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密度特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立体绿化建设发展的思考

陈柳新+唐豪+刘德荣


摘要:生态文明发展背景下,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尤其在高密度特大城市中,加强规划指引,促进立体绿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城市立体绿化普遍存在规划统筹缺失的问题,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纲领性规划文件,应加强对立体绿化建设发展的统筹指导,明确其在系统规划中的角色和定位,紧抓发展重点难点,在总体宏观规划层面对其发展做出规划指引。文章结合深圳实践,探讨高密度特大城市的立体绿化建设发展的定位,以及在宏观规划中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深度;剖析深圳市立体绿化建设发展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针对性应对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立体绿化;绿地系统;绿地系统规划;深圳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6-0086-05
收稿日期:2017-11-13
修回日期:2017-12-14
Abstra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new trend of Chinas development. Three-dimensional greening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urban landscape. Especially in high-density megalopolis, it is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planning guidelin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greening. Currently, lack of overall planning is the major issue of three-dimensional greening development. As a programmatic document,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should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greening, clarify its role and position, grasp the key points, and make planning guidance on the overall planning level. The article i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Shenzhen, and probes into the orient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green development in high-density megalopolis, as well as the work contents and depth of development guidance in the macro plan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yp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greening in Shenzhe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it.
Key words: Three-dimensional greening; Green space system;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Shenzhen
1引言
城市建設的不断扩张,导致自然绿色生态空间的缩减,用地矛盾问题日益突出,人口及建筑的高度集聚更使得城市生态与人居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深圳市作为全国人口密度和建设强度最高的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带来的压力更加突出。立体绿化以各类建成空间为基础,通过绿化建设,发挥美化环境、缓解热岛效益、改善城市雨洪管理等生态作用。立体绿化使绿色从地面走向立体多维空间,是提升城市景观质量和生态宜居环境的新方向和有效举措[1]。
当前,立体绿化建设发展普遍存在规划统筹缺失问题。 2002年住建部印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实行)》,其中并未提及立体绿化相关内容及要求。立体绿化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定位?如何在总体规划或建设层面对立体绿化的建设发展给予统筹指导?其定位、方法、内容与深度尚在摸索之中。深圳在新一轮的绿地系统规划修编中,结合土地资源紧缺的现实形势,将推动立体绿化建设发展作为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策略,率先在绿地系统规划层面进行了有关探索,本文就相关内容进行交流和探讨。
2绿地系统规划中对立体绿化建设发展的思考
2.1立体绿化是高密度特大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立体绿化是在不增加地面绿化空间的基础上,实现空间增绿的唯一途径,其对美化环境、缓解热岛效益、改善城市雨洪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早已在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国家的实践中予以证明。[2]然而,立体绿化到底是城市绿化不可或缺的系统组成?抑或仅仅是城市绿化的局部补充和提升?不同的角色定位,意味着政策制定的导向不同,进而也有不同的财政投入及规划发展策略。因此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应首先明确立体绿化的角色定位问题。
立体绿化扮演的角色和定位,取决于城市的发展阶段。当城市处于快速扩张的建设发展阶段,城市绿化工作也处于地面布局和扩张阶段,立体绿化的建设仅是对绿地系统的补充和提升,是“锦上添花”的绿化建设行为。然而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面临土地资源紧缺、地面绿化增量有限,从而进入集约稳健发展阶段的时候,如要在高密度的城区有限空间实现城市绿化的提质发展,则精细化的绿化建设与管理是必然方向。在此阶段,立体绿化的建设发展必将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的地面绿化建设共同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和美化人居环境、共建城市休闲游憩系统的作用。
