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初高体育与健康课程一体化的现状与个案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小初高学校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創新。当前,学生身体健康问题是学校教育中广受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关注。针对小初高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校教育通过体育教育改革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致力于体育教育的健康化、生活化,推动体育成为培养小初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体育教育;健康课程;小初高;一体化

    在小初高教育阶段,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能够推动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小初高学校不仅能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运动爱好,也可以掌握科学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同时学生在体育活动还能够提高集体责任感和合作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从当前小初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并没有掌握任何一项运动技能,而且对体育运动缺乏热情和积极性;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即便是教学年龄十几年的老教师,对于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都一筹莫展。小初高体育教育的设置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长期性和阶段性特征要求,缺乏有层次的体育课程内容和连续的课程间衔接。

    其原因就在于小初高体育课程改革缺乏系统化、全局化的视角,将体育教育按照小、初、高的教育阶段进行分裂,忽略了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长期性特点,促使小初高体育教育无法实现其真正价值。

    一、 小初高体育与健康课程一体化的现状

    (一)课程目标的统领方向与设置对应性与衔接性不足

    首先,小初高各学段的体育课程目标统领方向上缺乏对应性与衔接性。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义务教育课标》)中强调落实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课程目标统领方向,更加重视小初学生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实现身心健康的发展。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普通高中课标》)基于原有的课程目标统领方向,更加强调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实现体育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其次,小初高各学段的体育课程总目标的设置缺乏对应性与衔接性。在《义务教育课标》中,体育课程的总目标是增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其目的在于促进小初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实现身心健康。在《普通高中课标》中,体育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培养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落实高中体育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出发点,更加强调高中体育教师能够通过体育运动教学实现育人的目的。

    最后,小初高各学段的体育课程学习领域目标与分目标的设置缺乏对应性与衔接性。在《义务教育课标》中有四个学习领域目标,而《普通高中课标》中有三个学习分目标,前者强调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后者强调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从以上可以看出,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教育的课程目标的统领方向与设置缺乏体系,仅仅是从各自的学段特征出发去考虑,没有意识到体育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中具有联系性和整体性。而且即便《义务教育课标》与《普通高中课标》已经如此明显地显露出这个问题,可当前的小初高体育教育仍未就此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进行完善。

    (二)小初高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简单重复

    在《义务教育课标》和《普通高中课标》中针对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问题给予了学校和教师自由发挥的权利,鼓励学校和教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体育课程的内容选择和组织。但是有些学校和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时缺乏渐进性,存在简单重复的问题。

    首先,从小初高体育的课程内容选择来看,作为构建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课程内人选择决定着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内容,对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起着决定性作用。与其他学科一样,体育教材内容就是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但是在小初高的体育教材中,教材内容在编写上仅仅呈现了某一学段的体育教学内容,没有关注到其他学段的体育教学内容,因而会发现小初高各学段的体育教材中存在内容重复的问题,缺乏用更加逻辑性的视角去将小初高体育教材内容连贯起来。比如以田径运动为例,小学体育教材内容中建议从“蹲踞式起跑”学起,以其他学科的课程内容设置为对比,初高中的体育教材内容在田径运动上应该拓展进一步提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但是初高种的体育教材中仍然起跑的课程内容,没有明显的难度变化和提高。

    其次,从小初高体育的课程内容组织来看,课程内容的选择更多的是依赖于体育教材的内容,但是课程内容的组织则是由体育教师来展开的。大多数的学校和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程时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渐进性,导致小初高各学段体育教育内容通常都是简单的重复,缺乏系统性、连贯性。

    小初高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一体化,但是有些学校、教师在选择和组织体育课程内容时既没有关注学生各阶段的身心发育特征,也没有考虑到体育教学的系统化,致使小初高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松散,缺乏严密的设计,内容广度和深度也不够。最终导致小初高学生普遍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较低,阻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小初高体育课程缺乏联动

    在小初高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教学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有限,所以学生还可以通过课外时间的自学、课余活动等来将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实践。因此课外体育锻炼和竞赛是小初高体育课程中不可忽视的学习手段。但当前小初高体育课程互通不足,非常缺乏联动。

