前期工作。由于当时地方不同意靠近城区,我们把基地选在了七里镇,连同老区在内总共征地5000亩,厂区主要马路设计建筑红线宽40米,有的同志认为地征多了,马路宽了,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

    从基地建设开始,我们就注意抓规划,抓植树,抓配套,上水平。当时,我们提出敦煌基地要整体规划、分期建设、设施配套、功能齐全,而且规划的布局要精巧,建设的标准要一流,建筑的风格要独特,按照分三期实施的部署,努力把敦煌基地建成包括办公区、生活区、工业区、科研区、文教卫区、生活服务区、文化娱乐区在内的综合性的富有吸引力的新型石油基地。为此,我们抽调事业心强、懂行的干部组成专门班子,选择技术好的施工队伍,按照设计要求加快基地建设。当时,特别重视建好教育基地,投入780多万元建成了一所環境优雅、教学设施比较齐全的中学。同时,在1983年、84年两个冬春,动员组织职工植树,建设了宽40米、周长8000米的绿化林带,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起到了防风沙的作用。1993年联合国驻中国代表贺尔卡先生到敦煌时,评价林带是伟大的绿色工程。在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敦煌基地从1983年开始建设,1984年首批住户搬进,1986年就有2万多人迁到了基地。

    敦煌基地的建成,不仅对于改善职工、家属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而且对于促进石油勘探开发,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是增强了队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敦煌基地建成后,大中专毕业生的报到率显著提高,原来想调走的人中有不少同志表示要安心工作,而且还吸引了一些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员从地方调入油田。

    二是解除了职工的一些后顾之忧。过去,职工“上班干工作,下班后忧愁的事情想不完”。搬到敦煌基地后,生活环境好了,人们的心情好了,子女学习条件好了,使职工能够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当时不少同志讲:“组织和领导的心里装着我们,我们就要一门心思做好工作”。

    三是职工家属迁到基地后,大大精干了盆地人员,使前后方队伍结构得到优化。过去大量保生活的车辆可以用于主业,大大减少了非生产性开支,增加了勘探开发费用。

    四是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适合盆地特点的工作方式。一线职工进盆地工作,住公寓,在集体食堂就餐,只带洗漱工具,一律轻装上阵,根据工种特点实行不同的工作制度,定期回敦煌基地轮休,不耽误职工照顾老小,不耽误青年的婚事,特别是有益于职工身体健康,这就大大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队伍建设重教育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石油企业的好传统。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中,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建设“四有”职工队伍,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环境艰苦是队伍不稳定的一个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更何况队伍稳与不稳有个可变的问题。在同样的环境里,工作做到了,不稳的可以变稳;工作做不到,稳的也可能变不稳。所以,我们在逐步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的同时,努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首先,抓干部队伍的建设,重点抓好局、处两级班子的建设。使领导班子首先成为扎根柴达木、建设柴达木的坚强战斗堡垒和艰苦奋斗的排头兵;其次,在职工中坚持不懈地开展“立志开拓,献身柴达木”的教育,并培养树立了一批立志献身柴达木的先进典型,用职工身边先进典型的事迹教育职工,把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度政治觉悟,落实到热爱柴达木上来。

