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孩子的“不听话”

    施英

    【关键词】家庭教育;亲子沟通;情绪

    案例一:道理讲了一箩筐,可孩子就是不听话

    耀耀是个五年级的男孩。妈妈说,他从小就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不让人省心。两三岁时很淘气,不让玩的东西偏要玩,经常搞破坏;四五岁时告诉他看电视太久会伤眼睛,天冷了出门要多穿衣服,但他就是不听劝;上小学后反复和他强调用功读书的重要性,分析不好好学习的危害,但他连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都做不到。上五年级后更叛逆了,父母讲的道理都不听,特别会强词夺理,处处和父母对着干。妈妈自认为对他的教育很注重方式方法,努力克制情绪不打不骂,尽可能做到心平气和、语重心长,但耀耀却充耳不闻、我行我素,常常把父母气得不轻。

    案例二:小时候听话的孩子,如今却判若两人

    紫妍是个让父母骄傲的女孩,从小到大每门功课都是优,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用父母的话来说,“她天生自觉,不用我们操心”。进入初中后紫妍性情大变,回到家就把自己关进房间,不愿意和父母说话,原因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考试成绩出来后,紫妍回到家和父母说:“这次考砸了,只考了班级第9名。”妈妈说:“是呀,你这次数学考得太差了,我之前就和你说過,你在数学方面有些薄弱,让你多花一点时间做题,就是不听!现在难过了,之前为什么不努力呢?”爸爸随即说道:“按你这次的成绩,要考重点中学有点悬啊,要抓紧时间了,看看是不是要找个老师给你补补课……”紫妍瞬间情绪爆发,大吼一声:“够了!你们还有完没完?”说完跑进房间,“砰”地一声关上房门。留下父母面面相觑:没打没骂,只是跟她客观分析一下,找找应对的办法而已,怎么就不肯听,还发起火来了?

    不少父母心中有一个信念——“我爱孩子,我想给孩子最好的”,希望孩子能听话,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你还小,不懂事,就照我说的做,也能少走弯路。”父母坚信自己拥有对事情的判断力和对未来的掌控力,担心孩子“不听话”会碰壁吃苦。可正是父母试图控制孩子的行为和未来,想要帮他们走上所谓的人生坦途的强烈愿望,导致了孩子的“不听话”。如果父母能够了解孩子“不听话”背后的心理需求,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沟通,也许孩子就会“听话”了。

    一、读懂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听话”

    1.婴幼儿期的“不听话”意味着探索世界。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看到新鲜的事物,一定是想用眼、耳、鼻、口、手等多个感官去接触它、认识它。随着自主性的发展,再加上持续的好奇心,他们会表现出很多大人所谓的“不听话”行为。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孩子的这些“不听话”行为是源自内心的渴望和自主能力的提高,用示范、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孩子的需求就能得到满足,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2.童年期的“不听话”意味着独立思考。

    童年期,孩子开始了更广泛的探索。进入学校后,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广,想法也会更多,加上语言能力的提高,他们开始和父母辩论或争论。这种挑战父母权威的言行,通常会被认为是“不听话”。试想,一个习惯于“听话”的孩子会愿意多动脑以发展出更高的智力吗?会拥有独立坚强的性格吗?有能力超越自己的父母吗?父母渴望“一代更比一代强”,就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3.青春期的“不听话”意味着自我追寻。

    青春期孩子内心的想法是:“我想要尝试更多,我想要做我自己。”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还用“听话”来要求孩子,势必引起孩子的反叛和抗拒,要么向父母关上心门,要么情绪爆发,向父母宣战,甚至离家出走、自伤自残,以不计后果的危险行动与父母抗争。

    无论是“从小就不听话”的耀耀,还是“从听话到不听话”的紫妍,他们的家庭教育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父母没有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变化,没有尊重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情感需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父母没有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与之沟通,破坏了亲子关系,孩子才会用“对着干”的态度激怒父母。因此,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提高沟通技巧很重要。

    二、用“不讲道理”的方式让孩子“听话”

