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演变分异与分类调控研究综述

    关小克+王秀丽+李乐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演变分异;分类调控

    摘要:研究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演变分异规律,既是调控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前提,也是实现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所诱发的人口变迁和地域重构,使得农村居民点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异化特征。综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明晰农村居民点演变分异内涵、界定农村居民点分类概念的基础上,从农村居民点的演变分异与转型发展、农村居民点系统分类与调控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以下研究亟需强化:(1)农村居民点形态演变分异特征的识别;(2)农村居民点演变机理探索与趋势的预测;(3)农村居民点的系统分类与整治调控;(4)多学科融合下的成果应用。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4月第18卷第2期关小克,等:农村居民点演变分异与分类调控研究综述11农村居民点是一个历史自然体,是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其作为我国数亿农民聚居和生存发展的地域空间,是满足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农业生产需求而形成的。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区域间的要素重组和产业重构十分激烈:传统的农耕经济正在接受工业的革命性改造,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社会结构与城乡空间结构赖以生长和延续的根基开始动摇;乡村聚落在农业经济时期的单一功能结构,逐渐呈现出复杂、多样和不稳定的局面;区域间人口变迁、社会转型和地域重构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异特征,致使不同区域内的农村居民点在用地结构、产业结构、建筑形式等方面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异化特征。

    在政府主导下,各地纷纷开展有关农村居民点的调控与管理工作,其出发点大多是节约、集约用地,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用简单化的空间集聚来处理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村庄发展问题。新农村建设虽然促进了资源禀赋优越村庄的发展,但是缺乏全方位的整合性考虑,村庄发展的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乡村景观消失等系列问题频繁出現,甚至出现今天的新建村成为明天的拆旧村等不良现象,与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利用”的顶层设计相冲突。鉴于此,众多学者分别选取不同的案例区,对农村居民点的演变特征、调控模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6]。但是土地利用变化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现有研究对居民点演变规律把握不准,不能有效指导农村居民点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农村居民点的用地效率,优化农村居民点的用地结构,必须深入辨析不同区位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演化分异特征,揭示农村居民点演变的历史规律,通过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调控,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拟在明晰农村居民点演变分异内涵、界定农村居民点分类概念的基础上,从农村居民点的演变分异与转型发展、农村居民点系统分类与调控两个方面对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一、概念内涵界定

    农业与游牧业、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逐水草而居,飘忽不定;做工业的人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土地,因为乡村人口是附着在土地上的。[7]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自然形成起来的村庄、农民住宅与农田的距离不会太远,这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为了安全、容易防卫。因此,作为农民聚集居住载体的农村居民点是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作用的产物,既是农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农村社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居民点演变既是农村社会结构在居住空间上的投影,也是社会转型中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节点。[8]

    1.农村居民点演变分异的内涵

    分异是指在某种条件下,原本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事物向不同方向演替、变化,在形态特征上体现出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化到个体化、从均质到异质的演变过程。[9]农村居民点的演变分异就是指农村居住空间从均质到异质的变化过程。具体地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交织的社会转型,农村居民的就业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着改变,收入显著提升,生活习惯与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对住房改善的需求被激发出来,驱动着农村聚落的利用格局进一步异化。[10]

    从分异概念来看,农村居民点的演变分异呈现出显性分异和隐性分异两种形态。显性分异是指一段时间内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相对应,农村居民点在地理空间上表现出的外部分异特征,从物质形态来看包括数量(面积、比重)、空间(位置、结构)、景观(宏观、微观)等属性;隐性分异是指依附于显性分异、通过调查分析才能获取的居民点形态特征,是农村居民点内部不同社会群体的物质形态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如功能结构(生产、生活、生态)、产业构成(农业、非农)、社会文化(教育、价值信仰)等属性。总而言之,农村居民点演变的显性分异是农村居民点在地理空间上演变的外部表现,而农村居民点演变的隐性分异则是农村居民点演变过程中农村社会空间里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变化。

    2.农村居民点分类的内涵

    分类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特定的事物或研究对象进行分类,把性质类似的归为一类,以便于统计分析与分类管理,从而达到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目的。[1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国家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发挥土地宏观调控作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12]农村居民点分类是指按照自然、经济属性,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进行综合性的类型划分,以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而对其进行有效管控。作为一个重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农村居民点,通过对其进行类别划分,可为不同的责任主体做好相应的规划管理工作,为其进一步融入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概括性、直观性的信息。