2.2绿地系统规划应制定立体绿化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全市宏观性和总体性规划文件,对立体绿化的建设发展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规划,所以在进行绿地系统规划时,应率先明确立体绿化建设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指标、分区分类发展指导、重点发展区域的空间指引等,着重从后续构建立体绿化运作体系方面入手,明确提出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工作机制构建、建设流程规范等工作要求,规划明确立体绿化建设发展的纲领性内容,以利统筹指导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
2.3立体绿化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内容和深度表达
依据2002年住建部印发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城市绿地分类规划、树种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等内容,并未提及立体绿化的规划编制要求。此外,立体绿化的载体主要包括各种建筑物屋顶与各立面、立交桥与人行天桥的宜绿化立面、棚架、已成林的乔木树体等,其与建筑构造设计、城市各种空间的综合利用等密切相关,对比地面绿化更具有微观性,如何在宏观规划的总体层面对立体绿化建设发展予以指导,实现立体绿化建设发展有的放矢,准确把握立体绿化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内容和深度表达是关键。
3立体绿化规划的重点与难点
3.1科学制定立体绿化规划发展目标指标
立体绿化的建设有2个途径,一是在既有建(构)筑物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二是结合新增建(构)筑物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在既有建(构)筑物的基础上进行立体绿化的改造,涉及结构安全、屋面防水等问题,与建(构)筑物原有设计、结构、材质、质量等密切相关;对新增建(构)筑物进行整体的立体绿化,则与建筑设计标准、项目的开发建设要求、投资方意愿等密切相关。[2]以上因素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难以在总体层面估测。因此如何合理估测立体绿化发展潜力及科学制定总体的发展目标指标,既发挥规划的统筹作用又适应建设发展的不确定性,是宏观层面指引的最大难点。
3.2引导立体绿化与其他绿化形成系统关系
公园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等地面绿化以及城市绿道、远足径等游憩路径,作为城市绿化及生态景观游憩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众所周知的,但自立体绿化被全面重视及开始实施后,立体绿化如何与这些要素构建互补和互动关系,共同构成多维的城市绿化生态景观体系和休闲游憩体系,则需要在总体层面进行系统思考和统筹,引导立体绿化与地面绿化形成系统关系。
3.3明确立体绿化的分类分区发展重点
立体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墙面绿化、沿边(花池)绿化、层间绿化、棚架绿化等形式,因其对载体或对象要求不同,建设上也体现了不同的发展侧重和空间布局。此外由于城市各区域发展现状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也决定了各区域对立体绿化建设发展要求不同。因此如何在总体层面立足各类立体绿化形式要求,根据各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与特征制定分区分类的发展目标与发展重点,也是规划的重点难点之一[3]。
4深圳绿地系统规划对立体绿化的探索与思考
深圳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已经步入提质增效的阶段。而在土地资源极度紧缺的背景下,可用于城市绿化的土地越来稀缺,使得城市绿地的增加地面用地显得更加艰难。大力发展立体绿化是深圳市未来绿化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立体绿化必然成为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4]因此深圳在新一轮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将立体绿化的建设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策略,率先对立体绿化的建设发展进行宏观层面的规划和统筹策划,重点对立体绿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策略及目标、工作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4.1深圳立体绿化空间建设发展存在问题
在本次绿地系统规划修编中,首次对全市立体绿化的建设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摸底。据调查统计,全市屋顶绿化覆盖率不足1%,已绿化立交桥仅占立交桥体总量的24%,已绿化人行天桥仅占人行天桥总量的33% 。[5]虽然深圳已有不少企业进入立体绿化领域,且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和成果呈现,已推出了不少精品立体绿化项目,为下一步推动立体绿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但是总的来说,深圳市立体绿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从空间建设发展现状来看存在着下列一些主要问题。
4.1.1总量初具规模,区域发展差异性明显
以屋顶绿化为例,目前全市屋顶绿化覆盖率平均仅为0.6%。其中以福田区的最高,达到近6%,宝安、光明、坪山和大鵬区则为0.2%~0.33%,[5]其它各区更少,在全市的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另外各区的立体绿化建设水平差异也较大。总体来看福田区和罗湖区通过不断的实践,成功摸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立体绿化建设管理方法,同时也建成一批品质较高的各类立体绿化项目,而其它区的立体绿化则仍处于起步阶段。
4.1.2立体绿化与其他绿色及公共空间系统融合设计欠缺
当前立体绿化以散点式项目推动为主,从全市整体层面来看,其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未能与地面绿化形成相互配合和相互补充的系统关系。此外,当前立体绿化主要由屋顶绿化构成,由于屋顶的私密属性和原设计荷载的局限性,公众难以到达并亲临感受、游憩,且在设计上屋顶绿化极少与墙面绿化配合,难以人在地面的视觉聚焦并形成独特的景观意象和空间体验。在宏观层面,立体绿化需要结合现状城市绿化系统和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分析,进一步与城市地面绿化及公共空间系统进行整合;在微观层面,需要进一步与城市设计相融合,在城市设计中运用立体绿化技术,在立体绿化建设中考虑城市设计手法,共同创造绿色意象的立体延伸和城市独特的艺术品味,实现生态与艺术的结合。
4.1.3整体推进缓慢、未形成立体绿化典型示范片区
