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三美”视角下《使至塞上》英译赏析

    ◆摘? 要:在翻译界中,存在这样一个共识:文学翻译难,诗歌翻译更难。诗歌翻译也有这么一句话:“译事难,译诗更难”,因为诗歌语言凝练、音律优美、节奏鲜明、作者思想感情蕴含其中。唐代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影响世界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其意境丰富深远,形式工整,音韵优美使得诗歌翻译难之又难,如何将其音美、形美、意美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世界共享诗歌之美是国内翻译学者们一直研究的问题。《使至塞上》唐诗是怀乡代表作,其文学研究价值引得众多翻译学者尝试进行翻译,其中,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得到广大学者及读者的认可。许渊冲先生,专攻中国古诗词英译,熟谙中英诗律,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他认为诗歌翻译是艺术,总结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翻译思想,国内外学者广泛接受并推崇。在其众多翻译理论中,“三美”思想被广为称道。许渊冲受鲁迅先生“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中的三美启发,于 1979 年首次提出“三美”论,即要从音、形、意三个方面传达原诗的神韵。本文以许渊冲先生《使至塞上》怀乡之作译文出发,探讨其“三美”翻译理论对于中国诗歌翻译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诗歌翻译;许渊冲;“三美”论;《使至塞上》

    一、唐诗英译

    唐诗堪称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唐诗的存在对周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华文化向西方传播过程中,唐诗走在前列。其独特的音韵结构、多种形式、音韵表达都令人回味无穷,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蕴含于字词之间。对于唐诗的英译,仍在当今世界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传播唐诗,促进世界诗歌的繁荣,起到积极作用。唐诗英译最早于 18 世纪英国汉学家、诗人詹尼斯(S.Jenyns)开始,他选择了《唐诗三百首》进行翻译。美国著名汉学家和诗歌理论家费诺罗萨(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现如今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对唐诗翻译的贡献,无不显示着中国唐诗的独特魅力。

    关于唐诗英译的理论原则,大致有以下三个流派:自由派、散文派和韵律派。自由派主要关注翻译过程中原诗的节奏和韵律会破坏翻译过程中意义的传达,因此,此派注重传达原始的主旨和意义,代表人物有艾米·洛威尔(Amy Lowell)、亚瑟·威利(Arthur Waley)等;散文派以中国翻译家翁显良为代表,翁显良认为可以用散文的形式对古诗词进行翻译, 在格律问题上不必作茧自缚,实行自度曲可也。同时也指出,只有形式上的相似必然导致原诗精神的流失,正确表达原诗意义才能保留原始的精华。韵律派注重翻译过程中保留诗歌音美与形美,其代表人物有翟理斯(Herbert A. Giles )、弗莱彻(W. J.B. Fletcher)及中国翻译家许渊冲。

    二、许渊冲与翻译

    许渊冲先生被称为将中国古典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大家。其畅销中外的著作及其特别的翻译理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竞相对其进行研究。对许渊冲诗歌翻译的研究目前主要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主要研究许渊冲先生在翻译领域的成就、地位及其生平,如朱曼华教授写的《许渊冲,诗歌翻译史.上一颗璀璨的星》(朱曼华 2001)。此类研究除了介绍许渊冲先生的翻译成就及生平以外,也提到其翻译實践及理论。

    第二类研究致力于对许渊冲先生翻译理论的探讨。其中一些文章旨在系统性地介绍整个翻译理论体系,或是介绍许渊冲先生翻译理论中某个特定方面,如段敏所著的《翻译家许渊冲研究》(段敏 2003 ),及钱雅欣的《许渊冲文学诗歌翻译理论研究》(钱雅欣 2004 )。另外一些文章对比了许渊冲先生及其他诗歌翻译家的理论,如杨洋的《许渊冲与庞德中诗英译思想与成就比较研究》(杨洋 2002);还有一些学者从许渊冲先生的某个翻译理论出发, 对其某篇译作进行批判性分析,如龙敏的《“三美论”观照下的两译本评析》(龙敏 2007: 64-68 )。有的学者研究了许渊冲先生的翻译理论对前人的继承,而有的探究了他的理论创新,如刘季春的《扬起创造的风帆—许渊冲学术思想研究》(刘季春 2003:99-103), 以及钱雅欣的《许渊冲文学诗歌翻译理论研究》(钱雅欣 2004)。其中有的学者对其理论持褒扬态度,当然也不乏批判的声音。

