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改善初中古诗文教学

    陈莹

    摘要古诗文以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表达和悠远的意境感受,涵养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初中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古诗文教学,让初中生从灵魂深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其对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其对古诗文的品位,合理展开想象,以此提高其古诗文鉴赏能力,让其感悟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 鉴赏? 教学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谆谆教诲,如今依旧响在耳畔。由古至今,古诗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提高古诗文阅读的效率,改进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笔者做了一些尝试。现略谈一己之见,以求方家批评指正。

    一、熟读成诵

    熟读成诵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点拨学生诵读的技巧,在吟诵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语调、重音、停顿、速度、节奏等要领,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时代对话,真正做到身临其境。

    (一)读出韵律美

    读出韵律美首先就是要读出古诗文的音韵美。像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马致远的曲《天净沙·秋思》,在当时是可以配乐歌唱的。即使是不能配乐的,例如“山中宰相”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有很多四字短句,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应注重课堂中朗读带来的感官享受,带学生感受韵律美,在反复诵读中初步感知古诗文的美感。

    (二)读出情致美

    第一,读好重音。高音激昂响亮,或鼓舞人心,或愉悦身心;低音则显得庄严肃穆,有时又深情款款。在讲解李白的《行路难》时,对于全诗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读的时候可以把“长风破浪”“直挂云帆”重读,因为这八个字形象地展现出未来可期的美好,充分展示出李白直冲云霄的豪气。

    第二,掌握语调。我们在朗读时,要根据内容的变化来改变语调的轻重缓急。如朗读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时,“人生”可读得平缓,“自古”开始上升,“谁无死”达到顶点,“死”语调最重。通过揣摩,读出正确的语调,更能激发学生对文天祥视死如归精神的情感共鸣。

    第三,注意节奏。快节奏往往代表欢快紧张,慢节奏常常让人感到舒缓放松,情意绵绵,有时候也让人感到沉重悲痛。如诵读林嗣环《口技》中口技者表演时,第1段稍微加快节奏,极力渲染熟睡惊醒的气氛;第2段节奏放慢,展现一家人渐渐入睡的场景;第3段在朗读时要稍微加快节奏,给读者营造众人救火的紧张氛围。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中,口技者的“善”就惟妙惟肖地重现读者眼前了。

    (三)读出艺术美

    古诗文表情达意较为含蓄,讲究“言已尽而意未穷”。古人有诗句“吟妥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尽显其斟词酌句、苦思冥想的艰苦情态。教师要引导学生跨越时空,身临其境,静下心来细细体味古诗词沉淀下来的艺术美。

    素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的王维在《使至塞上》里这样描绘大漠之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看似平淡的一“直”一“圆”,将边塞的广阔寂寥形象化地描绘出来,有无可替代的效果。自古以来,雪一直是文人骚客青睐的吟咏对象,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让春意盎然的梨花开在苦寒萧瑟的严冬,尽显奇思妙想。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把老当益壮的自己比作至死不改初心的“落红”,倾注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一腔爱国热情。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巧妙运用双关,把坚贞的爱写到了极致……经过反复推敲,学生可以从这些千古名句中品味古人遣词造句、修辞运用的精巧,并为之叹服。

    二、教师讲解导读

    (一)趣味引导,激发兴趣

    充满趣味的导语是一堂好课的敲门砖。如教学刘禹锡的《陋室铭》时,教师可以用刘禹锡落难时写的对联导入:“刘禹锡被贬时,当地知县故意刁难他,在江边偏僻处给他安排了旧屋子,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应时而生。知县小人得志,又令其搬到更简陋的屋子,刘禹锡依旧不急不躁,提笔写出‘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此情景,第三次令其搬家,这回更过分,这间小屋仅能放下一桌、一椅、一床,刘禹锡心中五味杂陈,一篇传世佳作《陋室铭》便诞生了。他写了什么?今天让我们去一探究竟。”有趣的导语设计,很快把学生带入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二)鼓励质疑,共同探讨

    新课程理念中师生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义,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则变成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尽可能地把课堂这个舞台还给学生,避免“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

    学贵有疑。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态度亲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表扬质疑的学生,甚至可以专门设计一个教学环节供学生质疑、探讨、解惑。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疑问,从“无疑”到“有疑”。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炼字、篇章结构、主旨中心等方面入手质疑启思。例如讲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可引导学生质疑:文章结尾处渔人“处处志之”,为什么最后却“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学生可以进行辩论,结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学生经过讨论逐步明白桃花源只是作者做的一个避世美梦。在探讨中,学生合作互动,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三)合理想象,品味意境

    古诗文的教学,要将学生领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讓他们尽情想象。那么,如何启发学生的想象呢?我们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来谈谈。

    1.尝试感知意象

    意象是诗人表达情感的媒介,“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作诗写文,常常把自己的情感注入意象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知意象的美感,体悟意象蕴藏的情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用看似普通的九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组成一幅衰败萧索、孤寂悲凉的图景,让读者仿佛置身那夕阳西下的漂泊途中,看似平凡的意象组合,却收到了不平凡的效果,马致远也因此被称为“秋思之祖”。阅读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感知这些意象,学生才能透过具体可感的意象去感受那抽象的“断肠”愁情。

    2.练习意象拓展

    在感知形象的基础上,把这些意象进行拓展。拓展因人而异,老师也应适当进行引导:“断肠人”是一名游子,他骑着(还是牵着?)一匹瘦马(瘦成什么样?为什么瘦?),在古道上行走(是一个人吗?),西风凛冽(他神情如何?),他看到枯藤、老树、昏鸦(会生出怎样的心情?),小桥、流水、人家(会勾起他怎样的回忆?),夕阳(有哪些特殊含义?)。这样的意象拓展就能让学生把简单的意象加工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勾勒出一个浪迹天涯的寂寞旅人的形象,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主旨及作者感情的感受。

    3.展开想象翅膀

    古诗文往往言简意赅,诗人写诗常常留有空白给读者想象,例如“人在天涯”,这“断肠人”为什么不回家?他是在离家的路上还是在回家的途中?这“天涯”又在何方?教师要引导学生于有尽文字处体会无尽之意,去体味游子淡淡的怅惘和浓浓的乡愁。

    总之,古诗文的学习方法还有很多。古诗文的学习既粗又细,既需要我们从大处着眼,整体把握感知,又需要我们细细推敲,慢慢品味。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做一盏指路的明灯,又要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索古诗文的奥妙。古诗文代代相传,它抚慰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灵,又滋养了多少青年才俊的灵魂。它在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流淌,它的火花还将点亮整个世界。

    参考文献:

    [1]王德昌.中国古典精粹文库[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2]孙洙,张华.唐诗三百首[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

    [3]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