    首先,从小初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来看形势并不乐观。小初高各学段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失衡是中国体育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哪一学段,同样的体育教材内容重复的出现,甚至没有运动技术上的进一步提升,相当于初高中学生仍然在学当前小学生在学的东西。而且小初高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没有构建起系统性的教学结构,简单地单独呈现某一体育知识或者技能,但事实上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技术和技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如果在教学内容中忽视其关联性,小初高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难以实现更好的提高。以篮球运动为例,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中介绍了“双手胸前接球技术”,而在初高中的体育课程中关于这个技术没有做更进一步的教学。但篮球是一个团体性的运动,单一的技术教学是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篮球整项运动。

    其次,小初高体育教学中课外体育锻炼和竞赛的限制很多,主要體现在政策、经济、学生学业压力以及习惯养成等多个方面。小初高体育教学课程内容和组织的简单重复致使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学习兴趣,更不用谈学生进行课外的体育锻炼和竞赛。因此,虽然中国教育部对课外锻炼和竞赛非常重视,但由于小初高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缺乏合理性、有序性,致使小初高学生在课外的体育锻炼和竞赛的限制很多。

    (四)小初高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缺乏整体性

    首先,小初高各学段的体育课程所评价的对象是相同的。在《义务教育课标》和《普通高中课标》中,体育课程评价的对象是针对小初高学生的学习评价。但小初高各学段的体育课程评价内容缺乏整体性,学段与学段之间内容脱节,比如在对小初高学生进行体能测试时,评价学生体能没有一致的评价依据。针对小初阶段的学生,其体能评价依据是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普遍表现情况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而高中学生的体能评价依据则依据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

    其次,有些小初高学校忽视了对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阶段性评价,这是因为在小初高学校的体育课程中缺乏合理的统筹和规划,致使小初高各学段评价方式脱节,造成小初高体育课程的学习缺乏衔接性,降低了小初高体育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 小初高体育与健康课程一体化的个案分析——以兰州市初中为例

    (一)小初高学校体育课程要完成课标要求

    小初高体育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因此小初高体育课程的设置要以此为依据展开。以兰州市初中体育与健康一体化课程设置为例,在课标要求下,兰州市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中分别设置了耐力、球类、力量以及速度类等运动项目。同时在体育教学课堂以外,还组织学生进行课间操的锻炼。同时兰州初中每一学年都会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身体素质测试,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测试标准,在身体素质测试中不合格的学生,其该学年成绩为不合格。而对于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完成测试的学生,其暂缓或免于执行的申请会被存入学籍档案中。

    按照课标要求,小初高学校体育不仅要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运动和学习体育运动技能,同时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集体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毅力和耐心,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而兰州市初中通过每周三节的体育课程和每周两次的课外锻炼或竞赛,实现了体育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更好地贯彻了小初高学校体育教育的课标要求。

    (二)提高小初高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一体化的认识

    在核心素养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体化中,小初高体育教师要及时认识到其教师角色的定位转变,随之要对小初高的体育课程设计、组织方式以及评价体系做出相应的创新改革。这就要求小初高体育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而兰州市初中体育老师在体育教育改革中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而积极参与兰州市政府组织和开展的小初高体育教师培训课程、考试以及体育教学交流活动。同时兰州市每年都会组织教师技能大赛,对小初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个人技能等进行监督,提高其思想认识。

    三、 结语

    核心素养下的小初高体育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以及动态性的过程,而不是相互孤立的。在中国学校教育的综合学科改革背景下,提高边缘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协作能够推动其进一步发展。这是中国核心素养提出的价值所在。所以,从小初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体化来看,想要走出以往学校体育教学的困境,必须要结合小初高体育学科的特征,以小初高各学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加强小初高体育学科与健康课程的联系,通过一体化改革,提高小初高学生内化体育教学内容的能力,促使小初高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林,陈新键,毛振明.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有效衔接现存问题及改进思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2):78-83.

    [2]何元春,葛宁,杨洪辉.教育建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之理性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663-665.

    作者简介:

    刘亮,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