    一切分类都是认识事物的有效武器[13],对于客观事物,如果不予分类、不立系统,人们则无法认识、难以利用。分类的目的在于方便人们深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进而对其实施有效的管理。土地分类是区分土地利用空间的重要环节,其贯穿于土地利用过程中的计划制定、组织管理和调节管控,是行政管理者制定和选择土地政策的重要手段,对于实现土地管理目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土地利用分类作为土地管理的起点,其地类设置方式取决于土地管理的现实需求。[14]改革开放后,基于建设、管理的需要,我国土地、建设、农林等主管部门相继制定了具有部门色彩的土地调查分类系统,这些分类体系为推动土地利用、研究和管理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区域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差异显著,区域经济要素流动迅速,土地利用格局在持续发生着系统性的变化,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所面对的现实难题并未得到圆满解决,在农村居民点规划管理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另外,由于研究主体、管理层次、发展理念的差异,对农村居民点分类指标的选取,各相关部门也不一致,这也为分类带来了一定困难。应当认识到制定科学的分类指标,既要考虑自身显性、隐性的形态特征,又要考虑其概括性、独立性、稳定性和发展性。

    二、研究回顾与评析

    1.农村居民点演变分异与转型发展

    西方国家对农村居住空间的研究是为了解决农村社会空间与发展环境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冲突问题,以指导农村发展规划与管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用地效应等方面,近年来更加注重对微观领域的探讨,强调自然空间与文化之间的融合。例如,P.Michael[15]对伦敦地区农村的聚落形态及分布类型进行了阐述;M.Vesterby等[16]利用1980—1997年农村居民点数据,分析了美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持续增长的特点,认为美国长期的高收入、低利率、低通胀率使得其居民对大面积房屋产生较大需求,从而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快速扩展;S.Peter[17]全方位分析了南非地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对区域基础设施和发展机遇的影响,并指出居民点分布形态是影响该地区基础设施可达性和发展机遇的主要因素;C.F.Carmen等[18]以城乡结合部为研究对象,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变化放在城镇化推进的背景之下,分析了人口非农化、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改变、用地功能变化对农村居民点用地产生的影响;A.Wasilewski等[19]分析了波兰城郊农村居民点的用地变化,认为利益主体的博弈过程反映了城郊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过程。

    农村居民点的分布格局,既反映了农村社会的发展变化历程,也折射出农村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依附形态。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探讨农村居民点演变过程中的分异状态,是广大学者关注的重点。董春等[20]对农村居民点分布与相关地理因子的关联进行了探讨;刘志玲等[21]以安徽省为例,从自然、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定性地分析了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发展的驱动力,以及经济因素与农村居民点变化的关系;王春菊等[22]系统分析了福建省农村居民点分布与海拔高度、土地利用、路网、河网与海岸线距离的关系;姜广辉等[23-24]则将研究范围延伸至农村居民点内部,认为区位特征决定了农村居民点内部结构差异。近年来,由于中国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乡村聚落发展过程中建房占地与村庄空心化现象愈演愈烈,众多学者先后从不同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与变化问题进行了分析[25-26]。另外,随着土地资源稀缺性的日益凸显,模拟其演化趋势与分异特点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例如,刘彦随[27]以沿海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区为背景,从农业与就业结构变化的角度,分析了乡村转型特征及其情景,认为城乡差异决定着农村地域类型的复杂性及其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并提出新农村建设须遵循区域差异与乡村转型的发展规律;姜广辉等[23]通过对比北京山区多个时段建设用地各二级地类变化的空间聚类和历史形态,揭示了北京山区建设用地结构演变的空间分异特征和演变趋势。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作为农村居民点主体构成的宅基地是立足于计划经济体制而形成的,目前,其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条件正在逐步丧失。例如,龙华楼等[28]认为,现行的宅基地使用制度不仅扭曲了农村土地的市场价值,也严重影响了乡村转型的发展进程;周小平等[29]通过对山东、福建两地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进行调查,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探讨了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实施机制;张中华等[30]以陕南秦岭地区为例,提出要结合区域的生态环境特色,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特征,在把握城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关键影响要素的识别,构建出协调发展的人口转移模式;龙花楼等[28]在分析土地利用形态概念内涵发展演变的基础上,诠释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模式,进而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关于农村居民点演变分异与转型发展方面的研究有不断深化、丰富的趋势,但是,农村居民点是一个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生态的系统性的综合体,目前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与经济社会演化规律之间关系的研究还鲜有报道,这不利于对农村建设用地的科学管理和利用。准确科学地表征居民点演变分异与社会转型的阶段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对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农村居民点系统分类与调控研究