    自从打骂孩子这一管教方式被广泛否定之后,讲道理成了不少父母教育孩子的主要手段。然而,讲道理的父母更像是独角戏演员,孩子常回报以沉默。仔细想想,那“一箩筐的道理”里,有多少是能引发孩子思考并触动心灵的?有多少是同一种意思的重复和唠叨?在孩子看来,习惯讲道理的家长,常常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让他们被动接受,他们感受到的不是尊重和信任,而是压力和不快乐。家长们不妨试试“不讲道理”,而讲“情”和“趣”。

    1.不讲“理”,而讲“情”。

    只有当孩子的感受被认同时,对话才能开始。耀耀活泼机灵、精力充沛,在他探索世界的过程中,需要的是理解、允许和宽容。当他因探索而搞破坏时,理解他心里的不安和害怕,告诉他:“我想你并不是故意这么做的,现在我们想想怎么把打碎的玻璃杯收拾干净,不让它划伤我们,再想想下次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打破东西。”当他被电视节目迷住而不肯关电视时,告诉他:“这个节目的确很好看,你希望能一直看下去,但是眼睛说它要休息了,让我们看看有什么更好玩的游戏在等着我们。”紫妍成绩优异,力争上游,她非常清楚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和努力的方向。当她向父母抱怨自己没考好时,不是想听父母讲大道理,而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励:“我们知道你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你希望考出更高的分数和更好的名次,我们看到了你的付出和努力,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随时告诉我们。”当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感受时,父母说的话他就愿意听,无须用“不听话”的方式来防御了。

    2.不讲“理”,而讲“趣”。

    习惯于讲道理的父母常会说“按规定,你应该……”“你不应该……因为会带来……后果”,这种带有明显教育目的的方式显得生硬,不易让孩子接受。面对要在地铁上吃东西的耀耀,如何处理更有趣呢?

    耀耀拿出心爱的零食,准备拆开。妈妈:“耀耀,我们做个脑筋急转弯怎么样?”耀耀:“好啊。”妈妈:“地铁上来了两只羊,又来了一只饥饿的狼,请问:地铁上最后剩下几只羊和几只狼?”耀耀:“只剩一只狼呗!因为羊都被狼给吃了。”妈妈微微一笑:“正确答案是还剩两只羊和一只狼,因为地铁上不能吃东西。”耀耀忍不住哈哈大笑,随后默默地把零食放进了背包。

    一味地讲道理的家庭通常比较严肃、沉闷,让孩子感到压抑,积累到一定程度,容易导致孩子的反抗。紫妍的父母接受不了孩子的“判若两人”,认为孩子太脆弱、说不得,其实是因为这个家庭只讲“道理”而没有“趣”,缺乏宽松的家庭氛围和弹性的应对方式。有效的教育不需要讲太多道理,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一个富含寓意的故事,一段代入感很强的角色扮演,都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三、不要求孩子“听话”,而要求孩子负责任地做决定

    要求孩子“听话”时,父母和孩子是处于地位不平等的对立面;让孩子“负责任地做决定”,则是将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相信孩子有能力思考和权衡,理解选择与后果之间的关系,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让孩子睡前刷牙,不是要他听话,而是他在对自己的牙齿负责任;让孩子整理房间,并不是要他听话,而是为自己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让自己心情更愉悦;让孩子练习弹钢琴,并不是要他听话,而是当初他自己选择了钢琴,希望弹出美妙的乐曲,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让孩子好好学习,并不是要他听话,而是学到了本领会有成就感,将来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工作和生活……一旦孩子做到,父母应及时给予反馈:“爸爸妈妈很高兴,因为你在做负责任的决定。”如果孩子没有做出明智的选择,产生了不良的结果,不要说教和指责,要相信孩子能在这个过程中反思和成长,可以表达惋惜:“下一次你就知道如何做负责任的决定了。”

    但是有些行为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如在马路上玩,这时就不能让孩子自己思考再做决定了。还有一些行为并不能带来直接的不良结果,孩子很难有深刻的领悟,父母也要及时干预。如本来计划好今天要完成的作业想拖到明天,父母可以说:“这是我们之前共同的决定,你要做负责任的孩子,我要做负责任的妈妈。如果你还没有学会负责任地做决定,那么我要帮助你,直到你学会负责任地做决定为止。所以,请你现在就去完成今天的作业。”“负责任地做决定”是一项综合能力,包括自控、思考、评估后果和采取行动的过程,比起“听话”要复杂得多,只有学会负责任地做决定,孩子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