    在班子建设中,我们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德与才,文凭与水平的关系。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党中央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的要求,这对于加速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无疑是一个战略性的英明决策。我们局的干部队伍主流是奋发向上的,许多同志在柴达木工作几十年,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的同志虽然没有文凭,但年富力强,有实际工作水平,有开拓精神,能把工作搞上去。在执行党中央关于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过程中,我们不搞只要文凭的“齐步走”,也不搞没有文凭就“一刀切”,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辩证地看待德与才、文凭与水平的关系,把文凭和水平都放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坚持德才并重、德往前摆,文凭与水平,以水平为主,看实际工作能力。1984年,调整处一级领导班子时,有的同志虽无规定学历,但仍然由副处级提为同级正职,有的同志没有文凭,根据本人的实际工作能力也同样被提为副处级。这种做法当时一些同志不够理解,也受到了一些非议,但实践证明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是对的,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表扬。开发和建设柴达木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事情,尤其在这样一个自然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异常艰苦的地区,使队伍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这里有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问题。1984年以来,我们在两级班子的配备中,注意班子成员年龄的梯形结构,按照干部“四化”要求,大胆提拔了一批中青年同志充实到局、处两级领导班子中。当时管理局班子中最年轻的有40出头的同志,在二级班子的正职中有30多岁的年轻同志。在班子配备中我们不搞“一刀切”,但实际情况“切了一刀”,使两级班子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更加趋于合理。这样,使一些长期奋战在高原、年龄偏大的老同志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安排他们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保护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也使一批年轻的同志脱颖而出,挑了大梁。在这项工作中,一些老同志以党的事业为重,从柴达木石油工业发展的大局出发,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仍然认真负责地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有的老同志退下来后,又因工作需要继续顶上去,也都毫无怨言,表现了很强的党性,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勘探开发这个中心,抓思想从生产出发,抓生产从思想入手,主要是根据全局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采取有效形式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把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快石油勘探开发上来;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工、团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引导职工在各项工作中争创一流;每年都结合总结工作,开展评、选、树活动。仅1984、85两年,全局就树立劳模34名,标杆单位21个,标杆班组38个,评出先进单位68个,先进个人468名,在整个队伍中形成了当先进有功,学先进光荣、人人争做贡献的浓厚气氛。加强职工的文化补习和技术业务培训,到1985年上半年,全局办文化补习班111期,5580多人参加,合格率达74.73%;办技术培训班98期,培训4690多人,合格率达75.78%,提高了队伍素质,促进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从1982年以来,局党委每年都召开一次政工会,总结经验,部署工作,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保证了石油勘探开发的顺利进行。

    成效好的思想工作还有一个善于抓住时机的问题。1987年,为隆重纪念“七一”党的生日,局党委决定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准备工作从3月份开始,由局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党办、报社组织,开展了党的知识竞赛活动,内容上,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宣传教育于一“炉”;手段上,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覆盖面大的优势;形式上,采取发卷笔答和现场答题,电视转播两种形式,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这项活动吸引了成千的群众参加,他们中间有一线的青年工人,也有离退休的老同志,有党团员,也有职工家属,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更是在万人以上。这项活动参与之广泛、效果之明显,说明不是群众不愿参加政治學习,而在于学习形式如何为大家接受,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适应新的形势。

    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确定内容和形式。1989年“六·四”政治风波前后,局党委旗帜鲜明地教育职工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稳定了队伍,保持了生产的持续发展。当时我和副书记李秋杰、纪委书记张文安、工会主席党喜坤、党委常委张佩荣同志,带领党群系统的同志下到基层做思想工作。1989年6月5日《青海石油报》头版头条新闻是:

    加强组织自身建设 教育职工坚守岗位

    ——局党群系统负责同志深入基层做思想工作

    文章内容:“在全国一些地区出现动乱的情况下,局党群系统主要负责同志和部门领导于5月17日奔赴台南、格尔木、西部和敦煌地区的基层单位,要求各级党组织抓好党的建设,教育全体党员和职工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文章还说,“局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不同场合的会议和交谈中,阐明我们是石油企业,是搞经济建设的,每一个党员、职工既要关心国家大事,更应该坚守工作岗位搞好本职工作,把我们的勘探开发搞上去,这才是唯一正确的做法。”

    由于局党委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了正确的立场,全局生产秩序正常,局电视台、报社也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受到了总公司工作组的肯定和好评。

    我们在坚持“两个加快”的同时,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不放松,使职工队伍始终保持了团结向上、顽强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发展。

    以油养油求发展

    “六五”末,我们审时度势,根据已探明的储量,变勘探为主为勘探开发并举,提出以油养油的方针,目的是为了积累资金,在发展中壮大自己。勘探开发并举,是我们全局石油职工28年艰苦奋斗的结果。为了加快油田开发,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我们加紧建设花土沟15万吨炼油厂,生产汽、煤、柴油和液化气,满足油田需要。另一方面,分别在油田和柳园抢建装卸油设施,通过铁路外销原油。为了抢时间、争速度,管理局采取有力措施,指定蒋一鸣、税为群两位副局长负责花土沟油田和甘肃柳园装卸车设施的抢建工作,按时完成了任务。1985年12月底,首车青海原油运往兰州,一时间花土沟到柳园的公路上车流滚滚,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随着油田不断开发,1986年外销原油的收入已达到2400万元,其中的1000万元用于职工福利,1400万元用于扩大勘探。在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对国家的贡献也在逐年增加:1982年上缴国家的利润超不过10万元;1985年上升到270万元;1986年达到567万元,完成当年利润计划指标300万元的188.1%;1988年外销原油收入达19831万元,职工的福利基金也一年比一年明显提高。以1988年为例,当年奖金奖品支出1964万元,比1987年的1104万元增加了860万元,增加幅度为77.8%。干部职工为油而战,也增加了收入,生产积极性更加高涨了。