    第三类研究主要集中于许渊冲先生的译作,有的将他的译作与别的译者作品做横向对比,而有的集中对他的译作进行批判性研究,其中包括何善秀的分析《许渊冲教授诗歌翻译中的美学追求一一孟浩然的两首英译诗赏析》(何善秀 2005:152-162 )等。

    许渊冲曾提到“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自文学至文章》中说过:汉语具有意美、音美、形美三大优点。”于是受鲁迅先生“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 形美以感目,三也。”中的三美启发,将其推到翻译领域,于 1979 年首次提出“三美”论, 即要从音、形、意三个方面传达原诗的神韵。在许渊冲先生看来,三美的重要性是有差别的,他认为在三美之间,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次要,形美则是最次要的。

    2004 年 1 月中国中央电视台《大家》节目对许渊冲的专访中,他从诗歌翻译的角度对

    “意美”进行了解释。早在其师从闻一多讲解唐诗就“诗画合一”,既讲诗又配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完全契合了中国古诗词的已经要求,因为“三美”论就是针对诗词翻译提出的因此,根据许渊冲先生的理解,意美就是要传达原文的内容,不能错译,漏译, 多译。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所在,诗人往往通过某一客观物象来借景抒情,借物言志或伤怀感古,客观物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互联系,理解诗人在原诗中运用的意象有助于领会其思想感情,囚此诗歌翻译中,意美的呈现十分重要。意美,简言之,就是译诗应在内容卜做到忠实,语言表达卜通顺流畅,并深层次第传递原诗的意境美,使译诗读者读译诗时能像原诗读者读原诗那样产生一样的心灵震撼和感动。许渊冲先生在翻译中就是要体现“意境美”。译诗就是应该用寥寥数笔,简洁的语言,通过意象深层次的再现原诗的意境美, 才能展现中国诗歌独特的魅力和中国文化。

    由于意美的主体性,所以音美和形美居于相对次要的地位,但次要并不是说不重要。许渊冲先生是这样评价自己的:“世界上唯一把中文诗翻译成英法韵文的。”他在翻译中很讲求押韵和句数。中文古诗词平仄、韵律以及句数的要求非常严格,就像“戴着手铐脚镣跳舞一样”。因此,中华文化中最灿烂的部分--唐诗、宋词诞生于此。许渊冲先生为了完好的传达韵律,便提出了“音美”。音美,也就是节调、押韵、顺口,听起来好听。一般来说,诗是绝对要讲究音律的。但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之间,“音美”和“音似”矛盾的时候远远超过了一致的时候,所以译诗是不是一定要译出原诗的音律一直是翻译学界争执不下的两派主张。一派主张用自由体来译诗,不必考虑原诗的格律。另一派,包括许先生在内则坚决主张诗词翻译必定不能译成自由体,否则诗就不成其为诗了。许先生曾经说过“翻译唐诗,宁可继承 Giles 诗体译文的传统,而不可采用 Waley 的散体译法。……既然写诗的作者愿意带着音韵的镣铐跳舞,译者有什么理由要丢掉这幅镣铐呢?如果丢了音韵,翻译出来的东西能够算是诗词吗?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他的所有译诗都是韵脚工整, 坚持“以诗译诗”,不仅传达原诗的含义,还尽量采用英语诗歌的韵律、节奏重构诗歌,传达原诗音韵、节奏方面的信息与美感。

    “形”主要是针对诗歌的体裁而言,唐诗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格律进行创作,在形式上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因此译诗很难保留与原诗完全相同的“形美”。然而,尽管许渊冲先生列为第三,他仍然认为:“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文日季春 1995 )。译诗的“形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宏观的整体美和微观的层次美。即译诗一为句子长短,二为对仗两方面再现原诗的形美。中国古典诗词对“对仗”和“形式”的要求很高,并且不同的形式,句子的长短都蕴含着不同的情绪和寓意。考虑到中国唐诗的独特结构形式,有三字格,四字格,五字格,六字格,七字格,不同的句子长短代表不同的变化,许渊冲先生主张“诗体译诗”。