    目前,国外对农村居民点分类的研究主要存在于不同的专题之中[31-33]。与国内村庄发展情况类似,整体而言,国外有一部分村庄不断缩减、荒芜甚至消亡,而另外一部分村庄逐渐从传统的单一功能向多元化的空间实体转变。F.Dahms[34]认为,功能和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现代农村居民点的显著特征。为更好地促进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和发展,部分学者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复兴、城市人口回流、反城市化等多种观点[35-37]。K.Yasuyuki等[31]利用卫星影像并结合实地调查,把泰国东北部的农村聚落划分为传统农业型古村落、现代产业型古村落、传统农业型新兴村落和现代产业型新兴村落四种类型。M.R.Bellon[32]认为,从促进农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居民点的基础设施状况和人口状况是划分农村居民点类型的必选指标,因为其对信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获得会产生直接影响。L.Murphy等[33]认为,购物旅游是推动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可以依据当地产品独特性、旅店舒适程度、公共设施完善度、农村环境的美观程度等指标,划分农村居民点类型,从而为商业发展规划提供更为详细的资料。

    在我国,现阶段与农村居民点关系最为密切的分类系统就是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土地利用分类是基于土地的功能和当前的实际用途建立的分类系统,但是该分类系统把全部的农村居民点作为一个用地类型来对待,未对不同居民点用地做系统深入的类型划分。居民点的用地结构是农村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职能结构等在用地空间上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具有复合功能的用地载体。部分学者将研究范围延伸至农村居民点的内部,从不同的视角对居民点的内部结构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进一步认识了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的演变规律[38-40]。龙花楼等[41]基于区域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的差异性,划分了空心村演化类型与区域,并从经济、自然、社会文化及制度、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了空心村演化的驱动机制。郭晓东等[42]分别从聚落形态(集聚型、分散型)、地形特征(河谷川道聚落、丘陵山区聚落)、聚落规模(小型、中型、大型)、经济特征(传统农业型、劳务输出型、半商品经济型、商品经济型)出发,对陇中黄土丘陵区聚落类型进行了详细划分;秦天天等[43]基于生态位理论,采用可达性测算、聚类分析、适宜性评价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山东省栖霞市农村居民点分为重点发展型、适度发展型、限制扩建型和优先整治型四种类型,并基于相关要素提出分类调控的发展模式;崔卫国等[44]利用对河南省郸城县157个农户、63个村干部的问卷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结合村级农业普查数据、县域遥感影像资料与各类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重点农区村落空心化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调控策略。王利伟等[45]选取河南省周口市17个村庄的514个样本问卷调查数据,以农村居民属性特征和城镇综合环境评价为切入点,分析农村居民城镇迁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对城镇的教育质量、消费服务和就业机会的满意度评价显著影响其城镇迁移意愿。实现对农村居民点的优化调控,应通过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组成科学、合理的等级结构。关小克等[46-50]分别以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为案例区,对区域内农村居民点优化调控模式進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粮食主产区是“三农”问题最为集中的区域,相关学者通过典型案例分析,针对不同状态的村庄设计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并总结出在中部地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有效思路[51-54]。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还在加速推进,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大量偏远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村落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或消亡。如何通过对农村居民点的科学分类,实现居民点用地调控的动态性,以及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目标三者的统一,需要广大学者给予重点关注。

    三、研究展望

    我國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形态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农民群体的分化而不断更新变化的,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农业生产模式的改变,农村居民点的演变进入加速分异的历史阶段。现阶段,有关农村居民点演变分异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化和拓展,但已有的研究对制度管控、文化取向、社会空间等影响因素考虑不足,且分属不同的体系,相互之间缺乏系统的耦合,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农村居民点演化趋势缺乏整体的把握,不利于对农村建设用地的调控和管理。因此,未来亟需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农村居民点形态演变分异特征识别研究