    经过全体干部职工几年的艰苦努力,青海石油工业开始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迈出了步子。

    三项工程开新篇

    从1983年起,我们搞了两个加快(加快勘探步伐,加快敦煌基地建设),外销原油,修筑冷大公路等,这些为全面开发柴达木油田进行了充分准备。到1985年,经全国储委批准,得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62亿吨。这标志着柴达木油田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具备了较大发展的物质基础。油田的发展一直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1985年3月,国务委员康世恩同志在京同青海省领导谈话时指出:“柴达木石油勘探已经30多年,现已从勘探阶段发展到开发阶段。当然,在开发阶段还要进一步勘探。”这年3月,石油部李敬副部长组织有关司局领导来油田现场办公,历时18天,经过现场调研后指出,柴达木西部南区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相对集中,可以建成年15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青海省尹克升书记对柴达木油田开发建设也十分关心,多次要求省政府有关部门为油田三项工程立项做好前期工作;同年5月,石油部正式下达了编制《尕斯库勒地区150万吨/年油田开发建设及100万吨/年炼油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通知。根据部党组的意见,1985年6月,我们成立了局三项工程领导小组,局长周沛同志因抓全面行政和生产工作,组长由我担任,副组长由副局长陈文玺、副总设计师高友福同志担任。自此,三项工程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

    三项工程,是将油田开发、输油管道、炼油厂等几项工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按原油采、输、炼一条龙进行生产的系统工程,期间经过了前期工作、建设、生产三个阶段。我主要谈谈前期工作阶段的情况。

    1985年6月4日至7日,在敦煌召开了我们管理局、部规划设计总院、青海省有关厅、局、委,海西州、格尔木市政府,有关设计单位参加的“青海油田开发建设及100万吨/年炼油厂可行性研究工作会议”。会后,从6月8日至9月15日,参加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同志们先后两次、历时43天,行程3000多公里,分赴油田各地区及格尔木、拉萨等地现场踏勘调研,顺利完成了编制可研报告所需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在调研中,大家感触最深的是青藏地区民用燃料极端匮乏的情况。群众近些年“锅上不愁锅下愁”,“不愁吃,不愁穿,只愁锅底不冒烟”。由于缺乏民用燃料,机关、团体、部队、农牧民只好砍伐树木、挖红柳作燃料,已造成灾难性恶果:仅青海省境内,沙化面积每年平均递增124万亩,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当时测算100万吨炼油厂建成后,可年产液化气4万吨,加上局内15万吨炼油厂生产的9000吨液化气,按每户年均200公斤用量,可满足25万户、100—120万人的生活燃料需要,尤其是能使西藏部分居民由烧牛粪到享受现代文明,其社会效益和政治意义十分巨大。通过调研,使同志们更加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承担各单项工程研究的同志们加班加点,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到11月上旬,全部完成了正式单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紧接着,11月24日至30日,在敦煌又召开了油田开发及炼油厂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初审会,12月29日可研报告定稿,31日我和陈文玺、宋克显、田丰林等同志就从敦煌出发,元月1日赶到了北京,当天晚上我们就向王涛部长进行了汇报。记得当时王部长有外事活动,我们见缝插针,就在王部长的饭桌上摊开图纸汇报起来。饭桌小,摆不开图纸,就又挪到会议室继续汇报。王部长听取我们的汇报后,指定李敬副部长负责此事。元月3日,部里又专门召开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三项工程可研报告,认为可研报告有相当深度,同意立即上报国家计委。随后,李天相副部长又亲自带着我们前往国家计委进行汇报。宋克显同志谈到青海石油工人艰苦奋斗需要为青藏人民作贡献时竟激动地声泪俱下,使在场者为之动情。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柴达木石油工业的忠诚,从1985年6月正式进行可行性研究,到1986年11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立项,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这是参加三项工程前期工作的同志们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工作的结果。

