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地方历史照片图集的编辑出版

    李春伶

    摘 要:图像史是中国地方志、社会史、地方文化史研究、编撰和出版的一个新领域。地方图像史料的编辑出版不仅是地方志书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存史、资政和育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和史料价值。本文结合《平谷老照片》的编辑实践,着重梳理分析地方历史照片征集、考证、编辑、排版与装帧设计等环节的要点。

    关键词:渠道营销 编辑 精品书

    编辑出版地方史志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随着科技的发展、图像资料的丰厚和史志编辑的需要,有些原本仅作为插图的人物照片已经发展到单独辑册出版的水平。 2014年2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1]。《平谷老照片——一个时代的记忆》(以下简称《平谷老照片》)就是一例很有意义的个案。历史照片图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应该如何开展?笔者结合《平谷老照片》编辑出版做一简要梳理和分析,以请教方家。

    一、《平谷老照片》选题意义

    北京地区的文化记忆通常带有很强的京城特色,多以皇权、英雄、名人等京内记忆为主,乡村、普通人的记忆则很少受到关注。着眼于乡土民间的文化记忆对丰富北京文化记忆意义非凡,《平谷老照片》称得上留存了一份北京乡村生活的珍贵影像集。

    《平谷老照片》是平谷区第一部历史照片图集,作者为著名收藏家李润波。该书生动再现了平谷从1921年以来至今近百年的历史画卷。该书从大约5000幅的收藏品中精选800幅老照片结集而成,涉及8000人、400个家庭、200个机关单位和80多个村庄。所以说,这是一份内容丰富、凝重厚实的集体记忆。

    由于整本书以普通劳动者为主体,内容生动、丰富,属于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面世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在阅读中,人民群众关于前辈、师长、同事、鄉邻的美好记忆被唤醒,关于前辈通过艰苦奋斗取得幸福生活的真实记忆被唤醒。正是由于这一点,该书于2018年11月面世,印数4300册,一年内售罄,在优先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二、地方历史照片图集的编辑出版

    地方历史照片图集编辑是严肃之事。传统史学研究以文字文献为主,较少使用图像史料,而历史照片图集的编辑则以图像史料为主,使用适量的文字记述历史。历史照片图集的编辑可以更生动地让老照片说话,鉴往知来。韩丛耀认为:“用图像建构历史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是在构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场域,书写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视觉档案史……只有尊重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才有资格用历史图像的方式建构历史,这样的图像史学研究文本才能做到图文同源、图文互融、图文互证、图文互构。”[2]鉴于目前机构或区域人物历史照片图集整理编辑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建议有志于此的读者参考钱茂伟的《中国公众史学通论》。该书在作者反复实践、主动反思的基础上完成,可操作性强。[3]要而言之,在编辑过程中,对图像史料,我们首要关注的不是图片本身有没有艺术性,而是关注图像的历史性,通过某一主题将相互关联的图片按照时间、人物关系等维度将其连缀在一起,揭示历史发展的脉络。如何将老照片编辑成书,笔者以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图像史料的征集与考证

    历史照片图集背后是大量的老照片的征集、考证、撰写与甄选等繁重工作。如果没有当地文化主管部门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很难顺利开展。历史照片图集的编辑要坚持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考证工作,尽可能为每张照片完善其相应文献记录,包括照片主人公的个人信息、合影上人物之间的关系,有些照片还要备注具体历史背景。李润波在总结多年的收藏经验时说:“一张照片,不管时间多久远,没有相关信息,史料价值就将大打折扣,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照片上仅有的一点信息也会因为难以考证而彻底消失。而如果及时挖掘,把相关信息附上去,这张照片就是一件人文档案,是历史文物,就等于附上了灵魂,可以永久流传下去。”

    (二)历史照片图集的编辑

    图像史料征集工作结束后,如何编辑成书呢?相对于文字类史书,历史照片图集的资料属性更强,多数出版目标是“存留图像记忆”,也就是将图像资料分门别类地记载而不做理论分析。编辑就像串珍珠项链,用必要的文字记录将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进行串联。

    在内容组织上,常见的方法或是首先撰写机构或区域的大事记,然后在大事记的基础上以时间为线索,按照事件的发展或人物关系将照片连缀起来;或是先将图像资料按相对集中的主题分类,然后再分门别类地按照一定的次序或更细的类别平行记录。在具体工作中参与编辑的作者有的受过较好的历史学训练,有的没有受过系统的历史学训练。有时候,由于缺少历史学训练基础,定稿时只有照片和图题,内容不系统。还有的时候,同一本历史照片图集由多位作者共同完成,每个人采用的编辑规范都不相同。面对这种情况,建议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事件发展的脉络、家族人员谱系、不同行政区域或机构组织等维度将照片分类,确定统一的凡例或编辑规范,按照凡例和规范整理稿件。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邀请专业的历史学者共同参与,以提高历史照片图集编辑的整体水平。当然,如果书稿中有涉及重大选题备案范围的内容,需要备案程序。书稿中涉及图片,要建议作者解决好图片使用的版权问题。

    (三)美术设计与图书装帧

    历史照片图集不同于以文字内容为主的图书,照片占了大部分版面。此类图书的定位还关乎视觉效果传达,所以在美术设计方面必须格外用心。在版式设计方面应该尽早让美编参与整体美术设计(版式、封面与装帧)。在开本的选择方面,建议采用与相册类似的方形开本,便于照片图像内容的表达。如果不能选用方形开本,建议打破一般以文字为主要内容图书的版式规范,根据美编的设计充分使用天头地脚、切口钉口等空白,让版式更加灵活多样。老照片80%以上为黑白照片,为了丰富表达效果,可以在单黑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色彩(例如红金),从而增强图书的表现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关于老照片的修复问题,要以保留历史原貌为原则,不能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而改变照片的原貌。

    (四)文本编辑加工的重点

    历史照片图集编辑加工内容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图片质量的保证。由于多数图片年代久远,破损程度不一,所以修图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骤。为了保证图书的出版质量,对于像素过低的照片,有条件的可以重新扫描或拍摄。重新扫描或拍摄往往比后期修图更能保证图片的质量。其次是文字内容与图片的对应。历史照片图集编辑时将花费大量精力进行图文对照。历史人物照片图集中的照片多为两人以上的合影,集体照片尤其多。这个时候,图题与照片上人物的一一对应非常重要。关注重点包括:照片上人数与图题对应;照片上人物排列顺序(左右,前后)与图题对应;照片上人物性别与图题上对应;等等。最后是人物关系描述。例如某张照片表现某一时刻某一机构几位干部正在研究某一问题,照片上谁是正职、几位副职分别是谁,书稿中有时会出现图题与文字内容相矛盾的情况。总之,在编辑加工阶段要在上述这些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

    三、结语

    自古以来,地方史志的编辑出版就是文化传播与教化的重要窗口与方式。历史照片图集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社会需求和学术发展的背景。在历史照片图集的编辑出版过程中,笔者感到这类图书的出版可以保存珍贵的地方史料,构建特定区域人们的集体记忆,实现方志编辑出版存史、资政和育人的功能。在历史照片图集的编辑出版过程中,要注意史料的征集、考订、编辑、排版、装帧等具体环节的处理,提高历史照片图集的学术性和可传播性。

    参考文献:

    [1]韩丛耀.建立中国图像史学的理论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1-30.

    [2]钱茂伟.中国公众史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李润波.平谷老照片——一个时代的记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