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会”带“后会”

    刘茂勇

    “你怎么把这篇小古文的意思都说出来啦?我希望你们一句一句地说意思。”教师惊诧地看着回答问题的学生,感觉自己的教学节奏被打乱了。

    “我课前认真预习过课文,意思都懂了。”刚才回答问题的学生颇有几分自信地答道。

    这是我最近在听课时遇到的一段师生对话。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伯牙鼓琴》。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读懂了哪些句子的意思。没想到这名学生却一口气把文章意思说完了。但这似乎不是教师想得到的答案。只见教师微微一摊手,表情有點无奈,接着又对大家说:“同学们,这篇小古文比较难,能不能单独说一说每一句话的意思?”随后,大家按要求轮流回答。再观察先前那名学生,坐在那儿,默不作声。

    综观整节课,从这个环节起,这位教师的情绪似乎起了微妙的变化。之前的课堂教学一路顺畅,到了此环节,学生打破了常规,教师心中便产生了疑问:没想到有些学生已经理解这则文言文的意思了,我是调整策略还是继续按“原计划”执行呢?最终教师选择了后者,那样做就不会“出错”,特别是在精心准备的公开课上。真的等到需要介绍《伯牙鼓琴》整篇文章意思的那刻,再看那名“先会”的学生,俨然失去了激情,生怕自己再有什么“闪失”,令老师不满意。可见学生围绕教师转的指挥棒并没有改变。

    那么,当“先会”的学生抢先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教师该怎么做?仔细想想,教师不妨机智地利用这一生成性资源,追问学生:“你是怎么把故事说得这么通顺的?”“你在课前一定做足了功课,能与同学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方法吗?”诸如此类。我想,那个“先会”的学生一定会乐于回答这些问题,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一定会更加积极。其他已经学会的学生也一定会受到激励,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存在感与获得感由此而来。

    此处,教师还可巧妙运用“同伴互助”理论。其他学生从“先会”的学生身上获取学习方法,这远比学到一两个知识要管用。试想一下,“先会”的这名学生不但会介绍自己课前预习的方法,说不定还会说说自己如何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认识伯牙、子期的。那样的学习氛围岂是教师一个人能营造出来的?对于“后会”的学生而言,同龄人的学习经验更易于他们理解和接受,更能驱动他们去向优秀的同学学习。一个人能带动一群人,要让这名学生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小老师”。对于这一小小的“浪花”,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并加以运用,课堂上必然会腾起阵阵思潮。

    另外,对教师而言,不必拘泥于固有的教学模式和设计程序,对于学生中的“先会”这一类现象更不能惊慌失措。因为课堂是真实存在的,学生的任何状况也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教师要及时机智地调整教学方案,使其不再是“紧箍咒”,而是有自由发挥空间的“活剧本”。如果教师的认识能上升到这样的高度,他们就一定能将这些课堂“意外”化作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这样的课堂就会充满生命力。

    (江苏省仪征市育才小学? ?2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