由于前期政府的顶层设计对立体绿化刚性要求的缺失,新建建筑实施立体绿化缺乏抓手,当前以改造项目为主,新建项目推动立体绿化建设项目较少。因改造要统筹考虑原建筑荷载及安全性、实施难度等问题,当前立体绿化建设普遍呈现规模小、分布零散的现状。此外,由于全市缺泛系统性空间规划指导的统筹,未能形成一定整体规模效应的、各种形式立体绿化综合的片区级示范项目,发展模式亟需从单个项目探索向片区示范转变。
4.2规划对策与策略
4.2.1科学评估,制定差异化的分区和分类规划目标指标
结合现状建设空间差异性问题以及各区实际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一方面要针对存量建(构)筑物结合立体绿化实施的条件要求,构建立体绿化实施潜力评价体系,评价因子包括现状建筑物类型、屋顶的高度、建设年限、建筑结构等,以及人行天桥、立交桥等建设年期、质量、使用现状等,对可实施立体绿化的建(构)筑物进行潜力评估。另一方面要针对未来新增建设结合已批准的城市更新项目,以及城市近期新建设发展的地块等,综合预测新建建筑进行立体绿化建设的潜力(图1)。
在综合潜力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差异性的分区、分类的近远期发展目标。近期至2020年,积极推广立体绿化,规范建设管理流程,形成多片具备一定规模、示范效应良好的立体绿化街区,带动立体绿化建设发展:全市屋顶绿化率达到2%,50%的立交桥和人行天桥实现立体绿化;中心城区屋顶绿化率达到3%, 60%的立交桥和人行天桥实现立体绿化;其他城区屋顶绿化率达到1%,40%的立交桥和人行实现立体绿化;全市建成立体绿化面积400万㎡。远期至2030年,全面推进立体绿化建设,充分发挥立体绿化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景观效益,推动建设品质之城、美丽深圳:全市屋顶绿化率达到3%,70%的立交桥和人行天桥实现立体绿化;中心城区屋顶绿化率达到5%,80%的立交桥和人行天桥实现立体绿化;其他城区屋顶绿化率达到2%,60%的立交桥和人行实现立体绿化;全市建成立体绿化面积800万m2。[5]
4.2.2统筹考虑,共建绿地生态网络与景观游憩体系
首先,规划结合对绿地现状布局格局、绿地生态网络及景观现状的分析,识别出现状绿化资源紧缺区域、重要绿地功能区域及生态廊道,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突出、急需增加立体绿量等空间区域。在识别空间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立体绿化建设发展的目标指标要求,具体落实到相应的空间管理单元及空间类别中,包括对现状及规划绿地率特别低的管理单元,明确其要通过立体绿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总体空间绿量的要求;针对生态功能受损严重的生态廊道,明确提出了要通过地面绿化与立体增绿并重的手段,进一步修复和恢复生态廊道的功能和作用,强化生态廊道的生态效应。
其次,规划提出了立体绿化与地面绿化共同建设游憩网络的概念(图2)。游憩网络建设以提升绿地在满足居民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方面的需求为核心,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立体绿化在游憩网络的构建中能够承担重要作用,共同构建由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和屋顶花园组成的游憩目的地和由绿道等慢行系统组成的游憩通廊。具体实施路径,一是可以选择具备条件(建设条件和开放条件)的公共设施建筑,以提供基本游憩空间为目的,实施屋顶绿化改造建设,为居民提供更为多样的游憩选择,缓解各级公园的游憩压力;二是结合城市慢行系统和绿道,对重点步行片区和重要城市界面或节点,运用墙面绿化、道路设施绿化等形式,结合慢行设计进行综合改造,为行人创造更为轻松惬意的步行环境,为城市打造更具景观意象价值的特色地点[6]。
4.2.3分类引导,建设立体绿化的典型示范区
规划结合立体绿化分类建设要求及特征,一方面对屋顶绿化、墙面绿化、道路设施绿化、其他立体绿化等各类型立体绿化从具体的建设形式、重点发展区域、分类的发展措施和手段等进行的规划指引;另一方面以立体绿化建设现状为基础,结合深圳市确定的近期重点建设发展片区,综合考虑片区城市建设状况和绿化景观结构,确定了24个立体绿化建设发展重点片区,明确重点发展片区应充分利用城市建设和更新改造契机,坚持以生态优先为导向,推进屋顶绿化和墙面绿化。新建建筑必须实施屋顶绿化的一体设计和建设,既有建筑应积极推动屋顶绿化改造,形成有明显带动作用的示范片区(图3)。
4.3实施保障措施
总体层面的规划解决不了很多具体建设实施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了保障规划的顺利落实和实施,规划总结分析了当前立体绿化建设发展面临的法律保障缺失、政策不完善、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标准规范缺失等问题,针对性提出了系统构建立体绿化工作体系的相关工作要求和建议,具体包括完善相关政策、编制立体绿化专项规划、构建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完善新建项目建设流程、统一建设标准与规范等方面,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5结语
随着城市的高密度、高強度和集约化发展,立体绿化将在城市绿地系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必然成为城市绿地系统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深圳在本次绿地系统规划修编中,对立体绿化建设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要求,但仍有很多未能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完善的地方,比如激励性政策的制定、规范流程的完善、社会力量的参与、立体绿化的绿地率指标计算等,仍需要持续的跟进推动。相信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立体绿化将更和谐地融入城市,将城市装扮得更加美丽、更加宜居。
图1、图2引自参考文献[6];图3引自参考文献[5]。
参考文献:
[1]刘学斌. 立体绿化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探讨[J]. 现代园艺,2017(15):124-126.
[2]郑思俊,张浪. 《城市园林绿化科学发展指南中》的“立体绿化”导读[J].园林,2017(6):34-36.
[3]郑亚华. 基于生态城市的立体绿化系统构建方法探讨[J]. 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3):53-54
[4]杨博. 上海市“十三五”期间立体绿化发展趋势探究[J]. 绿色科技,2016(7):57-60.
[5]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2014-2030)》项目总报告[Z]. 2017.
[6]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建设发展纲要》项目总报告[Z]. 2016.[顺序变了,原1、2变为5、6,原2的2017变为2016]
作者简介:
陈柳新/女/1980年生/广东梅州人/城乡规划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相关管理政策制定、空间规划及研究、监测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