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竞赛育人”模式助力“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霍楷 孙玮琪

    【摘 要】近年来各大高校越发重视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竞赛项目,以比赛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本文以竞赛育人模式改革为主要研究方向,在探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竞赛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探索出以竞赛育人为导向的适合各高校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新型发展模式。

    【关键词】素质教育;竞赛育人;敢为人先;勇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編号:1007-0125(2020)06-0144-01

    一、当今世界局势下提高全民素质迫在眉睫

    (一)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只有提高全民素质,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剧烈动荡的国际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少年强则国强,高校大学生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不负使命

    “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青年提出的新要求。“十六字诀”内涵深刻宽广,只有提高全面素质,才能让每个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

    二、竞赛育人在提升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一)竞赛育人中合理的选题能明确高校学生发展的方向

    高校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特征的社会活动,竞赛育人在竞技中能使学生迅速明确社会需求,从而进一步确定自己的专业深度及主攻方向,为成为这一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进行知识储备。

    (二)竞赛育人能激励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竞赛育人的教育模式为许多优秀的同学,提供了竞技舞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为取得佳绩,他们只能既了解自己,更熟悉对手,在竞赛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在世界竞技的舞台,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横空出世,竞赛教育能让更多的高校学生放眼世界,成为国之栋梁!

    (三)竞赛育人能增强团队凝聚力打造优秀团队

    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团队合作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取长补短,克服个人能力的不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团队合作能够达成个人所完成不了的目标,竞赛育人不仅能激发个人的潜能,同时能为人才储备打下坚实基础。

    (四)竞赛教育能使科技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高校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通过竞赛使社会组织、有规模的企业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使高校的学术研究更加有的放矢,学术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竞赛育人能够减少资源浪费,是把社会需求、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应紧密连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有效捷径。

    (五)竞赛育人能兴国安邦

    一个国家的实力有两个方面,一种是“硬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软实力”的核心和重点就是大学的兴衰。国家的兴衰与大学的兴衰是紧密相关的。竞赛育人使高校办学更具有前瞻性和竞争性。世界级大学都是在竞争中拼搏出来的。

    三、竞赛育人发展模式的探索

    (一)素质教育在竞赛育人的助力下应做出相应改革

    “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和美学思想等各方面发展的教育模式。科学飞速发展,技术日新月异,只有适应时代要求,才能有更多的人才适应激烈的竞争,并在竞赛中脱颖而出,才能展现出竞赛育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二)竞赛育人应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创建出适合中国高校的完整体系

    竞赛育人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避免盲目竞争,高校之间应合理利用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和合理配置,在一个项目中的竞争者,在下一个竞争项目中往往又是紧密的合作者。高校之间应该建立完整的竞争、合作体系,为世界发展,人类生存,提高国家竞争力和民族自信力,在竞赛中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竞赛育人要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

    竞赛育人要建立高水平的理论研讨和指导机制,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在高校间进行学术研讨,放眼世界,请进来,走出去,开阔视野,既相互竞争又取长补短,各高校在组织架构的合理安排下,共同攻克世界性和民生性难题。

    四、结论

    用“竞赛育人”模式助力“素质教育”,是在科学飞速发展,社会文明高度提升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开拓性探索,用竞赛的方式激励高校学生勤奋学习,学以致用,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发展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特殊时期,让更多的青年人有理想,有追求,用科学武装头脑,用智慧书写命运,为实现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兴华.基于传统文化视野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研究[J].智库时代,2019(40):186-187.

    [2]刘立霞,于贝.浅议高校素质教育与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25+33.

    [3]周宏蕊. 竞赛创新示范中心育人模式研究[A]. 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国际生产工程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国际生产工程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19:3.

    [4]陈如平.让学生竞赛焕发育人价值[J].中国民族教育,20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