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共同体构建润泽课堂

    夏文莉

    摘要本文是基于学习共同体构建润泽课堂的教学方式的实践与研究,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与互动,探索基于小学英语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和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培养小学生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学习习惯,提升贫困山区小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润泽课堂? 学会倾听? 小学英语? 听说能力

    一、贫困山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英语课堂的实效性,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尤其是地缘偏远的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英语师资短缺,英语学习资源匮乏,学生胆小又羞于表达,受应试教育等因素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常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即“哑巴英语”。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及实效性很有必要。学校可通过智慧校园项目建设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整体创设良好的校园学习语境,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因地制宜,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比如:开展英文诵读古诗词活动,让学生用英语讲述家乡本土文化;到景区做英文小导游,让学生体验用英语做事情,为当地的旅游经济及教育扶贫服务。

    二、学习共同体构建润泽课堂的发展及内涵浅析

    发源于杜威、实践于佐藤学教授的学习共同体(School as Learning Community)以“保障所有学生的高品质学习权”为宗旨,一直在课堂一线进行扎实的行动研究。10多年间,学习共同体本土化研究团队不断壮大,向儿童学习,向一线教师学习,向校长和专家学习,积累了大量的本土化研究成果和实践心得。2017年12月22日,全国“学习共同体”教育峰会上,陈静静博士及一批教育同仁,创立了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把累积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成果在社会捐赠善款的支持下,面向全国开展学习共同体理论研究和公益指导。从云南到上海,从东三省到两广,全国学习共同体改革应者云集,推动并追求公平与高质量的教育。

    承蒙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的盛情邀请,笔者参加了学习共同体培训活动,首次接触前沿而又有温情的教育理念。教学观摩中发现:在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课堂中,学生表现得非常安静。教师从热烈高涨的课堂讲授回归到耐心倾听学生自由表达,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原有的知识,进行重组、重构,并通过和同伴的交流合作,共同思考,达到新的认知水平。教师从外在的“U”形座位摆放、轮换机制和“安全环境”的创设,到内在学生“倾听关系、伙伴关系、互学关系”的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主的协同学习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在开展小组讨论后,教师都充分肯定小组成员的讨论成果,对大家的付出与参与给予表扬,对各组表现及答案进行详细点评,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通过Brainstorm,让思想相互碰撞。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不敢说英语的学生也在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带动下开始尝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实现了共同体学习的深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让人惊叹的水平。

    学习共同体致力于解决学生学习效率低下、逃避学习的问题,并由此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学习共同体构建润泽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引入学习共同体理念,创设教学情境,进行建构性学习。教师在课前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自主练习与思考,再以小组合作及探究的形式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练习、讨论、思考,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得出结果,教师指导并评价。在训练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英语运用的主人。

    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比如建立学生之间“倾听关系、伙伴关系、互学关系”,教师这样做:(1)别人说话时,一定要保持安静。(2)想发言得举手。(3)寻找同伴最少两人,最多四人,并且尽量是自己座位附近的。(4)要记住你们同伴的名字,上课提前做好。(5)每个小组都有发言的机会,在练习和合作时得全力以赴,谁插嘴了便取消本组本次表现机会。课堂悄然改变,学生从一开始的叽叽喳喳慢慢地安静下来了,从一开始的安静下来只是自顾自地玩着笔到后来能听出谁的发音不标准,哪一组读得很流利,课堂效益明显增强。

    作为“学习共同体”领航学校,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动机、学习方法与效果等都需要不断完善与提升。学习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其核心在于“活动式、合作式、反思式”的多元教学模式组合。首先,教师通过调研,分析本地区小学生英语听说水平和能力现状;其次,通过课例研究如何融入“學习共同体”的理念构建深度学习课堂,有效组织儿童活动、合作和反思,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最后,拓展已有的学习资源,联合家、校、展馆、景区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情,学会用英语讲述家乡本土文化及“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使教学内容和模式更加贴近山区小学生的生活环境。这能破除浅表学习的保护伞,最终培育孩子自主创造的深度学习力。同时,能激发乡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听说意识和学习兴趣,也给同类型贫困山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可借鉴的蓝本。

    “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深度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培养了学生间的信任感,发挥群体动力,能整合教育资源,把英语学科教育、生态教育、培养本地旅游人才等有机结合起来,并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

    “学习共同体”领航学校有着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公益基金会拥有一批杰出的教育科研工作者、专家、一线教育工作者,成立了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指导教师在职教育及学校管理发展的研究、实践,提供学校免费的高规格、高水平的各类培训学习和教研活动机会。学校购买了100多册有关英语教育教学及“学习共同体”方面的专著,比如《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静悄悄的革命》等,订阅了两种中小学英语中文核心刊物,利于教师学习交流与参考。

    “学习共同体”是把握学科本质、建立相互倾听的互学关系、实现伸展跳跃性的学习,保证每个孩子“公平”与“高品质”地学习的学习模式。在“学习共同体”这块研究的沃土上,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成长,追求自己心中“最美的教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