    近年来,尽管有部分学者已经关注到农村居民点在演化过程中的形态分异特征,但是对农村居民点分异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因此,今后要充分依据区域的资源禀赋条件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梳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形态特征(显性特征、隐性特征),进而分析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地域差异;通过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功能形态演变的时空格局分析,实现对农村居民点演化分异关键节点(功能演替、产业发展、用途层次、人口分化)的有效识别。

    2.农村居民点演变机理探索与趋势预测研究

    由于区域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基础不同,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潜力呈现由高到低的梯度排列。当前在经济梯度空间推移过程中,对农村居民点演变机理与演变趋势的研究较为缺乏。今后要强化对经济梯度差异下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分异主控因素的诊断,进一步明晰区域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等各项驱动因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规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揭示农村居民点演变分异的空间机理,进而模拟不同经济梯度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轨迹与方向。

    3.农村居民点的系统分类与整治调控研究

    目前,对农村居民点功能和内部信息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无法有效应对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复杂、多样问题。而只有在农村居民点演变分异特征识别、诊断的基础上,遵循农村居民点变化分异规律,细化农村居民点分类,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才能有效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进一步强化对农村居民点的系统分类研究,对农村居民点进行科学的类型划分,从中总结提炼出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调控模式,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研究的重点领域。

    4.多学科融合下的成果应用研究

    农村居民点的演变过程既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受文化风俗、风水格局的制约。既有研究对农村人文情怀的考虑相对欠缺,加之政绩观的驱动,某些部门主导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系列工程,没有实现农民生活与生产空间的有机融合。实践表明,推动农村土地的科学利用,需要从农村系统成长、城乡互动发展的理论视角,整合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在系统把握农村居民点演变分异规律的基础上,从功能转换、景观重塑、宅基地退出意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应成为未来研究关注的重点。参考文献:[1]冯应斌,杨庆媛.基于农户分化的村域居民点用地特征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21):248.

    [2]杨思遥,王艳慧,李贺颖.村级居民点离散度评价模型及其与农村经济关联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5):73.

    [3]张玉英,王成,王利平,等.农村居民点集聚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共生认知及响应[J].中国农村经济,2012(8):88.

    [4]桑翠翠.秦岭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陕西省商州区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3.

    [5]王筱明,郑新奇.县域城乡居民点用地整治布局优化研究——以山东省济阳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5):111.

    [6]王希,王秀茹,薛剑,等.灾后重建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确定[J].农业工程学报,2013(14):245.

    [7]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6.

    [8]姜广辉,张凤荣,孔祥斌.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用地转换方向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09(2):214.

    [9]深关宝,邱梦华.转型期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与极化——以广州为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8.

    [10]冯长根,赵若曦,古维迎.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3):6.

    [11]孙小妮.中国土地利用分类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2012(3):41.

    [12]秦明周,陈云增.土地利用分类及其用途管制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58.

    [13]索恰瓦.地理系统学导论[M].李世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02-117.

    [14]文锐,吴宇哲.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实施对中国土地管理影响之管见[J].资源科学,2010(4):731.

    [15]MICHAEL P.Rural geography[M].London:Harper&Row,1984:2-10.

    [16]VESTERBY M,KRUPA K S.Rural residential land use:tracking its grows[J].Agricultural Outlook,2002,(8):14-17.

    [17]PETER S.Implications of rural settlement patterns for development:a historical case study in Qaukeni,Eastern Cape,Sourth Africa[J].Development Southern Africa,2003(9):406.

    [18]CARMEN C F,ELENA G I.Determinants of residential land use conversion and sprawl at the ruralurban fringe[J].Americ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sociation,2004(4):889.

    [19]WASILEWSKI A,KRUKOWSKI K.Land conversion for suburban housing:a study of urbanization around Warsaw and Olsztyn,Poland[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4(2):291.

    [20]董春,罗玉波,刘纪平,等.基于Poisson对数线性模型的居民点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4):79.

