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张福新 武静

    摘要: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重理论轻实践、向实践的渗透和延伸不够等问题。构建以理论课程为基础,以实践课程为支撑,以创业实战为原动力的创新创业“三大课堂”,是促进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对接,构建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关键字: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实战课程;“理实一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一、“理实一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概述

    (一)“理实一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内涵

    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理实一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指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形成完整系统、有内在逻辑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育人载体。

    (二)“理实一体”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

    “理实一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突出理论与实践“并行”,对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标准,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构建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仅能够丰富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使课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满足大学生对不同创业知识技能的需求,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结合自身专业方向,依据创业技能优势劣势,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深度的创新创业课程,从而提高学生創业实践的积极性,最终激发有兴趣、有潜能的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学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改革,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课程针对性与灵活性不足

    理论课程是整个创业课程体系的原点与基石,是后续创业实践活动与创业项目实战的深厚根基。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通常包括三类,一是针对全校学生统一开设创业公共基础类课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大学生KAB创业基础”;二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开设商贸类、经管类选修课程,如“营销实务”“企业经营与管理”;三是针对全校开设创业公选课程,如“创意与创造”“创业法规”“创新思维训练”。此三类课程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在内容上缺少递进的逻辑序列关联,在形式上多为理论教学,普遍缺乏实践实战性,都不是专业与创业深度融合的课程。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此三类课程多为创业基础理论层面,创业综合性与实践性课程较少,虚拟仿真、沙盘模拟类课程只是停留在阶段性的项目训练,没有科学纳入课程体系。且授课教师多为创业专职教师,专业教师与校外企业导师很少参与创业教学或参与度较低,未能体现专创融合与创业实践。因此,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且欠缺深度与广度。

    其次,在教学形式上,多以教师线下课堂讲授为主。虽然疫情期间改为在线授课,但本质上仍然未能脱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形式,教学实践性体现不足。

    (二)实践类课程单一

    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是以拓展基础理论知识、创新创业比赛、实习实训等为载体,以多元化教学方式、多平台呈现效果、多渠道进行实践为手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系列实践类课程。通过丰富的创业实践课程,使学生创业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创业能力。此类教学活动是理论教学向项目实战过渡的桥梁,在促进创业基础理论知识拓展和落实的同时,为创业项目实战做准备。

    相比创业基础类课程,创业实践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更高,高职院校创业实践类课程最主要的形式是各项创业竞赛,此外还有企业实习实训等,形式相对单一,不能满足所有有创业兴趣学生的需求。例如,创新创业大赛虽然效果较好,但受条件等因素限制,大部分学生无法参与,加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容纳量较小,使得创业实践类课程参与度低、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课程更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安排,然而,高职院校受“2+1”学制的限制,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在校期间参加创业实践活动的时间相对较少,影响实践效果。

    (三)创业导师结构性失衡

    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结构性失衡,高校的创业专职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大多属于学术型人才,缺少亲身创业与企业实践的经历,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比较丰富,教学过程以传授基本概念等理论性知识为主,创新创业理念、精神、能力与实践的脱节,使得大部分学生依旧停留于幻想与思考阶段,并未将新思路投入到具体项目中,导致指导学生创业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尽管有些院校每年不定期聘请企业专家进行讲座,但企业专家并不带领学生进行项目实操与演练,缺少对真实项目的承接、演练与连续的指导,在时间与空间操作上达不到应对创业实战的要求。

    三、以“三大课堂”为载体构建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一)以理论课堂为基础,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

    理论课堂为创新创业第一课堂,以课程为载体,以素质提升为基础。基于创新创业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创新创业类课程应建立起科学全面的课程体系。

    首先,基于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特长各异以及对创业的需求各有不同,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设置不同种类的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使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在内容上覆盖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和营销学等与创业相关的学科知识;将创新创业融入专业教育,构建“专创融合”类课程,课程涵盖创业基础、创新思维训练、生涯规划、创业实践演练和创业流程等内容。

    其次,在形式上,增设多门网络与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加强高职院校创业公选课的建设,在互联网商业繁荣的时代,面向全校开设必修、选修、讲座等多种授课形式,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使学生能够依据自身创业技能优劣势选择突出实践性创新创业的公选课与选修课,从而满足大学生对不同创业知识技能的需求。在教学方法方面,不断探索案例教学、商业游戏、仿真模拟、互动对话等多种教学方法。

    (二)以实践课堂为支撑,强化创业实践体验

    实践教学课堂为创新创业第二课堂。在“理实一体”课程体系中,创业实践课是整个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有力支撑。创新创业是连续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离不开实践课堂的训练和提升。

    首先,专业课融入创业专题。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列入专业教学课程框架内,创业教育遵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在专业课程标准、课程设计、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所有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及创业意识唤醒。例如,在专业实习实训内容中增加“创业专项”,专业教师结合专业引导学生思考“本专业技术在小企业中的应用”“怎样利用所学专业技能创业”。同时结合各院校重点专业,将创新理念贯彻到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项目教学中,重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创业及岗位实践创业的能力,从课程标准到实习实训各环节,将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融入到各专业教学当中。同时,利用实训基地资源,建立创新实验室、创业实训室和模拟仿真实训室。通过实训条件的共建和共享,建成创业与专业双向介入、资源共用的新型创业基地,通过基地建设推进创业课程向实践延伸。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实践为主的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比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仿真模拟实训平台、新生创业导航、创新拓展训练、创客活动周、市场调研、成果展示和创业孵化营等实践活动,强化创业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双创实践能力。在沿用以往教学手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技法,从“碎片化”转向“嵌入式”。

    (三)以项目实战课为动力

    项目实战课堂为创新创业第三课堂,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检验,也是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原动力。第三课堂以创业实战项目为基础搭建实践平台,发挥教师在实战项目中的引领作用。探索“市场共舞、师生同创、专创融合”的创业教育特色之路。鼓励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与创业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展开创业项目实战,将创业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转化成创业能力。通过三个课堂一体化课程设计,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组建由“企业导师+专业教师+创业教师”的“三合一”创业导师团队,是创业导致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手段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根本保障。聘请校外企业界成功人士为校内创业导师,引导大一大二在校生开展创业实践,定期为学生进行创投、贷款、财税政策解读及指导。通过创业咨询、指导及跟踪服务,帮助学生提高创业实践能力。在教学目标、设计、考核等方面体现实践性的要求。对于项目孵化率高、业绩好的师生团队给予政策上的奖励。例如,为创业导師设立奖励基金,并在职称评比方面设置为加分选项;为创业大学生设立励志奖学金,同时允许部分专业以创业活动置换学分,以创业计划书替代毕业论文。

    此外,建立创业论坛,利用互联网微信平台、校园网、微博等网络空间,开设创业主题网页和网站进行在线交流,有效延伸创业课堂,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家、优秀毕业生进行实践讲座。通过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学生搭建“互联网+创业”孵化平台,努力通过教学、训练和孵化三个环节促进教学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

    总之,以三大课堂为载体,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要求。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可以有力推进创新创业整体工作,提升学生创业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品质。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必须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杨依潓,梁钊华.借鉴与创生: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172—173.

    [2]黄凌宇,杨冠男.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基于创新创业课程国际比较研究[J].高教学刊,2020,(15):49.

    [3]杨秋玲,唐小洁,黄高雨.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20,(18):46.

    [4]刘鹏,李川,陈建.中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比较研究[J].教育评论,2016,(1):78.

    编辑∕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