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的人性思想诠释

    林伟东 卓英莲

    

    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哈乌·佩克,2017)的逻辑时间可以归纳为1843年至1848年,反映德国落后的君主专制统治和英国的工业社会发展境况,再现了英国资产阶级压榨工人阶级的图景。影片透视当时工人阶级依附于资产阶级,并从中获得自我生存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青年马克思》电影展现出青年马克思不甘于当一个“普通”青年,而对当时社会人性的扭曲有深刻思考和关注。影片再现了在英国相识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志趣相投,成为知己好友和革命伙伴的故事,强烈谴责了英国等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对人性的压迫。

    一、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中的林木盗窃案历史背景

    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一开始就回顾了当时德国莱茵地区的林木盗窃案的场景。当时的德国还处于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期,生产关系表现为封建的农奴关系。长期的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导致整体社会经济萧条,农民生活极其贫困。因此,德国莱茵地区的林木盗窃案件逐渐增加。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莱茵省议会于1841年提出一项法案,其中把捡拾枯枝树叶也列入盗窃林木的范围,如有违反的农民,将给予法律制裁。为替陷入水深火热中的农民辩护,马克思积极参加了林木盗窃法案的辩论,并且在《莱茵报》发表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文章,表明他自己维护贫困农民正当利益的立场,猛烈抨击代表封建主利益的普鲁士国家和相关法律制度。

    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中介绍了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受到黑格尔国家学说观的影响,黑格尔认为理性国家代表人民大众的利益,能起到调节国家与人民之间关系的作用。马克思通过在林木盗窃案,在摩塞尔记者的新闻事件的辩论中发现理性国家并不像黑格尔所认为的那样是为人民的利益代言,恰恰相反,国家是站在统治阶级的利益上看待问题。马克思在1843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明确提出市民社会的利益左右国家,利益把市民社会的成员彼此联系起来,他们之间的联系不是政治生活,而是市民生活。马克思已经认识到国家并不能代表公共理性,国家代表的利益要在市民社会中才能得到说明。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反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为了弄清楚这种隐藏的经济关系,他于1843年转向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电影中马克思对恩格斯说:“我看了你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给我转向经济学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文章写得非常深刻。”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中有一个这样的片段,蒲鲁东在演讲中介绍了他自己关于财产的认识:“财产和所有权一样即盗窃”,马克思对蒲鲁东说:“你所说的财产权都是抽像的财产权利,是一般意义上的财产权利,并非整个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由此,马克思已经从经济学方面关注资本家如何获得财产的问题,开展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这是《青年马克思》拍摄的历史背景。

    二、异化劳动是理解人性复归的钥匙

    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中呈现出工人的劳动环境条件十分恶劣,影片当中欧门—恩格斯纺纱厂的一个工人罗西的手指被机器切断,机器遭到破坏。此次事件的原因是罗西已经三天三夜没有睡觉,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最后,工头认为是工人弄坏了机器,从罗西的工资中扣除机器维修费。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呈现出对工人同情的场景,工人劳动时间之长,工人越勤劳生产越多的产品,这些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属于工人,工人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国民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萨伊等人都承认劳动创造财富,威廉·配第更是认为:“劳动是财富之父”。工人越努力他们的下场就越悲惨,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产品就越不属于工人自己,从而工人本身获得的东西就越少。以致于亚当·斯密这样谈到:“如果资本家从出卖工人生产的产品中,除了用于补偿他预付在工资上的基金所必需的数额以外,不指望再多得一些,他就不会有兴趣雇用这些工人了。[1]这一切后果都体现了工人劳动异化的關系,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对象的关系。劳动的现实化变成非现实化,以致工人工资只能够拥有最低的生活水平甚至饿死的地步。

    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中展示了工人阶级在资本家的工厂中的悲催人生,工人越努力劳动却越贫困,大部分人工人的居住条件十分恶劣。马克思认为是异化劳动关系造成工人的贫困,马克思把这种劳动异化关系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人与劳动产品的相异化;第二,人与人的类生活相异化;第三,人与劳动过程相异化;第四,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不属于自己所有,那么工人生产的产品给谁占有了?马克思虽然还没有关于剩余价值的思考,但是也看到了工人生产的这一部分财产是被站在工人后面的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因此,工人劳动异化下的关系中既生产出丰富的产品也生产出站在劳动之外的资本家。最后,出现拥有大量私有财产的资产阶级与贫困的无产阶级的对立。因此,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异化的手段。正是在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关系下,工人成为了被奴役和压迫的对象,把现实的人与劳动、人与自然、人与人、资本家与资本家的正常关系给扭曲了。电影中,马克思对资本家内勒说:“使用童工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资本家内勒回复道:“不会”。年青的马克思当时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对童工的使用感到忧虑和同情,对资本家无情压榨工人的行为感到愤怒。

    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介绍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条件下人性表现为粗陋的占有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下的人性不是使自己的个性得到社会的肯定和发展,相反,人对人,人对社会都是冷漠无情的。工人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对象,但现在这个生命已不再属于他而属于对象了。因此这种活动越多,工人就越丧失对象。[2]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人的生命活动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一种社会劳动,这种“自然存在物”在自然界中通过劳动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肉体生存的活动,是纯粹的自然属性的一面,与动物的生存需求无任何区别。从本质意义上看,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有自我意识,能够按照自己的主观思维作用于客观世界,通过不同的“工艺”手段用之于客体,使对象世界为“我”所用。对于人而言,这种与人的对象即客体的发生实践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劳动。人正是在劳动过程中体现人性的特点。按照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对照这个五类层次,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工人劳动的出发点只不过是获得维持自己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即生存需要。陈志尚老师曾讲到:“劳动,在理想状态下是人的本性,人的乐生的需要;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情感需要、服务需要、社会生活需要和发展需要”。[3]因此,工人只有生存需要,无情感需要等更体现人性的发展的相关需要。