    三、“三美”论与《使至塞上》

    王维诗作题材涉及范围较广,如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及送别诗等,与李白、杜甫一同代表着盛唐诗歌的辉煌。《使至塞上》为王维五律名篇之一。此诗的写作背景为: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此诗作于诗人出塞途中,描绘了边塞的壮丽风光, 抒发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的赞颂之情。与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寂、飘零的心情以及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的情怀。整首诗无论是韵律创造还是意境渲染,都给读者带来无限的审美体验。本文译文选自许渊冲先生翻译的《唐诗三百首》。

    《使至塞上》原诗及译文如下: 单车欲问遍,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燕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许渊冲译文如下:

    On Mission to the Frontier

    A single carriage goes to the frontier;

    An envoy crosses northwest mountains high. Like tumbleweed I leave the fortress drear; As wild geese I come under Tartarian sky

    In boundless desert lonely smokes rise straight; Over endless river the sun sinks round

    I meet a cavalier at the camp gate;

    In northern fort the general will be found.

    《使至塞上》意美:

    開元二十五年(737 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诗人一进人边塞,所见到的景象便是:征蓬随风飘飞,归雁鸣叫翱翔进人胡天;在浩瀚无垠的沙漠上,但见孤零零的一股浓烟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地平线上,横贯干里的黄河上空,一轮徘徊欲坠的红日显得格外浑圆。征蓬、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象相互映衬, 勾勒出一幅奇特壮美的塞外边关图,不仅营造出一种苍茫、悲壮、雄浑的意境,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孤寂的情感。

    先看题目的翻译,许渊冲先生译为On Mission to the Frontier,原诗在于描述“使至塞上”中“至塞上”这一使命,并未提到其他使命,许译文使用 mission 一词,且未给此词划定标准,真切的表达出了此次作者出塞的使命时的孤独与无助。

    作者前两句表述自己出塞,已经过了居延属国,居延成是中国汉唐以来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单车”说明同作者随行人员不多,作为钦差大臣,不远千里,背负朝廷使命去慰问前线的将士们,却随从不多,轻车从简,毫无气势气派可言,显露出作者失意落寞的心境。在这两句中,许渊冲先生采用意译的方法将前两句划分为两个小分句,将“过居延” 的主体译出,增译了“我”,即“envoy”使节,与主题“使至塞上”衔接。许并未直译“居延”,而是根据其地形位置等特点,完美的保留了原文的意境。在第一句第二句中,“frontier”(边境)与“envoy”(使节),使节背负的任务就是出使,因此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就像读者交代了作者出塞边境的情况。

    在三四句中,作者由“征蓬”、“归雁”联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被排挤到朝廷之外, 就像随风飘荡的蓬草,孤独地飘出汉塞,又如孤雁一般飞入边塞胡天。作者利用景物描写生动的表达出自己内心因受排挤而感到愤怒压抑的感觉。许渊冲先生在翻译“汉塞”时, 并未翻译得太明显,而是保留了原诗的意境,同时也能让读者体会其中的感情。而且许渊冲先生译文中“我”被用来与“征蓬”、“归雁”对比,更能体现出孤独凄凉的氛围。但许渊冲先生并未译出“归”一字隐含的意义,是不完美之处。

    五六句面会在无边无际的沙漠荒野中,一股孤烟生气,黄河尽头,落日缓缓下降。“孤” 一字看似是说浩瀚的荒野中仅存的一缕孤烟,其实不然,而是映衬着作者内心的孤独。沙漠,长河本就是无边无际,因此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中两个修饰词“boundless”、“endless”可以省略,或者改用“long”。不过也有人认为“endless”比“long”更能体现黄河绵延不绝。