    [21]刘志玲,张丽琴.农村居民点用地发展驱动力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农村经济,2006(3):30.

    [22]王春菊,汤小华,吴德文.福建省居民点分布与环境关系的定量研究[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9.

    [23]姜广辉,张凤荣,周丁扬,等.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的区位分析[J].资源科学,2007(2):109.

    [24]曹子剑,张凤荣,姜广辉,等.北京市平谷区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点内部结构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8(2):121.

    [25]孙华生,黄敬峰,金艳,等.基于 GIS 技术的县域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其优化布局[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3):348.

    [26]田光进.基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析[J].遥感信息,2003(2):32.

    [27]刘彦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地理学报,2007(6):563.

    [28]龙花楼,李婷婷.中国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耦合分析[J].地理学报,2012(2):201.

    [29]周小平,王情,谷晓坤.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研究——基于山东省和福建省两地农户的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00.

    [30]张中华,张沛,孙海军.城乡统筹背景下西部山地生态敏感区人口转移模式研究[J].规划师,2012(10):86.

    [31]YASUYUKI K,YOSHIKATSU N.Occupational structure and village type in northeast Thailand:a case study in Yasothon Province[J].Southeast Asian Studies,1992(3):241.

    [32]BELLON M R.Participatory research methods for technology evaluation:a manual for scientists working with farmers[M].Mexico D F:CIMMYT,2001:118.

    [33]MURPHY L,MOSCARDO G,BENCKENDORFF P,et al.Evaluating tourist satisfaction with the retail experience in a typical tourist shopping village[J].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2011(4):302.

    [34]DAHMS F.St Jacobs Ontario:from declining village to thriving tourist community[J].Ontario Geography,1991(36):1.

    [35]BRYANT R L,PANIAGUA A,KIZOS T.Conceptualising ‘shadow landscape in political ecology and rural studies[J].Land Use Policy,2011(3):460.

    [36]BROWN D L,WARDELL J W.New directions in urbanrural migration:the population turnaround in rural america[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0:85-92.

    [37]CHAMPION A G.Counterurbanisation:the changing pace and nature of population deconcentration[M].London:Edward Arnold,1989:36-41.

    [38]姜广辉,张凤荣,谭雪晶.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调整[J].农业工程学报,2008(11):69.

    [39]彭芳,刁承泰.城乡用地空间结构分析——以重庆大渡口区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2):36.

    [40]陈竹安,曾令权,张立亭.瑞金市典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结构差异分析及整理潜力测算[J].中国农学通报,2011(14):146.

    [41]龙花楼,刘彦随,邹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J].地理学报,2009(4):426.

    [42]郭晓东,马利邦,张启媛.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基本类型分析——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J].地理科学,2013(1):45.

    [43]秦天天,齐伟,李云强,等.基于生态位的山地农村居民点适宜度评价[J].生态学报,2012(16):5175.

    [44]崔卫国,李裕瑞,刘彦随.中国重点农区农村空心化的特征、机制与调控——以河南省郸城县为例[J].资源科学,2011(11):2014.

    [45]王利伟,冯长春,许顺才.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农区村民城镇迁居意愿分析——基于河南周口问卷调查数据[J].地理科学,2014(12):1445.

    [46]关小克,张凤荣,赵婷婷,等.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及整理模式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3):114.

    [47]关小克,张凤荣,刘春兵,等.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特征及优化布局研究[J].资源科学,2013(3):536.

    [48]曲衍波,张凤荣,姜广辉,等.基于生态位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分区调控[J].农业工程学院,2010(11):290.

    [49]曲衍波,张凤荣,郭力娜,等.京郊不同城市功能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的比较研究[J].资源科学,2011(4):720.

    [50]谷晓坤,周小萍,卢新海.大都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及效果评价——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9(5):8320.

    [51]张军民.“迁村并点”的调查与分析——以山东省兖州市新兗镇寨子片区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3(8):57.

    [52]张婷,陈丹杰,姚江波.农村居民点整理时机评价研究——以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北阳镇为例[J].河南科学,2010(10):1365.

    [53]张正河.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庄演化方向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0(11):16.

    [54]诸培新,王敏,胡军.农村土地整治的区域条件与微观农户意愿研究——以南京市万顷良田工程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1.