    三、马克思对“人的解放”的思考

    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解放”的思考,展现了马克思对贫困大众的产生的根源的关注。人性的复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实现“人的解放”。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有一个镜头是马克思梦到农民在莱茵地区捡拾树枝遭遇普鲁士政府骑士的杀害,影片再现了马克思对劳苦大众的忧心。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及《论犹太人问题》的著作中就布鲁诺·鲍威尔的政治解放作了深刻的批判,认为德国当前的问题不是“政治解放”而是“人的解放”,而“政治解放”是指封建社会的解体及市民社会的革命。因为在当时,英国是发展最快的,也是最早进入工业发展的国家,英国比邻近的德国和法国的经济发展都要快。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展现的大部分内容是马克思在英国和法国生活时期所见到工人阶级的状况。马克思分析英国较为发达的政治制度,认为较发达的西方政治制度的国家已经实现了“政治解放”。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就是要实现自由自觉的理想人性的“人的解放”。在资本主义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要实现“人的解放”的历史任务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够带领各阶级去实现。因为,当时的资本主义的一切生活条件达到了违反人性的顶点,在无产阶级身上已经完全丧失了一切合乎人性的东西,甚至完全丧失了合乎人性的外观。因此,如果它不消灭它本身的生活条件,它就不能解放自己。如果它不消灭集中表现它本身处境中的现代社会的一切违反人性的生活条件,它就不能消灭它本身的生活条件。[4]因此,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所呈现的内容告诉我们,处于普遍贫困的无产阶级只有消灭私有制及其产生的生活条件,才能找回合乎人性的东西。

    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介绍了恩格斯的父亲作为一位资本家,要求恩格斯参加宗教仪式并领取圣餐,但被恩格斯果断拒绝。马克思认为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他把长期颠倒了的世界意识扭转过来。马克思从对天国的批判转向对尘世的批判,要求废除虚幻的幸福,实现人民现实的幸福,其中,这个幸福也就包含了人的个性的实现。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学得的而不是靠运气获得的。一个人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就不可能获得幸福。似乎也只有根据这一点,才能说幸福是人们都能享有的。[5]可见,从古希腊哲学当中就对幸福伦理学有探索,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的存在和发展都要受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制约,但是也要靠自身努力才能获得幸福,这也正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人的解放”恰恰是追求现世的幸福的基础,也是实现人的个性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指的“人的解放”中的“人”正是指具体的人、现实的人、能动的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而不是抽像的人、片面的人。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中的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关系去考察人性,能动改造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即是人化自然,改造后的自然界能为实现人的个性发展服务。因为现实的人不同于一般的自然存在物,它是一种主体性的社会存在物,是个体和类,个人和社会的统一。无论是作为个体即社会细胞的,还是作为总体即结合成社会有机体的人类,都以一定的方式积极地、主动地、持续不断地同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这种能动的生命活动是人和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首要前提。[6]马克思指的人性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现实的人,能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信息交换关系中的人。人自己的劳动成果完全归属于自己所有,在这里没有异化劳动的关系。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是马克思在思索如何实现自由人性途径的一个缩影,影片展示出资本家使用童工,压迫人性的行为并展开抨击,凸显了马克思为人类谋幸福的伟大胸襟。

    四、对历史之谜的解答

    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中有一个这样的场景,马克思在工人阶级中进行演讲,他说:“所谓的劳动,你们的劳动,本质上是商品,你把你们自己的劳动出卖给你们的雇主,但不同的是,你们不自由;你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你们自己的劳动力”“你们的劳动力极其低廉”。工人却说:“总有雇佣家和工人”,马克思反驳说:“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在这里马克思还没有形成劳动力的概念,在《资本论》的文本当中,马克思就形成了对劳动比较全面的分析,雇佣劳动购买的正是工人的劳动力。在1849年《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发表的《雇佣劳动与资本》还是停留在“劳动”的概念上,还没有形成“劳动力”的概念。后来出版的文本《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恩格斯为了更好地理解劳动是一种劳动力商品的概念,把“劳动”改成了“劳动力”。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表现为雇佣劳动的关系。这种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是资本家获得生存和统治的前提,又是工人受压迫的原因。因为私有制的作用,资本家大量占有生产资料以及资本不断地积累和扩大,社会分化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矛盾对立日益尖锐。失去生产资料的工人只有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表现形式上看,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是自由的,但实际上,工人如果不想被饿死,就不能离开整个购买者阶级即资本家阶级。

    因此,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传递的内容告诉我们,只要大量的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中,工人就摆脱不了被奴役的可怜状态。只有消灭私有制,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摒弃,消除劳动异化,人的勞动才能成为人的本质确证。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扬弃私有制度,理想的共产主义是使人向自身,也是向社会的合乎人性的复归,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人性。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7]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完美统一,这是人与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资本主义异化劳动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关系,人从自然中获得生存的条件,没有把自然当做自身发展的客观条件。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人化自然融为一体的关系。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给我们描绘了马克思对自由人性实现途径的思考。真正的自由人性只有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中才能产生。在这样融洽的环境中,人可以实现自由自觉的劳动,劳动产品归劳动者自己所有。马克思在这里的“历史之谜”的解答就是“人是如何获得自由人性的”解答。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为我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样本,在影像中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和前进具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2][4][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1,157,63-64,185-186.

    [3][6]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204,89.

    [5]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