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向成玲

    摘要:本文提出中职学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要注重结合实操技能与服务文化,改善国内旅游行业的一些不良行为。同时提出融入旅游英语专业教学,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服务技能。最后通过引入企业新型学徒制,实现校企联动,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及时了解市场动向。

    关键词:旅游专业;市场需求;学徒制

    我国旅游业发展经历了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到个性定制旅游的发展历程。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与国外的交流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到国外参观,同样也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前往国内旅游,在这个过程中对我国旅游專业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其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用更好地服务精神为顾客服务。

    我国传统的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在“教师——课堂——书本”的框架内活动,基于此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缺乏实践基础,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将课堂所学习知识进行运用,致使其所掌握的知识不具备实效性,因此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的知识,而且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

    更新教师理念,重视结合旅游管理与文化教学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中职院校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通过相关的技能学习,为社会输送专业化的人才。由于其教学目的强调专业化,因此在教学阶段老师过于看重在未来的就业环境中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而忽略了相关专业的内在文化传承,旅游管理专业也不例外。在当今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活动中,有部分老师过于看重学生对导游讲解技巧、餐饮服务技能、景区维护能力的掌握,而忽视了对中职院校学生进行道德与文化知识的教育。

    最近几年我们经常在网络新闻中看到“导游强迫旅游者消费”“景区乱收费”等新闻,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缺乏一定的道德与文化知识,致使其在实践中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旅游者的主观感受,进而影响了社会对“导游”“景区管理者”的印象,甚至部分旅游者一听到“跟团旅游”“导游带团”等词语,便害怕被强制消费,由此产生抵触心理。

    为改变这一现状,提升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道德文化水平和服务意识,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改变。相关专业老师要清楚,旅游管理专业相关技能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过反复地练习,而只注重专业技巧和实操技能的掌握,没有对学生进行一定职业操守、道德观念和文化内涵的教育,即使学生能够从技巧上把导游词讲解得很好,酒店客房服务做得很好,但由于缺乏发自内心的服务意识,导致顾客得不到良好的体验感和被重视感。老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将实操教学、服务意识、道德与文化融合,同时要将这种理念传递给学生,提醒学生不要一味地追求实操技能的掌握,而要在理解“服务业”内涵基础上掌握技能,把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成为国家真正需要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教学内容创新,融入涉外旅游英语教学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旅游、政治、经贸和学术等交流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到我国参观游览活动,这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这对我国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培养出符合国际性企业和单位工作的旅游专业人才,增强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内容。

    鉴于中职院校学生自身英语底子薄弱,再加上目前在我国中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中,仍然以学习英语日常生活对话、句型语法和写作为主,缺乏针对某一专业的英语课程安排,内容比较单一和陈旧,缺乏对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系统性的英语专业教学课程设置,其教学内容已经不适用目前的涉外旅游工作。

    为培养出符合国际化经济发展趋势的旅游管理专业涉外旅游人才,应增强旅游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提高现有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老师的英语水平。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不应局限于生活交流类内容,也要涉及到国内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等专业化程度较强的英语知识教学。由于旅游管理专业老师不具备专业英语学习基础,因此可以利用中职院校自身资源,鼓励英语专业部分老师深入到旅游管理专业领域中,鼓励对旅游管理专业感兴趣的英语老师,专注于旅游管理专业涉外英语研究,从而为提高学生涉外英语水平奠定基础。

    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联动培养人才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指由企业和学校之间签订协议共同培养人才,企业可根据社会对某一专业的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和具体的培养目标,在此指引下企业和学校承担不同的培训分工。在企业中往往是实行老带新的培训政策,在学校则注重采用工学一体化的培训路径。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人才培训模式,可以有效深化校企合作。

    新型学徒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双师制。学生有两重身份,一是员工,一是学生,通过企业招聘形式进入医疗企业进行工作,可以享受一定的薪资待遇,同时在学校的培训下,又可以掌握一定的理论技能。其次,学习时间具有弹性。由于学生既要到学校学习,又要到企业上班,学制具有弹性,因此学生的学习时间也相对自由。再次,享受经费支持。一般进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教学的专业都是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企业新型学徒制对于培养既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又具备专业实操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段培养”模式是指将人才的培养分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三个方面。基于新型学徒制的“二元合一,三段培养”机制,能够真正实现旅游企业与旅游管理专业的结合式教学,同时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在实践中需要的专业技术教学内容融合到学校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教学的各个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掌握程度、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以培养出“技能+知识+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新型学徒制对学生在基础知识、专业技巧和综合素质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旅游股管理知识,而且要求具有一定的综合素养和道德水平,因此针对新型学徒制学生的考核制度不能只依靠过去经常采用的试卷式的考核制度,而要构建“试卷+技术+评价”式的新型考核制度。

    首先,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采取“试卷+课堂表现”形式的考核。通过试卷形式可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课堂表现则可以考量学生的学习态度。

    其次,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实操技能,采取“试卷+技术+评价”的考核形式。由学校老师出具关于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试卷,旅游相关企业则可以指派实际工作考核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另外结合老师和员工对其综合评价了解学生的人际关系、沟通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如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将其在酒店中的实操能力纳入评价机制,这将有利于更好地适应其未来的工作。

    再次,针对学生的综合技能,主要采取旅游企业老员工和老师共同观察学生综合表现,打分制的形式。

    结束语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属于服务产业,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整体服务质量。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国际旅游业务不断增加,这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旅游管理人员时刻谨记服务精神,同时要注重提高自我的实操技能,以良好的服务和专业素质提升自身形象。

    同时由于旅游的涉外性决定了在学习中要注重旅游英语知识的学习,通过提高自己的英语沟通与交流能力,让国外游客了解我国的风景名胜、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知识。由于旅游管理是注重实践的学科,因此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引入企业新型学徒制,创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对未来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有具体的了解,并用这些知识指导专业学习,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尹静.基于行业需求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构建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3):54-59.

    [2]沈军,杨鸿,朱德全.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两效四核”评价模型的构建——基于CIPP评价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34):19-24.

    [3]刘艳华.透视旅游专业大学生供需错位现象——兼论饭店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模式改革[J].旅游学刊,2005(S1):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