    青海油田三项工程建设也得到了胡耀邦同志的关怀。1986年8月25日,在西宁,尹克升书记,周永康副部长带着我们向耀邦同志汇报青海油田的勘探开发工作。28日,耀邦同志乘火车莅临格尔木,在百忙之中亲临拟建的格尔木炼油厂厂址视察,我们又汇报了格尔木炼油厂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及水电供应等外部配套条件,耀邦同志仔细听取了我们的汇报后,对油田建设、炼厂建设,甚至房屋的保暖、窗户的大小、绿化都作了具体明确的指示。耀邦同志下榻于青海省钾肥厂招待所,视察炼厂厂址的当晚,我们想请耀邦同志题词,经请示陪同的尹克升书记,周永康副部长同意,向耀邦同志汇报了我们的请求,耀邦同志欣然挥毫,为我们题写了“一定要开发柴达木油田”。

    1986年8月31日,青海省省长宋瑞祥和石油部一位副部长到油田检查工作,特意沿拟建的花格管道线路走了一趟。当时尚无伴行公路,沿途有几段所谓的公路,还是当年马步芳任屯垦督办时修的。途中有几次副部长也和我们一样,下来推车。430多公里走了14个小时,艰难之状可想而知。省、部领导到油田后,用5天时间深入基层检查工作、现场办公,副部长对勘探开发工作,特别是三项工程的建设,对我们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三项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组织强有力的班子,认真抓前期准备和建设管理,要排出运行表,全局上下协同作战。9月3日,副部长在干部大会上作了激动人心、情真意切的讲话,不时博得全场同志的热烈掌声。领导同志对柴达木石油工业发展的乐观态度,对柴达木人的体贴、理解,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使我们很受教育和鼓舞。

    还值得琢磨的一个问题是,对三项工程的投资估算。当时提了个11亿元的方案。如果照此上报,怕增加国家决策的难度,搞不好立项要搁浅,全局上下翘首企盼的工程项目就有可能推后建设。我们考虑了可行性也注意了可批性,提出了“10亿不沾边”的要求。当然,现在看这样做不一定恰当。后经反复测算,最后上报的估算投资是9.7亿元。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后认为9.7亿元低了一些,又建议增加了1亿元。上级主动建议增加投资的做法还不多见,这正应了古人一句话:“哀兵必胜”。国家念及着“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1987年6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复,同意三项工程项目开工建设,从此,两代人为之奋斗了30多年的柴达木石油工业掀开了新的一页。

    柴达木石油工业走过了40年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方针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我祝愿柴达木的石油建设者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再接再厉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作者简介:1938年农历10月11日,生于甘肃省永登县红城镇。

    1955年7月,兰州培黎石油学校内燃机专业毕业,分配至玉门油田钻井公司1206队(B乌6队)王进喜时任该队司钻。

    1958年4月,随玉门06队参加川中会战,时任大班司钻。

    1960年3月,从川中调大庆参加会战,调大庆后任06队副队长、副指导员,隊长段兴枝。

    1970年,调一大队任干事、大队机关党支部副书记,调大庆政治部干部部任科级干事。大庆革委会成立时,在大庆五七干校任组织组组长,后调任大庆机关党委副书记、机关党委政治部主任。

    1975年2月,任大庆油田党委常委、政治部副主任。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任大庆油田清查(“四人帮”)小组副组长。

    1977年,任大庆油田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大庆市委副书记。

    1978年9月,调吉林油田任指挥、党委书记。

    1982年5月,调青海石油管理局任党委书记。

    1990年1月,调总公司西部石油长输管道筹备组任副组长。

    1992年2月 任西北石油管道建设指挥部指挥、党委书记

    2001年2月,退休后返聘总公司中俄油气合作领导小组任副组长(对外称中俄油气合作委员会,任副主席)。

    2004年,任中俄油气合作领导小组顾问。

    2005年3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