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

    谭茵华

    [摘要]自从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校青年教育得到了较大程度地增长,一方面他們呈现出学历高、思维活跃等优点,但另一方面,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帮助青年教师理清思路、甩掉思想包袱,解决困难,引导他们确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目标理想和具体规划,对于青年教师自身发展以及落实推进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青年教师;思想政治;途径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在客观社会环境下,高校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把办学规模、学科建设、科研建设、硕士、博士点申报、就业率等作为首要实现目标,部分高校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多少带有形式主义,投入不多。一方面,传统的思政教育,由于缺乏活力,少数甚至被认为是“一言堂”,视思政教育为负担,往往停留在交任务和走过场的层面。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重点在学生,很多学校把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施于教师,难免“水土不服”。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形式的单一和固化,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往往不分教师年龄、经历、心理等的差异,不分教师思想境界、人生观念的高低,也不考虑施教的轻重缓急,容易出现千人一面的局面。对“青年”群体的针对性不强,缺少亲和力,导致青年教师失去了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的对策和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这四个方面是互为一体,相辅相成的。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就是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必然具有强烈的价值倾向性,是为一定政治服务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①。虽然随着时代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才能找到科学发展的正确途径②。开展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政治教育为主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从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多方面寻找行之有效的对策和途径,并与时俱进地在教育观念、功能、内容、方法等各方面进行创新。

    (一)实现教育从“说教”向“服务”转变

    “说教”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有其积极的一面,但随着社会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需求的加深以及各类新媒体的出现,单纯“说教”的教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尤其是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高校青年教师,他们思维活跃,知识体系相对完善,理论素养良好,基本形成了较成熟的价值体系,自尊心强,独立性高,单纯的“说教”容易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无疑不能满足其思想上的需求。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寻找一种能落地生根的新的教育模式。

    对青年教师施行“服务”,就是通过服务过程去观测和把握他们的趋势和需求,进而实行有针对性的调节和控制,使教育双方最终获取得共赢。从虚无的“说”,变成是实实在在的“做”,充分体现了教育的人本精神,这是思政教育理念上的转变。具体说来,就是不能要求青年教师“做什么”,而是要求能为他们“做什么”。《广东省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提升服务意识,俯下身来对待高层次人才,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立足科教岗位,以提升业务能力带动思政水平提升

    离开业务工作谈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好比花无根叶,业务工作离开思政教育就如同花无土壤。必须做到两者相结合,引领教师在增长业务才干的同时做到思想境界的同步提升。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党总支部通过加强青年教师教学管理的过程指导和监督的环节,在规范青年教师教学过程的同时,帮助他们在思想上树立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意识;鼓励“优秀老教师带年轻教师”,开展“优秀课堂观摩”,让青年教师找准方向和榜样。同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创建、学科建设研讨等活动,将青年教师纳进学院教学、科研的核心队伍中进行培养和锻炼,在提高他们业务素质的同时培养集体观、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让青年教师时刻感受到组织在促进他们全面成长成才中的作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则通过“教学督导员”制度,聘请校外专家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管理和指导中来,和教师形成朋友关系,及时给他们提供教学方法、授课技巧、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还举办不同形式的讲座和现场咨询活动,在促进青年教师提高职业素养和师德水平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到中央电大等机构参加短期培训,让他们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他们的课堂组织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的同时,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师道意识。

    (三)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人的发展性,即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素质、潜能的全面发展状态③。围绕人的发展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发挥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因此,以人为本,尊重发展,是当前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

    实现“发展”的思想基础是个人对将来的美好愿景,这种愿望往往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形成了“理想”或“追求”。因而,基于人的“发展”方面的思政教育同时也是理想信念的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基于人的发展的教育,同时也是理想教育落地生根的具体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

    教育者(如学校)要根据高校青年教师的年龄特点以及事业发展的需求,帮助青年教师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估自身优势特长和发展潜力,科学认知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方向,找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可走之路、可图之机,为他们量体裁衣打造学习和施展才能的平台。同时,要引导青年教师更好认识和利用地方的人才政策,建立良好科研、教研、继续教育等方面的信息沟通平台,促进他们学有所成、学有所为,提高干事业的激情。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推进的“教授+技师培养工程”、“专任教师工学结合工程”、“骨干教师国际化培养工程”等就是很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育人的做法。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推进的针对青年教师的“莲峰学者计划”、“年轻教师在职攻读博士计划”、“访问学者计划”,对青年教师分层培养,重点扶持科研骨干,发挥青年教师以点带面的作用,让青年教师群体看到希望、看到前景、自觉创先争优,成效显著。

