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下朗读

    张慧

    ◆摘? 要:多媒体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对文字,图像,数据,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实时进行信息交互的技术。

    ◆关键词:个性化;想象化;对话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朗读训练有其独有的意义和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的个性体验,便于老师指导学生的有感朗读

    感情朗读有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加速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因此感情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人认为多媒体课件操作重视直观形象,忽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其实只要我们把握好时机,采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图像,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也更容易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配以适当的音乐,让学生能更好的投入到朗读课文,朗读就能取得更佳的效果。如《圆明园毁灭》一课中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和收藏珍贵的历史文物,对第二自然段叙述的非常详细,学生品析优美词句,脑海中会浮现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便情不自禁的产生一种赞美之情,这时候的朗读赞美之情便自然而然的表露无遗。但此时学生只能是在徜徉于文字当中去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这种语言的美,以及脑中去想象出圆明园的辉煌以及珍贵文物的璀璨。这时如果能以多媒体的影像呈现出圆明园壮丽的宏观的景致,以及珍藏的叹为观止的珍宝。这时学生就会自然而然把文字和眼前的景象完全契合在一起,那么就会在脑海里再现一幅奇美的画卷。这种视觉的冲击就会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朗读中具有了极强的感受力。由此与文字寄于情,学生自然就会用一种赞美之情读出圆明园的辉煌。第三阶段讲述了英法联军疯狂地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相对描写的较简短,而这一历史事件远离学生生活的年代久远,在今天和平年代生活的我们难以理解侵略者的野蛮行为,那么让学生读出愤怒仇恨,惋惜之情就有了难度,于是我通过多媒体把英法联军虐杀毁灭,圆明园的令人发指的强盗行径展示在学生面前。声,光,影的展示,学生亲眼目睹圆明园由辉煌走向灭亡的全过程,一股对侵略者的仇恨之情,从内心迸发出来。而这种情感是由学生在影像的激发之下,结合文字而从内心跃出来的。这时候学生的朗读,无需老师再从文字上反反复复的去引导和指导,而是由学生情不自禁的有力量读出了自己的一种痛恨,愤怒以及惋惜之情。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便于学生发挥想象朗读

    比如我们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一文中,“空山风雨后,天气晚来秋”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渐渐凉起来,可是让学生理解空山风雨后的秋天的感受,这时就会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一幅山中秋雨图,随影象引学生想象在秋天走入这深幽的空山之中,刚下过一场秋雨,不仅能够由画面带入我们感受到山的幽静,还同时能够感受到深山秋雨的寒意,这时候秋的凉和空山的幽结合在一起,学生更能够去体会那种在空山之中行走的越来越浓的秋意。此时学生自然能够体会到山的幽静和秋的凉意,因此每个学生在读的时候,读出自己想象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朗朗皓月映照在大地上,透过松间的缝隙,洒落在大地上,这时候再配以音效的流水声,明月,松林,清泉,月夜,清脆的流水声,生成了一幅声光图。我想看着这样的一幅画面,学生每个人心里自然就有了一幅心中的秋月图。因此,学生朗读,一定能朗读出自己对明月和流水想象中的感受朗读。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朗读

    在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文中,如何体会“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所表达的将士们的情感。此时配以风雪交加夜晚的一幅静图,再辅以风雪混杂呼啸的声音为音效,营造出一段艰难的行军路程,学生自然能够去直观的感受到将士们在行军途中的艰难。凭借多媒体的技术,比如说可以把身穿盔甲的将士们在营帐之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情景刻画出来,同时,声效传出将士们的自哀自叹之声,“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通过这样的处理,学生就体会到在行军途中他們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但同时又思念家乡的错综复杂的情感。此时可以让学生联系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将士做一个面对面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到出征战士的英勇及对家乡思念的朴素情感。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方法的处理,就可以让学生能够比较好的身临其境的投入到情境当中,进行一个换位思考的情感体验。学生感受到,虽然古人离我们很遥远,跨越了时间的长度,但我们在情感上能够拉近距离体会。自然学生在学习这样的诗句当中就慢慢的消除了空间距离感,更好地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