    最后两句中,“萧关”、“燕然”涉及用典。许渊冲先生将“萧关”译为“camp gate”,“燕然”译为“northern fort”,很好的传递了诗歌的意象。句之间的联系。在许译文中,前句主语为“I”,后句主语为“the general”,看似毫无关系,但后半句却采用被动语态的表达方法:“the general will be found”,省略“by me”实则暗示“find”的主体是“我”巧妙地与前句照应起来,形成一种统一的意境。

    《使至塞上》音美

    “三美论”中,音美的传达也是十分重要的。许渊冲在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的《中诗英译笔录》一书中,也曾明确表明了对于诗词翻译是否需要音韵格律的观点:“译诗应不应该抛弃脚韵和诗歌用语的老套,要看原诗是不是使用了脚韵和诗歌用语的老套。如果原诗用了而译诗不用,那无论如何也不能移植原诗的‘形象,意境和气氛……至于押韵,许先生认为最好能音似,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音似不容易做到,但无论如何不能丢掉韵脚。”

    本诗韵律为 aabababa,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乐感。从整体上来看,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很好的保留了原诗的音韵,很好的保留了原始的音乐性。在节奏方面,遵循五言律诗的平仄规律。但除去韵脚以外,许渊冲先生并未使用韦氏拼音的方法翻译如“居延”“萧关”“燕然”等词语,而是使用意译等方法,使得译文缺失了一种忠实感。

    《使至塞上》形美

    本诗为五言律诗,全诗共 8 句,枚举包括 5 个字,即三四,五六句均为对仗句。许渊冲先生将译文增加到八行,保持八句,工整对仗。同时许渊冲先生注意将每句的长度都保持大约均等,因此增加了人称代词,在原诗中,并没有任何人称代词,许渊冲先生增加了三个代词,分别是第三句中的“I”,第四句中的“I”以及第七句中的“I”,通过增加这三个人称代词,兼顾了原诗句式对称美的传达;诗人同时兼顾了意象的对称和词性的一一对应,从而在句式结构方面较好地再现了原诗的审美价值,追求形美。

    四、结语

    许渊冲先生力求三美,但仍有不尽人意之处。“三美论”试图摆脱西方诗歌翻译理论的束缚,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这种努力值得肯定,但是仍然需要得到更系统地完善。目前,人们更多的是把“三美论”作为评价诗歌翻译好坏的鉴赏标准, 而非翻译诗歌的指导标准。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在进行诗歌翻译时,对如何顺利构建一个平衡的双语关系做更多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诗歌的“意美”、“音美”和“形美”有机平衡。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其存在与繁盛不仅丰富了我国文化的内涵,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世界文学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音韵结构,多样的形式,精炼的文字令人回味无穷,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美感与享受,但同时也给唐诗的英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然而,由于如许渊冲这样的杰出翻译家的努力,唐诗仍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总而言之,许渊冲先生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方面切入唐诗“使至塞上”翻译方法为译者从事翻译实践和读者欣赏翻译作品开辟了一个新的切入点—从美学的角度理解和阐释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具体表现为:译者“以诗译诗”,充分利用和發挥译入语的各种优势进行创造性翻译,从而使译诗达到“意美、音美和形美”的统一。“三美”在诗歌翻译中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且缺一不可;其中,“意美”最为重要,它是诗歌翻译的灵魂和精髓,包含了原诗的内容和风格,展现了原诗的意境;“音美”和“形美”次之,体现了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所拥有的特点和特色,保留了诗歌特有的韵律、节奏和形式。

    参考文献

    [1]李谧.许渊冲的诗译“三美”说[J].外语教学:成都大学学报,2004:3.

    [2]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

    [3]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6.

    [4]王素新.王维《使至塞上》赏析[J].语文天地,2009(14):15.

    [5]穆艳秋.浅析许渊冲的“三美”论及其在诗歌翻译中的体现[J],青年文学家,2009(7):1.

    [6]顾毅,徐庆超.基于“三美”原则的《使至塞上》两个英译本比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6.

    作者简介

    刘莹(1997.03.13—),女,汉,山东省临朐县,硕士研究生,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