    (四)用先进文化和改革发展实例引领和教育青年教师

    社會文化是孕育人的思想的温床,先进的文化可以熏陶人,可以引领人。思想政治教育本色就具有鲜明的文化性。以广东为例,岭南文化、侨乡文化均以“开拓、开放、兼容、多元”的特质孕育了独特的社会精神。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岭南人,突出地表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内涵:一是“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二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开放精神,三是“天下为公”的气节。利用这样独特的人文精神教育本地高校的青年教师,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事求是是说服人的最佳手段。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通过开展“新进教师游中山”活动,使青年教师通过了解本土风情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增进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从而提升认同感,加快融入。例如该校基层教师党支部广泛开展了与市内行业企业的联谊以及科研合作,引领教师走出校园,深入基层,青年教师开拓了眼界、学以致用,大受裨益。

    (五)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教育平台

    作为青年群体,最富有前瞻性、开拓性,总走在时代的前头,对于新鲜事物,触觉更敏锐,接纳性更强。针对这个特点,在把握思政教育手段的过程中,更应凸显时代特征,贴近青年人的行为模式和兴趣点。

    一是在当下教育媒体数字化、教育方式多元化的前提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网络宣传平台。在思想政治宣传媒介上,除了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媒介等传统载体的作用外,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以具有时代标志和特征的宣传平台使图文、影像、展演等形成立体化宣传体系,使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及先进经验得到生动、持续、有效的推介及传播,深入民心。

    二是搭建和加强网络问政平台建设,做好连接青年教师与政府的平台,把知识精英纳入全民“智囊系统”,并让他们有所发挥,成为主心骨。同时,通过交流沟通,解答他们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方面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为他们积极参政议政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是推进社会实践平台建设。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通过不同形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头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时,又要立足青年教师的特点,引导他们走出校园这个相对狭窄的天地,深入广阔的社会,开展体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其开放的眼界,不断提高引领科学发展、激发社会活力、带动社会进步的志向和能力,增强新优势、实现新发展。要给高校青年教师打造良好社会实践机制和平台,如通过挂职、支教、驻村等机制,促进他们深入群众学习;通过课题调研机制促进青年知识分子把握基层情况,了解需求;推进文化、教育、科技“三下乡”活动,把青年教师纳入到改革发展和利民惠民的实际行动中来;在企业建立高层次人才实践基地、在镇区、社区、村建立教师干部培训基地和人才创业实训基地等平台,让高校青年教师实践专业技能、提升创新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四是搭建朋辈互学互进平台。朋辈激励是人才进步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通过搭建“高校青年教师联谊会”、“青年教师沙龙”等平台,为青年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支持机制,让他们广泛交流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科研的情况、心得经验以及最新信息,达至成果分享、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拓宽他们的人脉圈,促进团队建设。朋辈的亲切互动还能在舒缓青年教师压力,开展心理支援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

    从政府的层面,也应该大力发展和完善青年团学组织,加强基层工会、文联、社科联、科协、妇联等组织的建设,让青年才俊找到不断“充电”的落脚点和心灵的家园。

    三、结语

    孙中山先生说过:“最重要的,就是要令人群社会天天进步,要人类天天进步的方法,当然是在合大家力量,用一种宗旨,互相劝勉,彼此身体力行,造就顶好的人格。人类的人格既好,社会当然进步。”国父谈到的“方法”,就是今天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对象依然是“人群社会”,其主要手段依然是“用一种宗旨,互相劝勉,彼此身体力行”。立足青年群体特点,以人为本开展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定能扬起科学发展的大旗,造就符合社会需求的青年才俊,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注释]

    ①刘立新,申群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37页.

    ②《思想教育探索》编辑部.关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几点思考——徐文良副会长报告会内容述要[J].思想教育探索,2007(1):1.

    ③匡和平.论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性原则[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